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18|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散文四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1 1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敦煌古城
                                                               
  列车缓缓地驶进了这个小站,这个小站就叫敦煌。敦煌,像一个好客的西北人,向远方的我伸开了欢迎的双臂。

  在我的想象中,荒漠的敦煌,应该是风沙四起、寒风刺骨。然而,当我们从列车上走下来,却发现这座小城非常温暖。天空那样晴朗,云彩那样洁白,阳光那样明媚和刺眼。小城也非常干净。绿化很好,道路平展光洁,街道整齐有序。敦煌人更是温厚和诚实,处处是欢乐的笑脸。这里不愧是一座旅游城市,他们懂得怎样去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我们晚上下榻在一家宾馆里。这是一家三星级宾馆,设施齐全。我们洗漱完之后,就走出宾馆,去逛敦煌的夜市。敦煌是一个很小的县级市,全市只有18万人口,市内人口是10万。敦煌小城也不大,夜市区大概就是敦煌市的市中心。这是一条窄小瘦长的街道,两旁是商铺,路的中间也是小摊,在这里只能步行。店铺和小摊上,大多卖得是以敦煌艺术、汉唐遗风、丝路风情为题材的工艺产品,像文物复制品、彩陶、彩塑、地毯壁挂、珠宝玉器、金铜首饰、丝绸工艺和夜光杯等。价格比较贵。也有一些便宜的旅游品,但又因为价格出奇的便宜,我们只敢打量,却不敢购买。

  从夜市出来,敦煌小城还是灯火辉煌。敦煌剧院里正在上演“大漠敦煌”,附近街道商铺也开着门市。但敦煌的人很少,此时在夜市里走动的大部分是外地游客。

  第二天早晨,我们又在昨晚就餐的那家餐馆吃早餐。早餐的食品挺丰富,有蒸包、牛肉面和大饼稀饭。价格也非常便宜。我和有老师每人要了一碗牛肉面,一共花了10元钱,便吃得饱饱的。敦煌人喜欢吃辣椒,面条上浮着一层红红的辣椒油。我这个在四川长大的北方汉子,也喜欢吃辣,看到餐桌上还摆放着一碗辣椒油,又用小勺挖了一勺,拌进了面条里。有老师看着我直惊叹。

  我们吃完早餐,莫师傅也准时来到了。他是我们雇用的出租车司机,有四十七八岁,人很憨厚和诚实。我们来的当天就和他谈好了价格,租用他的出租车,一共是两天时间。我们要去游览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雅丹地貌和阳关。去玉门关、雅丹地貌和阳关的路途很遥远,来回有两百多公里,时间很紧,因此,我们把每个景点需要用多长时间都计算好了。

  我们在敦煌小城就住了两晚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路途中。在莫高窟参观得比较粗,因为有许多的窟都不开放,只能走马观花了。到了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敦煌古城。这座古城并不是原来的敦煌古城,而是1987年为中日合拍大型历史故事片《敦煌》,以宋代《清明上河图》为蓝本,由日方出资,参考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精心设计、建造而成。敦煌古城建造在大漠戈壁上,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融千年西域民俗于一体,城开东、西、南三门,城楼高耸;城内由北宋时期的高昌、敦煌、甘州、兴庆和汴梁五条主要街道组成,点缀以不同地域的过街楼、佛庙、当铺、货栈、丝绸店、酒肆、饭馆、住宅等。敦煌古城再现了唐宋时期西北重镇敦煌的雄姿,被称为中国西部建筑艺术的博物馆,除了拍摄《敦煌》外,先后在这里还拍摄过《封神演义》、《怒剑啸狂沙》、《新龙门客栈》、《敦煌夜谈》、《沙州王子》、《海市蜃楼》等二十多部中外影视剧目。

  然而,旧时的敦煌古城是什么样子,我们无从考证了。敦煌古城现在仅存南、北、西三面断续残垣。东面已被水冲坍陷无余,在党河西岸河床上可找到部分基址。因此,在我们的印象里,也许现在看到得这座人造敦煌古城,就是原来的敦煌古城吧。

  
                                   
                      雅丹地貌
                                                         
  雅丹是地理学名词,据《辞海》解释“雅丹——维吾尔语,原义为具有陡壁的土丘,是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

  从玉门关出来,沿着古疏勒河谷西行,沿途有成片的沼泽、水湖和草甸。这儿水草非常丰茂,是野鸭、白鹭、大雁、灰鹤、天鹅等水鸟的栖息地。路边有写着“保护湿地”的大型广告牌。在合适的季节里,能看到从南方飞来的成群的野鸭等水鸟在蓝天飞翔。再继续往西行驶,大概有10公里的路程,就到达了后坑子。这儿的疏勒河谷沼泽已逐渐干涸,草甸渐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漠荒原。又继续沿谷地西行约一小时,出现了一座高大的城楼——这便是著名的玉门关雅丹地貌旅游景区了。

  玉门关雅丹地貌离玉门关有90多公里,敦煌人称它为“玉门关雅丹地貌魔鬼城”。它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4至5公里。
  
  从城楼进去,便要换乘旅游公司的电瓶车,沿着一条柏油路观赏雅丹地貌。司机也兼着导游,他会在一些奇形怪状的景点边把车停下,叫游客们下车拍照和观赏。只见路两旁有一些大小不等、形状奇异、由东北向西南排列有序的土阜和土丘。这些土丘又干又硬、栉次鳞比。有的拔地而起,如土柱、如树木、如竹、如伞;有的匍匐在地,似狮、似虎,似鸡;有的怪异,像神、像魔鬼;有的肃穆庄重,像城堡、像帐幔、像房屋;还有的像茫茫沙海中的一群巨鲸,或者像一支游弋的联合舰队。而在那些“土丘林”的沟壑中,鹅黄色的沙堆,蜿蜒起伏,金波粼粼,犹如匹匹锦缎。每当云影飘过,或细风撩起轻沙,土阜土丘似乎缓缓漂移,像船启航,宛如鲸鱼遨游,扑朔迷离,给人以无限暇想。
  
  据说,中国最美的三处雅丹地貌,其中就有玉门关的三垄沙雅丹群。三垄沙是一条横亘于罗布泊东部地区的流动沙丘带,至今仍受东北风的影响,随时游动。这条沙漠带长约百公里,宽约数公里。但是,雅丹地貌的成因,目前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大多数人认为属洪水冲蚀为主,再加上风的作用形成。土台的结构多已沉积层黄土形成,有不同的颜色。在早午晚太阳的光线的作用下,产生不同的色彩世界,奇幻无群。因土台形状近似,如果一个陌生人走进之后,很容易迷路。若碰上沙暴,风声如同鬼哭,令人心惊胆战。因此就像走进一座魔鬼城。

  虽然已是十月秋日季节,但是,玉门关雅丹地貌魔鬼城的天气还非常炎热。天格外的湛蓝,格外的高,地格外的阔,人显得格外的渺小。紫外线的照射非常强烈,如同针刺在皮肤上一般。

  在正午时分的时候,戈壁上起了旋风,卷起几柱“大漠孤烟”,沙漠的海市蜃楼如烟波浩渺的大海,整个“雅丹魔鬼城”犹如飘浮其中,令游人如置身于天国,如梦如幻。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渺渺瀚海渐渐退去,如血的残阳给雅丹魔鬼城披上一抹金黄,一会儿又变成桔红,金壁辉煌中现出几分神秘几分庄严,让游人流连忘返,更引起无限遐想。
  
  我们尽兴地在这如梦如幻的沙漠中行走着,竟然遇到了一个小动物,那是一只爬行的四脚蛇,有一榨长,长了一身五彩缤纷的颜色。这只小动物让我们感到惊喜,有老师连忙把镜头对准了它。小动物匍匐在地上,一动不动,还回过头瞅着我们,一双闪亮又机灵的眼睛十分喜人。遗憾的是它的颜色与沙漠融入一体,根本分辩不出哪是沙漠,哪是四脚蛇了。有老师最终也没有为它照上一张相。这只小动物停了有几分钟,又不慌不忙地从我们眼前消失了。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如果不是王之涣的《凉州词》,也许我们还不会想到要到那儿去看看。

  临出发的时候,莫师傅告诉我们:到玉门关有90多公里,路途很遥远。

  我们从敦煌出来往北走,没走多远,就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了,偶尔能看到一小片湿地和胡杨林,也有一些绿洲,住着几百户人家,但大部分地方是荒无人烟的沙漠和戈壁滩。不过,去玉门关的道路很好走,是新修的柏油路,路面虽然不宽,但是车辆很少,甚至半天见不到一辆。我们一路上只遇到一个部队的教练车队,快到玉门关时,出现了一个收费站。这是一家旅游公司投资修建的旅游路,因此在此设卡卖票。我们下了车,准备去买票,却发现远处有一片胡杨林。也许是秋天的缘故,胡杨叶都变成了金黄色,特别好看。我和有老师被这片胡杨林吸引住了,惊喜地跑过去,在林边照了很多相。

  照完相,买了门票,我们又乘车继续往里行驶,走了有十来分钟,来到汉玉门关的遗址了。

  过去那座雄伟壮观的城楼已没有踪影。玉门关的遗址也所存无几,耸立在我们眼前的只有一座四方形的小土台。但是,瞅着这座土台,能想象出当年的玉门关是多么气势壮观。玉门关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南边有一片盐碱沼泽地,北边不远处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长城,长城北是疏勒河故道。东西走向的古长城现在只有一小段保存下来了,想象着的古长城肯定是蜿蜒逶迤,宛如一条巨龙横亘在这大漠戈壁上。古长城每隔5里或10里,有一座方形烽火台。这些烽火台有的还残留着一些像小土包的遗迹。周围还能看到一些古时建造的房屋痕迹。在东西长城之南,另有一支南北走向的长城,它绕过玉门关西侧,向南直达阳关。玉门关城北坡上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车道直通西域。汉玉门关关城全用黄土夯筑而成,面积约600多平方米。城垣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64米,残高97米,城墙上宽均为37米,东西墙下宽4米,西北墙下宽49米,开西、北两门。城顶四周有宽13米的走道,设有内外女墙。城内东南角有一条宽不足1米的马道,靠东墙向南转上可直达顶部。

  提起玉门关,首先要讲到张骞出使西域的一段历史。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日渐繁荣,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与畅通。大约公元前121年---107年间,汉武帝下令修建了“两关”,即:阳关、玉门关。然而,到了北宋仁宗景有、三年(公元1036年)西夏占领整个河西走廊后,玉门关就从史籍上销声匿迹了。玉门关自西汉元鼎或元封中设置以来,伴随着中西交通的发展,历时1140余年,关址也经历了几次大的变迁。玉门关在东西交通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我们在汉玉门关的遗址旁站立了很长时间。望着一望无际的沙漠和戈壁滩,默念着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心里升起了无限的感叹。如果不是为了看看这座遗址,想象一下古人是如何把守这个关口?丝绸之路是怎样从这儿通过?也许我们这一辈子也不会来到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

                    
                      西出阳关无故人
                                             
  提起阳关,人们马上会想到一首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这首杰作,可谓千古绝句。

  我们乘车来到阳关,眼前依然是一片黄色的沙漠和戈壁滩,昔日雄伟壮观的阳关城楼早已荡然无存了,只有远处一座被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墩墩山并不高,也只是一个小沙包。站在墩墩山上朝南望去,沙丘纵横,沙梁道道。当地人把这片沙丘称为“古董滩”。

  “古董滩”距敦煌城有70公里,阳关因在玉门关之阳而得名。史料上记载,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它是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也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但在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

  阳关现在已是一座被流沙掩埋掉的古城,它所给人们留下的只有那座孤独凄凉的烽火台和一望无际的沙漠。历代文人墨客都用凄哀的吟唱,为这座消失的古城唱着挽歌。但据说阳关曾经是一个柳绿花红、林茂粮丰、泉水清清的好地方。考古学家们在古董滩沙丘之间的砾石平地上,发现了许多古代的钱币、兵器、装饰品、陶片等古遗物,甚至是分布广泛,随手可捡。当地人也有一句话:“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当大风过后,这里还残存部分房屋、农田、渠道等遗址,清晰可见,引人瞩目。因此考古学家们证实古代的阳关是一个十分繁华的小城。可是阳关何时何因被掩埋,至今还无从考证。

  不过,叫人们感到惊喜地是,今日的阳关,已不再是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委婉的代名词。阳关已做为一个旅游景点,展示在后人的面前。同时,经过人们与大自然的抗争,植树造林,阻挡风沙,改良土地,引水灌溉,阳关一带已成为敦煌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站在烽燧高耸的墩墩山上,举目远视,昔日的阳关大道前边,已是绿树葱葱,一派塞上绿洲的好景色。在阳关烽火台高耸的墩墩山上,人们也建造了许多的旅游景观。新修建的名人碑文长廊,留有许多诗人、书法家的墨迹。游人漫步在长廊里,既可欣赏当代名人的诗词书法,又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

  我们在阳关烽火台旁站立了许久,心里升起无限的感慨:烽火台是阳关的见证,是繁华古城的见证,是丝绸之路的见证。作为一个历史,它永远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蓝色的小木屋 于 2008-11-13 18:14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1 19:39 | 只看该作者
请大家指正,问好!
3#
发表于 2008-11-11 19:39 | 只看该作者
顺着木屋朋友的足迹神游,倒也是种美妙的享受,不出门,就见古城风貌!
欣赏,问好:)
4#
发表于 2008-11-11 19:44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的文章啊,明年也想去敦煌呢,正好引路。叙述平静,有节制,我想我去过就用那些诗句的小标题呢,你占先了,,,问好!
5#
发表于 2008-11-11 22:55 | 只看该作者
四个片段写的活灵活现,仿佛使一名导游领着我们去见识去游览去参观了西北著名的风景:“  敦煌古城,雅丹地貌”,以及感受到“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境,有历史的踪迹,有现实的思考与变化,写的细致而开阔,增长见识,即或没有去过,通过文字也能够明白一些!很棒的绍介行文字!
     我们在阳关烽火台旁站立了许久,心里升起无限的感慨:烽火台是阳关的见证,是繁华古城的见证,是丝绸之路的见证。作为一个历史,它永远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西北风景4.jpg (318.06 KB, 下载次数: 562)

西北风景4.jpg
6#
发表于 2008-11-11 23:04 | 只看该作者
  质感细腻的描;绘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写实写景抒情自然,大气,也在其中了解和学习到一些新的东西.

  欣赏!
7#
发表于 2008-11-12 08:04 | 只看该作者
问好老师!您写得真漂亮,邱天欣赏了!
8#
发表于 2008-11-12 08:23 | 只看该作者
出差带美文回来,真不错。
9#
发表于 2008-11-12 09:4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在阳关烽火台旁站立了许久,心里升起无限的感慨:烽火台是阳关的见证,是繁华古城的见证,是丝绸之路的见证。作为一个历史,它永远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
从容的文笔,给读者呈现出一幅大西北风光!
10#
发表于 2008-11-12 09:56 | 只看该作者
宏大的结构,壮阔的叙事,演迤的场景,洗练的文字。不论是敦煌古城、雅丹地貌,还是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既是身临其境之美的由衷铺展,同时也具有一种魅惑:作者在这些景致中寻求到了一个旅者和一个丝绸之路历程追求者的平衡。使整篇文章也因此获得了强有力的叙述推动力。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0: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朋友。敦煌挺美的,有时间,大家可以去看看。过几天俺又准备去九华山,也是那里的旅游单位邀请的,路费自理,食宿他们管,出去转转,挺赛!
12#
发表于 2008-11-12 10: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蓝色的小木屋 于 2008-11-12 10:02 发表
谢谢各位朋友。敦煌挺美的,有时间,大家可以去看看。过几天俺又准备去九华山,也是那里的旅游单位邀请的,路费自理,食宿他们管,出去转转,挺赛!


安徽的九华山,景致更美。这里是佛境之地,想你一定有非常难忘的经历。
13#
发表于 2008-11-12 10:47 | 只看该作者
很美的旅游文化散文!
14#
发表于 2008-11-12 10:52 | 只看该作者
再读。有时间一定也去敦煌,感受一下苍凉世界。问好先生。
15#
发表于 2008-11-12 19:30 | 只看该作者
木屋的散文现在是越来越厚实了,文笔同你的小说一样越来越优美了,欣赏。很久不见你了,还好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4 17:14 , Processed in 0.06689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