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760|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欢喜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19 09: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sjby 于 2017-4-19 10:24 编辑

欢喜团


      虽是穷窘年岁,但腊月时节,家家户户都还是会开始准备过年。
      母亲找出大木盆,用洗锅洗罐的竹刷把刷净积垢,反复清洗后装入井水。父亲从木柜里提出那袋稻收时存起的糯米,按对半的比例,和上粳米,倒入盆里。米粒沉入水中,泛起一波波白糊糊的涟漪。不一会,又沉静下来。糯米粒圆润饱满,粳米粒长条纤细,一例洁洁白白,沉在盆底。井水清清亮亮,透明若无,掩映着盆底的米粒。我们小孩盼着的年,就这样来到了身边。
      这是在泡汤圆。泡上二十来天,米粒全都胖乎乎的,再也分不清哪是糯米,哪是粳米。石磨清洗干净,父亲推磨,母亲喂磨。泡胀的米粒一勺勺喂进磨眼,石磨吱吱慢叫,一圈一圈又一圈。洁白浓稠的米汁如丝似线,慢吞吞地从磨口流入布袋。家家户户都要推汤圆,有的多,有的少,有的糯,有的粳。布袋被吊到房梁上,渗出的水嘀嗒嘀嗒掉下来。才过一天,我随便在布袋上一按,急颠颠地跑到父亲跟前:硬了,硬了。父亲看也不看,摸摸我的头,笑着说:还早呢。
      折磨很久。直到年三十晚,我们睡了,父亲才会放下吊着的布袋。初一,我们不睡懒觉,早早爬起来,守着母亲做出一锅大汤园,大碗盛上,吃得肚皮也若一个硕大的汤圆,圆滚滚的。父亲抢过“银水”,又故意躺回床上“挖窖”,我端一碗汤圆到父亲床前,请父亲吃,给父亲拜年。
      我的年,从泡汤圆的盆里,移到吊在房梁的布袋里,终于在初一早晨一个个圆滚滚的汤圆里,在“挖窖”的父亲跟前,得到了圆满的实现。


      吃了汤圆,还有企盼。年的高潮,要等到正月十五过大年。
      夕阳西挂,夜还未至,我们就跑去窜掇母亲:做得了,做得了。
      哪用催促!母亲早就准备好了。菜板摆开,筲箕并列,汤圆面就在盆里。母亲一面命令我们洗手,一面将盆里的汤圆面揉了又揉,将散乱揉成规整的一大团:好,揉活了。将汤圆面掰成一小团一小团的,教我们做:先捏,再搓,揉成长条形。汤圆面黏黏的,轻轻一捏,渗入指缝;汤圆面软软的,轻轻一搓,细长如面条。再看母亲做的,约拇指长,比拇指稍粗,呈长条椭园状,一个个大小一致,一排排齐齐整整地摆放在菜板上、筲箕里。
      父亲也坐到火边来了。柴火烧得旺旺的,铁锅里的菜籽油冒着小泡。父亲将做好的汤圆团轻轻放入锅里,一边用铁勺轻轻地在锅里掀动,一边将碗里的红糖一小撮一小撮地撒入锅中。汤圆团一入锅,就沉入锅底,仿佛要与我们捉迷藏。幸好还有父亲手里的铁勺,一掀一掀的,将它们掀上来,让我们见到它美妙的身段。汤圆团在油里翻滚,慢慢裹上一层化在油里的红糖,洁白渐渐变成了深红。油在锅里沸腾起来,油温越来越高,汤圆团的外壳被慢慢炸焦,深红又渐渐变成了金黄。我们坐在灶边,早忘了做,盯着被铁勺掀动的一团团金黄,涎水横流,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终于,起锅了。父亲用漏勺把炸好的欢喜团漉起来,还没倒到碗里,还没不得及撒上芝麻,我们几双筷子就伸了过去。父亲亲昵地说:抢什么,多着呢!母亲赶紧嘱咐:慢点,慢点,别烫着了。可还是慢了一拍,我们猛地咬下去,没品尝到美味,却被滚烫的汤圆团烫得大张着嘴,直嘘凉气。
      汤圆团被炸得饱饱满满的。入口,粘在表层的甜一下子使口腔、舌尖的味蕾,欣喜地尖叫起来。被攫住的,何止是味蕾,身体的每个细胞在糖的抚慰下,都尽情地雀跃欢呼,跳踉起舞,高蹈不已。一咬,是硬硬的壳,有点脆,好象柴火铁锅饭的锅巴;又有点软,是锅巴被腊猪油鸡汤泡了一会。使劲,咬破了这层硬壳,便是糯糯的汤团了。从中间咬断,再看,真美:外面的这一圈金黄,罩着里面的那一团玉白,不就是传说中的金镶玉吗?
      窗外夜风呼呼,屋内暖意融融。炸出来的汤圆团,看着喜欢,吃着欢喜。所以,这每年过节才能到嘴的吃食,被我们叫着欢喜团。
      一直,家里的铁勺,都是木柄的。有年,父亲突然买回一把铁柄的。年幼的弟弟见了,好奇地问父亲:这是什么?父亲逗弟弟:这是机器。元宵夜炸欢喜团,父亲拿出铁柄铁勺,弟弟兴奋地问:今天用机器?父亲、母亲、哥哥和我笑得差点岔了气。从此,弟弟嘴里的机器,成了炸欢喜团时的笑料。


      炸欢喜团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它有很多讲究。
      面不能太糯,也不能太粳。太糯,怎么炸都是软瘫瘫的,成不了形,一团粘着一团,看不出欢喜团的模样。拈一个,跟着上来的,就是一大坨。太粳,炸出来又太硬,彼此倒是分得清清楚楚,吃起来却硬得不行,找不着绵软扎实、温暖滋润的味道。
      火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火大了,早早地结成一层硬壳,再加温,里面冷冷的汤圆面受热膨胀,拼命寻找突破口。凸起来鼓个泡,算是小事;有时还会爆裂,炸得滚油四溅,容易伤人。火小了,时间太长,外面那层硬被炸得又厚又硬,咬起来费劲,不可口。火太小,红糖不容易化入油中,一小块一小块地粘在欢喜团上,看上去,一脸的麻子。
      油要烧到合适,欢喜团才能下锅。太烫,温度太高,与火大一样。太冷,温度太低,与火太小差不多。铁勺掀动的频率,也值得注意。太急,容易把欢喜团掀烂。太慢,欢喜团沉在锅底,会凝成一团。就是撒红糖,也有讲究。糖块不能太大,大了,难化。也不能太小,小了,还没化,就粘到欢喜团上,星星点点,再也化不开。
      每次自己炸欢喜团,都炸得一塌糊涂。要么鼓起泡,成了歪瓜裂枣。要么瘪成饼,缺乏周正的形象。要么起了斑,满身满脸麻成一大片。只有等到过年,父亲、母亲联手,才能炸出独自成个、饱满圆润,看着喜欢,吃着欢喜的欢喜团。


      炸欢喜团,要加糖。起锅时,要撒上芝麻。所以,有的地方,它叫糖麻丸。炸欢喜团,只能用糯米面。于是,有的地方,它叫糯米团,糯米丸子。只是,糖麻丸,糯米团,糯米丸子,都呈丸状,而我喜欢的欢喜团,是长条椭园的欢喜团。
      江淮一带,也有欢喜团。将糯米蒸熟,凉后弄散,再炒,使之膨松,佐以饴糖,揉捏成团。也是春节食用,有时还用作馈赠佳品。只是,这欢喜团,不经油炸,不粘红糖,与我喜欢的欢喜团显然不是同一物事。
      市面上,有卖欢喜团的。炸好的欢喜团,置于盆里,一元两个。老板一手收钱,一手用长长的竹签串起递过来。边走边吃,有淡淡的甜,有糯糯的软。四个或者六个一串,吃起来,解谗,饱肚。
      但我想吃的欢喜团,并不是这些。我想吃的,是元宵时,一家人围着柴灶,母亲慢慢做,父亲慢慢炸,被我们迫不及待塞入嘴里,烫得大张着嘴,直嘘凉气的欢喜团。这欢喜团,有浓郁的年味,有温暖的亲情。我经常在这样的年味和亲情里,将自己的一腔欢喜,化成欢喜团。欢喜地吃,越吃越欢喜。



2#
发表于 2017-4-19 09:55 | 只看该作者
占个座先。
3#
发表于 2017-4-19 10:09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快,我还想着要再等一些时间呢。在读,稍后回。
4#
发表于 2017-4-19 10:11 | 只看该作者
年味和亲情,满心的欢喜。

点评

确实,想说的就是这个。  发表于 2017-4-20 08:34
5#
发表于 2017-4-19 10:12 | 只看该作者
父亲挑过“很水”,又故意躺回床上“挖窖”。===求解释。

点评

川东风俗:初一早晨睡懒觉,称为“挖窖”,挖一个窖,好藏抢回来的”银“子。  发表于 2017-4-19 10:26
打错字了,是“银水”:初一早晨挑回来的井水,在我们这里称为“银水”。  发表于 2017-4-19 10:20
6#
发表于 2017-4-19 10:14 | 只看该作者
必须有特殊的氛围、独到的味道、难舍的亲情,以及温暖的境态,才能构成令人时时牵挂、魂牵梦绕的家。一个民族也是如此,必须有相同的民俗、共仰的神祇、齐敬的图腾,以及相互敬爱的环境,才能构成团结和谐令人甘愿奉献的民族。一个国家何尝不是如此呢?家、国、天下,以小见大。作者的文字,让我想到了这些。
7#
发表于 2017-4-19 10:28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7-4-19 10:14
必须有特殊的氛围、独到的味道、难舍的亲情,以及温暖的境态,才能构成令人时时牵挂、魂牵梦绕的家。一个民 ...

18的回复,立意高远,提升了主题。使这一道地方美味成为民族的。
8#
发表于 2017-4-19 10: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秦皇岛简枫 于 2017-4-19 11:41 编辑

当美食不仅仅是是美食,我们的心往往更倾向于那些贫穷岁月里亲情萦绕的难忘记忆。单纯的美食终是寡淡了些,唯有历经光阴浸润,再隔了沧桑与回望,才会在某一个时间段被打捞上来。回忆是美妙的,只是因为我们再没有那年那月的心意。欢喜团,此间欢喜只有自己能够感知。读此篇,作者传递的不仅仅是一道欢喜团,还有很多别的自在不言中。
9#
发表于 2017-4-19 11:35 | 只看该作者
无论是穷窘还是富裕的年,只要有亲人在,只要有欢笑声,这个年就过的有滋有味,就让人永远怀想和回味。

拜读欣赏佳作,问候!
10#
发表于 2017-4-19 14:27 | 只看该作者
上面各位大神把文章的立意都说了个透彻。俺就握个手得啦。

点评

哪有18和简说的那么深,就是一道欢喜团的土吃食。  发表于 2017-4-20 08:33
11#
发表于 2017-4-19 14:39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4-19 14:27
上面各位大神把文章的立意都说了个透彻。俺就握个手得啦。

小草,谁是神?俺也想成神哎。
12#
发表于 2017-4-19 14:41 | 只看该作者
秦皇岛简枫 发表于 2017-4-19 14:39
小草,谁是神?俺也想成神哎。

肯定也包括简简美女。
13#
发表于 2017-4-19 16:59 | 只看该作者
欢喜团,看了就欢喜
14#
发表于 2017-4-19 17:38 | 只看该作者
想起才买回的芝麻团,原以为是糯米的,结果咬一口,硬的,原来竟是面团。
唉,看来还是自己动手做的好,额想吃欢喜团。
15#
发表于 2017-4-19 21:01 | 只看该作者
美食背后是亲情的凝聚,也是胃的初恋

点评

美食背后是亲情的凝聚,也是胃的初恋,也是年的狂欢  发表于 2017-4-23 00:12
旧时好吃食太少,吃来记忆特别深。  发表于 2017-4-20 08:3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8 10:21 , Processed in 0.17672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