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90|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宏村的女人——宏村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9 1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宏村的女人——宏村印象


    参观完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站在村口,隔着一片浩浩淼淼的南湖水向村里望去,一片古宅错落有致地一字排开,村口的南湖水面上倒映着夕阳蓝天白云,涟漪中跃动着白墙乌瓦,分明是一幅吴冠中的水乡水墨。一座弯月般的石拱桥,玲珑地镶嵌在南湖上。我突然看见宏村女人素,浴着夕阳,如一幅剪影站立在湖心的拱桥上,丝丝秀发似乎随风在轻轻摆动


    本应充满了诗情画意,而我的心情却有一股说不出的压抑与沉重。


   我不知道她在那站立了多久,或许已经几个世纪了。

    好象自从再次送别自己的男人,带着十三岁第一次出门的儿子,奔向大山外而来到这拱桥上,就再也没回去过。素知道那局促深幽又狭小的石板小巷,隔不断她的孤独、哀怨和思念,那高墙后曲折深院里窄小的窗户也禁锢不住她的孤独、哀怨和思念。

    自她一落地,身体孱弱却饱读诗书教私塾的父亲,并没有象其他徽州人一样重男轻女,而给她取了个正正经经的名字——素,也不象其他徽州人一样让她从小担当繁重的家务,而是让她读书识字,教她琴棋书画。可自从父亲撒手人寰后,十六岁的素就被叔叔们一盆关门冷水嫁到宏村。在外已经兜了几年的新婚男人对素很是依恋,磨磨蹭蹭三个月后还是被婆婆骂出了门,“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只留下空床一张、铜钱一吊、空匣一只,幸好也留下了种子一棵,男人的种子在素的肚子里生根、发芽、成长,直至雷岗山的草青了又黄,村口的两株古树枯了又荣,月沼及南湖的水亏了又盈,儿子三岁了,素都想不起男人的面貌和气味,男人才带回大把大把的钱和花花的外面的世界。笑脸还来不及完全展开,还来不及熟悉男人的气味,更等不及男人再次播下种子,素的男人又匆匆地出发了。


    男人这一去,就是十年,留下素,“斜倚门框手叉腰,望郎不回心里焦,望年望月望成双,就望那床儿驮妹又驮郎!”只是偶尔躲在厅堂后,偷听从山外回来的人与公公谈起男人的只言片语。商人重利轻别离呀, “一世夫妻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空。”青春的炽焰慢慢熄灭在高高的马头墙下。想起娘家乡下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种田人,不禁恨起贪财的叔叔们,“贪什么大厅堂,图什么高楼房,早知今日千般苦,不如嫁给种田郎,日伴郎哥田间作,夜伴郎哥上花床!”除了侍侯年迈的公婆,唯一的乐趣是陪儿子读书和嬉戏,漫漫长夜里,孤衾冷被,独拌萤灯,寂寞难熬,抓起冰冷的铜钱丢到地上,又枚枚拿起来慢慢温热,铜钱两面的字都被素抚摩平了,光滑如镜。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




    如果还有乐趣的话,怕就是隔三岔五地撤下高墙深院里每个房间里的衾被,找借口来到月沼池边浆洗。在村中那方半月型清澈的池塘边,素与村里留守的妇人三五一堆,打打闹闹,暂时忘却重门深墙的孤寂。只是低下头去,看见水中的渐生华发,不禁酸楚重来,念男人远走他乡,叹青春年华如水逝去,少女时所有的梦想原来都是无奈寂寥的镜花水月。那纠葛着缠绕着村里条条巷弄里七弯八拐的水圳里,潺潺爰爰蜿蜒起伏流淌不息的哪是水呀,那是如素一样留守村里怨妇的泪啊。


    十年后,男人回来了,给素带回了更多的钱和裘皮锦衣,还隔夜带给素男人的体温。可有一次,偶尔走近男人娱乐的麻将室,随着男人随从的高声通报,素听到里面一阵忙乱,走进去,依稀可以听到麻将室一侧的避室里,传来衣服的瑟瑟声响,素明白从只言片语里听来的男人在外娶妾生子确有其事,素能怎么样?只有强装欢颜。虽然那次男人回来后对素极尽温存,敏感的素可以感觉到男人的歉意,可一个月后,男人依然要走,还要带走素唯一的安慰才十三岁的儿子,素不想,可素也知道,前世未修,长在徽州,十三十四,往外一兜,在徽州,她的儿子脱离不了她男人的命运。素牵着儿子对她无限依恋的手,走过曲折的石板小巷,走过月牙形的月沼,来到这南湖的拱桥上,目送男人和儿子一步一回头地走出宏村,走出她的视线,于是她的视线与她的孤独、哀怨和思念,凝固成夕阳下那幅永远的剪影。


    天色已经昏暗,圆圆的月亮已经漂在宏村的墙头马上。我不知道现今的宏村,是否还有人在吟唱“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但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在欣赏宏村那曾经鼎盛一时的徽派民居时,当我随那七弯八拐潺潺爰爰蜿蜒起伏流淌不息的水圳,穿行于高高低低重重叠叠恍如帘幕无数重密不透风的黛瓦白墙间,心中那异常的压抑与沉重来自于何方。穿过了几个世纪的烟雨,宏村如今如画,缓缓在我们面前展开。可那幅已在拱桥上伫立了几个世纪的孤独、哀怨和思念的剪影,是否已经随风而去了?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天-河 于 2008-12-30 08:29 编辑 ]
2#
发表于 2008-12-29 10:45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一会欣赏。问好!
3#
发表于 2008-12-29 10:56 |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欣赏.
4#
发表于 2008-12-29 11:04 | 只看该作者
整合多种元素,颇有小说的味道,确实好文。耐读。
5#
发表于 2008-12-29 11:25 | 只看该作者
这倒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素材。素,这样的徽州女人始终在孤独、哀怨和思念中度过生活的每一天。文章意境开阔,语言精致。这是作者用心体悟的结晶,不难看出,它确实凝聚了作者的敏锐观察,是经过深入思考的感性迸发。问好!

本文非首发:http://bbs.cnhan.com/dv_rss.asp? ... d=707242&star=1
6#
发表于 2008-12-29 12:55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朋友发帖交流,不错的文笔,真是图文并茂。发帖时请注意段首空两格。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9 17: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山野农夫 于 2008-12-29 10:56 发表
,图文并茂.欣赏.


谢谢老朋友!
8#
发表于 2008-12-30 01:30 | 只看该作者
提读下。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0 11: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8-12-29 11:25 发表
这倒是一个比较新颖的素材。素,这样的徽州女人始终在孤独、哀怨和思念中度过生活的每一天。文章意境开阔,语言精致。这是作者用心体悟的结晶,不难看出,它确实凝聚了作者的敏锐观察,是经过深入思考的感性迸发。问 ...


这是2008年11月中旬游宏村归来后的感想,当时还不知道你们这个网站哈。
10#
发表于 2008-12-30 21:22 | 只看该作者
再读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09: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邓荣河 于 2008-12-29 11:04 发表
整合多种元素,颇有小说的味道,确实好文。耐读。


尝试游记的写作方法,能得到你的肯定我很高兴。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17: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8-12-30 01:30 发表
提读下。问好!


谢谢版主。
13#
发表于 2009-1-1 12:20 | 只看该作者
孤独的女人素,徽州财富的牺牲品.
14#
发表于 2009-1-1 12: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听风听雨 于 2009-1-1 12:20 发表
孤独的女人素,徽州财富的牺牲品.


是的,为之叹息,问好朋友,新年快乐!

15#
发表于 2009-1-2 23:12 | 只看该作者
欢迎一下老朋友,能猜到偶是谁吗祝新年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1 03:05 , Processed in 0.22411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