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68|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春柳丰姿著雨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5 0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柳树,是遍布全国各地的非常普通的一个树种,她生长在公园里、街道旁、田野中,沟渠边,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着极强的生存力;她耐寒暑、抗旱涝,柳树又是春天的象征;她像早早北归的春燕,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消息。人们喜爱柳树,常以柳树比喻人的崇高品格,借以寄情言志:青枝绿叶,清纯质朴无华;环境恶劣,依然生根发芽;浑身是宝,无私奉献人类;憨厚谨慎,谦谦从不自夸。

  对柳树有了诗意的认识真心的喜欢,则是上小学以后,老师教我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千垂下绿丝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用修长的细带比喻柳条,借助自己丰富的想象,别出心裁地讴歌了迷人的春天。在和暖的春风吹拂下,柳树抽芽吐翠,正是如剪的春风,裁出万条碧绿的柳条,装扮出绿意盎然的春天,也正是因为这首唐诗的缘故,我对柳树的喜爱由此而来提高了一个层次。当早春的柳树冒出了鹅黄的嫩芽,当漫天的柳絮飘荡在无尽的蔚蓝,那些嫩嫩的翠叶,细细的枝条,苍翠欲流,飞舞的柳絮,缠绵轻柔,宛如一块块晶莹透明的碧玉,又似一只只翩翩起舞的绿蝶。让我从学生时代便沉醉在古典诗词的美好意境里。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一首咏柳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诗借助柳絮依依,寄托着人们的怀往之情;白居易将初春新柳的婆娑轻扬,弱不胜莺的风姿,描写刻画得细致入微。他在《杨柳枝》一诗中写道:依依袅袅复青春,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池上絮》,观察柳絮形状非常细致: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穹不得归。

  柳树与乡下孩子们的关系最密切不过了。民谚中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八九,沿河开柳……”每当到了雨水节气,柳条便开始隐隐泛绿,让人从她身上率先读到春天的信息。刚过惊蛰,柔嫩的枝条渐渐绽出翠绿的新芽儿,细小的两个瓣儿,黄中透绿,在料峭的春寒中让人感到丝丝暖意。细雨蒙蒙之中,那柳梢儿越抽越长,由黄变绿,软软的,绵绵的,婀娜秀美,摇曳多姿,荡漾在微风里,仿佛刚刚出浴的少女的长发,把春天的原野妆扮得分外靓丽。不经意间,春风里传来几声清亮的声响,那就是久违了的柳笛声声了!折下光滑鲜亮的柳条,削去无用的枝梢,轻扭慢抽,取出里面的嫩芯,截成长短不一的柳筒,随手拿起一个,削去一端外皮,用手捏得稍扁,嘴一抿,运口气,便飞出一管轻舞悠扬的声声柳笛。童年的柳笛,带着我的悠悠梦想,让记忆中的好时光,在这个暖暖的季节里这样一路逶迤而来,让人们尚未来得及品味便已深深地陶醉其中,仿佛看到柳林掩映、杏花如烟的村落间,一群群孩子在田野里雀跃,高高低低的柳笛声,响彻乡间、响彻童年……和煦的春风里,和煦明媚的春光中,柳笛声声悠扬,孩子张张笑脸,让人永远把春天铭记在梦想中。时光荏苒,不论经过多少岁月的磨砺,也冲刷不掉笛声悠扬的童年……

  柳树是我国的原生树种,早在第三纪中新世的山旺森林里就有柳属,是我国被记述的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围最广的植物之一。它柳枝细长,柔软下垂,性喜湿地,生长迅速。每年春末夏初时节,便会披青裹绿,婀娜多姿,在和风细雨中尽情地飘逸,给人们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据《辞海》条目介绍:柳树属于杨柳科,品种繁多,据知有三千多种,遍布世界各地。我国柳树品种多达五十余种,尤其以垂柳、河柳、旱柳、杞柳、水曲柳、长叶柳居多。柳树在南方多为垂柳,在北方则多为旱柳。旱柳清新秀美,淡雅大方,抗逆性强,无论在风沙肆虐的沙漠戈壁,还是在烈日如火的河滩洼地,都有它高大挺拔,顽强秀美的风姿,春雨霏霏之际,又是它率先吐绿,向人们报道春日的信息。晚清名将左宗棠出任西北时,倡导军民在潼关至新疆的驿道沿途植柳长达数千里。如今那里古树参天,翠郁青葱,人们至今还称“左公柳”。杨昌溪赋诗赞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左公柳秉承了西北白杨的特性,高大挺拔,树冠茂盛。左公柳枝条不像垂柳那般细长柔韧,但它有形态万千的粗野虬枝;它的叶子也无法被人们描述成柳叶眉的纤细,但骨子里仿佛有一种挥之不去豪迈与爽快。

  宋代苏轼出知杭州,一到任便率领百姓在西湖筑起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种上大量柳树,成了如今垂杨拂水、碧柳含烟的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人们漫步苏堤,深深感佩这位封建官吏所具有的强烈的环保意识。唐代柳宗元被贬到广西柳州当刺史后,引导百姓大规模植树造林,他特别喜爱柳树,写过一首《种柳戏题》的诗: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荫当履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愧无惠化传。柳宗元病逝后,柳州的老百姓为他修了柳公祠,柳江种柳也传为千古佳话!江苏扬州市平山堂前,有一株古老的垂柳,树叶扶疏,老而不衰,蔚为奇观,被人们称之为“欧公柳。”这是北宋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亲手栽植的一片垂柳,随着岁月的流逝,目前保存下来的仅有这一棵,至今已近千年。浙江文成县百丈岩风景区有棵柳杉,树高二十米,需四人合抱,相传为明代开国元勋刘基告老还乡时所植,人称“国师柳。”早些年我所就读的邹平县魏桥高中,校园内曾长着十余棵几抱粗的倒垂柳,或挺拔或蟠曲;山东省会济南因“家家泉水、户户垂柳”而闻名于世;这些风仪绰然却依然荫庇众生的柳树,似乎在向我们讲述古人爱柳种柳的传奇故事。人们喜爱柳树,更是因为它为绿化大地、美化环境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柳树在北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树种,它既不似松树那样苍劲,不像白杨那样俊俏,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成活率很高。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嫩叶只要长出了小小的绿穗,过不了多长时间,洁白的柳絮在春风中飘飘洒洒,田间路旁,就像下了一层薄薄的霜雪,纷纷扬扬的柳絮在春风里轻盈舞动,几年后便长成小树。柳树不择土壤,不需要特别管理和照顾,它抗沙耐碱,随遇而安,尤其喜水,越是潮湿地,成活率越高。老百姓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塘边沟坎,只要适时地插上一根鲜活的柳桩,一场春雨过后树皮泛青,继而便会生出嫩芽来。人们喜欢插柳成荫,无论天南还是地北,无论土地肥沃还是瘠薄,柳树都能顽强生长。最有趣的是乡下的人们,常将返青的柳桩制成地界标记,不消几年功夫,就会长出一棵丰姿绰约的柳树来。每年五月,漫天的柳絮在飘飞,像是进入了童话的世界,徜徉在柳絮中,更感觉自己已融进了这诗情画意中,柳絮给人们带来的是清凉舒适的春意,使人们流连往返。童年时,我们那些同龄的小伙伴们在沟渠河边挖野菜、摘野花,用柳条编成草帽,拿着木头枪在树下玩打仗的游戏,累了就脱下鞋,踩进清澈见底的河中抓鱼摸虾,折下的柳枝随便扔在泥土里,这些易于成活的柳枝,来年便是吐绿流翠,尽显生机。

  清人周志蕙有诗云:岁岁逢春春可怜,怎禁三起又三眠。丝丝愁绪随风乱,濯濯丰姿著雨妍。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一声长笛河槁晚,回首苍茫几树烟。作者以柳寄托并抒发了游子的离情别意,给人无尽的想象和惆怅。柳树不仅可以用于园林绿化,也是民间常用的药用植物,她将一生的芬芳奉献于世。我爱柳树,喜欢柳絮飘飞的季节;我爱柳树,喜欢柳树繁茂的绝美;我爱柳树,爱她纯洁美好的形态,爱那亘古不变的品质,爱那绿色姿肆的张扬。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09-3-5 18:46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3-5 07:16 | 只看该作者
好一个柳树专家,你把柳树都写活了,旁征博引,触类旁通,肚里不少水嘛,学习了,晚上回来再读一遍。早上好朋友
3#
发表于 2009-3-5 08:12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一会欣赏。问好!
4#
发表于 2009-3-5 08:45 | 只看该作者
写春柳的文章不可谓不多,而真正能写出厚实的内涵与韵味,还真的不多。柳树在人们的视线和感觉中是柔弱的,然而她们的生长经历却是坚实的坚忍的。生在肥沃的土地上与勤劳、淳朴的农家人终身相伴。作者的这篇《春柳丰姿著雨妍》不仅富于诗意,而且,内涵丰富。人文历史,现实景况,抒意,抒情,铄懿渊积,怡情悦性。好文,精华鼓励!
5#
发表于 2009-3-5 09:16 | 只看该作者
清人周志蕙有诗云:岁岁逢春春可怜,怎禁三起又三眠。丝丝愁绪随风乱,濯濯丰姿著雨妍。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一声长笛河槁晚,回首苍茫几树烟。作者以柳寄托并抒发了游子的离情别意,给人无尽的想象和惆怅。柳树不仅可用于园林绿化,也是民间常用的药用植物,她将一生的芬芳奉献于世。我爱柳树,喜欢柳絮飘飞的季节;我爱柳树,喜欢柳树繁茂的绝美;我爱柳树,爱她纯洁美好的形态,爱那亘古不变的品质,爱那绿色姿肆的张扬。

纵横交错,写来宏阔厚实,为你鼓掌!支持精华。
我也写过一篇《又是柔丝弄碧时》发在下面,与你交流。
6#
发表于 2009-3-5 09:19 | 只看该作者
又是柔丝弄碧时
   

  纤腰袅袅,着烟笼雾的柳树,在广袤的鲁北平原可算是栽植最广的树。湾塘沟渠,田间地头,村舍路边,到处都有它的身影。春日里“漠漠轻黄惹嫩条”,夏日里“毵毵金线拂平桥”,秋日里“叶叶如眉翠色浓”,冬日里“袅袅千丝带雪飞”。娇柔飘逸的身姿,转换为人们眼中的四季风景。

  柳树算不得长寿树种,所以世上的古柳极少见。但它的生存能力却极强,无论是人工种植还是絮落水边,都会随遇而安的成活,蓬蓬勃勃的生长。记得上学时,星期天去生产队里干活,队长分派的活儿是沿一条新筑的路边栽种柳树。开始我们按照栽树的程序,先挖好树坑,再把备好的一节柳杆埋进去,后来觉得这样干太麻烦,就两人合力把它扦插进松软的路基土中,再用脚踏实,效率果然大增。一天的活儿,不到半天我们就轻轻松松干完了。先还担心这样省懒法柳树能否成活,后来发现它们竟然全活了,而且长势茂盛。不几年工夫,一排高高直直的柳树,整整齐齐长在路边,队里人逢见这条路边的柳树,都忘不了夸赞我们这几个学生娃的栽种功劳呢。

  柳树给庄户人家,带来过日子的实惠。柳树长大,修房盖屋、做箱打柜自不必说,长长的柳条儿剥去外皮,粗点的可编簸箩、簸箕、柳斗、柳升。细点的可编笊篱、箢箕、柳筐、柳篮。鸡蛋粗细的柳棍儿,还是农家人拿来做干面杖,做锨、镐、锄、镰、筢、鎯、锤把的好原料。走进平原任何一个农户,随处都能见到过日子的柳木制品。

  柳树给平原上的孩子们,是数不清的欢乐。春日里柳条金黄嫩,拧成粗细不等的柳哨,上学的路途便被吹欢畅了,教室和操场便被吹喧闹了。夏日里每人编个柳条帽,激烈上演的准是打游击的游戏。砍草休息时,爬到柳树上,狂呼南来的风呀,北来的风呀,真凉快呀,浑身的疲惫仿佛也随风而散了。冬日里用柳木做尜儿,到雪地里去打棒,做陀螺,去结冰的湾中去抽打,童真们显露的是另一番惬意。

  “七九八九,沿河看柳”,是《九九歌》中的一句民谣,这节气歌谣在鲁北可谓家喻户晓,早在战国时代的《周礼》中,就有栽柳的记载。公元605年,随炀帝下令开通济渠,堤两岸尽栽垂杨柳,他还御笔赐垂柳姓杨。从此人们才把垂柳叫做“垂杨”,或叫做杨柳。白居易在《隋堤柳》中说:“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傍流水,西至黄河东接淮,绿影一千五百里。”记述了炀帝开渠植柳的史实。

  我国清明折柳戴柳的习惯,相传始于唐朝。唐高宗于三月三日游春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后来,江南百姓将此演化为插柳。每逢清明,家家户户将柳条插在井边,“井井有条”的成语即源于此,而这也是清明植树的起源。早在1915年,我国首次规定的植树节即是每年的清明,1929年才把植树改为3月12日,即孙中山逝世纪念日这一天。

  在唐朝文人雅士相别,盛行折柳相赠。因“柳”与“留”谐音,其中寓“挽留”之意,用依依杨柳,来表达相见时难别也难的离情。“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迎归。”读罢李商隐的《杨柳枝》,让人深感那满腔别绪尽在攀折中。

  柳树与平民百姓的关系,大概多以实用为主。到了诗人眼中,自又是别样一番风景。“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过江南。”诗人陆娟把杨柳、东风、落花、春色稍许渲染,昂然诗情尽在吟咏之间。

  传说北宋年间,苏轼、苏小妹和黄山谷一起论诗。小妹提议将“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腰间加一个字。苏学士略思忖吟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小妹评述虽写了柳动和月明,但嫌太直露。黄山谷考虑良久启口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点评此句虽进一步仍算不得上佳。苏轼、黄山谷追问有何妙句,有备而来的小妹才微笑说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果然一个“扶”字,写尽风的轻柔,柳的纤弱,且让人悟出风与柳的亲昵状态。一个“失”字,即强调了月光之皎,又极言梅花之洁,二者浑然融为一体,与“淡”字更为吻合。苏、黄不得不为小妹的精彩拍手称妙。你瞧纤纤弱柳,启悟出诗人多少聪慧的心智呀。

  清朝河南新野霞务村的李青,著柳诗百首,刻于青石碑上,流传至今。诗中所咏有古柳、新柳、烟柳、雨柳、雪柳、高柳、弱柳、远柳、近柳、垂阴柳、将绽柳、半绽柳、啼莺柳、曲江柳、玉笛柳、陶潜柳、桃源柳、阳关柳等等,将柳之风姿情韵,柳之婆婆婀娜淋漓尽兴咏出,为世所罕见。李青,真可谓古往今来的柳痴。
有意思的是,古代诗人多把莺、燕、蜂、蝶这花间四友之中的黄莺和翠柳相关连。从姚合的“叶叶如眉翠色浓,黄莺偏恋语从客”到陆游的“流莺有情亦念我,柳边尽日啼春风”;从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到朱受新的“千门春静落红香,宛转莺声隐绿杨”;从皇甫松的“黄莺长叫空闺畔,西子无因更得知”到牛峤的“柳花飞处莺声急,晴街春色香车立”;从曹松的“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扬枝”到陈文述的“万树垂杨拂地生,东风不断早莺声”。众多诗人在柳浪婆娑中营造出呖呖莺歌的多姿景象。古时的诗人们茅屋数间,青灯一盏,或许并不那么诗意地生存着,但他们却在看似普通平凡的柳树上,极力张扬自已的个性,捕捉到了艺术中的浪漫,享受到了生活中的诗情。

  柳枝烧炭,是画笔中的上品。而帘幕疏透的柳树本身,也给了古往今来的画家挥笔做画的灵感。无论是柳枝卧蝉还是耕父犁春;无论是柳浪闻莺还是灞桥送别;无论是牛背横笛还是岸捣新衣,幅幅画卷里都离不开依依杨柳的拖缕柔条。

  生命力顽强的柳树,给入世的人们送去便利实惠,给出世的人们带来浪漫诗意。而它自己却从未诉过攀折苦,从未骄过袅枝傲。年年春风占杨柳,又是柔丝弄碧时。心愿不语的杨柳,能够将适者生存之道,去启迪更多的世人。
7#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09:40 | 只看该作者
高老师的文章寓知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让人读后神清目爽,给人以极美的精神享受.在这些方面,还要多多向您学习呀!问好您!

[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09-3-5 14:13 编辑 ]
8#
发表于 2009-3-5 10:29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得有力。柳诗、柳笛、柳史、柳事、柳趣,环拱托起了一棵大柳树。
9#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14: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郭玉琴 于 2009-3-5 07:16 发表
好一个柳树专家,你把柳树都写活了,旁征博引,触类旁通,肚里不少水嘛,学习了,晚上回来再读一遍。早上好朋友

谢谢郭老师在第一时间阅读。问好!
10#
发表于 2009-3-5 14:27 | 只看该作者
范老师博学多才,跟着您又学到了柳树的许多知识。问好!

上来就看见您的这篇大作,真是一举两得,在此又读高版的美文,庆幸呀。也问好高版!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16: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芳香碧丝草 于 2009-3-5 14:27 发表
范老师博学多才,跟着您又学到了柳树的许多知识。问好!

上来就看见您的这篇大作,真是一举两得,在此又读高版的美文,庆幸呀。也问好高版!

谢谢您的阅评。我们都能从高老师的帖子里学到很多东西。问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16: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09-3-5 10:29 发表
  文章写得有力。柳诗、柳笛、柳史、柳事、柳趣,环拱托起了一棵大柳树。

谢谢梁老师的鼓励。您的评给人以力量和激情。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17: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3-5 08:45 发表
写春柳的文章不可谓不多,而真正能写出厚实的内涵与韵味,还真的不多。柳树在人们的视线和感觉中是柔弱的,然而她们的生长经历却是坚实的坚忍的。生在肥沃的土地上与勤劳、淳朴的农家人终身相伴。作者的这篇《春柳丰 ...

杜老师看帖非常认真,分析得有条有理。您每一次热情的鼓励,都是我写作下一篇的巨大动力。问好!
14#
发表于 2009-3-5 20:2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柳树写得风姿绰约,知识性强;高版的柳树写来诗意昂然,美不胜收。一样的柳树两样的美,欣赏,赞叹!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21: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花落无声 于 2009-3-5 20:20 发表
楼主的柳树写得风姿绰约,知识性强;高版的柳树写来诗意昂然,美不胜收。一样的柳树两样的美,欣赏,赞叹!

你的文章近来也写得不错,看来状态很好。希望能多读到你的新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3 15:40 , Processed in 0.59068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