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92|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瞎说文言文与白话文及其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7-16 0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sjby 于 2017-7-17 13:58 编辑

    一出生,就开始接触白话文。这,似乎并不是新文化运动者们的功劳。因为,白话文,早就有,一直在。它的历史比文言文还要悠久,也不是不可能。只不过,这时接触的白话文,是带着地方方言色彩的白话文。这时的学习,是天性,是无师自通的摸索。接触多了,渐渐望着了门道。有什么丰硕的成果不敢说,至少是会说话,说的话旁人能听明白。

    入学读书,接触最多的依然是白话文。和出生后所接触有区别,是经规范的全国统一的白话文,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土语被摒弃。这时的学习,由老师按着规范的教材灌输,不学不行,有考试在后面等着,谁也不想得鸭蛋。天长日久,渐渐掌握了一门语言,与入学前的有区别,无鸿沟。也接触文言文。开始是绝句、律诗、短词,后来是短文、长文。文言文最大的特点是简洁,一字一词,字就是词,词就是字。与白话文的字、词分离,一般要两个及以上的字才能组成词,大不相同。说它简洁,却又有许多并无多大意义的语助词,之乎也者一大堆。和白话文相比,读起来有些拗口。但读多了,却也朗朗,有时读起来,竟如孔乙己般之乎也者地摇头晃脑,陶醉不已。

    学习语言是为什么?为了说话?如果只为了说话,早就会了。为了写字?这倒是个很实际的理由。许多时候,需要将你说的话记下来。如果不上学,不识汉字,不能书写,自然无法完成这一任务。语言,还有用吗?显然还有。是什么?训练思维!离职时,学过一段时间外语,外语老师说:如果你能用外语思维,你就学到家了。原来,思维在脑子里打转,必须借助语言。但语言学好了,是不是思维就会更加丰盈呢?显然不是。思维与语言,关系奇特:思维需要借助语言表达,语言可以帮助思维运行;但语言无法表达整个思维,思维有语言无法到达之境。提升人性!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这种交流,既是现世的,也涉历史。当我们无法与古人“通灵”时,可以借助语言,进入古人的世界,通过他们留下的字句,了解、认识他们,同时,也认识自己。认识过往、他人愈多,认识现在、自己愈深,生命,就更加完整丰厚。如果我们连自己的祖先都不了解、认识,怎么可能了解、认识自己?

    不仅语言如此,教育,也是如此。不管你给教育加载多少具体的用途,但它引人出蒙昧、导人入智慧的功能却是最核心的。教育,也不是什么神妙莫测的事。教,教导学习方法,让人懂得学习的规律,少走弯路;育,培育人的品性,使人向教育者设计的良善方向发展(当然,有时也会误入歧途)。而这些,是古亦有之的积累。一代代的积累,存精汰粗,保留下来的,应该有价值。既然有价值,就需要去学习,就需要去继承!

    讨论文言文的份量(本应是“分量”)该不该在小学、初中语文课本里有所增加,有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可以参考:外语(主要是英语)。现今的教育,条件好的,小学就开英语课。条件再差,一入初中,都要学外语。从初中起算,到大学毕业,每位国人被迫学习十年的英语。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英语有用吗?显然没有。英语在实际生活中能用来干什么?什么也不能干。如果硬要给它找一点功用,那就是用来慢慢遗忘。这样与我们毫无关联的语言,今后几乎毫无用处的语言,被辟为专门的一科,学习,学习,再学习。相比英语,在语文课本里,多加点我们祖宗传下来的文言文,再错,也错不到哪里去。

    其实,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关系并非对立,而是互生的。先秦时的文言文,就是当时的白话文。只不过因为没有“纸”,“写”起来麻烦,所以,记录下来流传至今的,是刻意“简化”处理后的当时的白话文(今天所谓的文言文)。历代,文言文一直是全国统一的官方书面语言,同时,民间还并行着一种广泛使用的口头语言。它们互相借鉴,互相补充,是汉语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只是一种学理上划分,并不是非此即彼。今天,经过近百年的推广,白话文已一统天下,文言文成了书上的记载。但学习文言文,却几乎是我们阅读古典、回望故园、继承传统的唯一途径。如果,有一天,我们阅读祖先典籍,都要靠专业人员的翻译,那就太悲哀了!

    所以,对现行小学、初中课本里增加文言文份量一事,完全赞同,甚至是希望增加得越多越好!它的增加,不但不会撼动白话文的地位,也不会培养出之乎也者的“酸儒”,反而会使学子们更好地学习更加精美的白话文。如果每位国人都能够毫无障碍地阅读文言文文本,曾经中断的传统,或许可以慢慢恢复起来;我们,或许能够重新接续上几千年的传统,并发扬光大。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7-16 09:21 | 只看该作者
教育是预先植入,所以教育的内容并没有有用没用之说,有用没用是受教育者后来的人生走向决定的。但教育是有选择有方向的,至于选择和方向的对错,可以提出预判。当初学英语,就是觉得未来开放的社会用得到。今天增加古文量,我觉得一方面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标记更清晰,另一方面是未来的富强的中国用得到——那时,外国人纷纷学习汉语,我们却不会了,岂不成了笑话?
赞同。
3#
发表于 2017-7-16 09:45 | 只看该作者
敬聆先生的娓娓之谈,同感先生的殷殷之情。
要不要教与学文言文,本不是一个需要争论的问题,如同该不该知道我们的祖先是谁一样。
我感到汗颜
谢谢先生!
4#
发表于 2017-7-16 09:48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7-7-16 09:21
教育是预先植入,所以教育的内容并没有有用没用之说,有用没用是受教育者后来的人生走向决定的。但教育是有 ...

你这个版主当之无愧。
5#
发表于 2017-7-16 10:11 | 只看该作者
以理服人,有理有据。赞一个!
6#
发表于 2017-7-16 10:25 | 只看该作者
文言文的传承,是对祖先们的尊重。就像英语,如果能顺畅地以外国语言与外国人对接,那将是一件多么酣畅的事情。当然这需要兴趣,就像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多一个技能就多一条出路。
7#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1:3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增加古文量,我觉得一方面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标记更清晰,另一方面是未来的富强的中国用得到——那时,外国人纷纷学习汉语,我们却不会了,岂不成了笑话?“哈哈,楼主考虑得周详。但第二点功用 ,却是值得商榷的。今天学习文言文,更多是为了继承传统,借文言文入白话文,让白话文不是”大白话“,而是”文“。
8#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1:31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7-7-16 09:45
敬聆先生的娓娓之谈,同感先生的殷殷之情。
要不要教与学文言文,本不是一个需要争论的问题,如同该不该知 ...

的确,学不学习文言文,本不需争论:肯定要学的,不学是不行的!
9#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1:32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7-7-16 10:11
以理服人,有理有据。赞一个!

瞎说一通,只是自己的想法,没想到要服谁哟!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1:33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7-16 10:25
文言文的传承,是对祖先们的尊重。就像英语,如果能顺畅地以外国语言与外国人对接,那将是一件多么酣畅的事 ...

我们的祖先,我们的文化,之所以绵延几千年没有中断,文言文功不可没。
11#
发表于 2017-7-16 11:38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楼主是老师,而且还是从事语言教育的老师。学习过。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1:41 | 只看该作者
宇の航 发表于 2017-7-16 11:26
文言的使用土壤被抽空了。自从白话文成为说写语言的主流以来,一般说来,文言固然早就不是日常交流语的一部 ...

为什么一定就不能说民族、传统呢?民族、传统并不一定就高大上,但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当今世界,是民族国家的世界,不说民族,何成世界?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的传统,传统里自然有好的东西,也有不好的东西,这看继承者想继承什么。而中华民族的传统,大量蕴藏于文言文里,不学文言文,如何继承?而且,文言文虽然没有使用的土壤,却并没有死,当今白话文里,就有大量文言文词汇;今后的的白话文里,还会植入,这是个永远的过程。或许,很多很多年后,在后人的眼里,我们今天称道不已的白话文,不再白话文,也是“文言文”。但不管怎么变,只要不变掉表意文字这个基础,今天我们称之为文言文的东西,就会永远有用。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1:44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7-7-16 11:38
看来楼主是老师,而且还是从事语言教育的老师。学习过。

哈哈,三十多年前,当过三年老师。现在,并不是老师,也没资格从事语言教育,只是喜欢偶尔读读文言文而已。越读越觉其好,越读越喜欢,越读越觉其有推广的必要。
14#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1:47 | 只看该作者
宇の航 发表于 2017-7-16 11:36
文言文本来就是精英文化。相比白话文难掌握,不适合大众,大众中拔群者,自然会研究文言文。

文言文早就渗入民间,许多曾经的文言文甚至已经成了“大白话”。比如民间骂人的“草狗”一词,就有其渊深的来头。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2:19 | 只看该作者
宇の航 发表于 2017-7-16 12:04
是没有死,好像京剧,书法,毛笔都没有死。但是又能如何呢?让他顺其自然最好,而不是在基础教育中,拔苗助 ...

惨,被踩着尾巴了:因为,我不会写文言文。但是不是不会写文言文,就不能讨论是不是该学文言文呢?我看未必。正如学习英文,不是要加入英联邦一样,学习文言文,不是复古。 传下来的文言文并非都是糟粕,就是《孝经》里,也有今天需要学习继承的部分。如果说,老师的水平不够,不能让学生从文言文里领略到美好的东西,那是一个与要不要学习文言文关联度不大的问题。如果我们抛开文言文,或许白话文也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残缺不全。文言文与白话文是互生互补的,它不会死,因为它就活在白话文里,一直都在,永远会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05:27 , Processed in 0.10729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