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00|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扯一扯 “村里” 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5-9 1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远牵 于 2017-5-9 20:40 编辑

  

  想起件前些年的事儿。

  有那么一阵儿,一位戴贝雷帽的老头儿常来银行办业务。老头儿一来营业厅,柜台上一溜儿办业务的女孩子们就兴奋起来。那老头儿看着平易近人,挺普通的样子,但言谈举止却有一种不急不缓的风度,打起交道来还就是比一般的客户让人心情畅快。等老人办完业务点头礼貌离开了,大家嘴里就“村里,村里“地叽喳议论开了。

  原来这位挺招人待见的老头儿,是著名演员村里。

  当时大家对“村里”这名字有番话题,大意是像村里先生这样一位艺术家了,怎么会给自己取“村里“这样一个如此“村"气的名字?

  这话听了让人觉得真是……没文化,岂止没文化,简单可笑到叫人无语。事情不往往就是这样的么,对那些没多少文化的,即使文化走到了自己跟前,还吧啦吧拉着少见多怪,什么是有文化自己其实也并不知道多少,但只要先张嘴来否上对方一句“没文化",就好像显出自己多有文化似的!当然,你说我没文化,我大可以回怼你一句就你有文化?但我记得如“村里"这样真正有内涵的大家,人家对那些不顺听的话头根本毋做解释,不过淡淡一笑,飘然而过就是了。

  说起十几年前我们的认知,也许对“文化“的理解只限定在了某种一般的水平。“村里”这个名,体现着村里作为一个老演艺工作者的艺术生涯,他塑造的那些富于乡士气息的村里角色,让人见名如见人,树立了独一无二的“村里”风格,所以我觉得这名字不是不好,而是真好,因为它给人大印象。虽然彼时,这个“村”确带着一些贬义的,因为大家都在急着崇洋媚外,都在忙着下海捞钱啊。当时的“村"与“农民"可以泛指所有的非土即穷者,而这位叫村里的老人家,在当时可真是自成一格,以村立名,不愧为有文化的表演艺术家。

  就是搁现在看,”村里”也算一股清流,这种特立独行的“村文化”,在人们都忙着玩富丽堂皇的高雅时,却甘心抱守扑拙与寂寞,在下里巴人的泥土地里大玩特玩甩泥巴!其实这也不奇怪,女娲造人不就己经这样玩过了,只要甩泥巴出了新花样,就有可能比阳春白雪平分秋色,更接地气,更得人气!

  前些天出去吃饭,就餐地址是微信发过来,一路按图索骥下来,总算在一座装饰城的二楼里面找到了。问服务员房间时,服务员只看了一眼就说了句,哦,你是会计家。这个“会计家”让我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我心里暗自嘀咕,说我是会计就会计呗,怎么还加个家呢。跟着走两步然后就看到了,一众人在侧边的半隔间里己脱鞋上炕围了一桌,上面写着“支书家“,然后又经过“村长家”,“队长家”,才来了等我入座的“会计家”。

  原来这些乡村里的会计,队长,支书等若干干部角色,已经被命名成了这个小饭店不同雅间的名字。我在会计家坐下来,看了看屋子的风格并细节,觉得有点意思。

  这一幅在灶台上大缸小缸腌酸菜的墙画将村子里的农家乐的场景展现得够味,这一边是母亲挽着棉袄袖子捞菜,一边是儿子踩着小扳凳赤膊压在缸里夯劲儿码菜的场景,是多少人抹不去的记忆啊,看来一句翠花上酸菜还不算咋得,得让你们彻底明白俺们村这圪瘩是咋样把这酸菜如法炮制整出来的!

  会计家一进门就是一把老算盘,旁边竹篮里挂着一辫大蒜,寓意是算(盘)来又算(蒜)去,红萝卜绿缨子,与服务员身上蓝底红牡丹的偏襟大褂交相辉映,活脱脱惹眼的乡村风情,你说这种用餐设计体现的是不是村里的文化?

  吃完会计家,也许下一次你会有兴致到村长队长家再坐坐,如果你不介意就脱鞋上炕,在支书家推杯换盏,吞云吐雾才显得乡情热络,所以别看这家饭店很不起眼地偏安在一隅,就这种土得掉渣但却汁味浓郁的乡村风物构勒出来的就餐文化,就像一锅熬得乱熟的大棒渣子粥,养胃,养心,养人。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在城市化铺天盖地,风起云涌的浪潮前,城市文明对乡村文明的排挤侵剥己经使乡村文化的原貌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越遥远,乡村的味道在人们的记忆中越来越淡漠;可是上溯三代,我们的老祖宗又有几个没有打着乡村生态的烙印呢?乡村情结是中国文化的几代集体记忆,美丽的乡愁,是乡村文化经过时间的的淬炼后在人们记忆中最后的凝华,它是嵌进你我意识中的一道不可替代的,绝无仅有,并且再也找不回来的生命痕迹。

  找得回文化,记得住乡愁,不管文明进化到哪一步,这种最朴素最原始的根深蒂固的村里情怀,它就像泥土沁出来的一缕缕断断续续的清香,它唤醒了人们沉睡多年的乡情,成为心灵在现实中一种回归和抵达。

  这样的村里文化,在城市物欲的洪流里,成为了一种失落的文明,而那些顽强留下来的,便成奇葩。

  难道村里文化不应该是一种比城市文化更高级的文化吗?

      就因为村里文化比城市文化更接近人们内心深处,它是属于精神领域更难攀援的高地。

  红尘网站里有一位专写村里事物的西部散文作家叫唐仪天。在他的笔下,村庄的各种风物,几乎都已被写了个遍。最平常不过的风沙,土丘,河流,植物,庄稼,以及麻雀,蜘蛛,老鼠等生灵,都在唐仪天笔下展露出了独特的生命寓意与凝重的思考力,扎实的生活积累与精神的高寥,使他的文字给我们呈现出一个辽阔而充满力量的村里世界,冲着这种文字的魅力,有许多被文字征服的人不会远万里来到他所在的甘肃武威唐家湾子。这个唐家湾子,不仅是唐仪天喷吐文字的富矿,也成了一个西部村里文化的地标。

  更使乡村具有现时文学意义的是河南梁鸿的《出梁庄记》,梁鸿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学者型作家,她以深厚绵长的感情,敏锐的洞察和悲悯的情怀,真实震撼的实地调查以及有代表性的生活原型,开创了非虚构文学的先河,也使梁庄这个贫穷败落的小村子,成为了城市打工者心中那回不去的乡村的一个最真实的缩影。

  还有山西的葛水平。她与赵树理同乡,不仅靠“新山药旦派“使她在山西作家群中迅速崛起,在现实生活中她甚至在单元楼里的房间里砌了一排火炕,为的只是让城市的钢筋水泥尽可能还原她理想中的窑洞生活。

  乡村的田野供养了城市的丛林,当人们在城市丛林中呆久了,物欲的泛滥与污浊不透气的天空,会使乡村成为一个重新选择的出口,从而使乡村必然成为一种精神上的回归,这是一种主动的回归,也许就在并不遥远的远方等着我们。

  什么时候,当村里文化的奇葩长成了平常风景,村里文化的春天才会真正降临。不要远离村里文化的泥土,不要回避村里文化的荒凉,也许荒凉的地方,那里才发散着这个世界上最珍贵自然的清香。

    村里文化,还在卑微的尘土里。

 我们需要耐心地耕耘,坚守,以及等待。



2#
发表于 2017-5-9 11:08 | 只看该作者
唐仪天老师你熟?可惜他不来中财。
3#
 楼主| 发表于 2017-5-9 11:11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7-5-9 11:08
唐仪天老师你熟?可惜他不来中财。

他现在红尘也少,他现在爱侍弄他的微信号
4#
发表于 2017-5-9 11:14 | 只看该作者
远牵 发表于 2017-5-9 11:11
他现在红尘也少,他现在爱侍弄他的微信号

一个非常好的写手,乡情乡风的楷模。(不定我说两句,他就跑来了呢。
5#
 楼主| 发表于 2017-5-9 11:16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7-5-9 11:14
一个非常好的写手,乡情乡风的楷模。(不定我说两句,他就跑来了呢。)

可以试试哈,他的文字很有特色
6#
发表于 2017-5-9 11:41 | 只看该作者
很有特色的“村里”文化,生动有趣,拜读欣赏了。
7#
发表于 2017-5-9 11:4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看过唐仪天的作品,很好的。农村题材的内容最接近生活,朴实无华。远牵的文章也很好,欣赏。
8#
 楼主| 发表于 2017-5-9 12:00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7-5-9 11:41
很有特色的“村里”文化,生动有趣,拜读欣赏了。

云馨好,总能遇到你,亲切
9#
 楼主| 发表于 2017-5-9 12:02 | 只看该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7-5-9 11:46
我也看过唐仪天的作品,很好的。农村题材的内容最接近生活,朴实无华。远牵的文章也很好,欣赏。

我们互相学习哒
10#
发表于 2017-5-9 12:19 | 只看该作者
我就喜欢村,比如村上春树,诺奖候选人,陪跑好几年了都。
11#
发表于 2017-5-9 12:4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里也有很多这样的酒家饭店,什么姥姥家 农家院等等。服务员也是穿着大被面缝的衣服,房间除了远牵上面提到的,还有什么二大爷家,老姑父家,什么的,感觉真像是到亲属家吃饭一样,很亲切。所以说村文化真的令我们重新有了一种皈依的亲切……
12#
发表于 2017-5-9 12:49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村里有文化,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现在没了。如果有,也是城里的舶来品。
13#
发表于 2017-5-9 16:1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唐仪天,应该跟于文华版主是老乡吧。
14#
发表于 2017-5-9 17:57 | 只看该作者
村里文化应该是土生土长的乡村文化,是城里文化的根基,可惜,随着乡村的萎缩,这种文化也到了危险的边缘了
15#
发表于 2017-5-9 19:32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乡村文化也变成一种类似民俗表演了。这次回了老家,感觉中国的农村就像迟暮的老人,老家农村都没年轻人了,都是老人,连孩子都没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4 18:11 , Processed in 0.07106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