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杜永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村灶台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08: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09-3-19 20:20 发表
用大锅炖的菜特别好吃。斑斑的文章写的朴实,耐看,在别人不注意的生活细节中,写的活色生香。我不喜欢烧柴禾,所以就用了不久大锅,灶台儿就扒了。可是恨怀念,那段日子。


感谢龙女版主的关注与鼓励。其实,在冬天,我更喜欢烧锅呢,特别暖和呢。问好 !
6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08: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邓荣河 于 2009-3-19 20:24 发表
灶台,是构成乡村底蕴的重要部分,是农家人朴实生活的写照,是子女们心中时时刻刻的念想。不管生活质量如何的提高,他们一定离不开灶台,只要有灶台的存在,就有炊烟的弥散,乡村也就会弥满着自然的、宁静的、淳厚的 ...


感谢你的关注与思想上的一致认同。难得。问好!
63#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08: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09-3-19 20:27 发表
把乡下的生活原始复印出来,浓香醉人,好一幅乡村即景。学习!


感谢曹版主的关注与鼓励。握手。拥抱!
64#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08: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紫丁香260 于 2009-3-19 21:04 发表
大锅炒菜,熬粥,确实香。跟着杜版回忆了一回美味。学习杜版精彩文章!


感谢你的关注与鼓励。最近忙不?
65#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08: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于文华 于 2009-3-19 21:23 发表
灶台,是构成乡村底蕴的重要部分,是农家人朴实生活的写照,是子女们心中时时刻刻的念想。不管生活质量如何的提高,他们一定离不开灶台,只要有灶台的存在,就有炊烟的弥散,乡村也就会弥满着自然的、宁静的、淳厚的 ...


感谢文华的关注与热情的鼓励。这周还在期待着你的新文章呢。问好!
66#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08: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宋长征 于 2009-3-19 21:37 发表
如今还是想念乡村的灶台,应是土木熬的饭才香吧,那弥漫的气息,飘散在记忆的深处,久久萦绕!


感谢长征的关注与鼓励。握手。致意!
67#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08: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秦时明月 于 2009-3-19 22:26 发表
朴素,温馨。醇厚,绵长。这样的回忆使人心颤!学习了!


感谢明月的关注与鼓励。问好!
68#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08: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飞花落叶 于 2009-3-19 22:42 发表
杜版的文字温暖又温馨,永远值得一读!
最近比较忙,但是再忙,中财这里还是要上来瞧瞧的。
学习杜版好榜样——俺慢慢学哦。


哦。会议多吧。我们也开始忙哦。这不,昨天上午“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往下就是学习。
69#
发表于 2009-3-20 10: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3-19 11:07 发表


感谢琴版主悉心的点评与热情的鼓励。初当版主,我们全力支持你。问好!


嗯,谢谢你和版主们及各文友的支持与鼓励!
70#
发表于 2009-3-20 11:06 | 只看该作者

读杜永生散文《乡村灶台》

  作者的这篇《乡村灶台》,目光转向了构成中国皖东乡村传统家庭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角落,以一个微小的点切入作为独特视角观照整个皖东农村的原始生态环境,从而牵出一种始终氤氲于作者心头几乎难以化释得开的浓烈乡情,意味着自己和那些古朴乡村亲人们与那永远无法遥远的家乡人祖辈一路延续下来息息相关不绝于缕的烟火气息之难以割断之情,进而传达出一种同样浓烈得无法化解的人文关怀。一个小小的灶台,大作一篇文章,针角绵密,探察入微,其新意在于,怀旧之中,阐释真正属于家乡人日常中不可或缺的家庭生活内涵。因之,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在写这篇文章时,作者始终如一清晰地把握着这样一条主线,笔下来的简洁,明快,深沉,婉约。在大文化方面,这一篇微小的《乡村灶台》所展示的内容则丰富了当代农村文学的风情画廊,更为作者的整个乡村作品系列生发出一条鲜活的情感脉络,可以看作是作者表现精神创作原动力的重要一笔。泥土灶台,这一构成乡村底蕴与象征意味的重要部分,是农家人朴实生活的真切写照,也是无论离开家乡多久多远亦让游子们心中永远记忆犹新的一个代码。这一评价,在结尾处我们得到印证,作者概括乡村灶台带给人们包括自己的那种原汁原味复杂又清新的生活印记堪称精妙,十分到位:灶台,是构成乡村底蕴的重要部分,是农家人朴实生活的写照,是子女们心中时时刻刻的念想。生活不管生活质量如何的提高,他们一定离不开灶台,只要有灶台的存在,就有炊烟的弥散,乡村也就会弥满着自然的、宁静的、淳厚的气息。不仅有感而发,也突显了这篇《乡村灶台》的深刻内涵。
71#
发表于 2009-3-20 14: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3-19 16:54 发表


感谢你的关注与鼓励。那个逮土鳖子的场景更是记忆犹新啦。问好!

————————————————---
那就等着欣赏杜版的《捉土鳖》出世
7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16: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3-20 10:27 发表


嗯,谢谢你和版主们及各文友的支持与鼓励!


应该的。你的加入,这里更精彩!
73#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16: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芳香碧丝草 于 2009-3-20 14:16 发表

————————————————---
那就等着欣赏杜版的《捉土鳖》出世


哦。这还真的提醒了我呢。先记着。
74#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16: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霍名夏 于 2009-3-20 11:06 发表
  作者的这篇《乡村灶台》,目光转向了构成中国皖东乡村传统家庭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角落,以一个微小的点切入作为独特视角观照整个皖东农村的原始生态环境,从而牵出一种始终氤氲于作者心头几乎难以化释得开的浓 ...


非常感谢老霍如此悉心的点评。我先记下。到政府办事。晚上再来感谢!周末愉快!
75#
发表于 2009-3-20 17:02 | 只看该作者

浓郁的乡村意味

:victor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04:57 , Processed in 0.13160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