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17-5-3 09:10 编辑
优秀的童诗读本
——读波眠诗集《最好的奖品》札记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就认识诗人波眠了。那时,他还在甘肃省西和县马元乡文化站工作。他到相邻的礼县办事时,在另一位以乡土诗闻名陇上的诗人王五星的办公室,我见到了当时已经以《黄雪地带》等诗享誉甘肃诗坛的波眠。很遗憾,之后的二十多年,我们再未曾谋面,直到今年春天的武都重逢。但是,这么多年来,我对波眠发表在各大报刊上的诗歌都很关注。事实上,我对波眠的了解更多源于他的诗歌文本。但是,我对波眠的诗歌阅读是零碎的,像他的诗集《黄雪地带》《黑树上的花色》《波眠乡村诗选》等,也没有机会进行系统研读,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对他的敬重。
这次,通过阅读波眠的诗集《最好的奖品》,又刷新了我对他的诗歌书写的体认。众所周知,当下的儿童阅读,很难摒弃凶杀、暴力、言情和虚假、编造、魔幻等影视剧的冲击,也很难摆脱游戏、手机和玩具的诱惑,更难绕开杨红樱、郭敬明、韩寒等人书籍的“侵蚀”,真正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文本少之又少,而诗歌文本更是匮乏,波眠的儿童诗集《最好的奖品》,很好的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缺,因而《最好的奖品》应是波眠献给少年儿童的诗歌阅读范本。这时的波眠已经华丽转身,嬗变了以往的诗歌书写姿态,以孩童般敏锐纯净的眼瞳打量赖以是生存的土地和家园,以纯真和童稚的心灵感悟和审视进入视野的人生世态,以奇妙诗意的意境营构孩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以艺术的表现手法传达他们真挚的情感和内心的悸动,让少年学子在枯燥的课堂与繁重的学业之余,对心灵的世界进行诗意的浸润,这不能不说是波眠对他们馈赠的一份特殊“奖品”。
波眠的诗集《最好的奖品》,分“甲壳虫的草原”、“溪流上的花瓣船”、“最好的奖品”和“找水的乌鸦”等四辑,共收入了优秀儿童诗歌128首。这些诗歌,无一例外的精短、凝炼,主要以“简笔画”的手法,借助浅显易懂的诗句营构令人拍案称奇的意境。儿童诗不能深奥难懂,它表面看似浅白,但不能直白、肤浅和缺乏诗意,还要考虑阅读受众的理解水平,这更能考验诗歌书写者对语言的把控和驾驭能力。波眠笔下的童诗,就有很多可圈可点,让人惊喜不已的地方,这足以表明波眠高妙的诗技素养,在这些诗歌之中得到了很好的渗透、拓展和延续。
生存环境,是自然界互相依存的宇宙时空。作为人类安身立命的土地,环境的宜居还是恶劣,不仅影响人们安居乐业,还会威胁到人类的生息繁衍。波眠的诗歌触角,在这里聚焦到“家园”这一重大命题,蕴藏在诗行中的精神指归,有着警示和提醒的目的,也突现出热爱、保护生态的主题。“偌大的草原\其实是一只甲壳虫的\一场夹杂着阳光的暴风雨\把草原驱赶到那里\它就跟随草原\迁徙到那里\它的领地比草原大\草原的倾斜度\正好适合它穿梭奔跑”(《甲壳虫的草原》),以画家的笔法,呈现出动态的画面,不仅表现“甲壳虫”对“草原”的热爱与迷恋,也表达了“草原”和“甲壳虫”之间的依存关系。“春天是一块干净的抹布\把窗玻璃上的冰花\一点点擦洗干净\\花园里\花和蝴蝶已分不清\温暖的风\吹着那些细嫩的花蕊\\桃花已全部\换上薄软的衣裳\把院子后面的墙\变成一面灼灼的粉墙”(《春天》),以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选取“窗玻璃”、“花园里”、“桃花”三个描绘“主体”,凭借“擦洗、吹着、换上、变成”等动词,呈示“春天”的气候转暖、花蝶比艳、桃花灼灼的美景。对于环境遭受破坏的行为,人们都深恶痛绝,尤其是对少年儿童的警醒,波眠采取曲径通幽的方式,不仅绕开了正面直观的描写,还巧妙地渗透了诗意:“一只塑料袋\在空中飞\像一只鸟在寻找森林\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犹如在空中走着高高低低的阶梯\\它是一只爱干净的鸟\不想和一堆垃圾\生活在一起”(《空中的塑料袋》),第一节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细节描写,是为深化主题进行的铺垫,第二节以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塑料袋”告白的角度,表达“爱干净”和不想与“垃圾堆”同流合污的“心愿”,隐含其中的深层主旨是环境保护的“主题”,在艺术手法上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妙。像《煤灰味的水泥厂》,也是这一类主题的诗歌,“厂炉边的一轮月亮\像另一处空旷的采石场\也是煤灰味的”,以此强调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月亮”都成了“煤灰味儿的”,这怎能不让人感到惶恐和忧心忡忡呢?
童稚情趣,是儿童文学必须具备的艺术元素。这些作品,要以孩童的视角观察生活,要以孩子般的好奇眼光洞察事物,要以孩童的心灵去审视世界,这就必须摒弃成人化的理性羁绊,也必须克制太浓的说教意味。综合考量,这并不是降低了童诗的准入门槛,而是对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艺术准则。波眠的诗集《最好的奖品》,自然具备了以上特征,还由于他是一位积累了丰富诗歌写作经验的诗人,因而,我领略到了诸多意料之外的惊喜。“小溪中\一粒小水珠坐着一片\花瓣船在行驶\忽然\又来了几只花瓣船\只她一个人\小溪里的水珠都很忙\根本顾不上来花瓣船上玩一会儿”(《花瓣船》),以“船”比喻“花瓣”,不仅形象生动,还恰切传神;以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水珠”坐“花瓣”的情景,虽然是惯常的情态,却以孩童的敏锐发现进行呈现,显得充满童趣和诗意盎然,而且能引发美好的联想。“夜晚的星星\多像奶奶家院子里\晾晒的麦粒\\房檐顶上的\一颗是最亮最亮的\像一颗刚刚剥开的果冻”(《看星星》),第一节把“星星”比作“麦粒”,旨在表明夜空星星的繁密,而且喻体很贴近孩子的日常见闻,易于儿童理解;第二节不仅是对第一节的层递和深化,切入角度新颖,修辞运用巧妙,把“最亮的”星星比作形态相似的“果冻”,还有色彩的相近和触感上的温软,凭依通感的修辞手法,使得物象“星星”具备了视觉上的色彩和触感上的“软、柔”,更有移觉到味觉上的“甜”,让原本简单的诗行具有了丰富和多元的美学意蕴。“小小的树桩上\有蚂蚁们的河流\蚂蚁们的山岗\蚂蚁们自由地来来往往\有的在摩着黑的发亮的手掌\有的用前爪抛着触须上的阳光”(《树桩上的小蚂蚁》),诗的第二节简直让人喜出望外:“河流”、“山岗”是对树桩状态的隐喻化描写,接下来的两句是对蚂蚁动作的微距抓拍,以此表现蚂蚁人性化的情态,最后一句“用前爪抛着触须上的阳光”给人光芒四射的艺术光泽,把“虚实相生”的手法用到了极致。当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作为优秀诗人的波眠极高的诗学素养。
凝炼诗意,是儿童诗歌最基本的艺术规范。儿童诗歌的阅读对象,限定了这类文本应该遵循的书写定律。精短、凝炼,是首要的要素;浅显、易懂,是同样不可忽略的特征;唯美、诗意,才是终极的目标。前两点,一般人都能做到,但“唯美、诗意”这一点,更能检验诗人的天赋和才情。“一只陶罐上的鱼\真是懒惰\它只要再一努力\就可以游到陶罐里有水喝\\可是它就是懒得动\最后终于渴死在陶罐上\真替它惋惜”(《陶罐上的鱼》),这是对器皿“鱼纹陶罐”的诗意阐释,这里以“动”写“静”,不仅融入了奇思妙想的纯真和情趣,而且把“懒”就会“渴死”这样的命题生发出来,在不动神色之间实践了对孩童的思想教育,虽然是寓教于“诗”,却没有强加哲理的痕迹,更没有咄咄逼人的说教,这也彰显出优秀童诗写作的难度。“小柳絮落下来\在马路边的人行道上挤挨在一起\它们像一群\要过马路的盲孩子\\金铃子别乱开车\再急也要停下来\让春风妈妈引领他们\安全过马路”(《小柳絮》),这首诗的特别之处,是把“柳絮”比作“盲孩子”,把“金铃子”比作司机,还模拟了一个“安全过马路”的场景,不仅比喻形象生动,而且细节描写逼真传神,使得“安全”规则在这里融进了诗意,让枯燥的交通规则巧妙地扎根孩子心灵。当然,波眠的童诗还有观照儿童生活境遇的诗歌,关注儿童的身体痛痒,烛照儿童的内心世界。“我希望有个童话节\让夜莺和百灵鸟去唱歌剧\我来组织一场《西游记》的节目”(《希望有个童话节》),揭示的是被沉重的课业负担折磨得苦不堪言的孩子,对“童话”一样美好的生活的渴望,但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现状、严峻的就业压力等社会因素,又使得望子成龙的父母不得不狠心剥夺孩子们“快乐”的权利。《我的纸飞机》的第二节:“做完作业\我一个人把纸飞机\叠成子母机\它们有发达的录音系统\等爸爸妈妈回来了\我要放给他们听”,这里截取了留守儿童生活的片段,隐喻的是孩子们内心的孤独寂寞,盼望父母回归的迫切心情,以及对父爱母爱的无限渴望。尽管波眠的这类诗歌不多,但已经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这也体现了作为诗人波眠的艺术责任和良知。
波眠的诗歌,书写乡土是其优势,但波眠的儿童诗歌,所呈现的诗歌文本几乎都可以划归优秀的范畴。至于其他的艺术特色,这里姑且不再赘述。不过,像《稻草人》、《月亮像一只岩羊》等诗歌,还是流淌着乡土诗的芬芳,这也使得《最好的奖品》的阅读群体,既适合城市的儿童,也能让农村儿童找到熟悉的气息。因此,从职业的角度出发,我对青少年儿童朋友推荐这本优秀的诗歌读本,让《最好的奖品》成为他们心灵的“知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