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51|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寻找废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28 18: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sjby 于 2017-7-4 10:29 编辑


    很多年前,听到废名,觉得奇怪。废名?怎么会有这样的名字?想起作家都喜欢取笔名,就想:废名,应该是笔名!后来,多读一点书,知道:废名,是冯文炳的笔名。读书所识,多为废名,本名冯文炳,反而不太为人所知。“五四”后的新文学作家,废名既不如日中天,也非籍籍无名。学习现代文学史,应该读到废名。编纂现代文学作品集,无法绕开废名。

    1979年6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我手里有其中的《短篇小说选》、《散文选》、《新诗选》。《短篇小说选》第一册选有废名小说一篇:《竹林的故事》;《新诗选》第一册选有冯文炳诗三篇:《十二月十九夜》、《喜悦是美》、《洋车夫的儿子》。

    从1982年8月起,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推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创作选集”,我手里有其中的《中国现代散文选1918—1949》,第三卷选有废名“散文”四篇:《芭茅》、《“送路灯”》、《万寿宫》、《菱荡》。“中国现代文学创作选集”里,估计有《短篇小说选1918—1949》和《新诗选1918—1949》,而废名的作品,应该选入其中。


    从1993年起,中国文联出版社陆续推出了王彬主编的“中国现代名家名作原版库”,以民国时期的名家名作单行本为蓝本排版印刷。共86家,其中小说30家,散文30家,诗歌26家。“中国现代小说名家名作原版库”里,冯文炳的《竹林的故事》,列为一家。“中国现代诗歌名家名作原版库”里,废名的《招隐集》,列为一家。

    书柜里“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国现代文学创作选集”、
“中国现代名家名作原版库”丛书里的书,都认真翻过。其中收入的废名作品,应是经眼过目了。只是,读这些书,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书里所选的废名小说、散文、诗歌的具体内容,已忘得一干二净,还记得的,只有废名这个奇特的名字。

    去年,读2009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库”丛书之《林斤澜小说选》。虽然知道林斤澜,却几乎没有读过他的作品。翻开书,其清新、淡雅的笔调一下子就攫住了我。特别是“矮凳桥系列”,风清云淡的文字,与江南水乡的温柔结合得要有多紧密就有多紧密。

    虽是初读,林斤澜的文字,却似曾相识。认真梳理,发现与汪曾祺的文字很有相似之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坛并称汪曾祺、林斤澜为“文坛双璧”。谓之“双璧”,既因为其年龄相当且都属于“老”而益精,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文字在那个特殊的时代,给人一种难得的清新、淡雅之感,重新接续上了中断相当长时间的一缕文脉。沿着这缕文脉上溯,汪曾祺、林斤澜之前是沈从文。比沈从文更早一些的是“苦雨斋”的周作人和他的弟子。周作人弟子里,就有废名。如果继续向上,这条文脉所接,应该是清、明、元、宋、唐的文人小品文。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的《世语新说》,或许算是这缕文脉的祖源。

    人过中年,阅读习惯不知不觉发生变化。渐渐不太喜欢起伏跌宕冲突强烈的小说或词章优美句式讲究的散文,对平淡无奇的书写、云淡风清的情节,愈来愈感兴趣。周作人的书读过一些,沈从文、汪曾祺的文读过很多,林斤澜的刚读完。于是,废名这个奇特的名字,三十多年后,再次进入我的阅读视野。


    网上搜索,发现2012年4月,上海文艺出版社重印的1994年11月初版的“新文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读本”丛书。这套丛书收录鲁迅、茅盾、郁达夫、老舍、废名、沈从文、巴金、丁玲、施蛰存、张天翼、萧红、孙犁十二位文学大师的小说作品,每人一卷。

    买回《废名•田园小说》卷,认真读。《废名•田园小说》很单薄,小32开本,200页。其实,用一个词概括一位作家的特色,不可能也不全面,但丛书的概括,却多多少少涵盖了这十二位作家最为重要的特质。25篇作品,从《金银花》到《桥》的13篇,选自废名的长篇小说《桥》。最后一篇名为《无题》,选自废名未完成的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比较喜欢写亲情和底层人物的几篇小说,写表妹的《柚子》,写李妈的《浣衣母》,写三姑娘的《竹林的故事》,都很好。最感人的是《阿妹》,其中的痛楚与哀怜,读着令人透不过气来,一个小小的生命,那么乖巧,可爱,却一日一日地走向死亡,真是无可奈何。人生之大哀,或许便是如此,眼见着至亲渐至消殒,自己却无能为力,一点也帮不上忙,使不上劲。不太清楚废名的家境家世,也不知道这阿妹是真有其人还是废名的“创作”。从文里深沉的悲哀看,废名应该有一位早逝的妹妹。

    又买回一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的 “苦雨斋文丛”,周作人、废名、俞平伯、江绍原、沈启无五人,单独成卷。《废名卷》辑录废名散文14篇,诗歌7篇,诗论3篇,短篇小说4篇,长篇小说《桥》节选14篇,《莫须有先生传》节选6篇,《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节选4篇,另有附录3篇和编后记。认真读。虽然许多篇目与《废名•田园小说》相同,但重读却无重复之感。清新自然的笔调,几无情节的格局,不刻意而为却字字珠玑的表达,令我印象深刻。看了附录里的《废名年表》,对废名生平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废名,生于1901年,原名冯文炳;民国时期在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领域,多有建树,以废名驰名;建国后,主要在吉林大学任教,教书育人和从事文学研究,以冯文炳行世,1967年病逝。

    读完《废名•田园小说》和《苦雨斋文丛•废名卷》,意犹未尽,想从头到尾地整篇读读《桥》、《莫须有先生传》和《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看看这位“莫须有先生”是怎样过“桥”,去“坐飞机”的。在百度键入“废名全集”,跳出的是《废名集》。原来,2009年1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过一套王凤主编的六卷本《废名集》,辑录了当时能够辑录的,除日记、书信以外的所有废名作品。虽不称“全集”,却有“全集”的气度。

    可惜,京东、当当、卓越、文轩、博库网上,《废名集》后都标记着“缺货”。显然,要买《废名集》,晚了。去县上图书馆、几所学校图书室包括市上职业技术学院图书室找,想借出来,然后说弄丢了,照价赔偿。但没有。一位朋友工作的大学图书馆里,有这套书,但借后必须还回,且地远天隔,寄来寄去不方便。给北京大学出版社打电话,希望有库存,没有。遍寻无门,想起淘宝和孔夫子旧书网。一查,竟然有。一位同学正好买书,叫他帮我在淘宝上买套《废名集》,很便宜,寄到一看,是复印本。同学说:你这样的藏书家,复印本不合适,重新买套正版。虽不是藏书家,但朋友的话却正中下怀。于是,在孔夫子旧书网拍了套《废名集》回来。书,自然是好书,是正版,价钱也是价钱,高出书底标价好几倍。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废名集》“分为上、下两编,以北平国共易手为界,上编为1922至1948年间的作品,下编为1949至1964年间的作品。”“上编以文体划为小说、文、诗、论四类,……下编基本以研究对象分为数类。”第一、二卷为小说,第三卷为文、诗,第四、五、六卷为论和研究文章。集后附录颇丰,特别是《冯文炳生平年表》和《废名生平年表补》、《冯文炳著作年表》、《冯文炳笔名录》,很有参考价值。


    迫不及待地读,很快读完《废名集》一、二卷。

    废名出过三本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桃园》、《枣》,几乎囊括其全部的短篇。其集外的,经《废名集》的编者反复搜罗,只有5篇,编入第一卷,名曰“集外”。

    《废名集》第一卷里的小说,其“精华”,在《废名•田园小说》和《苦雨斋文丛•废名卷》里读过,再读,并不觉得是重复,有新的感觉与收获。更多的篇目,是第一次读,感觉更是新得令人瞋目,有许多惊喜袭来。废名的文,一以概之,淡雅。其小说,几乎没有大起大落,情节散淡不曲折,故事精细少开阖,人物随性无奇异。起笔,看似很随意一句,接着娓娓道来,从容淡定,自然而然;收束,说完就完,甚或来一句看似不着边际的话,便戛然而止,而你的眼睛还在搜寻想像中的词句,希望能继续读下去。当然,可以继续读下去,但却是另一篇了。废名多写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情,一边写人,一边写景,一边讲别人的故事,一边讲自己的感觉。那感觉,也是淡淡的,说有,也就有,说没有,好像真就没有。许多篇章,在淡雅里,有一股淡淡的哀愁,读来令人压抑,比如《柚子》,比如《浣衣母》,比如《小妹》,甚至那篇《竹林的故事》,那篇《桃园》,那篇《文公庙》,都给我这样的感觉。有一股无形的力量从字里行间透出来,似哀愁、似惋惜、似惆怅、似咏叹,总之,压得我喘不过气。

    除感觉压抑外,还很自卑:很多地方,看不太明白。开初,我为自己开脱:时代不同。废名写作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文言正向白话过渡,其文自然有些“夹生”:白里夹文,文里夹白。废名写作的时代的人文环境,行文习惯也与今大异。但越往下读,这个理由越不成立,许多一点也不“文”的语句,很平顺,一点也不佶倔,但废名为什么要把它放在这里、其中蕴含的意义为何,却不知道。有时,结合上下文,好像是知道,却说不出所以然。有时,觉得全知道,却口迟言钝,词穷句短,无法完整表达。读小说,包括师承废名的沈从文、汪曾祺、林斤澜、林徽因等人的小说,还没有读不明白的地方,虽然或许与作者的主旨相去甚远,但读时却自觉明明白白。这,应该是我的问题:自己的水准,要理解废名,还有很远的距离。所以,一边仿佛知音,“莫名欢喜”,一边却又云遮雾罩,“莫名自伤”。

    和《废名集》第一卷比起来,第二卷里的小说似乎要“成熟”得多。但正因为其“成熟”,其中的“废名味道”也就少了许多。其实是曾经的“废名味道”少了,有了一种新的“废名味道”。如果说读《废名集》第一卷,读出的是他的清新、自然、悠闲、山野;那么,读《废名集》第二卷,领略得更多的却是他的玄思、默想、哲理、庙堂。这一新的“废名味道”,在《莫须有先生传》里表现得特别突出。很多时候,感觉不是在读小说,是在读哲学。好几次,生了放下的想法,但最终还是硬着头皮读了下去。幸好,这一风格在《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之后》有所减弱。和《莫须有先生传》比起来,《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之后》更具生活味。虽仍时有玄想,但明白晓畅,越读越想往下读。当书页越往后翻,手感渐渐单薄,感觉很是遗憾。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之后》写“莫须有先生”抗战时期在黄梅的日子。从“跑反”到金家寨小学教国文写起,经去五祖寺黄梅县中教英文,到水磨冲闭居写《阿赖耶识论》,眼后搬家后山铺祠堂居住戛然而止。显然,这是一部未完成的长篇。“莫须有先生”其后还在黄梅呆了很长的时间,但这些时间里的生活,废名没有继续写下来,没有告诉我们。如断臂维纳斯一样,我们读到的《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之后》是不完整的。但从这样的不完整里,可以看出那一代学人的一些特质。废名之写作,兴之所致,心有所言,提起笔来,下笔成章。如果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比如写《阿赖耶识论》,便缀笔而书其他。他的小说创作,几乎都是亲身经历,几乎都是“实录”,几乎“不编故事”。当他认为自身经历中有值得一书的内容已经写完,就不再提笔了。这,或许就是《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之后》里反复强调的作文应该“写实”。

    读了《废名集》一、二卷,废名的小说读完。后面几卷,第三卷是“诗”、“文”,第四卷是“论”、“学术”,第五卷是鲁迅专题,第六卷是后期学术。这些,都不是我喜欢的。废名的文学创作,在民国时期。我喜欢的废名,只是民国时期的废名。民国后的废名,是作为学者的冯文炳。他的学术成就如何,不是我所能评说。他的小说,却是由衷喜欢。虽某些评论者说其小说缺乏思想性,但没人能否定其艺术性。今天读来,其中的田园风光、乡土气息、自然味道、天真性情,依然能打动人,令人心生向往。这,也许就是废名之为废名的意义。


    和冯文炳当年进入文坛,立意要“废掉”自己的姓名,摇身一变而成废名一样,当废名放弃文学创作进入研究领域,他又摇身一变而成冯文炳。这里面的因缘巧合,风云际会,岂可一言以蔽。今天,寻找废名,是因为人们想重温曾经的田园风光、乡土气息、自然味道、天真性情,想从中断很长时间的文脉寻找慰籍。只是,废名已逝,现在的废名,只存在于他的文字里,只存在于文人的怀旧情怀和学者的研究文章里。

    2013年11月金城出版社出版过一本署名眉捷的《废名先生》,收有21篇与废名相关的文章品读和废名研究性质的文章。其中的《废名在黄梅》一篇,对了解废名的人生轨迹和创作年轮,很有裨益。在文章的“结束语”中有段话:“废名说‘只有“自然”对于我是好的,家在城市,外家在距城二里的乡村,十岁以前,乃合于陶渊明的“怀良辰发孤往”,面成就了二十年的文学事业’,‘我的儿童世界在故乡,若要真懂我的儿童世界,故乡恐无知音’。‘废名到大学才懂得“儿童生活原来都是文章”,于是徘徊于记忆的王国,记录黄梅小儿女的生活,可以说是黄梅哺育了废名的文学天才。”故乡,对于废名来说,不只是一篇回忆文章,而是他差不多整个的文学创作。他的小说,几乎都取材于故乡故事,他小说里的人物,几乎全是故乡故人。黄梅这个地方,是个奇特的地方,除因“黄梅戏”名满于下外,还是文人倍出之地:弘忍、瞿思九、喻血轮、汪可受、汤用彤……

    在2016年9月海天出版社印行的《寻找溪水的源头》里,汤用彤的儿子汤一介回忆废名:“上第一堂课讲鲁迅的《狂人日记》,一开头他就说:‘对《狂人日记》的理解,我比鲁迅先生自己了解更深刻。’我们这些新入大学的学生,一时愕然。”“有一次,废名讲写作要炼句,他举出他的小说《桥》中的一段描写炎热的夏日,……说:‘你们看,这“日头争不入”,真是神来之毛,真是“世上难有凉意了”。写文章就要能写出这样的句子才叫大手笔。’”“熊十力写《新唯识论》批评佛教,而废名信仰佛教,两人常常因此辩论。……这日两人均穿单衣裤,又大辩起来,声音也是越来越大,可忽然万籁俱静,一点声音都没有了,前院的人感到奇怪,忙去后院看。一看,原来,熊冯二人互相卡信对方的脖子,都发不出声音了。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刘仰东编著的《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中,也录有一则熊十力与冯文炳争吵的事:“上世纪30年代,一次学者熊十力与冯文炳因争论一个问题互相抬杠甚至扭打起来,熊十力声色俱厉地说:‘我代表的是佛,你不同意便是反对佛!’”虽事之缘由迥然,扭打却应该是事实。从这些回忆可以看出,废名的性格,并不是他笔下的文字那般平淡随和,而是有些狷介狂傲、任性较真。这,或许是文人的真性格吧。

    从《废名•田园小说》、《苦雨斋文丛•废名卷》,到《废名集》,我买齐了废名的全部作品。从《竹林的故事》、《柚子》开始,我读完了废名的所有小说。在眉捷的《废名先生》、汤一介的《寻找溪水的源头》、刘仰东《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里,我见到了废名的某些侧面。在废名作品集的有关附录里,我了解了废名的完整生平。

    我觉得我寻找不到废名。废名逝世五十年,墓木已拱,尸骨无存,哪还寻找得到?虽然我想寻找的不是他的“肉身”,而是他的“灵魂”。但肉身既灭,灵魂何存?我的寻找或许注定就是虚妄!我觉得我寻找到了废名,读废名作品,他留下的属于他的文字,在文字里镶嵌着的他的天真、童心、敏感、稚拙、文雅、谦和,在文字里闪烁跳跃,如春阳里绿叶上露珠的闪光,如人间四月山花散发的馨香,如初夏时节挂在枝头的果实,如隆冬雪原深处的一抹寒梅。而我,遇着文字里的他,似乎熟稔,又仿佛初遇,似乎相知,又隔膜天远。我只能谦卑地仰望,让自己低到尘埃里,但我心里是喜欢的,在尘埃里发了芽,长出一棵草来。






2#
发表于 2017-6-28 19:22 | 只看该作者
真好。我只看过他一两篇文。
3#
发表于 2017-6-28 21:42 | 只看该作者
读书如此执着,所见所闻第一人,钦佩!

点评

自己觉得有点贪多求全。  发表于 2017-7-4 08:18
附议。  发表于 2017-7-2 15:43
4#
发表于 2017-6-28 22:03 | 只看该作者
这分明就是研究者嘛,废名,只识其名,不识其文,从这,学到不少,只是学了没用,不如自读……

点评

废名的很多文,真值得认真读读。  发表于 2017-7-4 08:19
5#
发表于 2017-6-28 22:35 | 只看该作者
我来学习废名。

点评

感觉废名很有天份,是个天才。  发表于 2017-7-4 08:20
6#
发表于 2017-6-28 23:02 | 只看该作者
那个年代的人,传统的底子,新学的熏陶,令人羡慕,

点评

这个评价,最为精到。  发表于 2017-7-4 08:20
7#
发表于 2017-6-29 12:4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点评

瞎读读。  发表于 2017-7-4 08:20
8#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0:33 | 只看该作者
废名曾经被雪藏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近十几年,又渐渐得到公允评价,喜欢他的人也渐渐多起来。
9#
发表于 2017-7-1 17:10 | 只看该作者
有机会也许找找废名的读读

点评

现在世面上废名作品,还是比较多的。  发表于 2017-7-4 08:21
10#
发表于 2017-7-1 21:15 | 只看该作者
上世纪五十年代前真是中国文坛的黄金时代,现在重拾那是作家的作品来读总有仰视的感觉。废名只闻其名未见其文,有机会一定静下心读一下。楼主是个读书人,敬佩!

点评

谢谢到访。读书,是乐事,所以,乐此不疲。  发表于 2017-7-4 08:22
11#
发表于 2017-7-1 21:45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有内涵,抽空好好拜读。

点评

只是资料比较多而已。  发表于 2017-7-4 08:22
12#
发表于 2017-7-2 15:45 | 只看该作者
很有意义的一篇字。至少我需要下周开始认真读一下。

点评

只是可以了解了解废名及其作品吧  发表于 2017-7-4 08:23
13#
发表于 2017-7-2 16:37 | 只看该作者
真的是孤陋寡闻呢,看来书还是读得太少了,得向文友学习了

点评

碰巧知道废名这个人,碰巧读了一点他的书。  发表于 2017-7-4 08:24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22:35 | 只看该作者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22: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sjby 于 2017-7-3 08:40 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4 17:44 , Processed in 0.05412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