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佛缘与我是一条安静的路 [打印本页]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1 10:11
标题: 佛缘与我是一条安静的路
本帖最后由 木门长子 于 2017-7-3 21:21 编辑

                                            佛缘与我是一条安静的路

  我不是僧人,却信奉佛法,从王菲吟唱的《心经》开始,到对唐代高僧玄奘的了解及被我视为神人的弘一大师,佛法给我留下了极深广的印象。对我来说,佛法是一门不可探知的学问,而那些执著于佛法的人则是这门学问的追逐者。我所谓的佛缘之路大概也便是一个俗人与佛之境界中的寻觅之路。

  玄奘的印度之行,历尽千辛万苦,藏于他心底的执念发于内心。那是一种不被俗人理解的争,也是一种人生境界的搏击与获得。很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少年之时,对于玄奘的西行只停留在懵懂的认识上,以为那不过是一种僧人寂寞时的无聊之举,意义不大。但当我初识了佛法之后,却突然对佛有了浅显的认知。原来,人的精神是有境界的,而引领人走向未知世界的正是佛另一境界中的至高。佛的境界俗人不知,只有有志于佛法的人才能醍醐灌顶。这是一种人生的历程,更是岁月给予普通人的感受。

  令人敬畏的玄奘放下安逸的日子,不远万里去往佛家圣地那烂陀,弘一大师放下世间的风花雪月与博广的才艺皈依佛门,或许不只是因了他们的“偏执”与俗人眼里的不通人情,更是因了他们已知悟追求精神至上的必要。玄奘是个传奇,弘一大师是个传奇,而于世俗之中欣赏他们的传奇便是我渐行渐远中的佛缘之路。

  王菲在《心经》里这样唱道: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世间事,其实莫过于此,观人观己,人求的是一世安稳,百年好合。佛求的是度一切苦厄,普度众生。当人的认知五蕴皆空,精神的境界也便到了镜明之处,看花花开,看事事了,解人间的一切幸与不幸。

  于是,我渐知了古来为什么有那么多文人挚爱佛法,他们虽不住在佛门却愿意结交佛家的朋友,比如北宋的大文豪苏轼与佛印,比如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一家。也或者,他们所求的不是与佛的一世相守,只是心里的安静与泰然。

  佛是安静的。它高高地坐于莲台之上,于祥和之中透出慈悲。弘一大师出家之时曾对他的妻子说:爱,就是慈悲!想来佛的慈悲便是给人宽慰让人安静的。而由此延伸且在中国发扬光大的“禅”,则更有了其无上的深意和与众不同的高度。

  我们说高僧得道,说觉悟智慧。这些与佛法有关,也与人的达悟有关。世间事,世间人,修身养性需持一颗敬重之心,而佛家的慈悲情怀也便成了人的最高境界。古来文人喜禅者多,比如唐朝的王维,比如民国时的丰子恺。九品莲台是佛家的净洁,俗人喜爱的莲花被称为世间君子,出淤泥而不染。那么,佛与世俗之间也是藕与荷的灵犀相通吗?《大正藏》经典中这样说:莲花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凡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至高的人性便是香与净共存,柔软与可爱同生。

  于是,我慢慢睁开了懵懂的眼睛,渐知了佛家的渴求、人性的渴求,知了佛性与人性的吻合正是人心底向往的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我欲上下而求索。对佛的执著我的努力虽然不能与玄奘、弘一大师相比,却愿意持一颗平常之心,在一步一莲花的行走中有所得。“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佛缘与我终是一条安静的路。

  (1300字)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1 10:12
写过《玄奘》之后的一点心得,发来支持下。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7-7-1 10:54
佛教入世,和世俗社会比较亲和。  道家的天灵灵地灵灵有点装神弄鬼,也太功利,毕竟修成正果、长生不老感觉太玄幻。

佛教是与人为善,求得心境的淡泊,这一点是超越时代的。
作者: 吴显萍    时间: 2017-7-1 12:12
与佛结缘,会觅得静心,和对世事的悟……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7-7-1 13:43
《大正藏》非经,是众多经之集合,其中或许也有伪经,如果水如空说的对的话,其所收录的《涅槃经》便是伪经。所以以《大正藏》之言语沟通佛性,慎重为好。莲花四德出自《大正藏》中哪部经典,还需探究。
读这篇,感觉木门忽然安静而平和,沐浴馨香,已然有芬芳沁出。
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时间: 2017-7-1 13:51
阿弥陀佛。俺知道信奉佛教是向善之人才追求的。
作者: 千年女妖    时间: 2017-7-1 15:06
我虽有慈悲之念,但无一颗清净之心。禅意应该是一种我无法企及的境界吧。灵魂寻不到更好的安顿之处,终是遗憾。
问好木木,周末愉快!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1 15:21
看来木门非但不是佛的信徒,甚至连入门者都算不上。所以你谈的都是鸡汤,不是佛法。
讲玄奘,讲弘一,很重要的一点,玄奘取经有毅力,弘一才华有魅力——此等,仍是世俗的追求,与佛法无干。
比如文中说的“当人的认知五蕴皆空”,就是典型的与佛学无知,因为“五蕴”中,只有“识”才算是“认知”,而“色”是物质存在,“受”是“感受”,“想”是思维,“行”是意志……除“色”是物质外,其余几种都是心理活动又称“名”法,但却不都是“人的认知”。
佛为什么会坐莲台?这根本就是在开玩笑,佛住世时,除安居期外,终日游行,以乞食为生,哪有闲工夫坐莲台?莲台为何物?因为莲花在印度古语中又有“子宫”意,所以净土宗认为西方极乐世界是莲花化生的——不过是从子宫中生出孩子的另一种说法。佛教本与莲花毫无关系,真正建立起关系是在东晋慧远建立白莲社之后,是佛教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是佛教汉化的结果。读晋代高僧的故事,其实与读《世说新语》差不多,他们根本不像高僧,更像是士大夫。至于九品莲台,试想,为什么是“九”品,而不是八品(佛家可是讲“八正道”的),或“十品”,如果对中国古典文化中“九”的含义略有了解,便很清楚了……这与佛法仍然毫无关系。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1 15:35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7-7-1 10:54
佛教入世,和世俗社会比较亲和。  道家的天灵灵地灵灵有点装神弄鬼,也太功利,毕竟修成正果、长生不老感觉 ...

老师说得是,谢过。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1 15:35
吴显萍 发表于 2017-7-1 12:12
与佛结缘,会觅得静心,和对世事的悟……

老师好,问候。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7-1 15:36
说起王菲,不知咋地就想起李娜。好在王菲只是唱,李娜索性出家了,唉唉这个信仰我是不能抵达了。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1 15:36
lvhq018 发表于 2017-7-1 13:43
《大正藏》非经,是众多经之集合,其中或许也有伪经,如果水如空说的对的话,其所收录的《涅槃经》便是伪经 ...

本是一点初心,没的道理可讲。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1 15:36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7-7-1 13:51
阿弥陀佛。俺知道信奉佛教是向善之人才追求的。

阿弥陀佛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1 15:36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7-7-1 15:06
我虽有慈悲之念,但无一颗清净之心。禅意应该是一种我无法企及的境界吧。灵魂寻不到更好的安顿之处,终是遗 ...

妖说得是,同样,同样。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1 15:39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7-1 15:21
看来木门非但不是佛的信徒,甚至连入门者都算不上。所以你谈的都是鸡汤,不是佛法。
讲玄奘,讲弘一,很重 ...

大师这份道理讲的,我不但不是信徒,而且和佛八杆子打不着啊,只是感喟玄奘和弘一的佛法精神而已。话说我要是入了佛门,这天下得有多少人有掉眼泪啊。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1 15:41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7-1 15:36
说起王菲,不知咋地就想起李娜。好在王菲只是唱,李娜索性出家了,唉唉这个信仰我是不能抵达了。

唱也不白唱的,钱钱的拿去。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1 15:44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7-1 15:36
说起王菲,不知咋地就想起李娜。好在王菲只是唱,李娜索性出家了,唉唉这个信仰我是不能抵达了。

李娜出家都要上美国,而中国一些明星政要信佛都得找名刹找高僧……这个,我写过文章的……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1 15:51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7-7-1 10:54
佛教入世,和世俗社会比较亲和。  道家的天灵灵地灵灵有点装神弄鬼,也太功利,毕竟修成正果、长生不老感觉 ...

其实不是的,佛教与世俗关系并不密切,所以在绝大多数地方都没落了。在中国为什么没没落呢?有两点,一是禅宗,玩起文字游戏和逻辑学,很对文人们的胃口;二是净土宗,可以超渡死者亡魂,又可以让活者死后去”极乐世界“,所以符合普通老百姓的要求……这两者,都是中国的原创,所以佛教在中国昌盛起来。南亚、东南亚没有这些,所以会没落(但东南亚南传佛教仍很盛行,因其教义主要有供养僧人有很大”功德“,仍有现实的利益在驱动……)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1 15:53
lvhq018 发表于 2017-7-1 13:43
《大正藏》非经,是众多经之集合,其中或许也有伪经,如果水如空说的对的话,其所收录的《涅槃经》便是伪经 ...

如果我说的不对的话,那么便大可以照《涅槃经》中的标准把我直接干掉,因为经中明确说”杀一阐提者无罪“,所以不用担心,杀了我在佛不用承担因果的,只是在警察那里可能过不去……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1 15:54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7-7-1 13:51
阿弥陀佛。俺知道信奉佛教是向善之人才追求的。

那您可说错了,许多贪官家里都供菩萨,动辄会上庙里烧高香,捐功德……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1 15:54
宇の航 发表于 2017-7-1 15:34
我猜你就会回复啊

我是专业批伪的,就如猫捉老鼠一样,见到了就会跳出来……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7-7-1 16:03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7-1 15:54
那您可说错了,许多贪官家里都供菩萨,动辄会上庙里烧高香,捐功德……

额乡下的家里也供有菩萨,一有什么事就烧几柱香。不为别的,只为求菩萨保佑顺畅。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1 16:07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7-1 16:03
额乡下的家里也供有菩萨,一有什么事就烧几柱香。不为别的,只为求菩萨保佑顺畅。

善良之人。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1 16:07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7-1 15:53
如果我说的不对的话,那么便大可以照《涅槃经》中的标准把我直接干掉,因为经中明确说”杀一阐提者无罪“ ...

大师,佛法也有“警察”吗?唤做什么?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1 16:10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7-7-1 16:07
大师,佛法也有“警察”吗?唤做什么?

外行了不是?观音身后常站着一位韦驮护法天尊,又称韦驮菩萨,他手里的降魔杵可不是好惹的,一不小心,就拿杵子”怼“你一下子……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1 16:11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7-1 16:10
外行了不是?观音身后常站着一位韦驮护法天尊,又称韦驮菩萨,他手里的降魔杵可不是好惹的,一不小心,就 ...

哈哈,那请他也怼我一下吧。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1 16:13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7-1 16:03
额乡下的家里也供有菩萨,一有什么事就烧几柱香。不为别的,只为求菩萨保佑顺畅。

徐文长有联云:诵经可超生,难道阎王怕和尚;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赃官。
俗间有联: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人争气可以理解,没气就活不了。佛争香干什么呢?又不中吃又不中看,还污染空气呛鼻子……
作者: 闫广慧    时间: 2017-7-1 16:20
对于佛理佛法我恐它太高深,一直不敢涉猎,人生的许多智慧很多都是悟出来的,这点和佛很契合。
作者: 幸福小草    时间: 2017-7-1 16:29
俺只能膜拜了。我也有慈悲之念,却心烦气躁的什么也修不了。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7-7-1 18:12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7-7-1 15:36
本是一点初心,没的道理可讲。

这样的话,题目“ 佛缘与我是一条安静的路”中的“与”改成“于”似乎更贴切了。你定夺。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7-7-1 18:19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7-1 15:53
如果我说的不对的话,那么便大可以照《涅槃经》中的标准把我直接干掉,因为经中明确说”杀一阐提者无罪“ ...

《大正藏》可是日本国家级编委会,如此,如空是在挑战顶级权威了。如空不妨把《大正藏》中所收录的经律论过滤一遍,示出其中之伪者,以正视听。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1 21:42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7-1 16:29
俺只能膜拜了。我也有慈悲之念,却心烦气躁的什么也修不了。

心烦气躁更要修啊。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1 21:43
闫广慧 发表于 2017-7-1 16:20
对于佛理佛法我恐它太高深,一直不敢涉猎,人生的许多智慧很多都是悟出来的,这点和佛很契合。

同感,我辈只是趴门边瞧瞧而已。
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时间: 2017-7-1 23:59
佛其实在个人眼里也是各不相同,比喻楼主,至少是小资的佛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2 07:51
lvhq018 发表于 2017-7-1 18:19
《大正藏》可是日本国家级编委会,如此,如空是在挑战顶级权威了。如空不妨把《大正藏》中所收录的经律论 ...

这是要和我玩“疲秦策”啊,那些东西有多少,穷一生精力能否读完,我是没这个信心。而且我对挑战权威也不感兴趣,我只揭批人们比较熟悉的,影响大的,而且终极目的是希望能把那么一两个沉迷者从迷信的道路上拉回来。或者说为将沉迷者从魔道中解救出来。据经典记载,魔王居欲界最高天,福报法力都很大,我以凡夫之躯怎敢撩虎须,只想悄悄从虎爪下拽出两个人罢了……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7-7-2 08:08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7-2 07:51
这是要和我玩“疲秦策”啊,那些东西有多少,穷一生精力能否读完,我是没这个信心。而且我对挑战权威也不 ...

只是就你目前知道的情况,在列表中摘出即可,并不费事。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2 11:16
七大姑八大姨 发表于 2017-7-1 23:59
佛其实在个人眼里也是各不相同,比喻楼主,至少是小资的佛

小资这个词很屌的噢。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2 11:16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7-2 07:51
这是要和我玩“疲秦策”啊,那些东西有多少,穷一生精力能否读完,我是没这个信心。而且我对挑战权威也不 ...

感觉我抛了一块砖,引来一串玉。继续——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7-7-2 12:06
佛求的是度一切苦厄,普度众生。当人的认知五蕴皆空,精神的境界也便到了镜明之处,看花花开,看事事了,解人间的一切幸与不幸。

佛在我心,心中有佛,也为善之啊
作者: 云馨    时间: 2017-7-2 12:09
 于是,我慢慢睁开了懵懂的眼睛,渐知了佛家的渴求、人性的渴求,知了佛性与人性的吻合正是人心底向往的目标。

木门老师的文字写的宁静,令人思考,赞一个!
作者: 林小白    时间: 2017-7-3 07:08
信佛,也是一种信仰吧,为求心静耳!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7-7-3 12:24
lvhq018 发表于 2017-7-2 08:08
只是就你目前知道的情况,在列表中摘出即可,并不费事。

这个似乎也不可能,更没必要。东林寺列出一百种伪经,应该是比较权威的了,但却并不影响其中的许多在民间流行。更何况《大正藏》是这被普遍接受的经藏。
我的原则是,只揭最流行的,只揭最典型的。比如“般若”部的经典,我就只揭过一部,其他的,短时间内基本不会揭,因为般若部是出现最早的,也是义理最深的,很得一般文人的宠爱,也是最接近原始佛法的,很难揭,在没有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很可能先把自己绕蒙了。我揭批《金刚经》,那是因为二十年来,读过不下数十遍,许多句子都印象深刻。其他的,粗略浏览的一时不敢下手。如《涅槃经》,四十卷,只读过一遍,但其中有明显的鼓吹杀人等句段,才敢一锤定音,确定是伪经。并不是每部经随便找几条就敢批的,那样也没有说服力。
便如我个人认为的“真经”,也只是其中的某些篇章,至于整本书中,仍有大量伪经存在。因为照佛陀的说法“我正法唯住世500年”,如今两千五百年后了,可以想像会如何。或者说,如果我们相信佛说的不会错,那么便可以大致认定,时下坊间流传的绝大部分都是伪经伪法,鲜有例外。比如南传经律,学术界一般认为是最接近原始佛法的,但南传佛教却不以经律为主,而以律为主,其所宣传的东西有多大可靠性,也很难说。很多人向往南传,可是前不久,就暴出泰国寺院名义上养考虑实际上贩卖虎制品等的丑闻……
作者: 李立红    时间: 2017-7-3 19:30
本帖最后由 李立红 于 2017-7-3 19:32 编辑

我不信佛,但我尊重佛教,尊重一切信仰。佛教是东方的宗教,渗透着东方的文化,但这并不代表只有东方人才信仰佛教,一些西方人也是笃信的。木的这篇文章写出了自己对佛教的感悟,它让你安静,让你心有所属。
对佛教没什么研究,出去旅行也不愿意看寺院,我看到的很多信佛的人并不是一心向善的,他们更多的是求佛赐予他们高考得中或者全家平安什么的,我不信佛,但却与佛有缘吧。2001年去峨眉山,下雨登山,到光明顶,竟然看到了佛光,你知道,有些人去了那么多次,都从来没遇见过佛光,包括送我去上山的当地小伙子,而我只去一次,就看见了佛。回来的时候,和信佛的同事说,她说我与佛有缘,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缘,只是遇见了天空中的佛。
曾读过一位哲学家写的故事,大意说,她到南华寺开一个会,看到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在那当和尚,就问他,你什么都挺好的,干吗在这里当和尚?其实,这句话就严重挑战了人的信仰和信念,她说这个话属于特别愚蠢的。那个伙子也回了一句话,这句话说得也特别好,他说我看你各方面也挺好的,你在这儿读哲学,这是干什么。   
读了她的故事,我觉得,生命的价值就是尊重每个人作为人的尊严的权利,这样的一种价值在我们今天其实是越来越强。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7-7-3 21:05
这文这么一读,忽然发现,我与佛老有缘了,这很多地方不就是在写偶嘛……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3 21:33
云馨 发表于 2017-7-2 12:09
 于是,我慢慢睁开了懵懂的眼睛,渐知了佛家的渴求、人性的渴求,知了佛性与人性的吻合正是人心底向往的目 ...

看来云老师也入了佛道了,哈哈。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3 21:33
林小白 发表于 2017-7-3 07:08
信佛,也是一种信仰吧,为求心静耳!

是的,唯有心静,再求心安。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3 21:34
水如空 发表于 2017-7-3 12:24
这个似乎也不可能,更没必要。东林寺列出一百种伪经,应该是比较权威的了,但却并不影响其中的许多在民间 ...

哇,哇哇,牛拽!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3 21:36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7-3 19:30
我不信佛,但我尊重佛教,尊重一切信仰。佛教是东方的宗教,渗透着东方的文化,但这并不代表只有东方人才信 ...

与李老师同获心得,对佛我只是偶有感悟,没有深度,唯有感喟。愿李老师能在某一天醍醐灌顶,得一招。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3 21:36
一孔 发表于 2017-7-3 21:05
这文这么一读,忽然发现,我与佛老有缘了,这很多地方不就是在写偶嘛……

没错,写得正是君啊。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7-7-3 21:37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7-7-3 21:36
没错,写得正是君啊。

赶明儿剃头去……
作者: 木门长子    时间: 2017-7-3 21:40
一孔 发表于 2017-7-3 21:37
赶明儿剃头去……

好,我给你备几个假头套。
作者: 艾桃    时间: 2017-7-28 17:18
他们所求的不是与佛的一世相守,只是心里的安静与泰然,这一句我特喜欢,我的感悟也是如此。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