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85|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于无声处的音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7 2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析帕慕克作品的忧伤美学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就我看过的两部著作《我的名字叫红》和《伊斯坦布尔》给我的印象来看,忧伤是其主调,也是其美学的主要品质。

  在《我的名字叫红》这本书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个凶手推理故事。一个哲思小品,一则带着异域情调的爱情故事……那你可曾看到和听到这些:在遥远的欧亚交界处,伊斯坦布尔,古老的清真室里传来诵经的音乐,它们飘荡在面罩轻纱的土耳其女人脸上,那双漆黑的大眼睛向你惊魂一瞥,仿佛阿里巴巴的那扇大门洞开……香气薰蒸的浴室内,银质的音乐如流水般,轻轻撞击在金质的宫殿墙壁上,环珮丁当的舞娘用妖娆的歌声把所有的人迷眩;残破肮脏的街角,积雪未消的路上,欢乐的儿童身后走着他们面纱也遮不住其惊人美丽的母亲,长长的棉裙扫动枯枝,自有一份急切与落寞……

  这其实是我的想象,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对艺术有许多苛刻的规范,就音乐来说,提倡听单调重复的宗教音乐,富于变化容易激起深层欲望的音乐是不提倡的,欣赏流行音乐甚至被一些宗教极端分子视作败国之举。我所想象的那些画面感清晰的音乐只在我脑海里回响,这就是本书的魅力之一:用文字充分诱发你的感官想象力,听觉是其中之一,正如约翰•厄普戴克所说,帕慕克的作品“像汤玛斯•曼的《浮士德游地狱》般具有音乐性。”

  说到宗教,出生于土耳其一个西化家庭,帕慕克却对伊斯兰教并没有兴趣。在他的《伊斯坦布尔》中就有一篇《宗教》写他的这种态度。但作为作家,他关注伊斯兰文化,从3岁开始,就阅读大量伊斯兰教经典著作,并称:“我很关注伊斯兰教的传统,在小说中会以寓言来表现。”也许正是这种对本民族文化传统自觉间离和本能融合的特殊心态,使他的作品不致因为狂热的宗教因素而失去其独立的文化品位,而长期宗教氛围的浸淫则使他的作品具备了浑厚绵密的质地,忧郁的美感深深打动了世界读者。

  深厚悠远的奥斯曼文明底蕴产生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并不奇怪,但一直令人惊异的是,帕慕克最初是学建筑的,23岁才弃理从文,他取得的巨大成功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但是有人不是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吗?建筑美、音乐美与文字美是有内在通联性的,他的教育背景成就了他的文学梦。在伊斯坦布尔这座他永远走不出去的忧伤之城,他用建筑师的巧妙把帝国遗迹复原成一个远去的神话国度,用丰富绚烂的想象浇灌伊斯坦布尔的忧伤之灵,使它生根、发芽、开花,直至渗透入他的灵魂和文字,让读者在平淡平静的叙述中,体味一个帝国在斜阳中的忧伤,那忧伤自成音乐,自然流动。

  伊斯坦布尔这座曾经负载帝国辉煌的城市给了帕慕克博大深沉的忧伤底蕴。看完《我的名字叫红》,脑海中决会浮现这些画面:天空微明时积雪的路面上发生的争斗,那清晨单诵经声中的清真寺,那古老阴森锁闭着美貌女主人公的大宅院……让人没法摆脱那晦暗故事带来的如潮般忧伤。一直惊讶:他平静的描述下何以有这种强烈的效果?后来,在《伊斯坦布尔》这部回忆录中,我找到了答案:伊斯坦布尔这座忧伤之城以其特有的“呼愁”成就了千百万伊斯坦布尔人的忧伤,也成就了帕慕克作品的忧伤美学。

  《伊斯坦布尔》中有一个篇章叫《呼愁》,可以很好地概括萦绕于全书的基调---那是一声对着辉煌帝国远去背影的嗟叹,那是一腔积淀了式微文明耻辱的感喟,那是一汪千万人从心底、从历史深处流出的忧伤之泉。这种沉重的忧伤可以具象:“走在后街街灯下提着塑料袋回家的父亲们。隆冬停泊在废弃渡口的博斯普鲁斯老渡船,船上的船员擦洗甲板,一只手提水桶……博斯普鲁斯老别墅的空船库;挤满失业者的茶馆;夏夜在城里最大的广场耐心地走来走去找寻最后一名醉醺醺主顾的皮条客;冬夜赶搭渡轮的人群;还是帕夏官邸时木板便已嘎嘎作响、如今成为市政总部响得更厉害的木造建筑;从窗帘间向外窥看等着丈夫半夜归来的妇女;在清真寺中庭贩卖宗教读物、念珠和朝圣油的老人;”这种呼愁似乎带着深刻的耻辱感,但又赋予土耳其人无上荣光:“伊斯坦布尔所承载的“呼愁”不是“有治愈之法的疾病”,也不是“我们得从中解脱的自来之苦”,而是自愿承载的“呼愁”。它呼应其自贬的智慧,敢于夸耀它在伊斯坦布尔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同样地,共和国创立后的土耳其诗歌,当中的“呼愁”也表达了无人能够或愿意逃离的同一种悲伤,最终拯救我们的灵魂并赋予深度的某种疼痛。”一种荣光的忧伤,一种全民的忧伤,一种走不出的忧伤,这是帝国阴影的返照,也是人生深层无奈之暗流。

  有人评论帕式的作品营造了很好的现场感,这可能利益于他的多样表现手法。如照片的穿插应用,使得回忆更加具象,质地更坚硬,却因时间的间隔,使真实与虚幻交织成一种更渗透灵魂深处的忧伤。建筑凝固了音乐,照片凝固了记忆。在它的回忆录中,许多照片清晰真实,而文字营造的时空物是人非空灭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那种强烈的忧伤意味。有个片段描写:回忆伯父与哥哥玩耍时的情景,他总会与伯父过去的照片联想起来,这种交叠的手法放在回忆的背景下突显出一种忧伤的美感。一切存在最终走向苍茫空寂,这是作者深刻的存在哲学之反映,它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的悲观哲学。

  说到音乐美,想到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式小说,这种小说运用了音乐的复调理论,虽然,这种小说体式不是他的独创,但是在音乐上的深刻修养对他将这种体式发挥到极致,在他的评论文章里更是充满了让外行汗颜的音乐理论。而帕式的小说更接近于伊斯兰的宗教音乐传统,单调却哀婉悠长。如在《我的名字叫红》中,以几个主人公(这些主人公有人物,有动物,甚至有硬币和“红”这种颜色,不能不感叹他对小说艺术的形式探索之深)分别为“我”进行的自叙依序进行,如合唱中的声部次第鸣响,产生一种错落抑扬的美感,但在情节设置上却毫不媚俗,虽然小说开篇好象拉开了一场凶杀案的序幕,却没有猎奇者们期望的情节高潮即凶杀场景回顾,甚至没有太多的起伏。这种结构安排与伊斯兰文化传统对含蓄美的追求是分不开的,而作者对推理小说的热爱终究也没有敌过对忧伤美学的坚决贯彻。

  如前所述,艺术是相通的,在帕慕克的小说中,现场感乃至梦幻感则是通过画面的手法来表现。这是因为,在诸种艺术门类中,除去建筑、音乐外,绘画也对他的写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曾经痴迷过细密画的帕慕克在写作中也试着用绘画的原理用于写作,他就曾自称用“画家的思维在写小说”。有人说:“细密画是伊斯兰画家对真主视角的再现。细密画出现之前,其他画种对人世的描绘都有亵渎真主的弊端,所以不被允许。而细密画以真主的视角再现了世界,而真主是无所不知的,因而(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是唯一可以描绘人与动物等生态的画种。细密画五彩斑斓,精细异常,以表现真主的全能。色彩的非现实是对众人而言,而真主看到的不是如此。”此种独特的艺术观对于帕慕克写作视角的拓展延伸肯定有着莫大的帮助。篇幅不菲的《我的名字叫红》始终给人这种印象:它所激发的东西甚至比原作更丰厚!即使帕慕克不信教,我却总觉得那有赖真主的启示。

  帕慕克深沉无边、绵绵无绝的忧伤源于两种文明的冲突。2006年,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授予帕慕克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用他自己的话说,也就是传统与现代性的冲突,而记者们喜欢把这样的冲突称作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展示这种冲突,寻找一种文化身份认同是他后一时期小说的重要主题。从来,文明的冲突除了给弱势民族一种深刻的悲剧感,还会客观上带来其文化内涵的嬗变与提升,文明的震荡加上“呼愁”的刻骨镌刻赋予他一种灵性,那是一种“邪灵般的智慧”,它们给了他独特的历史感,深刻的物性体会,这些充分体现在作品中,形成了一种涵蕴丰赡的美感。

  尽管有人攻击他这种“过分自恋的忧伤”,但就是在这座已经衰落的“呼愁”之城伊斯坦布尔里,帕慕克用文字建造了一个灰色的后神话国度,在他深蕴了建筑、音乐、美术众多艺术之美的文字魅影中,给你带来的是,忧伤得让人难以消受的美!


(2008-9-15                             19:00)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9-17 20:49 | 只看该作者
文字质感静谧,有散文的意境和韵味,但思考又深入深刻。因而这样的好文,读了除是一种享受外,更促人深思……
3#
发表于 2008-9-17 22:28 | 只看该作者
文笔清丽,说理委婉,说事有据。眼光独到。
拜读了。
问好
4#
发表于 2008-9-18 07:43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得扎实、细致。我没有读过这两本书,看文章时就有些吃力。
5#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09:3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杨纯柱 发表
文字质感静谧,有散文的意境和韵味,但思考又深入深刻。因而这样的好文,读了除是一种享受外,更促人深思……


谢谢欣赏!帕慕克的文字很悠远很忧伤,读后让人难忘,可能困为生在新疆,平时也接触伊斯兰教,对他的作品,我本人很喜欢。欢迎多交流!
6#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09:4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山野闲人 发表
文笔清丽,说理委婉,说事有据。眼光独到。
拜读了。
问好


谢谢欣赏!自我感觉,因为非专业人士,我缺乏文艺理论知识做支撑,写不了太深刻,对作品的解读可能更多加入了自己的印象或者想象,非理性的成分居多,呵呵,谢谢鼓励!
7#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09:4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lqm407 发表
文章写得扎实、细致。我没有读过这两本书,看文章时就有些吃力。


如果有兴趣,建议读一下《我的名字叫红》,个人感觉他的这部小说且不论思想内涵,就是光说对小说形式的探索就有许多可资中国作者借鉴处。
8#
发表于 2008-9-18 11:3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飞飞儿 发表
谢谢欣赏!自我感觉,因为非专业人士,我缺乏文艺理论知识做支撑,写不了太深刻,对作品的解读...

飞飞儿谦虚了您出手确实不凡。再来读时又多了一层理解,感受到了您治学很严谨。是属于一步一步踏实走。
问好
9#
发表于 2008-9-18 13:13 | 只看该作者
有时间会读一下这些书,值得一看,谢谢你的推荐,细致的点评!
10#
发表于 2008-9-19 18:15 | 只看该作者
总是可以在飞飞儿的文章中,学到很多未知的东西。问好。
11#
发表于 2008-9-21 19:43 | 只看该作者
文字厚重,触及的知识面很广!
不错,欣赏!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9-22 10:5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山野闲人 发表
飞飞儿谦虚了您出手确实不凡。再来读时又多了一层理解,感受?..


严谨治学不敢说,只是有读书思考的习惯,用文字记录,可以加深思考。谢谢鼓励!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9-22 11:0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微风轻拂 发表
有时间会读一下这些书,值得一看,谢谢你的推荐,细致的点评!


现在市面上书,而读书时间少,我认为要读就要读精品,有好书大家分享读书上人之乐也!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9-22 11:0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一水 发表
总是可以在飞飞儿的文章中,学到很多未知的东西。问好。


我读书有一个很强的倾向,就是尽量多学习新东西,在读完后试着记下来,也算巩固学习成果吧,谢谢一水鼓励!多交流!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9-22 11:0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程学武 发表
文字厚重,触及的知识面很广!
不错,欣赏!


谢谢程版鼓励!这些东西都是学习过程中一点记录,其实很不成熟,但是我当作阶段学习笔记吧,多指点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9 10:51 , Processed in 0.07122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