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8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永垂不朽的精神力量——看电影《父辈的旗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26 2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枪林弹雨中,六名美国士兵将美国国旗插上了硫磺岛最高点——电影《父辈的旗帜》就是从追溯这一幕历史画面的照片开始的。事实上,照片中定格的这一幕是美国二战历史中最为光辉夺目的瞬间。为了纪念这个特别的时刻,纽约华盛顿广场还特别建造了一座巨型雕像:《国旗矗立在硫磺岛上》,自雕塑问世以来它就一直是美国精神的标志,它承载着无数美国人精神上的敬仰与寄托。

  故事也是从一次登陆战开始,1945年2月,二战已经进入了最后全面反攻,太平洋战争如火如荼,美军在硫磺岛与日军进行了一场殊死战役,虽然战争的结果是美军获胜,但是代价十分惨重:硫磺岛一役,先后有22000个日本士兵和6000个美国士兵战死。在战斗结束后,美军士兵登上了硫磺岛制高点,插上了象征胜利的国旗。就在这个时候,海湾登陆艇上的美国将军恰好看到了高高飘扬的国旗,认定这是一个“伟大的永恒的时刻”,他于是传话上山,要求收藏这面有特殊意义的国旗。指挥军队冒死杀敌的上尉,不想成全政客的娱乐战争的欲望,于是派人换了一面新的国旗重新插上制高点,自己悄悄留下了士兵用生命和鲜血染红的那面国旗。可笑的事情发生了,第二遍插旗的情景,刚好被美联社的战地记者拍到,该照片一举获得了普利策奖,并被印上各种各样的宣传品,插旗六勇士的形象甚至也变成了热卖的冰激凌造型。在拍照18个小时后,照片传回美国,包括影片原著作者詹姆斯·布莱德利的父亲在内的六名普通士兵,顿时被美国媒体和美国政府共同标榜成不可一世的战斗英雄。

  《国旗插在硫磺岛上》这张照片的诞生和随后的商业炒作,对美军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急切需要财政支援的美国政府也开始大借东风,让战片上幸存的3名士兵在美国各地巡回“演出”,他们四处演讲英勇战斗的事迹,在全国推销战争债券,短短2个月之后,就双倍完成了杜鲁门总统要求筹款140亿美元的任务。硫磺岛一役,虽以参战双方合计75%的总伤亡数为代价,但从此扭转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不利局势,不久之后,美军在日本长崎和广岛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迅速结束了太平洋战争。

   事实上,被鲜花和掌声包围着的三位士兵,并非心甘情愿充当万众瞩目的英雄。他们在硫磺岛战役中亲眼看着战友一个个丢失了性命,漫山遍野的尸体和四处喷溅的血液,让他们痛楚并且清醒地意识到,在残酷战争之后的幸存者并非真正的英雄——只有那些听从冲锋号令,为了战争的胜利,牺牲在国旗制高点上的英雄才真正的英 雄。作为第二突击队的他们,只是在山顶补插了一遍国旗,就糊里糊涂被吹捧成了英雄,他们因此而内疚万分,无法言说真相的压抑和对牺牲战友的惭愧以及对于战争和英雄的思考,使他们逐渐厌倦了被政府变成宣传工具的滑稽遭遇。被标榜成英雄的印第安人酋长,对将军说:“我的战绩就是躲子弹……真正的英雄应该是迈克,他才是。他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士兵。你见过迈克吗?” ——将军自然见不到迈克,因为迈克已经战死在硫磺岛上。 三个人经历了不同的人生,自责和安心或许只是一纸之差,却是他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约翰、艾拉、雷内在充当冒牌英雄和战争胜利的宣传工具之后,都选择了淡出公众视线,他们静悄悄地艰难并且平庸地生活,自责和反思伴随了他们的后半生。

  虽然硫磺岛战役中美国士兵的阵亡人数远低于诺曼底,可是战争的惨烈程度却毫不逊色。日本人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垂死挣扎让美国人结束战争的欢呼声嘎然而止,美国人对于战争局势的过分乐观也让美国士兵吃尽了苦头。一如电影《珍珠港》叙述的那样,当日军演绎最后的疯狂的时候,断臂、被炸飞的头颅,寸土必争的肉搏战以及剖腹自刎的横尸惨状,就变成了美国士兵为之心惊胆颤的恶梦。惨烈的战争需要英雄作为标榜,英雄于是应运而生。但是战争之外的人们并不知道,在照片上即将猎猎起舞的旗帜旁,还有一面正在收起的破烂旗帜,一面被烈火硝烟以及士兵的鲜血浸透的旗帜——这面镜头之外的旗帜才是战场上让士兵发出胜利欢呼旗帜。而这一张后来沽名钓誉享有盛名的照片的起源不过是大腹便便的官僚的一句戏言,它更像是一次标榜英雄主义和爱国情怀的表演秀,而与战争的惨烈真相无关。

  《父辈的旗帜》是向罗森塔尔那一代人的回忆致敬,电影的出发点是想揭示英雄的普通人性,但是很遗憾,英雄照片的流传和英雄故事的传播,告诉我们的却是六个平凡战士被政治家和摄影家刻意编排摆布的尴尬和悲哀。应该说《父辈的旗帜》不是一部单纯的战争片,影片充满了对战争的反思。与《拯救大兵瑞恩》不同的是,《父辈的旗帜》将视觉的焦点聚集在战争英雄光环背后的真相和普通战士的世俗生活之中。簇拥的鲜花和万众的欢呼背后掩盖不了“英雄”生活的艰难和灵魂的荒凉——对于一个普通的士兵来说,除了战胜死亡,还需要战胜胜利之后的庸常生活。影片向我们折射了这样一个真理,真正的英雄都已经牺牲在战场之上,而被广泛流传和歌颂的所谓“英雄”,不过是人们用盲目的掌声和鲜花烘托而出的假象。
        
  长期以来,中国导演很少把目光聚集战争的反思上,大多囿于政治的原因,不能或不敢去用怀疑的目光重新审视和评判战争的意义,直到《集结号》的出现,才第一次将战争在表面的光荣之后的复杂和“灰暗”的部分展现了出来,让我们了解到战士除了为战争献身之外也有对于死亡的恐惧,对于爱情的追求和眷恋,对于舍生取义的犹豫和挣扎。从这一点上来考察,我很庆幸自己是在观看了《集结号》之后,才观看《父辈的旗帜》,二者在人性化的立场上达成了默契,让我们意识到战争胜利之外,尊重人性尊重真相的难能可贵。

   我们毫不怀疑在战争中关于英雄塑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如电影中描述的那样,将一次胜利表演秀变成激励士兵鼓舞民众的政治手段无疑也是睿智的表现,并且达到甚至超越了预期的效果,可是无论表演是多么精彩,看客是多么的不吝啬鲜花和赞美,但是我们终究需要面对历史的真相以及内心深处真正的自我——也唯有在历史的真相以及内心深处,我们才能找到永垂不朽的精神力量。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哑猫阿凡 于 2008-11-27 02:22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02:24 | 只看该作者


[ 本帖最后由 哑猫阿凡 于 2008-11-27 14:54 编辑 ]
3#
发表于 2008-11-27 08:52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继续采用通过电影情节的描述来展现自己的感触与体验的手法,依旧以客观和质感的特色打动了我,同时我也为作者采用比对的手法来诠释电影背景和内外的含义,很是独特和深刻,一如“长期以来,中国导演很少把目光聚集战争的反思上,大多囿于政治的原因,不能或不敢去用怀疑的目光重新审视和评判战争的意义,直到《集结号》的出现,才第一次将战争在表面的光荣之后的复杂和“灰暗”的部分展现了出来,让我们了解到战士除了为战争献身之外也有对于死亡的恐惧,对于爱情的追求和眷恋,对于舍生取义的犹豫和挣扎。从这一点上来考察,我很庆幸自己是在观看了《集结号》之后,才观看《父辈的旗帜》,二者在人性化的立场上达成了默契,让我们意识到战争胜利之外,尊重人性尊重真相的难能可贵”这样的观点,我是十分认同的。继续欣赏猫猫的特色化影评文章,精华支持!
4#
发表于 2008-11-27 08:57 | 只看该作者
继续欣赏猫猫富有质感、个性特色的影评文章。支持精华!
5#
发表于 2008-11-27 09:47 | 只看该作者
感受战争中的趣味和残酷,是我喜欢看战争片的一些原因。父辈的旗帜,对揭示出真相的阴差阳错的扭曲以及对于人的尊重方面的确有着新的探索和表现。欣赏与学习。问好:)
6#
发表于 2008-11-28 22:35 | 只看该作者
也唯有在历史的真相以及内心深处,我们才能找到永垂不朽的精神力量。


欣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5 20:52 , Processed in 0.07868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