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53|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如此素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5-22 1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此素材
文/草舍煮字

  如今的教育弄得学生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是考作文(包括考政治时事)又要求“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于是,各类作文素材辅导书应运而生。文教市场化真好!作文素材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编辑这样的辅导书也会不断出新,财源滚滚的。别怪我的眼光消极,思想灰暗,不信你往下读。
  
  在一个不大的书店,《作文素材》就有五六种,拿起一种比较显眼的——说它显眼,一是开本大,封面装帧以红色为主,副题是《最受阅卷者欢迎的考场作文素材》,二是“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权威指导”,并且顾问是孔庆东——这是2012年第四季的精华本。随意翻到中间一页,第48页,正中一篇素材题目是:“大学生争当清洁工:为编制扫大街”,内容已经在题目中体现了。素材下面的适用话题有两条,一是“作为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刚刚走出校门,就抱有这种保守的心态,而缺乏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实属不应该。为什么不鼓足勇气,去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呢?”
  
  人的本性都是图安逸的,经济学也要求以最少的投入博取最大收益。既然编制内有少出力多安逸的工作,我为什么要锐意进取?引申开来,既然权力不受约束,贪腐的成本低收益暴,我为什么要廉洁奉公?适用话题之二是“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是不是应该理性一点?大学生就业难,固然有自身的因素,但高等教育与社会实际脱钩难辞其咎。”是啊,社会实际有编制内的好工作,学生又有需求,大学何不针对编制需要相应开设清洁工、殡葬工、掏粪工专业呢?
  
  话题中还提到:“毕竟,这是‘中国式体制’所致。”着啊!体制才是根本原因,编者不糊涂。但是两个适用话题都是隔靴搔痒,避重就轻,不是指责学生就是指责学校,都没有拿体制说话。它似乎暗示,不该说的不说,才能无往不胜。不要指望自己大学毕业后能去改革这种体制。这套书的顾问孔庆东先生可是以向体制论战而闻名的,他若了解这些话题当做何感想?当然,主编知道顾问先生很忙,根本顾不上来问。
  
  这样的辅导产生了怎样的作文呢?向后翻翻,第86页,《穿越历史,感受现实——材料作文“过去与现在”素材运用指导》,这一部分的编者是江苏某高级中学的老师,对其中的学生范文作点评的也应是该老师。看看“素材练兵”标识下的这篇学生范文:
  
  历史明镜高悬
  
  历史是一面镜子,拭去蒙在镜面上的尘垢,立即显出许多或高大或猥琐的身影。以史为镜,照出人格,反射的是精神。
  
  春风得意马蹄疾,两位才华横溢的新科状元——秦桧、文天祥在踏马游街,在他们的前面铺展着一条金光闪闪的通道。后来秦桧敌不过荣华富贵、高官厚禄的诱惑卖国求荣,他自己也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遭人唾骂。而文天祥为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竭忠尽智,鞠躬尽瘁却惨遭杀害,历史永远反射着他那傲然挺立的脊梁,国难当头,方显英雄本色,明镜亦因丹心而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史为镜,足以凸显人格之高尚与卑微。
  
  一代明君唐太宗感慨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善恶。贞观之治的出现,正是因为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明镜来指给我方向,让我辨清是非曲直啊!”他励精图治,给了唐朝一片盛世景象。
  
  ……
  
  捧着这面历史的镜子我思绪万千,泱泱中华,古往今来该有多少人用他们实际的行动来给我们提供制作明镜的材料!是啊!每个人的心中都应有一面历史之镜,擦去昔日的尘土,让它的光芒照射世间万物。
  
  作文不足1000字,中间引用了缺少关联的五个典故,但是最后作者个人的感悟才不到80字,当然中间也穿插有议论,我们不挑剔它是高考作文还是“历史读物”,但可以肯定它不应该是历史穿越作品。秦桧能不能与文天祥同科状元,并肩“踏马游街”?恐怕要根据关公和秦琼交战的结果来判定。好在作者没有把两位状元的姓名次序排错——秦桧死后第81年文天祥才出生,前辈的名字应该排前。此外,秦桧卖国求荣了吗?正史上没有记载,不是因为秦桧势力太大(秦桧死后秦家马上就失势了,史家不会惧他),而是因为他卖国求荣没有证据。小说家言是不是可以作为历史依据?我们不妨推理一下,秦桧当时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宋高宗赵构对他的倚重自不必说,那他卖国图的是什么?篡位称帝?之前金国人扶起张邦昌做傀儡皇帝,过的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他是完全了解的,而且他当初还奋不顾身抵制过。那他是要卖掉大宋后当金朝的宰相吗?痴人说梦吧?
  
  再看看老师对这篇作文的点评:“文章开头用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明镜能够反映事物的精神。……”太可笑了!从头找到尾,作文通篇没有用到一次排比句。不用做DNA鉴定就能知道,这师生爷儿俩真是一对儿亲师徒啊!太逗了!上网百度一下,有一篇2004年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与这篇的题目完全相同,引用的典故只有一个相同,但其他句子多有雷同。人家湖北那篇确实在“文章开头用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明镜能够反映事物的精神。”看来这位做评语的老师是见过湖北那篇作文的,不知是他给自己的学生写错了评语,还是他的学生在开头忘了加上排比句?看来有理由存疑:这篇作文就是老师指导学生在湖北省那篇作文的基础上改头换面的。这老师和学生的署名不同,不好说是不是同一个人。
  
  把湖北那篇作文附在后面,看官不妨对照一下。既然有那么多范文可以改成自己的,那还要作文素材做什么?
  
  不过,它倒是给我这篇文当了素材。
  
  附:2004年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历史明镜高悬》
  
  绿水是青山的明镜,映射出大山的巍峨与沉稳。
  
  露珠是阳光的明镜,折射出太阳的明媚与鲜活。
  
  海洋是蓝天的明镜,映射出蓝天的广博与深远。
  
  冰川是企鹅的明镜,折射出企鹅的坚强与乐观。
  
  我也希望自己能拥有—面明镜,让它照射出我的史学思想精髓,以便指引我在文化之旅大步前进。于是我对卖镜者说出了我的要求,卖镜者当即捧给我一面名曰“历史”的明镜。
  
  太宗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善恶。贞观之治的出现,正是因为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明镜来指给我方向,让我辨清是非曲直啊!”我若有所悟,抬头一看,唐朝一片盛世景象。
  
  秦始皇,默然立于照衣镜前,自叹:“我嬴政苦战数十年,终于统一天下,但为何民心不归,百姓竟怨声载道呢?”近臣曰:“陛下亲民爱民才是本啊!”“放肆!”始皇大怒,“斩!”
  
  我惊慌失措,如此不爱民,怎能为国君?果不其然,秦朝为历史上第—短命王朝。
  
  昭君,轻轻地抚弄琵琶,轻语道:“倘若我能给汉匈两族人民带来长久的和平,也不枉昭君在这世上走一遭,我本不求荣华富贵,但只愿国家安定便好!”有时我也轻抚琵琶,如高山流水欢快,此时我不禁想到:“如此无私的昭君自当名垂青史啊!”
  
  诸葛亮正在翻看兵书,我不禁疑惑问道:“天下谁不知丞相?”丞相微微一笑。“天下没有神明之人,只有鉴古才能知今,人应当善于从历史的教训中间吸取其精华,这样才能神机妙算。”
  
  我微笑着告别。
  
  捧着这面历史的镜子我思绪万千,泱泱中华,古往今来该有多少人用他们实际的行动来给我们提供制作明镜的材料,“原来,鉴古知今,历史实则是一面真诚的镜子!”我笑着说,卖镜者笑而不语。
  
  是啊!每个人的心中都应有一面历史之镜,擦去昔日的尘土,让它的光芒照射世间万物。
    (来源:http://www.gaokao.com/e/20130731/51f8c2e74bfcc.shtml

2#
发表于 2017-5-22 12:25 | 只看该作者
我倒是认识一个书商,专出作文素材的,暴发了。曾帮他组织一批老师编稿,其中内情,不敢恭维啊。
3#
发表于 2017-5-22 13:16 | 只看该作者
来了来了。
4#
发表于 2017-5-22 13:32 | 只看该作者
我妻子的一个老同学,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读到研究生的,下海后在宁夏搞中学A、B卷,还让我妻子给他在南京推销,未果。他后来爆发了,换了两次老婆,现在孤家寡人了,造化弄人啊。教育问题是我国一个棘手的问题,涉及很多方面。尤其是世界上唯一的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痼疾。
5#
发表于 2017-5-22 14:33 | 只看该作者
深刻!以史为镜为鉴,只是很多的史,被蒙了一层一层又一层假象。非一般人可剥了

6#
发表于 2017-5-22 14:33 | 只看该作者
有同学不务正业,私下里补课,给人编“试卷”、一类的东西,发!
7#
发表于 2017-5-22 15:33 | 只看该作者
有段句子写得好,铿锵有力,好多成语
8#
发表于 2017-5-22 16:35 | 只看该作者
看来不是干部,是老师。
9#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0:34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5-22 12:25
我倒是认识一个书商,专出作文素材的,暴发了。曾帮他组织一批老师编稿,其中内情,不敢恭维啊。

教育体制的乱象必然带来教育市场的乱象。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0:37 | 只看该作者
东方欲晓 发表于 2017-5-22 13:32
我妻子的一个老同学,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读到研究生的,下海后在宁夏搞中学A、B卷,还让我妻子给他在南京推销 ...

把攫取财富作为成功的标志,有多少深刻教训依然乐此不疲。
还有救吗?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0:38 | 只看该作者
康康 发表于 2017-5-22 14:33
深刻!以史为镜为鉴,只是很多的史,被蒙了一层一层又一层假象。非一般人可剥了

的确,历史蒙尘深厚,但也不能因此而否定历史。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0:38 | 只看该作者
康康 发表于 2017-5-22 14:33
有同学不务正业,私下里补课,给人编“试卷”、一类的东西,发!

教育市场化的悲哀。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0:39 | 只看该作者
素离歌 发表于 2017-5-22 15:33
有段句子写得好,铿锵有力,好多成语

呵呵,这不是语文课。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5-22 20:40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7-5-22 16:35
看来不是干部,是老师。

都不是,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
15#
发表于 2017-5-22 20:43 | 只看该作者
高考素材是这样,儿童读本也是这样,东拼西凑,粗制滥造,反正不愁销路就对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3 21:03 , Processed in 0.05537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