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305|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稗 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16 0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稗 子



  跟三棱草比较起来,稗子显然要更懂得保护自己,它是出色的模仿者,长得稻模稻样,别说城市里长大的人,就是一般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要是不经常下地干活,也休想在幼苗时期分辨出它们,它和秧苗的相像程度,甚至比韭菜与麦苗都要高出一筹,这就使得它有时候能够鱼目混珠,得以侥幸从农人的手底下逃脱过去。


  这也难怪,稗子跟水稻的关系本来就要比三棱草与稻子的关系更加密切,它们算得上是远房亲戚,稗子和水稻都属于禾本科植物,唯一的不同是稗子是稗属而水稻是稻属,而三棱草却是莎草科植物,与水稻的血缘关系比较远。


  然李鬼就是李鬼,无论他怎么挥舞双板斧也成不了真的李逵,稗子也是一样,再怎么和水稻长得相像也有露出马脚的一天。六月过后,稗子开始显露原形,它似乎不满足于自己与秧苗并驾齐驱的境况,它把头高高扬起,它要扬眉吐气,它要出人头地,然正是这一举动害了它的性命。因为一路顺风顺水,抢了水稻的粪肥,稗子长得格外高大,开始秀穗,一直小心翼翼藏着的狐狸尾巴终于在这一时刻暴露无遗,由于它个头的高大再加上秀出的穗子与稻穗明显不同,它在水稻田里就格外惹眼,这个时候,无论是谁,只要往稻田埂上一站,一眼都能分辨出谁是水稻谁是稗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在这里似乎也很适用,稗子到底还是稗子,作为一种野草,它不懂得隐忍。


  只是这个时候认出稗子的真面目就有些迟了,秧田里的营养已经让它抢了大半,虽说亡羊补牢尚未晚,终是不如防患于未然来得更好,农人在与稗子长期以来的斗争中积累了许多的宝贵经验,运用于实战中也很奏效,比如有首《薅草歌》就唱得很好:“跳下田来把草薅,不认得稗子要姐教,要姐教来姐就教,姐姐教你要听好,不认得稗子薅什么草,稗子光节稻长毛。”“稗子光节稻长毛”,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症结,我记得当初下田帮助大人薅稗子的时候就很得益于这条经验,我顺着秧行一路向前巡视,要是发现可疑分子,就用手去摸它的叶片,边缘密密麻麻布满小锯齿的就是秧苗,而叶面光滑,摸上去手感很好的一定就是稗子,抓住它,连根拔起来,扔到田埂上,一准不会有错。


  其实稗子的这个特点古人早就发现了,并且写在经典里,诗三百《卫风·硕人》中就有一段很精彩的描写:“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貌的,这一节文字,堪称上古农耕时代诗人描写美女的颠峰之作,庄姜的美也因此成了横在后代无数美女面前不可逾越的高山。我是很佩服写这首诗的人的,至少,他对植物、动物有一定了解,并且能够抓住特点、切中要害,用它们来形容美人的美恰如其分。《现代汉语词典》对“荑”这个字的解释有两个:“①植物初生的叶芽。②稗子一类的草。”说美人手如柔荑,似乎这个“荑”字更倾向于第一种解释,但如果说指稗子一类的草,似乎也无大错——它们也是很柔软的,当然,要是用稗子来形容美人的手,也是指年少时期的稗子。


  只是这种感觉农民一般都不会有罢了,至少,我是没有的。我虽算不上是标准的农民,但因有少年时期下田薅草的那段经历,在这件事情上,还有一点小小的发言权,我怎么都想不到抓住稗子会有抓住美人的手的感觉,别说会心跳脸热了,我一点都不喜欢它们,甚至还有点讨厌。因为它们,我要头顶着毒毒的日头大晌午的也要到稻田里去;因为它们,我的胳膊会被水稻的叶片拉出一道道血口子,火烧火燎地疼,但是我不怪水稻,我知道如果不是这样,我就分辨不出稗子来,而找不出稗子的直接后果,就是我有可能到了秋天就吃不上白花花的大米,就冲这大米,我也不能对水稻有意见,我把这笔账记在稗子的头上,如果没有它们,我怎么会受这样的罪?


  如果没有小时候薅草的这段经历,或许我也会喜欢上这柔软如美人之手的稗草的,可惜没有如果,少年时期的记忆铭心刻骨,我一见到稗子,就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可见,对于一种事物的感觉,是会因各人的经历不同而有所不同的。


  然凡事不可绝对,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比如在如何正确对待稗子的这个问题上,我,包括绝大多数的农民不喜欢稗子的原因都是它和水稻抢肥,使得水稻减产,这实际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属于算盘珠子往自己怀里拨的范畴,要是站在第三者公正的立场,这个看法就很有问题,稗子之所以要那样和水稻争水争肥,也是自己生存的需要,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稗子为了生存这么做又有什么错呢?何况,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是以对人类是否有利作为评判一切事物对错的唯一标准,稗子的存在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它的干、鲜草除了可以作为马、牛、羊的饲料外,它的果实人也可以食用,明人徐光启在他编著的《农政全书》里就有稗子“熟捣取来炊食之,不减粱米”的记述;另外,稗子还可用来酿酒,并且“酒甚美酽,尤逾黍秫”——比用高粱酿的都好,大约稗子酒的味道真是不错;它的根及幼苗可药用,能止血,主治创伤出血。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韩开春 于 2009-2-16 09:16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2-16 09:16 | 只看该作者
沙发哦,先鼓掌,后欣赏!!
3#
发表于 2009-2-16 09:27 | 只看该作者
一路读下来,简直一植物大全嘛!
关于你最后一段给我的启发就是可以大面积的生长稗 子,并开发利用!发挥其好的一面,让它为人类服务!!

握手!问好!
4#
发表于 2009-2-16 09:31 | 只看该作者
笔触逶迤,气息清新,开春的这个系列确实写出了神采,继续欣赏并精华支持!
5#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9: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炬焰炯炯 于 2009-2-16 09:16 发表
沙发哦,先鼓掌,后欣赏!!
坐沙发的感觉如何?比坐泥地上强吧?
6#
发表于 2009-2-16 09:40 | 只看该作者
稗子确实是和稻秧没有多少的区别,然而,在稻子秀穗期间就很容易被发现了。曾经有过薅草拽稗子的经历,不算有多少经验,一般想逃脱掉我的眼睛很难。文章叙述的非常细致,容量很大,而且,在生动轻盈的抒发中,氤氲着质朴的乡土气息。支持精华!
7#
发表于 2009-2-16 09:41 | 只看该作者
韩兄的文章总是充满哲理学习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9: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炬焰炯炯 于 2009-2-16 09:27 发表
一路读下来,简直一植物大全嘛!
关于你最后一段给我的启发就是可以大面积的生长稗 子,并开发利用!发挥其好的一面,让它为人类服务!!

握手!问好!
可以把你的建议报上来,我批准啦
9#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9: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2-16 09:31 发表
笔触逶迤,气息清新,开春的这个系列确实写出了神采,继续欣赏并精华支持!
谢谢一兵的表扬,请多提宝贵意见。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9: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2-16 09:40 发表
稗子确实是和稻秧没有多少的区别,然而,在稻子秀穗期间就很容易被发现了。曾经有过薅草拽稗子的经历,不算有多少经验,一般想逃脱掉我的眼睛很难。文章叙述的非常细致,容量很大,而且,在生动轻盈的抒发中,氤氲着 ...
谢谢永生的支持。
11#
发表于 2009-2-16 09:48 | 只看该作者
除赞成以上大家说的回复点评外,我以为作者在大谈稗子的同时更深层的意义应是在暗喻人世,在当今社会又何尝不是稻子与稗子竞争生存呢?!
问好老弟。:)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9: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妹姚 于 2009-2-16 09:41 发表
韩兄的文章总是充满哲理学习了。
谢谢妹姚阅读。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9: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海怡 于 2009-2-16 09:48 发表
除赞成以上大家说的回复点评外,我以为作者在大谈稗子的同时更深层的意义应是在暗喻人世,在当今社会又何尝不是稻子与稗子竞争生存呢?!
问好老弟。:)
呵呵,谢谢海怡,问好!
14#
发表于 2009-2-16 09:52 | 只看该作者
因为它们,我要头顶着毒毒的日头大晌午的也要到稻田里去;因为它们,我的胳膊会被水稻的叶片拉出一道道血口子,火烧火燎地疼,但是我不怪水稻,我知道如果不是这样,我就分辨不出稗子来,而找不出稗子的直接后果,就是我有可能到了秋天就吃不上白花花的大米,就冲这大米,我也不能对水稻有意见,我把这笔账记在稗子的头上,如果没有它们,我怎么会受这样的罪?

     亲身生活的切身经历,写的极为富于哲理。没有这样的经历,但一口气阅读完,感觉很爽!就像我们这里的燕麦,很难区别。有些只有长出穗头才能区别出来。现在农民用农药燕麦灵一下子就杀的干干净净的了。。
     学习,拜读,品味开春的植物系列的蔚为大观。问好朋友!
15#
发表于 2009-2-16 11:21 | 只看该作者
你的植物系列越写越精彩了!支持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1 00:25 , Processed in 0.05497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