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1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吴洵源与宁津考棚碑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7 1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7-7-28 19:01 编辑

      吴洵源与宁津考棚碑记           高迎春

  吴洵源(1824—1902),字棠湖,宁津县城关镇小店片王庄人,晚年迁居河北省吴桥旧县城。咸丰十一年(1861)考中副贡,光绪元年(1875)考中恩科举人。他天资聪明,刻苦攻读,学识渊博,钟情金石书画,精通文字音律,曾应大学士李鸿章聘请,入京十年,编篡完成《畿辅通志》。晚年专心著述,有著作《畿辅河渠志》、《宁津县志》十二卷、《东光县志》十二卷、《重排石鼓残字》、《晋王羲之年谱》、《埙谱》、《笛谱》《汉隶十六种》等著作。宁津县考棚,于清代光绪二十一年(1895)开始修建,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完工,请举人吴洵源撰写了宁津考棚碑记,以示纪念。

  若知宁津考棚位置,须先回顾宁津建城历史。明代景泰三年(1452),知县谢聪始建宁津城池。此后,明代弘治十五年(1502)知县孔公华;明代正德五年(1501)知县刘秉鉴;明代嘉靖二年、十六年(1523、1537)知县熊爵、叶绍先;明代隆庆二年(1568)知县寇靖;清代乾隆十七年(1752)知县郝连;清代咸丰元年((1851)知县彭载恩;清代同治七年(1868)知县胡季煊;清代光绪三年(1877)知县李秉衡;陆续对宁津城池进行维修、维护、疏浚和重修。历经修建后的宁津县城呈正方形,围墙高八米,顶宽三米,周长大约三华里多。城有四门,东门匾额为朝阳;西门匾额为承恩;南门匾额为瞻岱;北门匾额为拱极。城门上有重楼,东门重楼匾额为观海;西门重楼匾额为承恩;南门重楼匾额为瞻岱;北门重楼匾额为望京。城墙上有垛口,有腰铺,有敌台,有角楼。城中心有文昌阁。宁津县旧城十字街南,通往宁津南大门。西侧是文庙(孔庙,房屋建筑50多间),教谕署(房屋13间),训导署(房屋12间)。东侧是临津书院,而宁津县考棚,就紧邻临津书院而建。

  清代光绪九年(1883)八月,临津书院建成。光绪二年(1876)知县李秉衡(奉天海城人,监生)为建书院,租地三十余亩,宁津县庞寨子庞际云(咸丰二年进士)捐千金。继任光绪三年(1877)知县王以和(山东聊城人,附贡生)、光绪五年(1879)知县张瑛(浙江嘉兴县人,监生)、光绪六年(1880)知县邱渲恪(山东诸城县人,拔贡生),继续为书院劝捐。至1882年(清光绪八年),共捐银千余两,京钱二万贯(一贯合千文)。5月动工。新任知县查宗仁(安徽铜陵县人,廪贡生)见资不足,自捐百金,宁津县监督管理人员(邑董),亦解囊相助,于翌年8月竣工,有大门、二门、博野堂(讲堂)、公所、大厅等,共76间。书院存书有《皇清经解》、《二十四史》、《二十二子》、《聚珍版丛书》、《皇朝经世文编》及《读史兵略》、《练兵汇纪》、《新译几何原本》、《代数本》、《算学笔谈》等书64种。订立章程,规定院长由士绅公议“学隆望重”者充任,报知县核定后方可聘请,院务亦由士绅公推董事经理。设斋长1人经管图书。临津书院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甄别生童一次,取肄业生50名,童生80名。至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改为宁津县高等学堂。

  吴洵源在碑文里说:从历史上看,考试场所应该有桌椅板凳,能够遮蔽风雨秋寒。可是,许多地方的考试场所却多数残缺不全了。远处有隋文帝不注重国学的原因,近处有明代朝廷官员不注重教育的原因。再有历代战乱不止,天灾不断,以致学院失修,支离破碎。如今,宁津县临津书院,已经在光绪九年修建完毕。可是,学子们考试用的考棚,却迟迟没有修建。以至于每一次考试,都要现搭席棚,显得考场十分简陋。而且考试座次和名册,没有次序号码,阅卷教官也难以分辨没有编号的应试卷子。光绪二十一年,宁津知县赵钦舜(山东登州海阳县人,附贡生)到位之后,了解到考棚未建情况,便和宁津乡绅、学校监管人员商议,筹建考棚,并且自己带头捐献二百两纹银。于是,四乡八邻纷纷捐款。宁津县考棚开始丈量地基,购置建筑材料,聚集木工瓦匠,开工修建。可是,考棚工程没建到一半,知县赵钦舜就离任而去了。继任知县杨善庆(安徽池州石埭县人,拔贡生)五月到任,下车伊始,便以振兴教育为要务。

  为了继续修建考棚,他自己捐出四百多两纹银,而城乡绅士富户,亦慷慨解囊,共计捐银五千二百多两。然后,审视考棚地形曲直,提高建筑质量。但见瓦工砌砖涂墙,木工凿卯刨平,屋顶铺苇箔芦席,地下埋(man)砖铺路。考棚房屋墙壁,均按设计图纸施工。历时一年零五个月,宁津县考棚终于顺利完工。宁津县书院考试,日期已经临近了。回想过去,每逢学子考试,人们纷纷拿着桌椅板凳,争先恐后挤进苇席搭设的考棚,日晒雨淋,潮湿黑暗,全凭老天赏赐。如今,新建的考棚宽敞明亮,按照编号有序入考棚,如释重负,宾至如归。修建这么好的考棚,全凭上下齐心协力,全凭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听我这样说,都兴高采烈地说对。兴建临津书院,兴建宁津考棚,开始都很难。现在修建完善了,如何坚守好了,也不容易。如今,宁津考棚成了一处新的景观。流连忘返,不仅令人感慨,愈发思古之幽情。站到宁津文昌阁高处四望,东面是乐陵候的封地,西面是东光候的封地,南面和德平候、重平候交界相邻,北面是南皮候的封地。遥想他们分封之初,宫殿庙宇修筑的富丽堂皇。可如今,宫阙遗址难寻,唯有荒草凄迷的景象了。反而不如宁津修建的考棚,可以集中才子会试。等到多年以后,自然也会有更新的考试场地。

  在碑文的最后,吴洵源奉劝学子,为人,要把考品德放在前面;为人,要把考文化放在后面。大家一定要勤奋学习,争取都来宁津考棚里考试,报效家乡,报效国家。根据大家的嘱托,吴洵源记录整理了这篇宁津修筑考棚碑记。时间是:大清光绪二十二年吉月吉日     谷旦。吴洵源虽然没有注明考棚修完具体日期,但依据知县杨善庆于光绪二十二年七月离任,完工时间大概在一八九六年六月份。虽然仅仅过了九年,至一九零五年,清代就废除了科考制度,可是宁津考棚的建成,对于提升宁津教育的意义,仍然功不可没。吴洵源为宁津撰写考棚碑记,让后人记住了那些为兴办教育的历史人物,抚今追昔,令人敬佩。


                     2017年6月7日写于迎春堂


宁津文昌阁:






2#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10:42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6 03:18 , Processed in 0.04969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