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080|回复: 7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镇三江之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5 1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镇三江之佛


文/琴若雨


  阴雨绵绵的清晨,撑着雨伞的我,穿越山林迂回的石阶,走在历史沧桑的古道拾阶而上,凌云山的寺院和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弥勒走去。这尊弥勒便是闻名于世界的镇三江之佛,即乐山大佛。

  原以为雨天的游人会稀少其实不然。只要回望从山脚一直绵延而上的那些雨伞,就知道今天来凌云山进寺院、观大佛的人不少雨伞在烟雨朦胧中宛如一条缓慢游动的彩龙,给如黛而静谧的凌云山兀添了一抹明快而绚丽的色彩。

  是什么力量吸引人们冒雨前行?看不到伞下游人,但知道他们的心中此时都与平安、吉祥、景仰、幸福及美好的愿望的字样关联。也许是燃香还愿、祁福消灾,或是慕名而至,景仰佛祖,抑或是临佛之身,沾佛之灵气,领略中国汉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在雨天重游凌云山之佛,又是为何而来?这仙山神佛又将给予我这个红尘凡人以怎样的启示呢?

  此时由青衣江、岷江、大渡三江汇流而成的江面笼罩在一片氲氲烟雨朦朦,江水是两种深浅不一的颜色,泾渭分明。一种是大渡河与青衣江汇合后的颜色,呈浑黄。另一种则来自岷江河流的水,色较深,呈褐黑色。三江江面平阔、安静,水势平缓,怎么也无法与水势凶猛,洪灾泛滥的情形联想在一起。在《重修凌云寺记》书有记载,说古代的乐山三江是指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之处,每当夏汛,水势凶猛,江水直捣山壁,舟辑瞬间颠覆,船毁人亡的悲剧时常发生。所以才有了历时三代,耗时90多年修建距今有1200年历史乐山大佛。佛依山凿成,头与山齐,足踏大江,临江危坐,气势磅礴,通高达70余米


  第一次来乐山大佛时,也是沿这条蜿蜒的石梯路,走向寺院和大佛的。此次冒雨而来,不知是想在这众生纭纭的尘世中寻觅一禺安静和禅意,还是想去寻觅曾经跪在凌云寺莲花蒲团上拜佛许愿的那个女子的身影?当时的我只有19岁。一晃过了这么些年,对凌云山中的寺院、大佛及一些相关的东西已模糊。只对那天清晨的江边朝阳如霞,光芒似剑一样劈开江面,一条小船在波光潋滟的江面盈盈而来的景象记得很清。为此还学作了一首红日破雾劈江开/潋潋水波盈盈摆/彩霞涟漪辉相映/轻舟逐波飞岸来。遥想当年青春韶华,近的象是在昨天,远的又象是在上一个世纪……

  踩着这布满无数前世今生脚印又被雨水透湿的石阶,脚步有些沉重,远没有当年如燕的轻盈。沉重虽是因淅淅沥沥的阴雨和深秋凉意所致,更主要的原因是立于凌云半山腰的我,记忆在时光的路径上纷纷扬扬,仿佛如烟的前尘往事就在眼前那细绵的雨帘里,欲轻挽,却虚幻的象没有发生过。心中兀自地感到人生轮回、青春飞逝的速度原来真的可以用“二十年弹指一灰间” 这句我曾质疑过无数次的话来形容。

  穿越山林迂回的石阶古道,走过龙湫,别了笑容可掬的弥勒殿,迈过飞檐滴翠的载酒亭,便到了绿树掩映的凌云禅。举目仰视,寺门高踞,丹墙碧瓦、飞檐凌空、巍峨壮观。寺门正中高悬巨大金匾上面的“凌云禅院”四个字是苏东坡的墨迹,字体与东坡的词一样的飘逸豪放。两旁 “大江东去,佛法西来”的联文,一去一来,喻意了佛法的源缘和佛学文化底蕴的厚重;两句联文的头一个字是大与佛。古人先贤不仅睿智地表明了凌云寺所踞的地理位置,还巧妙地将“大佛”两字嵌于其中,这显示了佛学何等的玄妙精深和古刹的不凡气度。

  这座千年古刹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三大部分组成,与洛阳的白马寺和杭州的灵隐寺齐名,享有同等盛誉。各有千秋的三座寺院,白马寺有中国佛寺“祖庭”之称以建院的时间长,历史久远而著名,也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灵隐寺在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灵隐山麓中,两峰挟峙,林木耸秀。因毁建数10次,建成了规模宏大;乐山的凌云寺是以等级和灵气而著名。

  凌云寺的佛堂有13扇门,让我联想到耸立云天,高38米、13层的灵宝塔,也暗合了13的数。导游说在佛门是没有红尘中喻意发的“8”的数或象征顺的“6”的数。这13扇与13层在凌云寺佛门就竟暗喻着什么呢?千百年来,佛理博大精深、禅机玄妙深谙,不断的是烛影摇曳香火缥缈,依旧的是那经呗佛龛。前来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在人生轮回、前尘旧事中有谁真正领悟了佛理的精深和个中玄妙禅机?


  十九岁曾轻盈的跨过此佛门槛,今天再次跨过,竟象是人生又一个轮回。殿内正中端坐的释迦牟尼塑像。佛的造型优美,神态庄重。佛前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我站在那些拜佛人的身后,竟没有了十九岁跪莲花蒲团,许青葱愿的念头。只静默地凝望着象征今身、应身、报身之三身的释迦牟尼佛像。虽然我没有拜佛像,但奇怪的是此时的内心格外宁静,大殿里好象只有我一个人。那些来自红尘凡世的低语喧哗与僧人诵经的声音飘渺而遥远起来。那一刻我的心灵仿佛与佛是相通的,似乎还听到佛说“一切随缘,随其自然”。记得在落梅的文字里看到这样的文字:当灵魂的羽翼在浩瀚的佛国里飞翔时,会不经意的与某个菩萨迎面相撞,那片刻的邂逅,可以濡染几分性灵,滋长一点慧根。想着这空灵禅意的文字,问自己是否在佛祖面前洗涤过灵魂?是否掷抛了一些卑微的俗念,挣脱了繁市红尘的浮躁?


  乐山大佛,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又名凌云大佛。当我再次仰望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通高71米,已有1200年历史的乐山大佛,在默默感受古代佛教石刻艺术灿烂文明时,也深切地感到个体在佛祖面前的微不足道与渺小。心中对佛祖唯有敬意和虔诚。再也不会象十九岁那年用手去拍拍佛祖踏江的巨脚,用纤细的手指丈量丈量佛祖的大脚趾盖。现在回想起来,对大佛真是大不敬。这佛身岂是我等凡身肉胎的俗人能丈量的了?


  对凌云山镇山江之佛的这种敬意和虔诚已不单纯是因佛祖高大雄伟的身躯及古人修建此佛构建造比例的匀称、排水系统的巧妙所显示的高超智慧和才能。此时佛在我的眼里已不单纯是一个佛身,我还看到这历经三代,历时90年岁月沧桑的佛身上还有为修建大佛献出毕生精力和心血的海通禅师、章仇兼琼及韦皋他们伟岸的身影以及他们的精神气度。特别敬仰的是为易暴浪为安流,杀三江水势而镇风涛,为民祁福,消灾除难的大佛缔造者海通法师。

  当看到海通法师面向三江,在江风中手持佛珠,脸铁青刚毅,双眼无珠,眼眶空洞深邃的塑像,听导游讲为了护佑遍行大江南北化缘20年所筹集的修建佛之钱,当着前来敲诈勒索的郡守面斩荆截铁地说了“自目可剜,佛财难得”八个字后自眼珠的海通法师时。心灵被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和悲壮行为所震撼。

  我的眼与神态端庄、正气浩然的海通法师无眼珠的眼眶对视的那一瞬间,仿佛感到了一种大义凛然的正义光芒正从他幽深如黑洞的眼眶里迸发而出,带给心灵的震撼力和穿透力直抵心的疆域。真愿世人都能与这双无眼的眼进行一番对视,从而拷问和洗礼自己的灵魂。我想象如果用海通法师的眼珠的光芒去折射天底下那些贪官枉法的灵魂,其灵魂不知能否迷途知返,回头是岸?或是把法师的眼珠放在历史的称盘上,所有贪官污吏即使加上再多的法码,都会失去重量的。此时我的耳边好象听到“佛祖在上,弟子海通要劈开这座山建造圣像。借佛祖威灵,以镇风涛,普度众生,夙愿不贷,不上峨眉。愿佛祖接受弟子一片虔心!”的指天誓言又在凌云山激昂回荡。

  在我退出凌云寺佛堂,径直去了海师堂,是为了在法师塑像前,虔诚的向他叩拜,以表达我心中对他的敬意。海通法师是我此次重游凌云佛山唯一跪拜过的。


  镇三江之佛开凿建成后,江面果真平阔、水势缓慢,灵现了“镇水怪”、“保平安”之千年神话,令人惊叹不已。冥冥之中真的只是凌云大佛镇上住了水患?也许在佛像凿建之时就隐含有巧妙而科学的治理洪灾方法,但我无法考证,所以更愿把这神奇想成是这经历无数朝代更迭,阅世间岁月沧桑的这尊印度弥勒佛肃穆慈祥,心旌不摇。眼的法力足的定力无限。还有就是海通法师自剜的眼珠鲜血飞溅以及安放于凌云塔,集一身浩然正气的舍利子震慑住了那兴风作浪的“水妖江怪”而造福黎民百姓

  返回的路上,雨已住,天明朗起来。远眺三江,平阔的江面多了些横渡的船只,平稳悠然地穿梭于江中。历史钩沉、岁月变迁,如今在镇三江大佛的护佑下的乐山人民和远道而来的游客再也不会看到1200多年前江水涛涛、水势凶猛,舟辑颠覆,船毁人亡的悲惨景象,因此人们也更加景仰凌云山镇三江之佛与海通法师带来的平安福。


  生生不息的悠悠江河正承载中国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乐山大佛的功德无量及海通法师的浩然正气从我的心里,从所有景仰镇三江大佛的世人心里淌过,向远方而去……




                     2008-11-15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杜永生 于 2008-11-18 01:50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10:59 | 只看该作者


镇三江之佛--乐山大佛




海通法师

[ 本帖最后由 琴若雨 于 2008-11-15 14:57 编辑 ]
3#
发表于 2008-11-15 11:00 | 只看该作者
我去过多次,竟然没有获得你这样的美好感受。佩服你啊。看来用心与不用心的确有着天壤之别啊。问好!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11: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秦时明月 于 2008-11-15 11:00 发表
我去过多次,竟然没有获得你这样的美好感受。佩服你啊。看来用心与不用心的确有着天壤之别啊。问好!


感谢明月朋友第一时间的关注与鼓励,问好!
5#
发表于 2008-11-15 13:01 | 只看该作者
行云流水般顺畅的文笔 ,牵云弄巧般柔婉笔调。思维敏捷畅快,是用心写出的美文,是对大自然的深深感悟。。。。。
问好琴版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14: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山野闲人 于 2008-11-15 13:01 发表
行云流水般顺畅的文笔 ,牵云弄巧般柔婉笔调。思维敏捷畅快,是用心写出的美文,是对大自然的深深感悟。。。。。
问好琴版




问好闲人,你总是真诚的鼓励和支持我,谢谢,握手致意!
7#
发表于 2008-11-15 15:15 | 只看该作者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出差成都去了一次乐山,也看了大佛。近30年了,印象已经模糊。

琴美眉的散文很不错,喜欢!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12: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邱天 于 2008-11-15 15:15 发表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出差成都去了一次乐山,也看了大佛。近30年了,印象已经模糊。

琴美眉的散文很不错,喜欢!


谢谢邱版的关注和鼓励 ,问好!

9#
发表于 2008-11-16 13:18 | 只看该作者
看美文,赏风景。问好琴版!周末愉快!
10#
发表于 2008-11-16 14:09 |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使我们免费大观了乐山大佛。文章融进思考,探求,尽力解读佛旨佛意,融入历史文化思考,把文写得厚实,有历史文化气息。现在庙宇山水游文难写,作者力避陈词俗套,颇具新意。赞。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14: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芳香碧丝草 于 2008-11-16 13:18 发表
看美文,赏风景。问好琴版!周末愉快!


谢谢芳香朋友的关注和鼓励 ,问好!


[music]http://www.gydh.net/MTV/2/%E5%B9%BD%E5%AF%BF%E4%BD%9B%E9%9F%B3.mp3[/music]

[ 本帖最后由 琴若雨 于 2008-11-16 17:06 编辑 ]
12#
发表于 2008-11-16 14:13 | 只看该作者
此时佛在我的眼里已不单纯是一个佛身,我还看到这历经三代,历时90年岁月沧桑的佛身上还有为修建大佛献出毕生精力和心血的海通禅师、章仇兼琼及韦皋他们伟岸的身影以及他们的精神气度。特别敬仰的是为易暴浪为安流,杀三江水势而镇风涛,为民祁福,消灾除难的大佛缔造者海通法师。
这也许是大佛之大、令人敬仰的原因吧
13#
发表于 2008-11-16 14:14 | 只看该作者
以游踪为线索,写出了自己的所历所思所悟
14#
发表于 2008-11-16 14:21 | 只看该作者
深有感悟的文章,欣赏。
15#
发表于 2008-11-16 14:22 | 只看该作者
没有去过,所幸有若雨版主的美文好图,只当做一回免费旅游了。学习好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3 07:53 , Processed in 0.05472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