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62|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核桃窝窝”话沧桑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8-10-17 23:5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核桃窝窝”话沧桑

                   我的老家在点苍山西坡一个叫岩边的小山村。这是一个平均海拔在二千三百米以上的小山村。由于山高水冷,气候寒凉,这一带山乡自古都不出种水稻,只出产包谷、荞子、小麦、蚕豆、豌豆等。最多的是核桃树,房前屋后,田边地角,坡头箐底,到处都是高高低低的核桃树,被人称为核桃窝窝。

      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由于老家不出产稻谷,核桃也不值钱——一百枚核桃价格约为一元,米价又贵——每公斤一元多,每百枚核桃的价格还买不着一公斤大米,不像现在,一百枚核桃的价格已飚升到三四十元,差不多可以买到十公斤大米。当年我们的主食是“包谷面面饭”或“荞疙瘩”、“麦疙瘩”等。米饭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两顿。因为大米金贵,有的人家平时有一点半点大米都深锁在柜子里,只有病人才能用洋瓷口缸,在火塘边煮一口缸米饭吃。娃娃们为了解馋,便往往用装病来骗取这种特殊的待遇。大人们为了哄哭闹不止的娃娃,有时便会指着苍山上的白雪哄他们说:“你莫哭,妈妈去那儿撮白米回来煮给你吃。”说来也许让人难以置信,那个年月,为了能够吃上一口白米饭,姑娘们都钻头觅缝地纷纷往坝区嫁,害得当地的不少好小伙子都娶不上媳妇。但这已是很久之前的往事了。自上个世纪七十年末以来,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老家的面貌年年都在发生新的改变。随着市场上核桃价格的步步走高,山村种植核桃的积极性愈来愈高涨,产量不断增多,核桃的价格又较之当年翻了几十倍。如今大多数人家,单是核桃一项的经济收入就有三四万元。人们的饮食起居也在一天天发生着变化。其中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大白米饭逐渐代替了“包谷面面饭”。不产稻米的山乡,终于可以通过核桃获得的经济收入,从城里买回大米作为每年的口粮。包谷、蚕豆等则变成了饲料,家家都养着成群的鸡鸭和几圈大胖猪。于是,山村人家的一日三餐,不只“大米饭”代替了“面面饭”,而且吃鸡吃肉也便成了家常便饭。原来因为缺少油荤,营养不良显得面黄肌瘦的老人孩子,也因为膳食状况的改善,变得面色红润起来。伴随着核桃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金果果、银果果”,“核桃窝窝”也变成了“金窝窝、银窝窝”。而“包谷面面饭”则变成了渐渐远去的记忆……
   
    早在前几年,回老家的时候,我便惊奇地发现,原来的那些低矮破旧的茅草房和垛木房已了无踪影,代之而来的是掩映在核桃林中的一处处青瓦白墙的漂亮庭院,有两户人家还盖起了钢筋混凝土楼房。不少人家里彩电、冰箱、电饭锅、电磁炉等家用电器几乎应有尽有。如今村里的人,不仅吃的、穿的、住的不比坝区的人差,而且修通了公路,家家户户拥有摩托车,进城赶街也不再令人发愁。更可喜的是,伴随着“山盖坝”——即山区经济超过坝区现象的出现,不只村里的姑娘不再朝思暮想地往山外嫁;当地还有几个小伙子娶回了坝子里的姑娘做媳妇。当然,现在村子里的娃娃大多已经不知道“面面饭”为何物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年来,也许是精致细软的东西吃腻了,人们想找点粗粮杂食换一下口味吧?不知什么时候起,以包谷、荞麦为原料做成的食品,却又在城里的餐馆酒店走俏起来。一次,我和朋友们去一个酒店赴宴,见菜单上有一道“黄金饼”的食品,我不知这是什么东西,就好奇地点了一份,等端上来一看,我不禁惊奇地脱口而出道:“原来是包谷粑粑呀!”是啊,我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这些我小时候天天吃的粗粮杂食,现在居然成了餐桌上的美味。真可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抚今追昔,怎不给人以无限感慨。不知怎么回事,我忽然像邂逅老朋友似的,一下对这盘久违的“包谷粑粑”,生出几分亲切感来。顺手用筷子夹起一块放在嘴里咬了一口,果然香酥甜脆,令人回味不已……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0:14 | 只看该作者
对不起,不知哪儿搞错了,我发的帖子竟重着一帖,请管理员和版主为我删除或移出另一贴。麻烦了,真不好意思!
3#
发表于 2008-10-18 08:3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主题很好,通过核桃窝的今昔对比,反映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作品感情真挚,行文自然,生活气息浓郁,地域特点明显。

  文中一些字句还可斟酌。如第三自然段第三行“差不多有三四万元”,差不多是概数,三四万元也是概数,有重叠之嫌;最后一段倒数第二行“大跌眼镜”一词,感情落差太大,是否改为“久违了……”之类。

  两点意见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4#
发表于 2008-10-18 09:32 | 只看该作者
文章散发出浓郁的原生态气息,不错。蒙正和朋友的意见有道理,建议作者再斟酌调整一下。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11:0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蒙正和 发表
  这个主题很好,通过核桃窝的今昔对比,反映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作品感情真挚,行文自然,生活气息浓郁,地域特点明显。

  文中一些字句还可斟酌。如第三自然段第三行“差不多有三四万元”,差不...



谢谢蒙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认真点评,更感谢蒙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对所指出的问题,我已按你的意见作了修改。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11:0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文章散发出浓郁的原生态气息,不错。蒙正和朋友的意见有道理,建议作者再斟酌调整一下。问好!


谢谢敬版主的鼓励和点评。我已按蒙老师的意见作了修改和调整。问好敬版主!
7#
发表于 2008-10-18 11:07 | 只看该作者
同意上面两位老师的观点!文章素材很好,如果再加调整修改完善是一篇好文!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11:1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常建世 发表
同意上面两位老师的观点!文章素材很好,如果再加调整修改完善是一篇好文!


谢谢建世兄的点评,我将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再作修改完善。
9#
发表于 2008-10-18 15:3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你的谦虚精神。问好!
10#
发表于 2008-10-19 14:3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来过,看过!
杨木华
11#
发表于 2008-10-19 20:32 | 只看该作者
核桃窝窝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部和谐、奋进曲吗?这篇文章契合现实,贴近事实。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就是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变化。作者文中所发现和提炼出的闪光的思索,与真挚的情愫、灵动的意象融汇一起,读来意味深长。问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23:1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欣赏你的谦虚精神。问好!



谢谢高版主!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23:1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杨木华 发表
学习了!
来过,看过!
杨木华


谢谢木华老师!问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23:1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核桃窝窝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部和谐、奋进曲吗?这篇文章契合现实,贴近事实。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就是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变化。作者文中所发现和提炼出的闪光的思索,与真挚的情愫、...


谢谢杜版主的悉心点评和热情鼓励!你的每次点评都使我既感动又温暖!向你问好!
15#
发表于 2008-10-20 10:27 | 只看该作者
日子过得很快,作者通过今昔对比道出了一个看似浅显实则深刻的道理:生活是实在的,只要有了相应的生活基础,城乡之间的逆转也在意表之中。似此饱含深情的文笔,似流水幸运般畅快的文字,足见作者笔力功底之深了。
欣赏
学习
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4 17:20 , Processed in 0.05392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