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11|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棉花,棉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11 2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棉花,棉花
若水/文

    2008年的秋天,妻子让乡下的一个亲戚帮忙在村里买些棉花做被子用。在初冬的一天早晨,当这位亲戚带着已经弹好的棉花来我家时,看着那白花花的棉花,心中便感觉出一种温暖和亲切,因为多年前这些东西曾离我是那么近,那么近……

    记得我们家第一次种棉花大约是1982年,那时我们村里都响应乡里的号召,在分得的责任田里留出一部分地种棉花。那年我们家种了一亩多地的棉花。那年春天,当父母收拾好田地,然后用肩挑着水桶到附近的水沟里去挑水,并把水一舀子一舀子的倒进事先挖好的小土坑里,等水渗进土里后,再把棉花种子放进这些小坑里,最后小心地培好土,算是把希望种进了土地里。大约经过7~10天的光景,一颗颗小棉花芽拱出了地面,接下来就要分苗、定株距,然后是打叉、打药、施肥。每一次到棉地里去干活,父母都是小心翼翼的,不是怕踩了秧苗,就是告诫我们不能乱动,那样子一如小时候对我们的关爱。

    棉花的株距是不能太近的,否则就会因太密而透不进风,以至于使刚开花或刚长成的小棉花桃烂掉,影响秋季的收成。种棉花是破费功夫和心思的,一是在棉花棵长成的时候要把不结果的枝杈打掉,就像修剪果树枝一样;二是要每隔一段时间为棉花打药,如治蜜虫子的药、治棉铃虫的药、防止疯长的药,还有催长素、催壮素等等,并且打药还要把准时机,早了晚了都不行,不仅杀不死虫子,还会白白浪费功夫和财力。记得在开始种棉花的时候,棉棵长得都不高且结果也少,虽然国家收价不低,但产量低还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于是每年便有新的品种出现,且棉花棵越长越高,棉桃越结越大,每年秋天农民拾棉花的时候,光看那挂在脸上的笑容就知道,农民靠种棉花发了家,致了富。因此,各家各户种棉面积也越来越多。

    我们家种棉花最多的一年一共种了六亩半棉花,那一年父亲因工作需要,被县委派往离家四十多里的一个乡镇工作,由于离家远,家里的活计父亲是一点都帮不上忙,而大哥也跟着父亲在那个乡镇上学,家里就只剩下母亲、弟弟和我。那年我十二岁,弟弟只有九岁,沉重的负担几乎全落在了母亲的肩上。记得有一天中午放学后,当我回到家发现母亲下地干活还没有回来,于是我按照母亲早晨嘱咐我的话去做,先是烧水,然后腾上馒头,这一切做好了,母亲还没有回来。于是我又喂上猪,等把家里的活干得差不多了,时针都指向下午一点了,母亲仍没有回来。这下我沉不住气了,于是我赶紧往自家的责任田里跑。半道上我遇到了母亲,只见她脸色苍白,走路无力,一身的疲惫。我问母亲是不是病了,母亲说她只是心里发慌,浑身没劲。我赶紧搀着母亲往家走,无意中我碰到了母亲的衣兜里有个硬东西,我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个干硬的馒头。母亲看到馒头,恍然大悟地说:“这是我带的早饭,忘了吃了,怪不得浑身没劲。”那一刻,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我知道母亲为了我们,为了这个家,她是在拼命啊!

    从那以后,十二岁的我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每天早晨再也不用母亲三遍两遍地叫才起床,而是早早地偷偷起床后,首先把家里的水缸挑满水。那是我们村里还没有压水井,全村吃水都要到村里多年前挖的一口井里去提水。由于年龄太小,我只能每次挑半桶水,而且从井里往外提水时用一个小水桶。由于个子矮,扁担的钩子长,我就把钩子馈一下。就这样每天早晨我来回挑六趟才能把家里的小水缸挑满水。当时母亲心疼得不得了,一是怕我压成驼背,而是怕出危险,但我硬是坚持着直到家里打了压水井,我的双肩才得以解放。

    那年由于棉花种的多,于是每次为棉花打药就成了难题。因为这么多地打一遍药要用好几天,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贻误治虫良机,受累不说还浪费药,再说了一瓶农药好几十块钱,在八几年的时候是让人非常心疼的价格。看到已快50岁的母亲每天一个人背着药桶去打药,回家后还要为我们做法洗衣,我打心里心疼。于是我便劝母亲不要打了,到星期六我来打。记得有一次我为棉花打药,从早晨太阳还没出来一直打到下午2点,我一下子打了整个棉田的一半。回到家,母亲看到我肩上被勒出的两道血印,心疼的掉下眼泪,但我想到我终于可以为母亲减轻点劳累,心里却是满心的欣慰。

    那一年,由于母亲的精心打理,我们家种的棉花大丰收。那是我们上学秋天会放秋假。假日里我和弟弟每天跟着母亲到棉田里拾棉花,而且母亲还为我们制定了奖励政策,每拾一斤棉花奖励一分钱。也是在那一年,我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了母亲奖励的10元钱,并用这10元钱到乡里的供销社里,平生第一次自己为自己购买了喜爱的两本书——《高山下的花环》和《朱德总司令》。之所以买这两本书原因有二,一是那时的书目太少了,再就是因为从小听到关于朱德司令的故事很多,对他充满了崇拜,同时也对战争题材的书非常的感兴趣。买回书后,当我拿着《高山下的花环》一书念给母亲听时,母亲是开怀大笑,因为我那时把“靳开来”的“靳”读成了“革”。闹出笑话归闹出笑话,我想也许从那时起,可能就为我今后的阅读和写作奠定了思想方面的基础。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看着劳累的母亲,我开始逐渐懂得了生活的不易,于是学习更加刻苦,并最终通过学习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城市参加工作后,我回家的次数逐渐减少,每天面对的是忙不完的事务和应酬,满眼的高楼大厦和穿梭的汽车人流,脑子里很少再想自己少年时代与母亲在田地里一起劳作的场景。而现在,当我看到这洁白的棉花,特别是当我把脸贴在它身上的时候,一股温馨、一股暖流瞬间传遍全身,往事也刹那间在眼前生动起来。

    棉花,棉花,你何止只是给予我温暖,你是爱的使者,你是希望的寄托,你在世间撒泼着你的无私,你用生命谱写着生活的无限美好。

    我爱你,棉花!





2009311日晚写于家中,全文2240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9-3-12 07:51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问好!
3#
发表于 2009-3-12 09:32 | 只看该作者
棉花,棉花,你何止只是给予我温暖,你是爱的使者,你是希望的寄托,你在世间撒泼着你的无私,你用生命谱写着生活的无限美好。
读出一种感恩之情来自于棉花的温暖.
4#
发表于 2009-3-12 09:32 | 只看该作者
由棉花牵出的一段生活回忆,质感生动而又情愫浓郁,悲悯与感念的色彩明晰。不错的文笔,欣赏并问好!
5#
发表于 2009-3-12 09:44 | 只看该作者
生活气息浓郁也深厚。当然,因为有着最真切的生活体验,所以,对于畴昔中的场景不仅只是作为一种忆念,更多的却是对现实生活的丈量。问好!
6#
发表于 2009-3-12 10:31 | 只看该作者
棉花,棉花,你何止只是给予我温暖,你是爱的使者,你是希望的寄托,你在世间撒泼着你的无私,你用生命谱写着生活的无限美好。

清新质朴!欣赏。
7#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21: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摇曳风铃 于 2009-3-12 09:32 发表
棉花,棉花,你何止只是给予我温暖,你是爱的使者,你是希望的寄托,你在世间撒泼着你的无私,你用生命谱写着生活的无限美好。
读出一种感恩之情来自于棉花的温暖.

感谢你的阅读、点评和鼓励,向你学习,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21: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3-12 09:32 发表
由棉花牵出的一段生活回忆,质感生动而又情愫浓郁,悲悯与感念的色彩明晰。不错的文笔,欣赏并问好!

感谢敬老第一时间的阅读和点评,文学素材来源于生活,以后我会更加努力的,问好先生!
9#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21: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3-12 09:44 发表
生活气息浓郁也深厚。当然,因为有着最真切的生活体验,所以,对于畴昔中的场景不仅只是作为一种忆念,更多的却是对现实生活的丈量。问好!

还是那句话,骨子里总是对过去的生活记忆犹新,是感恩,是回味,是思考,抑或是感悟,感谢杜斑斑的鼓励和支持,其实文学的根基就在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文字是苍白无味的,就像高满堂的作品,随时都给人以感恩和思考,甚至教给我们如何做人。多谢杜老师的关注和支持,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21: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09-3-12 10:31 发表
棉花,棉花,你何止只是给予我温暖,你是爱的使者,你是希望的寄托,你在世间撒泼着你的无私,你用生命谱写着生活的无限美好。

清新质朴!欣赏。

多谢高老师一直以来的关注支持和鼓励,更感谢你的无私和无谓,曾在去年的一次聚会中见过你,但只是擦肩而过,如果有机会我会向你多多请教,问好。
11#
发表于 2009-3-13 09:36 | 只看该作者
你的文笔功底很扎实,这点我很早就注意到了。希望经常在这里读到你的文章。
12#
发表于 2009-3-13 09:50 | 只看该作者
在意象里融着亲情与美好的情愫,读来温馨,欣赏!
13#
发表于 2009-3-13 11:57 | 只看该作者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看着劳累的母亲,我开始逐渐懂得了生活的不易,于是学习更加刻苦,并最终通过学习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通过棉花的回忆来展示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好!学习,拜读,问好若水朋友!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20: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3-13 09:36 发表
你的文笔功底很扎实,这点我很早就注意到了。希望经常在这里读到你的文章。

感谢敬老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正是自从结缘中财,结缘各位老师,并在你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才是我有了今天的进步,是中财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平台,是各位老师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动力,若水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问侯敬老!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3-13 20: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3-13 09:50 发表
在意象里融着亲情与美好的情愫,读来温馨,欣赏!

很喜欢琴版主的文字,感谢你的关注和支持,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1 03:26 , Processed in 0.11624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