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17-6-24 11:52 编辑
——写给女儿
我第一次高考后,分数比中专的控制线低一分。一分之差就是两条路,多一分可以继续上学,国家分配工作,此生无忧于饭碗。而我因为少一分,这些都与我无缘,而我当时的理想是去读粮食学校的会计专业。
刚迈出学校门的我,彷徨而迷茫。高中时候,平时考试前五名的成绩,都是过往云烟。说路在脚下,但其实就两条,非此即彼,继续备考或者直接就业。因为我家是商品粮,我要种地都不行,只有打工一条路。爸爸的朋友承包农机招待所,正在装修成宾馆,需要服务员若干名。对于我则可以网开一面,报名就可以去,免面试。
当时我19岁,高中时候开始戴近视眼镜,已经摘不下来。眼神不好咋给人端菜?当年戴眼镜的人还不似今天这样普遍。个别同学高中处的男朋友,已经正式公开,张罗见家长,不日将操办婚事。
为将来饭碗着想,抑或是高中前五名都没有考上学校的不甘心,我选择去补习班。
联系到已经复习的同学,知道她为改善学习条件,不住几十人的大宿舍,而在学习附近租房子,那里还有位置。我于是收拾一提包书,爸爸把我送到宿舍所在的胡同口,就回去了。我双手换着拎鼓鼓囊囊的提包,来到宿舍。
宿舍是四间瓦房,房主和我们各住一头,单开门。同学帮助铺好床,才打量屋里。一铺炕,一张靠边站餐桌。房子是新的,墙没刷,角落可以放装杂物的纸箱。简陋,墙黑显得屋里的光线也不明亮,但是安静,比几十人的大宿舍强多了。
房主说,炕要自己烧,柴火可以去柴垛拿,甚至可以单给我们安个电表。这对刚出校门的我们是不小的挑战。在学校的宿舍,在家根本没有这样的问题需要解决呀。烧炕本不是难事,可是放学回家烧,晚上才能热。路上无谓地又奔波一趟。晚上回来都快10点了。现烧炕,睡觉的时候根本热不上来。
同学买了电褥子,爸爸也给我做了一个简易的电褥子。
天气一天天地转凉了。房主给屋里安个铁炉子,说自己烧炉子。要做饭也可以,有米有锅。听着条件确实宽松,但又有种种不便。本来在家在学校宿舍,根本不用自己操心的问题,现在都严峻地摆在眼前。没有对比就不知道在家里在学校,以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是多么可贵和值得珍惜。烧炉子,做饭本是家常之事。但对于刚出校门的,还要打算继续考试的学生来说,确实是很大的挑战。做饭,烧炉子都离不开人,自习都上不了,多浪费时间啊!
吃饭可以去食堂和小吃部解决,好在天气没有大冷,索性不烧炕,用电褥子取暖。同学还笑着说,这是在锻炼意志。后来房主也是怜悯,让她的女儿来我们的房间朝炉子里烧点柴火,往往冒了一阵烟之后,屋里能有点热乎气。
有了生活经验才明白。当时的房主可能把房子定位为招住户。除了收租,不用操一点心。但是,我们是刚离开爹妈和学校的学生,刚品尝到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的冷暖。这些挫折都是让人成熟的开始吧!
我后来转到城里的补习班,同学又回到学校几十人的大宿舍里。
我首次的租房生活到此结束。
城里的补习班正在大姨家前面,住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摆到面前。
大姨家当时七口人,住着一间半房,加上我,就是八口人。半间作为厨房,一间房隔成两个房间,晚上在双人床边摆凳子,挡上木板,可以横着睡四个人,对面的沙发也睡着人。
我和大姨家的表姐、表妹们同吃同住。晚上,家里的小黑白电视就一直开着,作为唯一的娱乐。大伙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地发出笑声,并互相评论着。但我需要学习,屋子太小,找不到安静的地方。也曾有过出去和同学租房子的想法,但是曾经的租房经历又让我内心发憷。好在我来补习班的时候天已经冷了,离考试时间还有八个月,除去寒假和新年,也就半年左右时间,偶尔在家呆几天看看书,倒没觉得如何难熬。
我就这样走过第二次高考,被一所师范院校录取。当时豁然开朗的感觉就是,我从此后不用干庄稼活了,我从此后不用再给人打工了。
待我渐渐长大,在谋生中摸排滚打,才明白当年大姨的深情厚意。自家孩子多,房子小,生活中有种种不便,但还是接受了我,给我的补习解决了后顾之忧。我不爱吃窝头,大姨去饭店买馒头给我吃,而饭桌上她自己的孩子吃粗粮。我吃过最香的菜是大姨的豆角炖肉。大姨为我特意用心地蒸着包子,结果揭开锅,包子的碱却没揉开,她还纳闷地说,我用心咋不如平时蒸得好呢?我从大姨身上感受到妈妈般的爱。
28年过去了,我的女儿也大学毕业了,明天她就要退校了。她早在学校附近小区租了房子,复习准备跨专业考研。
此时正是同学依依惜别的时刻。在一个教室里学习的同学,将踏上社会,每个人即将走上不同的路——就业、出国、考研等。随着时间推移,他们间的差别会逐渐拉大。
在女儿的大学毕业之际,林林总总地说这些旧事,人情冷暖,怀念感谢。时隔近30年,恍惚如昨日,半生感悟只有简单两句,所有努力,都是为以后的人生之旅做铺垫。所有的汗水都会有回报,有的显有的隐。只要有颗奋斗的恒心,必将收获人生的新绿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