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6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朱竹本身就是一个童话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8-10-13 09:1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朱竹本身就是一个童话

是美好而非高潮


        格式
  在我眼里,朱竹本身就是一个童话。屡次被生活打翻在地,但对生活依旧是执迷于纯美地注视。在他的诗写里,几乎没有世俗烟火的笼罩,没有来自时间的伤害,甚至连记忆的骚扰都不常见。这之于一个年逾古稀的诗人,与其说是创生了童话,不如说是奇迹的现身。你听,“故乡的事情/分山里的与/山外的两种/遇第一种事情/鸟儿就婉转/遇第二种事情/鸟儿就悠扬”。

  这绝非鸟儿乖巧,而是朱竹的发声方式使然。一直以来,他所追求的发声效果,就是“那棵大树已经消失/那树上的鸟鸣/依旧在悠扬婉转”。悠扬与婉转,落实到其具体的诗写里,便成了一类是致力于欣赏的轻袖曼卷的山水清音;一类隔岸旁观的笑里藏刀的吊古怀今。尽管他的第二类发声是瘦版的,不舍得打开个我的经验,但我还是比较偏爱这种一剑封喉的迅捷,因为其中有指认,有关怀,并且与日常密切勾连。见惯了朱竹诗写的避重就轻,偶尔见识一下其诗写的举重若轻,树叶杀人,不亦快哉!比如《京华短章》中的“纪念堂”,“脚步要轻/要轻要轻/当心老人家/二目圆睁”。寥寥四句,就将一个人对大人物的恐惧与敬畏,对一个时代的反思与提醒,传达地淋漓尽致。再比如“忏悔”,“我没有去故宫/也没有去纪念堂”。仅有两行,其所构成的反讽,不亚于广岛原子弹的当量。

  通观朱竹的诗写,大多画面完整,声响对称。前者是其将想象进行到底的标识,后者则与其中学时代当过合唱团团员有关。朱竹是用短诗为自己的形象张目的。即使天地再小,他依然能用对比的手段制造出画面的应答以及语言的紧张。对称中的不对称,不对称中的对称,以及对应中的走神,等等,这些貌似复杂的诗歌修辞,均为其一种名曰“错位顶针”的方式立马化解。表面观诗写语言虽是高度压缩了,实际上诗写空间却被显著放大了。除却这类的技术发明之外,朱竹还有一个杀手锏,这便是强喻。所谓强喻,就是远距离想象与陌生化想象的紧密结合,是风马牛不相及跟曲径通幽的暗渡陈仓。比如,他常常直呼“黎明”为“鸟”,他时常将“卵石”视作“顽童”;再比如“太阳风”“雪帽”类似的称谓,省却了多少叙述语言的缠绕,还原出多少抒情语言的魅力?!最典型的当属他写的那首《雪》,干脆把“冬天”当作“人”直接取喻:“冬天把北风装在自己两个衣兜里/一脸沉默 /一位思想者”。如此以来,谁不为这样的想象称奇?

  在称奇的同时,又有谁知道:朱竹“他有许多痛苦 许多冤屈/他有许多难言之隐/他用一场大雪表白”?!在他这里,之所以“铁轨有多长/秋虫的低吟有多长?”是因为其诗写一是反生活而动,二是想象大于抒情。当下的诗,多数是与生活贴身紧逼的。面对汹涌澎湃的大生活以及一地鸡毛的小生活,朱竹并非视而不见,而是担心生活的丑陋会不由自主地损害美的空间的构成。于是,他便利用想象悬搁个我的经验,造成诗写与现实的疏离,从而完成语言的腾空与飞升。因此,你看他的诗写有细节,却不粘滞于物;有场景,却不婆婆妈妈。有人将其归类于“空灵”,我以为这是对朱竹诗写极大的错认。事实上,朱竹对现实罪恶的指认一直是十分坚决的。其在诗写中的缺位,只能说是他已经愤怒到了不屑去说的地步。

  令人欣慰的是,朱竹的愤怒尚未过头。否则的话,他就变成了一个破罐子破摔的后现代主义者。目下的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后现代主义解构一切的主张,很容易将诸多诗写者个我的主体性洗劫一空。于此,朱竹充分显现了个我的诗写意志。多数情况下,他的诗写都是通过想象而抵达美好的。不伤人,不害人,不动人。其想象完全抛却了人为的界定,上天入地,出生入死,一点也不梗塞。可以说,朱竹在想象里识见了事物的无端与多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其过度的想象,也造成了对抒情本身的压制,其诗写语言的悬浮与恍惚本相,就再也无法遮掩了。究其根本,还是其过于强烈的愤怒在作祟。

  别尔嘉耶夫指出,美不是从客观世界走向人的。美是客体化世界的突破,是对世界的改变,是对丑陋的战胜,是对世界必然性的重负的胜利。作为一个坚定的唯美主义者,朱竹在其诗写里通过想象离散了事物的边界,对类似原则的决定性质素进行了强有力的突破,让人感到他的诗在中国诗界“不是风景,也是风景”。风景这边独好,我们何时去那边看一下?

08/10/12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09:19 | 只看该作者
应当说格式是个大人物,我的诗歌引起他的关注,是一种荣幸!诸位读后有何感触,请明示!
3#
发表于 2008-10-13 09:31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朱老师,先浏览,下来再细读。一直很佩服您的创作热情,以及对年轻人创作的扶持!
4#
发表于 2008-10-13 10:55 | 只看该作者
朱竹本身就是一个童话。
是的先生,你就是一个童话,这也是我在构思的地方.
复制了08年所有你的诗歌,快20页,深入去读.
问好!
5#
发表于 2008-10-13 11:2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朱竹 发表
应当说格式是个大人物,我的诗歌引起他的关注,是一种荣幸!诸位读后有何感触,请明示!

你们都是各自年龄段的大人物。能坚持走一条有特色的道路,我认为都是大人物。
6#
发表于 2008-10-13 14:06 | 只看该作者
格式评得很见理论水平,他在诗歌评论上很有建树。
非常赞同“朱竹本身就是一个童话 ”这个说法。
7#
发表于 2008-10-13 14:4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8#
发表于 2008-10-13 19:19 | 只看该作者
格式的评论的穿透力和总体把握令人信服。对于熟悉的先生的作品以及本人进行的针砭入理的分析,也具有说服力。
9#
发表于 2008-10-14 11:16 | 只看该作者
向朱先生学习致敬.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09:0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雨林儿 发表
问好朱老师,先浏览,下来再细读。一直很佩服您的创作热情,以及对年轻人创作的扶持!
感谢阅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3 02:57 , Processed in 0.12250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