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062|回复: 9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小蒜 大蒜 家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0 1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蒜 大蒜 家蒜


  
  炒菜时,四岁的孙女晓越,争着给奶奶剥蒜瓣,让我不由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来。冬闲时候,母亲总让我帮她剥蒜瓣,然后用高粱杆皮当篾片,将蒜瓣穿成圈儿。再按大圈套小圈的顺序放入钵内,注水到蒜瓣芽头,每日倒换清水,眼见着青青翠翠的蒜苗就越长越高了,叶展如剑,鲜嫩葱茏,颇似凌波仙子。随着蒜苗愈长愈高,白白胖胖的蒜瓣就皮里抽肉,最后抽成黄褐色的皮包在蒜苗根部。临近春节,母亲将尺把高的蒜苗剪下来,或炒鸡蛋或包饺子,用蒜苗作辅料,节日就增添了别样滋味。

  蒜为百合科大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蒜与葱、姜、辣椒、胡椒并称“五辣”,为百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故人又称蒜为家蒜。原产我国中原的蒜,根茎具小,瓣小而辣,因而称小蒜。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蒜的域外品种,根和茎大且蒜瓣多,味带苦头,开始人称葫、胡蒜、后来直呼大蒜。小蒜、大蒜匀八月下种,越冬后春吃蒜苗,夏初吃蒜苔,拔葶后吃蒜毫,秋收后吃蒜头。小时候生产队菜园中,每年都种一片大蒜,刚刨的鲜蒜按10头或20头捆把。分到家后,母亲把小捆解开,编成蒜辫,挂在墙上风干。吃时揪一头,揪完蒜头的蒜辫,更象姐姐的发辫。顺墙而来的风刮动它,空蒜辫便兴兴头头的摇摆,仿佛要和姐姐的发辫一比长短呢。

  放学后下地干活,社员地头休息时,常说些谜语解闷。这个说:青枝绿叶一树桃,外长骨头里长毛,。有朝一日桃老了,里长骨头外长毛。谜底,就是身边的棉花。那个说:身儿光光细又长,穿绿穿红又穿黄。跟上懒妇它睡觉,跟上勤妇忙又忙。谜底,就是正纳鞋底的针。我也忍不住插嘴说:兄弟四五个,围着柱子坐。话没说完就被人打断,别说了别说了,谁不知你说的是大蒜。提到大蒜,有人讲了个笑话:有位先生坐车去德州办事,素不相识一位漂亮姑娘,回头给了他一块口香糖。他美滋滋刚吃完,姑娘回头又给了他一块口香糖,他以为姑娘看上他了,忍不住自做多情起来。姑娘见他错会了意,翻白了他一眼,说以后出门少吃大蒜。人们听了,笑个不停。

  文革期间,村村成立宣传队,大演革命样板戏。在村中担任民办教师的姐姐,也被动员进了宣传队。扮相俊美,嗓音婉转的姐姐,演李铁梅,演阿庆嫂,还常参加公社组织的汇演,很快在十里八村出了名,也成就了与姐夫的好姻缘。宣传队也常演各种乐器独奏,悠扬的笛子声最让孩子们着迷,纷纷买了笛子学着吹。吹笛子,须要在一个孔上粘苇膜,才能吹出动听的笛声来。粘苇膜,最牢固当数大蒜瓣。把大蒜瓣掰开,在笛孔周围涂匀,摁上苇膜,任气流再冲,苇膜也不会掉。我也盲从在别人后面学吹笛子,学会了到苇湾中采苇膜,学会了用蒜瓣粘苇膜,就是没学会吹笛子。不是感觉气不够用,就是感觉手指忙不过来,吹来吹去,还没有弟弟吹得好,只得作罢。

  《本草纲目》中云:葫蒜,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降邪恶,消痈肿,化症积食,此其功也。可见,我国古人早就了解了蒜的药用功能。据《竹翁谈籔》记载:“宋宁宗为郡王时病淋、日夜凡三百起,国医网措,举孙琳治之。琳用大蒜:淡豆豉、蒸饼三物捣丸,令以温水下30丸。曰今日进3服,病当减三分之一,明日亦然,三日病除”。医用实例在此,足见大蒜除病之神奇矣。古人谓大蒜味久不变,可以资生,可以致远,化臭腐为神奇,调鼎俎,代醯酱,携之旅途,则炎风瘴雨不能加,食蜡毒不能害,夏月食之能解暑,北方食肉面,尤不可无,乃《食经》之上品,日用之多助也。大蒜的种种好处,罗列可谓详尽。诗人山雨的《大蒜歌》,便由这儿化出:“夏月食之能解暑,啖肉吃面不可无。任你炎风并瘴雨,常食能驱百蛊毒”。可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继承与发扬,总是有迹可寻呢。过食大蒜之弊。古人也很清楚。《本草经疏》曰: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辛温太过,则血耗而目损矣。故民谚总结说:“大蒜百益而独害目”。所以。提醒人们在记住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这句健康铭的同时,也要提防大蒜伤目。扬长避短,方为睿智。

  德州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壤疏松绵软,特别适宜大蒜种植。德州大蒜头大瓣齐,鳞薄色白,肉厚味纯,营养丰富。素日里,村里人溜凉面,捞凉粉,蒸糠茹,压河漏,切凉拌,吃饺子,总要用蒜臼捣一碗蒜泥,加上香油和醋调着吃、蘸着吃。家里来了客人,也喜欢做蒜爆羊肉、蒜香排骨、蒜蓉豆角,蒜泥茄子。结婚以后,逢到新蒜上市,妻子总爱自己腌咸蒜,腌糖蒜,剪蒜头,剥蒜皮,泡蒜头,煎糖醋,不厌其烦。到了腊八这一天,妻子也忘不了腌腊八蒜,吩咐我特意购买宁津长官产的王家园子牌枣米香醋,将剥好的蒜瓣放入塑料桶内,把口拧紧,慢慢泡在枣米香醋中的蒜瓣就会变得通体碧绿,固此有人把腊八蒜,也叫翡翠碧玉腊八蒜。蒜瓣与醋酸结合,既杀菌还解毒,有健身提神之功效。用腊八蒜过年吃铰子,香酸可口,回味绵长。

  北京民谚中,有一句“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以前,逢到腊八,临近年关了,买卖人家总要拢算年内盈亏,关系客户也要周全一番,找找平衡。快过年了,因嫌“周”字“算”字不吉利,便用“粥”“蒜”来代替,以示忌讳。久而久之,传至民间,以讹传讹,就形成了熬腊八粥、腌腊八蒜的风俗。《农圃便览》中,丁宜介绍了水晶蒜的做法。丁宜是山东人,他介绍的水晶蒜,肯定由山东民间搜集而来:鲜蒜剥皮,每斤用盐七钱,拌匀颠弄,腌四日装罐按实,竹衣封口,上插数孔,倒控出水,四五日取起泥封,可食用数月,随开随闭封口。

  小蒜,大蒜,食之香辣浓郁,开胃生津;药之杀菌解毒,健身强体,称之为家蒜,既妥帖又亲切。法国一位学者,将水、土、气、火、蒜列为人类生存五大要素,认为离开了这五大要素,人类便无法生存。蒜有“天然广谱抗菌素”之称,列入人类生存五大要素之中,或许还真有道理。现在,大蒜食用已开发出大蒜油,大蒜粉,大蒜汁,大蒜酱,大蒜盐,脱水蒜片等系列产品;大蒜药用,也开发出了大蒜注射液,大蒜甘油明胶栓剂,大蒜低压蒸馏液、大蒜油棉栓,大蒜浸出液等系列产品,在香料,调味,保健,医疗等方面,正显示出它更广泛的实用价值。国人寓意大蒜花语为:装蒜。原应为褒意,不知怎么却演变成装糊涂,装腔作势这贬意了?




通联:山东省宁津县工商局  高迎春  邮码:253400






[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08-12-24 14:47 编辑 ]
2#
发表于 2008-12-20 16:34 | 只看该作者
与大蒜有关的往事、史料、情感熔于一炉,读来别有风味。学习,问好高版主!
有个小疑问:高版此文的标题,怎么和以往的不太一样了?喜欢诗意的题目:)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0 16: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汤如浩 于 2008-12-20 16:34 发表
与大蒜有关的往事、史料、情感熔于一炉,读来别有风味。学习,问好高版主!
有个小疑问:高版此文的标题,怎么和以往的不太一样了?喜欢诗意的题目:)
谢谢你首先阅读,一来想变化一下,二来写大蒜的诗句真是难觅踪影呢。干脆就这样了。周末愉快!
4#
发表于 2008-12-20 17:08 | 只看该作者
我怕吃蒜         1
5#
发表于 2008-12-20 17:27 | 只看该作者
文章思绪宽阔,意象丰满,知识性与生活的细节水乳交融,让文章多了灵性的元素和真挚的情愫,这样的文笔值得称道。继续欣赏高版的系列植物文章,精华支持!
6#
发表于 2008-12-20 17:34 | 只看该作者
温馨亲切
问好高版
7#
发表于 2008-12-20 19:54 | 只看该作者
吃口香糖那段真可乐。
我尽管不太喜欢吃蒜,但是糖蒜还是年年腌的。
腊八蒜没弄过,今年试试,看了高兄的文,长知识。
8#
发表于 2008-12-20 20:36 | 只看该作者
“提到大蒜,有人讲了个笑话:有位先生坐车去德州办事,素不相识一位漂亮姑娘,回头给了他一块口香糖。他美姿姿刚吃完,姑娘回头又给了他一块口香糖,他以为姑娘看上他了,忍不住自做多情起来。姑娘见他错会了意,翻白了他一眼,说以后出门少吃大蒜。人们听了,笑个不停。”高版的文章幽默诙谐又包含着生活和知识,真是好文,支持精华。
9#
发表于 2008-12-20 21:0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写的有趣
10#
发表于 2008-12-20 2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高迎春 的帖子

情趣盎然的美文!而且读了不仅是一种享受,更增长知识!问好高版主!
11#
发表于 2008-12-20 21:57 | 只看该作者

读高迎春散文《小蒜 大蒜 家蒜》

  家庭,生活,知识,小蒜大蒜家蒜,组合成真实的温馨生活滋味。
12#
发表于 2008-12-20 22:43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有心,平凡食物也写得如此有滋味呵,问好迎春。
13#
发表于 2008-12-20 23:15 | 只看该作者
感受迎春兄文字深厚的文化底蕴。问好。
14#
发表于 2008-12-20 23:31 | 只看该作者
好一篇“蒜”文章啊!
15#
发表于 2008-12-20 23:31 | 只看该作者
植物,也可以有花草的感情。作者必须有爱。向你学习。
另外,我感觉这个题目很好,新鲜,可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7 19:46 , Processed in 0.12756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