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3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清凉高远在内心里的歌声:《赠缅甸友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13 2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凉高远在内心里的歌声:《赠缅甸友人》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我汲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川流永不息,彼此共甘美。
   彼此为近邻,友谊长积累。不老如青山,不断似流水。
   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反帝得自由,和平同一轨。
   彼此是胞波,语言多同汇。团结而互助,和平力量伟。
   临水叹浩淼,登山歌石磊。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

  读过和听过这首诗词和歌曲,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了。我甚至一下子想不起来是先知道的诗词还是先听到的歌曲,尽管从时间上我可以知道诗词创作在前。但是我听到这首歌曲的时间是在上学的时候。感觉非常好听,所以就一直知道有这样一首歌曲的存在。年轻的歌唱家李谷一,年轻的歌声,更年轻的一个孩子。转瞬间时过境迁,偶然想起或者脑海里浮现出这首歌曲的片断,就会电石火花一般照亮和唤醒记忆,感受到的依然是记忆里的清凉与高远。仿佛就应该是朴素而深情的演唱,而不是既歌且舞的喧嚣,尽管那也是热烈和新潮的展现。

  后来我才意识到就是因为有了非常好的歌词,才能造就出一首歌曲的艺术生命常青。作为共和国元帅才华出众的诗词作者陈毅,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流传和被人们喜爱。其中《青松》一首知名度最高,它和《梅岭三章》、《题西山红叶》、《赠缅甸友人》等诗一起构成了陈毅诗词的代表作。《赠缅甸友人》,其蕴藉典雅的语句,会使我们联想到中国诗歌自《诗经》、楚辞以来的优良传统,而其格调又显示了非同一般的当代情怀。其技艺娴熟,表达自如,无疑为当代五言绝句的写作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新经验。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古词的直接引用和借用,让一首赠别的诗词平添了一些古意的隽永和悠远。作为一首诗歌的情感是真实的,是由衷的,也是一种内心情感的抒发和写意。作为特殊时期,国际形式的错综复杂和政治风云,也在诗句里得以流露和表现。最为难得的是,诗词里的对于友人的情感,表现出了一种山高水远,清澈明媚的意绪和情怀,钩人心魄,推举人们的内心向着高远之处飘升。这是一种超越常人的大爱和大的阶级的和当时的形式息息相关又似乎超越着时代的情感。我不知道是否可以称之为国际主义的大爱。

  出于对歌词的好奇与好感,偶尔看地图的时候得知,诗中的“江”上游在我国境内叫独龙江,下游在缅甸境内叫伊洛瓦底江。 中缅两国是有着2200公里边境线的近邻。陈毅元帅的诗篇,形象地描绘出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缅甸是最早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之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九次正式出访缅甸,并称赞两国关系是睦邻友好的典范。

  总理对陈毅元帅的这首诗词也有着偏爱与喜欢。1961年在缅甸,在主人举行的一次便宴上,总理请陈毅同志讲话祝酒。陈毅同志讲过话之后,总理还念了这一首诗。这一首诗是陈毅同志早在1957年写的。据说后来缅甸的音乐家也把这一首诗谱成了歌曲。

  缅甸人民自古以来就亲切地专称中国人民为“胞波”。关于“胞波”的来历,有关于一个美丽传说。据缅甸史书《琉璃宫史》记载,早在帝释时代,太阳神后裔与龙公主邂逅相爱,之后龙公主生了三个龙蛋。一个沿着伊洛瓦底江向南漂流,孵化而出成为英才盖世的萨牟罗?国王;一个龙蛋漂至中国,之后成为中国的皇后;另一个龙蛋触地而裂,变成宝石,从此使缅甸以“宝石之国”驰名世界。因此,“胞波”意为“同母所生”之意。

  记得如此的清晰和美妙,当我知道了往自己的笔记本上抄录和摘抄诗词名句的时候,也曾经记下过李之仪的名作,在李谷一的歌声里听到熟悉的词句还是强烈的感受到了作为古诗词的美丽厚重的情感的冲击。

  晶莹剔透绿色莹莹的塑料唱片在一个小的盒式唱机里,开始了旋转,吸引了好奇的眼睛和准备聆听的耳朵,那是一个午后的别人的家里,他们家的姐姐喜欢拉二胡,常常练习。可能是为了欣赏作品而买来的吧。那时年龄尚轻,还处在情感的朦胧期,对于情感之类的事情好奇多于体验。譬如朦朦胧胧的爱情诗句,譬如对于友情的理解,音乐和歌曲的影响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的。还记得许多次那样的午后,暗淡的房间,老式的木壳的唱机,一片塑料唱片静静地旋转,一个少年静静地听歌,沉浸在泉水般清澈而明亮的歌曲里,多年后仍然没有忘记。

  从私密的个人情感出发,让情感变成了一种情怀,一种可以高山齐肩,可以与大海相融的心境和心魄。明显超越和跨越了单纯的个人情感,这是一种常人往往抵达不到的境界。元帅的情怀当然会高于常人,当然也可以影响平凡的人。

  与歌词匹配得近乎完美的旋律也是称得上相得益彰的。古筝、琵琶这些民族乐器的运用,让伴奏音乐韵意丰盈,弥散出传统的古色古香又不失现代的气息。在如此长的岁月里,我几乎就没有在晚会和演唱会之类的演出中听到这首歌曲,最近倒是偶尔在屏幕上看到它灵光闪现似的出现了一两次,和我心目中喜欢和理解的已经差强人意了。最好的版本应该当然不让的是李谷一老师演唱的,如果需要多说一下,还应该补充一句,应该是李谷一老师年轻时代演唱的。它被岁月所包裹,所隐藏,所珍视,仿佛只要打开一台旧式的机箱,轻轻放上唱针,唱片转动起来,开始出现轻微的几乎不易觉察的沙沙声的时候,我知道流水的乐声就要开始它的清澈晶莹和闪动着波光水影的声色之旅了。

  我如此喜欢收听和播放这一首清凉高远的歌曲,接受一种通透浩淼和滋润和水光的浸润和开朗,实在是一种习惯和快乐的事情。临水叹浩淼,登山歌石磊。眼界开阔,心神高渺,与友人同在,与友情同醉。仿佛看到了海的尽头,仿佛听到了山上的歌声。

                           2008年10月11日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10-14 08:30 | 只看该作者
质感的文字、饱满的情怀、丰满地解读,使文章摇曳生辉。精华支持!
3#
发表于 2008-10-14 08:56 | 只看该作者
诗词是文字与音乐之间的桥梁,本文就应证了这一点。文笔不错,有情愫,有抒发,支持精华!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00:07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娴情逸致 发表
质感的文字、饱满的情怀、丰满地解读,使文章摇曳生辉。精华支持!


谢谢娴情斑竹的鼓励,非常喜欢读和听这一个栏目的文字和音乐:)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00:0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诗词是文字与音乐之间的桥梁,本文就应证了这一点。文笔不错,有情愫,有抒发,支持精华!


多谢一兵老师的指点与鼓励。问好:)
6#
发表于 2008-10-15 06:39 | 只看该作者
富有诗意的解读,学习并欣赏着。
7#
发表于 2008-10-15 10:46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读到万里版主此类文章,文笔逶迤、质感,风格大气,喜欢!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21:0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邓荣河 发表
富有诗意的解读,学习并欣赏着。


谢谢荣河朋友阅读:)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5 21:0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琴若雨 发表
第一次读到万里版主此类文章,文笔逶迤、质感,风格大气,喜欢!


谢谢若雨斑竹的喜欢:)写得好慢,总不满意。好在有老师的指点和鼓励,可以努力。
10#
发表于 2008-10-16 22:0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万里版主佳作,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9:55 , Processed in 0.05012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