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9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儿时散落的记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2 0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之一:穿杨叶
  眼下,正值深秋,正是片片黄叶漫天飘飞,看着那一叶叶如蝴蝶般翩飞的落叶,不由得想起儿时的一段趣事。

  农村老家的房前屋后,沟沿地头到处都是树,但大多都是杨树、柳树、榆树、枣树、刺槐之类比较容易自然成活的树。在这些树之中,尤以杨柳最普遍,似乎在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小时候,每天秋天,村前村后到处都是落叶,家家户户的人都会去扫树叶,大人们拿耙子和扫帚扫,而我们小孩子也不闲着,会用一根长长的铁棍子也跟着大人一起去穿树叶。穿树叶用的铁棍子一般有大人的小拇指粗细,约摸一米左右的长度,头上有一个尖尖的尖头,大多是家里烧火是用的火把棍子。大人扫树叶用耙子一耧,不管是杨树叶,还是柳树叶,再细碎的树叶也都一并给耧起来,然后很快就能堆成一个小堆。而我们用火把棍子穿树叶可不行,除了杨树叶之外,其它的树叶都不行,所以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杨树叶就是我们要猎取的对象。

  把火把棍子紧紧的攥在手里,当然得用两只使劲攥着,对于一个个头跟火把棍子差不多高的小孩子来讲,那可几乎是用尽全身所有力气的。由于火把棍子的头是尖的,所以杨树叶穿起来并不算费劲,只要把火把棍子冲准杨树叶,轻轻一使劲儿,就把杨树叶很容易的穿在火把棍子上。不消一会儿的功夫就能穿一铁棍子,穿完一铁棍子杨树叶,要么把它拿回家直接去喂羊,要么就褪在大人耧的树叶堆里,然后再接着穿树叶。记得小时候,我每次穿满一铁棍子杨树叶,都回跑回家去喂家里那只老山羊,看着老山羊津津有味的吃着我穿的杨树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瞅着老山羊把树叶吃完,然后就会再兴冲冲的去穿第二串杨树叶,直到老山羊吃饱了,吃够了,再也不用鼻子闻杨树叶的时候才肯罢休。

  或许,对于儿时的自己来说,穿树叶是唯一一件自己愿意去帮大人做,而又让大人充满欣喜的事情吧。

之二:偷杏儿

  在我们村子的最西头有一个小小的院落,除去两间矮矮的土坯房之外,院子里还有一棵一搂多粗的老杏树,这是我们村里唯一一棵大杏树,每年都会结数不清的大黄杏儿,宽大的树冠遮挡了大半个院子。院子的门常常是关着的,很少能看到有人影出没,从残破的秫秸门缝里望进去,院子里一片寂静,总透着一丝宁静而又神秘的色彩。

  院子的主人是我们村里的一个五保户王老太太,她在村子里的辈份最大,大家都管她叫王三奶奶。每到麦收的时候,杏树上就会挂满澄黄的大杏儿,远远一看,就像是一片橙黄色的红云,光看鲜亮的颜色就已经很诱人了,再加上那四处飘溢的杏香,更是让人垂涎三尺。王三奶奶人很慷慨,每到杏熟的时候,她都会在村子里找几个能干的小伙子把树上的杏儿摘下来,然后挨家挨户给大家送。但老太太却有一个怪脾气,她每年都会在杏儿没完全成熟的时候就杏摘下来,但只准摘树顶上的杏,靠近地面树枝上的杏是不让摘的。多年来,村子里的人每天麦收都能吃到新鲜的大黄杏儿,可没人在意王三奶奶到底为什么要留那么多杏儿在树上,更没人去想为什么她不等杏儿全熟透之后再摘下来。或许,这就是人自私的地方,有自己吃的就足够了,不会再去想有关于别人的其它的事情。

  一年四季之中,王三奶奶总是深居简出,但在杏儿熟的时候却例处,她会每天搬个小板凳坐在树底下看杏儿。但不管她再怎么精心看,院墙外面的杏儿却怎么也留不住,因为杏儿离地面不高,大人一般一伸手就能够到,而小孩子随便拿根竹杆,或是叠个罗汉也能把杏儿轻而易举的摘走。不消几天的功夫,院墙外的杏儿准会被摘个精光,当然了,摘杏儿的一般都是小孩子,虽然也有大人会摘,但也就是那几个在村子里没出息的光棍汉摘的。

  我小的时候特别顽皮,整个像个土小子一样到处疯闹,是我们村里的孩子王。每年,我都会领着一帮小孩子去偷王三奶奶家的杏。院墙外的杏儿,大多数都是我带着我的属下摘的,等到在院墙外再也摘不到杏儿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把目光瞄向院子里头的杏儿。每回偷院子里的杏儿时,我们都会使用“调虎离山”之计,先让几个年纪小的假装去偷杏儿,当王三奶奶拿根秫秸去追他们的时候,我再和几个年龄稍大一点的跑进院子里,一口气摘满所有的口袋再跑出来,让王三奶奶怎么也逮不着。成功偷过几次之后,我们的胆子就越来越大,已经不急于摘完杏儿逃走,而是开始边摘杏儿边吃起来,这样一来就耽误了时间,结果正好让王三奶奶逮了个正着。王三奶奶颠着小脚,手里举着秫秸在后面追,嘴里还喊着:坏小子,坏嘎嘎!我们就在前面跑,八十多岁的她怎么是我们的对手,没追几步就走不动了。
我们还很庆幸,很轻易的就逃脱了,可到家之后,看到王三奶奶正在向母亲告状。结果可想而知,我的屁股上自然就挨了父亲一顿结实的巴掌,我哭得一棍糊涂,心里却暗自恨起了王三奶奶。第二天,我带领着我的一帮属下去报仇,趁着王三奶奶去院墙外报柴禾烧火的时候,我们几个拿着几根长长的竹杆,对准树上的杏儿就是一阵噼哩啪拉的乱打,黄澄澄的杏儿被我们打得到处都是,树叶子也是乱七八糟的落了一地,院子里到处是一片狼籍。这还不解恨,我还用竹杆在地上画了一个气歪嘴的老太太的画像,还故意把画像的小脚画成尖尖的小三角。本来以为,这下可给自己报了仇,也解了恨,可万万没想到,我的屁股上又狠狠的挨了父亲一顿巴掌,还被母亲押着去给王三奶奶道歉。

  后来,我长大了,不再去偷王三奶奶的杏儿。而王三奶奶也在五年前去世了,去世的时候正好是她院子里的杏儿飘香的时候。她无儿无女,丧事是全村人给张罗着办的,村西头那个小小的黄土堆就是她永远的归宿。两年前,一位从台湾来的老人来到我们村,他在王三奶奶的坟前跪着哭了很久。祖母含着泪告诉我,那个跪在王三奶奶坟前的老人就是王三奶奶的丈夫,在解放前跟着国民党去了台湾,这些年一直杳无音信,他走的时候也带走了他们唯一的六岁的女儿,但女儿在乩乱中死了,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回来祭拜王三奶奶。
我终于明白了一切,王三奶奶等丈夫和女儿等了一辈子,孤独了一辈子,苦了一辈子。女儿爱吃杏儿,所以她每年都会给女儿留杏儿,一直留到她去世……

之三:吃麻花

  其实我今天要说的麻花,可不是在油里炸的香甜酥脆的面麻花,而是一种很多年前在农村很流行的一种吃法,就是用蓖麻叶子做的一种小菜。

  小时候,村子里的水沟边和地头上到处都是蓖麻,每年秋后,我都会和母亲去采蓖麻叶子。不单是我和母亲会去采蓖麻叶子,全村人都会去采,家家户户都背一大筐回家,有的人口多的人家还会采几大缸,要不然不够吃。

  采蓖麻叶子采回家之后,先用开水焯一下,然后再放在凉水里浸着,要泡上个五六天,而且还要每天换水。因为采来的蓖麻叶子是有毒的,如果不把里面的毒都用凉水浸出去,人吃了之后会全身浮肿,肿到连眼睛也睁不开。蓖麻叶子在凉水里浸好之后,便可以捞出来把水分攥干,然后剁碎,最后再切上碧绿鲜嫩的秋葱,放上盐一拌,小菜就做成了。三十多年前,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连温饱都难以解决的尴尬时期,在那样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用蓖麻叶子做的小菜吃起来也算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了。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在吃腻了鸡鸭鱼肉之后,人们又开始怀念起麻花来。周末回老家,看到家里的大盆里泡着满满一盆的蓖麻叶子,原来是母亲想再再尝尝麻花的味道而去采的。中午,母亲开始剁麻花,边剁母亲边自言自语:

  “这么多年没做了,都忘了放里边掺什么东西了。”

  父亲在一旁插话说:

  “还能掺啥,除了盐和葱,啥都不用放。那年月,你想往里边掺别的东西也没没有啊!”

  剁好麻花之后,母亲又把切碎的葱丝放进去,再加上味精,和香油,一搅拌,香味就飘了出来。除去香油浓郁的香气之外,还有一种淡淡的青叶香。吃一口在嘴里,清凉、爽口,滑嫩,不腻,感觉好极了。

  母亲用筷子夹着吃了一口麻花,用充满感慨的语气说:

  “现在连麻花都享福了,那年月哪有味精和香油啊,有时候就把一些蓖麻子剁碎当油放在里面,还是现在的日子好啊!”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在一家小饭店里吃饭,居然看到店主人在餐桌上给免费赠送了几样小菜,其中就有一碟碧绿新鲜的麻花。起初,大家还不知道是什么菜,等一碟小菜被大家抢光之后,才想起问店主人那是什么菜。

  如今的麻花早已不再只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廉价小菜,据说还走进了高级饭店的餐桌上,而且价格不菲。的确,毫无疑问,我们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




2008-11-10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清茗 于 2008-11-14 08:56 编辑 ]
2#
发表于 2008-11-12 10:27 | 只看该作者
这三个儿时的记忆非常清晰。很是欣赏作者对场景的细致描述。当然,在童年里,谁都有深刻的印记。岁月流逝,却带不走这些美好的记忆。文字温暖细腻,情节显豁鲜活。问好!


一年四季之中,王三奶奶总是深居浅出(用“深居简出”不是更准确吗?)。。。院子里到处是一片狼籍(狼藉)。。。。
3#
发表于 2008-11-12 10:51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不错,错别字多,要注意更正。
4#
发表于 2008-11-12 15:39 | 只看该作者
雅俗有致,文笔生辉。
问好
5#
发表于 2008-11-13 14:31 | 只看该作者
提起来看一遍。
6#
发表于 2008-11-13 20:0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文笔,小时候的记忆历历在目.看到你的文字,想起自己,小时候也穿过树叶,不过没偷过杏子,也没见过麻花,在你的文中见过了.谢谢!问好!
7#
发表于 2008-11-13 20:07 | 只看该作者
童年的记忆,总是温馨!这些散落的记忆,足够温暖一辈子!欣赏,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4 08:5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错别字,老改不了。谢谢大家。
9#
发表于 2008-11-14 16:41 | 只看该作者
三个短章,各有风采!
10#
发表于 2008-11-14 17:55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了杏的美闻到了杏的香尝到了杏的酸涩,好文!  王三奶奶用她艰辛的一生守着一个不变的信念。
11#
发表于 2008-11-17 22:43 | 只看该作者
写得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3 02:46 , Processed in 0.11213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