妈妈,我是叉叉保健品公司的叉叉叉,您近来的身体怎样?我们公司准备举办一个针对您身体类型的保健讲座,我已经给您留了位子……。这不是电影剧本里面的对白,而是阴魂似的飘荡在无数“空巢”老人头顶的电话录音。那些叫老人妈妈或爸爸的人并非其子女,而是保健品公司的前线冲锋队员。他们的电话通讯录里,有无数贴着“保健品商标”的爸爸妈妈因为孤独寂寞,正等待“保健品商标”子女手里的“心灵鸡汤”来饮鸩止渴。 这是空巢老人悲催的命运:竞争环境下子女们“忘记”长辈的选择,竟然变成商业欺诈实施的垫脚石。近日有个帅哥持刀命令保健品诈骗人员向被骗老人退款的视频,公私舆论默契地选择了无视,是因为社会憧憬关键时刻老人身边有更多肉身子女而不是画皮子女。一位刚侦结某宗保健品诈骗案的广东警察蜀黍说,那些被骗的老人们,明知这些天上掉下的“子女”没安好心,但却并不反感;究其原因,竟然是其无微不至的电话嘘寒问暖。 “保健品商标”爸妈与同商标子女的热络互动,反映了金钱野兽对传统人伦撕咬的残酷程度,更显示了新一代劳动者在压力下的毅力退化。升级周期日益缩短的社会现实,使得他们在时间的选择中,虚伪地点击了求进步、求发展选项;同时冷静地点击了父母轻、亲情淡选项。就像上述被骗的老人所述,“保健品商标”子女打来的电话是亲生子女的恩倍,而且随叫随到。让远方或忙碌的子女随叫随到肯定不行,但隔三差五通电话也不行? “保健品商标”子女战胜亲生子女的现实,其实是传统伦理不敌金钱伦理最后缴械的结果。新一代劳动者迫于压力选择“忘记”长辈的时候,已经默认了透支日后成为长辈时可能面临被忘记的风险。只是那种风险比较遥远,加上时间的推移可能改变某些状态,所以当代劳动者目前仍有装傻的时空。但社会总成对此则不能纵容、让这种虚伪的状态成为时尚。骗谁呢!真忙得给父母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莫非你是皇帝?快扒下透明新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