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41|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永远”的《赵州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21 1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永远”的《赵州桥》
  
  刚参加工作不久,领导叫我讲一节语文公开课。因为没有经验,不知道所谓的“公开课”该是怎么个讲法,于是去请教一位老教师。
  
  “就讲《赵州桥》吧!这篇课文好讲。”老教师说。
  
  我很奇怪,怎么同一本教材中的课文,竟会有“好讲”与“不好讲”之分?可是又不好细问,于是,便按照他的指导,讲了一节不错的“公开课”,领导十分满意,我也有些沾沾自喜。
  
  后来,时间久了,见识也多了,校内校外的,类似的更大规模、更高档次的“公开课”也听了不少,竟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是这篇《赵州桥》,竟然被人一次又一次地搬上展示的讲台,甚至在地区级的“优质课选拔赛”中也不止一次出现了它的身影。
  
  何至于如此?一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一般总有三十篇左右,只算中高年级,八册书的课本就有二百多篇,是什么原因促使那么多的教师不约而同地选中了同一篇课文去公开展示呢?
  
  试将有幸登上“公开课”讲台的几篇课文略一对比,结果就出来了,而且还颇为有趣。还是那位老教师说得对,其原因就是因为“这篇课文好讲”。
  
  同是选入教材中的课文,竟然会有“好讲”与“难讲”之分,这是业外人士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到的。然而事实就是如此。
  
  仍以《赵州桥》为例,这篇课文长短适中,此“好讲”之一也。这一点大概不用太多解释,原因很清楚:如果课文太短,主要内容很快就讲完了,剩下的时间就不好安排;可是如果课文太长,一课时内不可能完成,如果只讲其中一部分就会有半途而废之嫌。所以,要讲公开课,长短适中的课文才是最佳选择。
  
  结构清楚,段落分明,此“好讲”之二也。《赵州桥》全文不过四个自然段,属于典型的“三段式”结构,前有头,后有尾,中间主体部分又分别从“坚固”和“美观”两方面描述,其脉络清晰可见,一目了然,完全没有段落过多、结构模糊之弊。
  
  “知识点”明确,此好讲之三也。对于语文老师,上语文课最怕的就是没啥可讲。没有“知识点”的课文对于他们,无疑就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与其他课文相比,《赵州桥》无疑更像是一块鸡腿或鸡翅上的“活肉”。这篇课文中心明确、过渡自然、首尾呼应、用词简练、说明方法全面……大多数可以写在学生作文批语上的词语都可以用于概括该文的写作特点。有了这些“法宝”,自然老师有的讲、学生有的学;教师发挥自如,学生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落得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当然,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绝不仅仅这一篇《赵州桥》才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它还有相当一部分头脸相似的孪生兄弟。诸如《第一场雪》,就是按“雪前”、“雪中”、“雪后”的顺序写的;《太阳》则分别描述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养花》中有作者“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的几次经历;即使国外的名著《卖火柴的小女孩儿》也免不了要有五次划火柴的经历;而《长城》《桂林山水》等课文的结构特点和叙述方法更无异于赵州桥的克隆翻版,其相似程度叫人叹为观止。很难想象,这么多千人一面的课文,编著者究竟是怎么找到的?
  
  曾经听过某专家对小学语文教材的题讲座(当然是在录像里,农村学校还没有条件请到这个档次的专家。)。该专家称,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反复斟酌、认真筛选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而就在这些“精品”中,在课文的编排时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精读课文”,那是重点中的重点,一般情况下,授课老师都是要逐字逐句分析的。另一类是“泛读课文”,不做为必考内容,自然也不做为重点,老师们讲课时,大都是一带而过的。一般来说,每一单元的四篇课文中,“精读”、“泛读”各占一半。老师真正下功夫讲的,学生真正下功夫学的,自然都是这些“精读”课文。在整个小学阶段,仍以中高年级计,在四个学年、八个学期中,不过只有百余篇精读课文。而仅靠这百篇课文,就完成了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全部的“听、说、读、写”学习任务,与古人学诗至少要“熟读《唐诗三百首》”、学文至少要读通《文选》、“唐宋八大家”相比,当代的中国的语文基础教育真正地创造了一个奇迹。
  
  而既然是“精品”,就自然是完美无瑕的。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就绝不应该有所筛选或有所怀疑;对于他们,就只有阐微发幽、寻章摘句的份儿。据说,西方国家的教师是鼓励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纰漏的,如果有学生发现错误,会得到老师的奖赏;而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多有发现。这一事实,正可见他们的教材编得多么粗糙,完全没有“精品”意识,和我们差了相当的一个档次。
  
  在笔者熟悉的同行中,常常有拿着课本四处求教或抱着“教参”悉心钻研的情况,也常常有人因为弄不清这样的“知识点”而困惑不已:“三五八·五高地”中的“点”要不要读出来?“鹅毛般的雪花”是比喻还是夸张?“图画中蛟龙的爪子”是读zhǎo还是读zhuǎ?某篇课文究竟该分四部分还是三部分……有许许多多的语文老师都会在类似的问题上大伤脑筋,不遗余力地搜罗信息,生怕一言不慎,把知识教错了,落得个误人子弟的后果。
  
  有理由相信,出于对教育极端负责的态度,我们的语文教材中选用的课文每一篇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精品。“精品”的教材必然会磨练出“精品”的老师,而只有“精品”的老师才可能培育出“精品”的学生。如果您对这句话的理解还不透彻,试看几篇时下的学生作文,了解一下当今学生的读写现状,就什么都明白了。(水如空)
  
2#
发表于 2009-2-21 21:00 | 只看该作者
  “精品”的教材必然会磨练出“精品”的老师,而只有“精品”的老师才可能培育出“精品”的学生。
  是也。
3#
发表于 2009-2-21 21:26 | 只看该作者
  学的是中文,且出自师范学院,却没上过讲台。如空文中了解不少为师的巧门。
4#
发表于 2009-2-22 11:11 | 只看该作者
赵州桥是我很喜欢的一篇课文。很有感情。

朋友是一位好老师,你对语文教学的独到探索是学生的福音。

“精品”的教材必然会磨练出“精品”的老师,而只有“精品”的老师才可能培育出“精品”的学生。

赞赏!
5#
发表于 2009-2-22 21:24 | 只看该作者
如空的本意,是否认为那么多的人都讲《赵州桥》不是什么好事?
文章之道,只有变化,才能丰富人心。
目前的中学语文教材,缺少人文思想的烛照!
6#
发表于 2009-2-22 23:40 | 只看该作者
最怕“精品”到了极点,害了学生,苦了老师……
7#
发表于 2009-2-23 09:19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只有当过老师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如空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我教过中学,也教过小学,文中几篇文章我都讲过。公开课我也经历过。说实话,现在的公开课其实就是表演课,语文教学快成了技术活。有几年没有上过语文课了,但听课不少。语文教学离兴趣和审美远了,所谓精品要成了僵化的代名词。

再说说现在的教师素质,尤其是近年来县乡镇一级新入行的教师,唉,只有让人叹气的份。
8#
发表于 2009-2-23 10:28 | 只看该作者
上面都是老师,唯我是学生啦,那我就光看不说。
9#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19: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诸位捧场!
如水、凤宝、微风三兄是曲解了我的本意。拙文中“精品”是加了引号的。
也许这些文章的确是精品,然而却是千人一面的精品,所以必然导致学生只能学到如八股文一样的写作方法,套路相同,没有创新。试搜一下当下学生作文,“三段式”,矫情等都是通病。教材的过“精”,过于单一,内容过少,都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试读以下两段:笔者讽刺的本意还算明显了吧:

在整个小学阶段,仍以中高年级计,在四个学年、八个学期中,不过只有百余篇精读课文。而仅靠这百篇课文,就完成了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全部的“听、说、读、写”学习任务,与古人学诗至少要“熟读《唐诗三百首》”、学文至少要读通《文选》、“唐宋八大家”相比,当代的中国的语文基础教育真正地创造了一个奇迹。
  
  而既然是“精品”,就自然是完美无瑕的。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就绝不应该有所筛选或有所怀疑;对于他们,就只有阐微发幽、寻章摘句的份儿。据说,西方国家的教师是鼓励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纰漏的,如果有学生发现错误,会得到老师的奖赏;而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多有发现。这一事实,正可见他们的教材编得多么粗糙,完全没有“精品”意识,和我们差了相当的一个档次。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2-23 19:55 | 只看该作者
武兄虽然不是老师,但读出了我的本意,真知我者也。
玉德兄看来也是同道中人。
楼兰美女则体会更深。
海娃是学生,难道不是这种语文教学的牺牲品吗?你的文学水平是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中学到的吗?我所认识的弄文字的朋友,或知道的,没有谁是学校教出来的,都是自己读书读出来的。正可见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多失败。
11#
发表于 2009-2-25 11:08 | 只看该作者
  水先生文章是经验之谈吧?
  没当过老师,所以不大懂得教坛上的事情。不过,我觉得学生在学习语文上花费的精力也太多了。学习语文,大概是为了掌握一个工具吧?这个工具真难掌握啊!光一个写文章,学了那么长时间也写不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2-25 1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lqm407 的帖子

其实,现在语文教学与工具关系不大,绝大部分是为了考试的。有人做过试验,让中文系大学教授答高中语文卷子,竟只能勉强及格……
13#
发表于 2009-3-1 09:15 | 只看该作者
刚刚进入教育界的人往往对老教师钦佩无比,两三年以后就会对已有教法嗤之以鼻,五年以后就会步前辈的后尘。所以语文教育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我们给她的要求太多,期望太高。我们对她失望也是必然的了。
14#
发表于 2009-3-1 09:3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赵州桥”,大家可能都不陌生,我愿在如空的文中领略一番新意。

学习欣赏中。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3-1 19: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易水东 于 2009-3-1 09:15 发表
刚刚进入教育界的人往往对老教师钦佩无比,两三年以后就会对已有教法嗤之以鼻,五年以后就会步前辈的后尘。所以语文教育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我们给她的要求太多,期望太高。我们对她失望也是必然的了。

正是。教学方法是这样,教材也是这样。无法想像,让一群没有质疑精神,没有创新勇气的人去编教材,去讲教材,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9 05:28 , Processed in 0.04879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