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843|回复: 7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土怀旧系列之二十七:搓上草腰去武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21 2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乡土怀旧系列之二十七:搓上草腰去武威
           文/于文华
  
  我知道,一定有些什么,依然隐藏在岁月的夹层或河底,以本真的面目、鲜活的姿势抑或伤感的情绪等待着我的挖掘,使他们重见天日,恢复本来面目,让后来者明白、知道往昔乡村发生的一切,全面、立体地认识生命的本源,知晓、洞察一些人生的道理,科学、全面的了解乡村。

  尽管我搜肠刮肚,自以为找到了那些隐秘在记忆中的许多往事,以为将它们完整复原,恢复了本来的相貌。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我是挂一漏万、顾此失彼。就像在那天,一个激灵,给人点火柴的刹那间,猛然想起那个年代点亮煤油灯,一家人坐在房屋地下,说着话儿搓草腰的情景,由此勾连起与此有关的往事。
   
  沙漠全身都是宝。故乡靠近腾格里沙漠,家乡的父老乡亲与沙漠有不解之缘,在贫穷的年月,沙漠中的植物,像沙枣、沙葱、沙穈、花棒、沙冰草、头发菜、苦豆子,甚至毫不起眼的水蓬、骆驼篷、刺蓬等,都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沙漠馈赠给家乡人们的最好礼物。在活命为主、生存为第一法则的岁月,环保、植被的话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成群结队的人们,在土地吃不饱肚子的情况下,把搜寻的目光投向生活的四维,但凡进入视野的植物,都为我所用。是生活教会了人们生活。生活教导着人们如何更好地生活。

  沙漠中的沙枣子可以充饥,有人把它打下来,晒干,掺些炒面,也是一种很好吃的食物,况且沙枣本身就是乡村孩子绝佳的零食。沙葱在青黄不接的日子,在酸菜告急之时,是乡下最好的菜蔬。在秋后闲暇时节,人们将沙穈拔下来摔打一番,和麦面掺和,灵巧的农妇可以做成好吃的馍馍,给饥肠辘辘的孩子们极大的安慰。花棒砍伐下来,可以压房子,且不会被虫啃咬,千年不腐,是建房必备的材料。头发菜是沙漠珍宝,价钱好,改善生活全指靠它的仰仗。苦豆子可用作绿色肥料,水蓬既可喂牲口,又可以铲下来,挖一个圆形的大坑,点燃了烧成蓬灰,擀长面放点,又滑又好。(西北名吃牛肉面就少不了蓬灰的帮忙)至于骆驼篷与刺蓬,虽没有大的用途,但冬天炕上的温暖,初春灶火的点燃,可离不开它的帮衬。

  这些都不必细说,我单说说沙冰草的故事,说说沙冰草是怎样养育了我们,帮衬了着人们度过了那个艰辛的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以及家乡的父老乡亲无怨无悔、任劳任怨的生活经历。

  是在半夜,母亲摸黑爬起来,拉着风匣,切几块土豆,拌几把面,夹几筷子酸菜,做几碗稠稠的拌汤,让父亲喝了。然后,取出驴围脖子、一些绳索和镰刀什么的器械,帮父亲套好架子车,不忘记带一顶草帽,几瓶子凉开水和有些发馊的干馒头(这是进沙窝的必备品和一天的吃食)。我们在睡梦中,迷迷糊糊地听见母亲问楸爪子(架子车上的一个东西,套牲口离不开)按上了没有,给驴的草料带了没有,架子车的气打饱了没有……像是不放心父亲走沙窝,又像是舍不得父亲深更半夜走远路。声音一点点消失了,我知道是父亲出门了。

  半天,母亲披着衣服进门。她将厨房的煤油灯取来,放在窗台上,取出针线活,一针一线做起来,一直辛苦纳鞋底到鸡叫,再起身给我们烧火做饭。我不知道父亲赶着驴车行驶到了那里,不知道去沙窝的什么地方能够拔到沙冰草,更不知道忍饥挨渴、艰苦跋涉到何时才能够回家,我只知道几天后的深夜,也是睡梦里,父亲一身疲倦地回了家。我们从温暖的被窝里起来,丝毫没有埋怨,没有不高兴,一个个喜悦异常地去架子车里,将那些长长的沙冰草抱下来,储存在一间屋里——这下,我们在晚上就不可能疯玩了,要搓草腰换钱,填补家用。以后穿的新衣服,吃的肉和糖果以及作业本和学费就有了不用发愁了。

  长大后的我,尽管也曾经多次去过沙窝,拔过沙葱与苦豆子,铲过水蓬与刺蓬,可就是没有见过头发菜与沙冰草。问起父亲,他说在深沙窝才有那些植物,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在遥远的沙漠腹地才能够找到——再后来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文,对“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句话,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领悟。

  做完作业,一家人都找个木头墩子或者柴轱辘坐下,母亲抱来捂得有些发黄的柔软的沙冰草,每人取下一点,放在自己脚边。母亲和父亲给我们做了示范,然后给我们一根粗细均匀、长短合适的腰子——我们仔细按照父母的搓法和样子,起初搓的还粗处粗,细处细,疙里疙瘩,要父母重新修正一番,后来渐渐就顺手了,而且越搓越有信心,越搓得到父母的肯定与表扬后干劲更大,不一时就搓好了几十根。取一根沙冰草,双手用劲搓,还不忘问一下心中的疑惑与问题:“搓草腰干什么呀”,“捆麦子”,“那我们这里的麦子怎么不用草腰捆”,“我们这里的人用不起,武威人才用的起!”“武威人咋比我们有钱”,“他们那里的土地好,水也多,钱就多。”“那我们搬到武威去住不就有钱了,”“傻孩子,我们的家在这里,我们的祖先跟血脉在这里,不能想搬往那里就那里呀,”“那,什么时候去武威呢?”“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一般三十根是一小把,对折起来,每五小把再绑扎在一起成为一个大把子,将十个大把子再绑扎在一块,就好了一个驮子。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父亲说让我陪母亲去武威,我高兴的合不拢嘴,不知说什么好。要知道,乡下孩子,连县城都没有去过,这次要去市里,还做火车,能不高兴吗?此前,我们放驴时、捡煤渣时,远远地看见过喷云吐雾的火车,风驰电掣地疾驶而过,这下可以上去坐坐,亲自体验坐火车的感觉,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夸耀的事情!母亲背着一个大包,我背着一个小包,步行二十多华里,有了动力和向往,干什么都好像毫不费劲,来到家乡附近的火车站,等候每天一趟的“票车”(有车票才能乘坐的车,有些货车可以扒上免费坐)。

  我们将草腰放置在候车室外面,母亲顾不得擦汗,急急忙忙进去购置了车票,等候了半天,一列长长的草绿色火车才冒着白色的蒸汽,徐徐进站。等车停稳,列车员打开车门,我们背着草腰上了火车。列车上人们的衣着在那时节并不比我们好多少,但整洁好看,人们一个个谈笑风生,我和母亲一到他们跟前,差不多都满脸的不高兴,好像我们要把一种不愉快的、不卫生的东西传染给他们似的,母亲见状,只好拉我去了过道处,放下草腰,就是一个柔软舒适的“凳子”——那里,站着一些和我们同样装扮的,来自农村的人。看着车厢里的城里人,我心生羡慕:何时也能够和他们一样,无忧无虑、惬意十足地游山玩水,该有多好!直到改革开放多年后,农民也可以名正言顺、扬眉吐气地坐火车到各地甚至出国旅游,才知道我们国家发生了多么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没有设身处地的感受,没有贫穷岁月的磨砺,没有经历过去的种种磨难,就无法或者不会对今天的巨大变更,有一种透彻的感悟与领略。

  票车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终于一个好听的声音传来:“各位旅客请注意,前方是本次列车的终点站武威,请各位旅客携带好随身物品,按次序下车……”我和母亲随着人流下了车,出了站,来到平坦宽畅的柏油马路,一人一个包,气喘吁吁地走了几里路,来到农贸市场(现在改成了文化广场),等着有人前来购买。我好奇地张望着:武威的人真多,货真好,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看的我眼睛有些不大好使。好在我家的草腰搓的匀称,质量好,母亲出个价,相互谈了一下,很快就出售了。母亲带着我逛了武威街道,顺便给我添置了一双草绿色的胶鞋与一个书包,购置了一些家用的日常物品。我们还一人吃了一碗凉皮跟一根黄瓜。回来的路上,有人吆喝着买西红柿。我是第一次见那种圆圆红红的东西,母亲嫌贵,哄骗我说:不好吃,快走吧!我人走着,眼睛还向后望着车里的西红柿,显得不大高兴。母亲拗不过我,只好返回去,谈价还价一番,弄了几个,给我递给一个,咬一口,感觉的确好,比市场里的黄瓜好吃的多,比冰棍好吃一百倍!

  许是我们耽搁的时间久了,许是母亲压根儿就不想再次掏钱购车票,打算节省几元车票钱。等我们到候车大厅,那辆票车已经鸣响汽笛,出发了!母亲拉着我三转两转,从林立的工人家属区宿舍转出,来到有好多铁轨的地方——不远处不就是火车站吗?母亲看起来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似乎熟门熟路,她拉着我来到一辆就要出发的货车后面,里面押车的师傅三说两说不许上,但火车已经起步出发,那人害怕意外,只好无可奈何地让我们上来,坐到他的后尾车厢里。

  那辆货车沿着甘武线(甘塘至武威的线路)一路疾驶,不像票车每站要停几分钟。到家乡所在的土门车站时,那车好像没有停下来的半点迹象,我有些发急,背着新书包就要往外走,那师傅急了,把门把住,嘴里骂骂咧咧地骂道:“小子,你不要命了吗?!不让你坐,你们死皮赖脸、可怜兮兮硬要坐,这是火车,不是你们家的驴车,想停就停……”我急得喊着骂着要下车,母亲死死拉住了我,说:“孩子,不能下,到前面火车停下来再走,你放心,有娘哩,别怕!”

  母亲抱着我,两人相依为命地在昏黄的灯下,迷迷瞪瞪地睡着了。朦胧中,我听见母亲厉声呵斥的声音:“干啥,放手!”我费力睁开眼睛,见那师傅讪讪地放开拉扯母亲的大手,点燃了一口烟,好像不大好意思地向车窗外望去。我意识到一定发生了什么,不然母亲的脸庞不会那么发红,就睁大双眼,陪伴着我的母亲,任凭火车把我们拉向遥不可知的远方。后来母亲说,她那天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听天由命,火车拉到那里算那里,就全当作免费乘坐了一次火车,只是担心我次日的上学。

  半夜里,货车在一个不知名的小站,不知不觉停了下来。那师傅“好心好意”地说:“看你们母子俩也人生地不熟,我到车站上说一声。你们哪里都不要去。安稳等着我,一会儿就回来。”那人刚刚不见人影,母亲便给我递了个眼神,我们没命地狂逃起来——反正家乡在西面,不认识路,就沿着铁轨一直向西跑。一口气跑了几里路,我们才开始慢慢走起来。是生平第一次吃了香甜绵软的西红柿,是穿上了崭新的向往已久的新胶鞋,还是晚上发生的事情让我一下子长大了,我像个男子汉似的,一马当先走在前,而且一路精神抖擞,不时停下来听听铁轨的声音。要是有“嗡嗡嗡”的声音,就赶快走下路轨,因为有火车来了。要不就把学过的记着的歌曲或者故事、诗歌一股脑儿全兜售给母亲。夜风中,漆黑里,母子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长长的路轨间。没有灯光,没有星星,没有伴侣,没有其他,只有母亲和我。但我们一点儿也不寂寞和害怕。我知道有母亲在,什么困难和艰辛都不在话下!有母亲陪伴着我,家园一定能够抵达,人生之路会越走越平坦!

  深夜,不知道几点钟,我俩终于看见了家乡车站——这下我们就有了方向,劲头与信心更大!虽则有二十多里路,但离家不会太远了。看着熟悉的麦苗,嗅着亲切的家乡气味,我不知疲倦,不知饥渴地大踏步向前,母亲亦步亦趋跟随着我。顺便,我们还“顺手牵羊”抱了一大抱子的豆秧,安全顺利地走回捻熟的温馨家门。

  我奶奶正为我们发愁的几乎要落泪,听见敲门声,喜出望外地喊:“乖乖,我的相公,你可把老婆子急坏了!”那天,我一直睡到次日中午才醒来,腿瘸了好几天才缓好。事后,听到母亲的叙说,奶奶一个劲直夸我:“我的孙子长大肯定有出息!这么小的人,走这么远的路,不说苦和累,真是好样的!”

  尽管搓草腰的岁月早已流失在风尘里,家乡人生活一天天富裕起来,观念与意识中知道地球是一个家园的概念,明白了生存环境的恶劣与过去的破坏沙生植物有关,人们自觉不再进入沙漠半步“找寻”财富。但,往昔时日里一家人同甘共苦、其乐融融的情景,母亲与我相濡以沫、互相鼓励行走的一幕,叫我明白了父母在那里,家就在那里!有母亲关爱的孩子是幸福的孩子,有母亲陪伴与呵护的日子是有希望的日子!

  去武威与大城市开阔眼见,增长见识,成为那个时代乡村孩子最大最初的精神动力与美好憧憬!这动力与憧憬鼓舞着、激励着我们心怀善念,崇尚美好,而乡村贫穷岁月的经历,犹如一把无形的鞭子,驱赶着农家子弟发奋努力,矢志拼搏,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一个无愧于家乡父老厚望的人!
                    (全文4698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楼主| 发表于 2008-9-21 22:0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下周的作业,提交尊敬的版主与各位文友,敬请诸位一如既往地给予赐教、批评、指导!
     向尊敬的版主与友好的各位文友问好!
3#
发表于 2008-9-21 22:35 | 只看该作者
流逝的生活,因为的文字,那些细节渐渐复活!写得流畅自然!
4#
发表于 2008-9-21 22:39 | 只看该作者
搓草腰,是人生历程中一段真实的记忆,文华一路娓娓道来,让我们认识了西北风情,也记住了那些贫困日子给予人的坚强。继续欣赏文华的乡村怀旧系列文章!
5#
 楼主| 发表于 2008-9-21 23:0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零落如雨 发表
流逝的生活,因为的文字,那些细节渐渐复活!写得流畅自然!

   感谢文友零落如雨 的评阅与厚爱,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08-9-21 23:0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杨春山 发表
搓草腰,是人生历程中一段真实的记忆,文华一路娓娓道来,让我们认识了西北风情,也记住了那些贫困日子给予人的坚强。继续欣赏文华的乡村怀旧系列文章!

   感谢春山文友的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与赞誉,欢迎多多提出批评意见!问好!
7#
发表于 2008-9-21 2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原创] ◆乡土怀旧系列之二十七:搓上草腰去武威

最初由 于文华 发表
     ◆乡土怀旧系列之二十七:搓上草腰去武威
           文/于文华
  
  我知道,一定有些什么,依然隐藏在岁月的夹层或河底,以本真的面目、鲜活的姿势抑或伤感的情绪等待着我的挖掘,使他?..


读,长了见识.
8#
发表于 2008-9-22 07:42 | 只看该作者
佩服你的勤奋,想你一定是天天在写着什么,想着什么,文章深厚了许多。
9#
发表于 2008-9-22 08:16 | 只看该作者
搓草腰,在我们这里叫搓草绕子。文章同样把叙事作为主线,在素朴的语言编织下,反映出了那个年代,那种生活的真实况味。去武威,去了城市,一切都很新奇,心情也尤为达意。乘车回来,颇具有紧张之感,省了几块钱,也长了见识,壮了骨气。这些难以忘却的往事,在作者心中都是人生最为珍贵的记忆,如今,那些陈年旧事,那些美好或苦涩,那些恋根的情结,就像内心储藏着的影片拷贝,什么时候播放了,总是老旧而温暖。清晰而真切。好文,精华支持!(文章倒数第三第四之间没编辑好)
我们仔细按照父母的搓发(法)和样子。。。
10#
发表于 2008-9-22 08:23 | 只看该作者
原生态的生活,在你的笔下得以复活。问好。
11#
发表于 2008-9-22 08:58 | 只看该作者
总是在你的文字中读到年轮深浅的印痕,读到质朴平实的记忆。
12#
发表于 2008-9-22 09:02 | 只看该作者
总是在你的文字中读到年轮深浅的印痕,读到质朴平实的记忆。
的确如此,这个系列宏阔厚实!
13#
发表于 2008-9-22 09:16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那句话,待文章全部完成后,我一次性给予鉴赏性的评论。好文章,支持精华!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9-22 0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回复: [原创] ◆乡土怀旧系列之二十七:搓上草腰去武威

最初由 木祥 发表
[QUOTE]最初由 于文华 发表
     ◆乡土怀旧系列之二十七:搓上草腰去武威
           文/于文华
  
  我知道,一定有些什么,依然隐藏在岁月的夹层或河底,以本真的面目、鲜活的姿...

   感谢木祥先生的提读与支持,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9-22 09:1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若荷 发表
佩服你的勤奋,想你一定是天天在写着什么,想着什么,文章深厚了许多。

    感谢若荷姐姐的细致评阅与夸赞,问好!祝快乐幸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2 23:29 , Processed in 0.08817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