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32|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春天的喜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0 0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春天的喜鹊



  喜鹊一直是欢乐喜庆的象征,它们也总喜欢和人住得近些,虽然它们的叫声并不怎么清脆好听,但人们还是愿意听这“喜鹊叫喳喳”的。


  房后高高的杨树顶上,有两个喜鹊窝了。春天来后,它们早早的就把窝搭好。可能这时候,喜鹊宝宝应该快孵出来了吧,前几天从树下走过,它都在喳喳喳地“撵”我呢,每天出来散步,看到高高的鸟窝时,自然也会想起陕南那个家里的喜鹊。


  那里家家房前屋后都有几棵高高的椿树,喜鹊也很多,所以很多的椿树顶上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窝。春天的时候,我喜欢看它们来来往往地忙碌,看它们从别的树上用嘴折下干树枝,然后飞到椿树上,在一个估计最安全的树杈间试探着放上第一根,“工程”开始往往是很艰难的,“万事开头难”吧,尽管它小心翼翼地放在那里,往往还会掉下来,尤其是有风的时候。但它不会甘心,一次一次地尝试努力,只要最基础的几根搭稳后,就顺利多了,再不断从地上捡拾或从树上攀折细细的干树枝,然后衍泥封固,在最里面再用干草和羽毛铺垫。等到窝儿“峻工”,它们也就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喜鹊一般是产下四五个蛋后就开始孵化了,以后会很少看到喜鹊妈妈的身影,一直是那个丈夫在尽职尽责地出去,带回好吃的来。等到小喜鹊孵出,它们便要轮流出去觅食了,因为有几张嘴在等着吃呢,甚至有时候两个都出去,也不能满足日渐长大的小喜鹊的胃口,这时候的喜鹊爸爸妈妈往往就会做出错误但也是无奈的选择。比如跑地里去刨出那刚种地里的玉米种子,比如偷走人家刚孵出的小鸡儿,然后去喂自己的孩子。所以有些人在这时候会特别不喜欢它们,想尽办法捣垮它们的窝,或者在地边放上带毒的粮食,然后把第一个尝试者,挂到地边的树枝上“杀鸡给猴看”。

  看到地边被“斩首示众”的喜鹊,我也很心疼,它们其实不是故意的,都说“人无完人”,何况鸟呢?它只是为了养育几个刚出生的小喜鹊,只要喜鹊长大了,它们就不会再来偷吃人类的东西,只是很勤劳地觅食虫子了。这是作为母亲的喜鹊在特殊时期最无奈的选择吧,如果这样地惩罚了它的错误,无辜的小喜鹊不是更可怜了吗?


  其实说实话,有段时间我也恨过它。那年,我从一本书上看到有电热毯孵小鸡技术,出于好奇,出于对小鸡儿的喜爱,我试着先放了六十个新鲜鸡蛋,最后孵出了三十二只小鸡,(毕竟是第一次,这样已经算可以了吧。)看着毛绒绒的小鸡儿,听着别人夸我能干,当然是很开心的啊。太阳出来了,我常常会把装着小鸡的两个纸箱子拿到外面,让它们晒晒太阳。可后来我发现莫名其妙的少了一只,接下来的几天也是每天少一只,真是怪事了。它们那么小还不能跳出箱子,当然不会跑丢啊。有人就说:可能是喜鹊给叼走了。当时真不明白,喜鹊不是只吃虫子的吗?直到有一天亲眼见到。


  那天听到小鸡的惊叫我就跑出来,正好看到它叼着我的小鸡飞起来,可怜的小鸡还在直着声的叫着,我拚命地去追赶:“你这个坏喜鹊,赶快给我放下!”,最后它迫于我的执着放下猎物飞走了,可那只小黄花鸡儿已奄奄一息,我终没能救活它。看着小鸡在我手心里死去,我真的也是很恨喜鹊的,它为了喂自己的孩子,就要伤害别的孩子吗?它和小喜鹊一样都是刚孵出来几天的小生命啊。


  可当抬头看到几只张着嘴巴的小喜鹊,也替它着急,那每一张大大张着的嘴巴,要用多少只虫子才能喂饱呢?


  后来,我总是精心看着我的小鸡们,进去的时候把它们捉到箱子里,然后盖上,就再没发生过那种事故了。两只喜鹊再也没有来,只是看到它们每天早出晚归地更忙更累了,好在小喜鹊长得很快,有二十几天就开始在树上学飞,不久后,它们就可以自立了。
  

  喜鹊会用人喂养的小鸡养育自己的孩子,但人利用它孵出的小鸡,它却不会伤害。听说原先有几家人经常会偷偷把喜鹊蛋拿出来,换成鸡蛋,等二十一天后再把小鸡偷回来,想那喜鹊妈妈也真是傻得让人怜了,它也只能是站在空空的巢旁鸣叫几天。


  喜鹊,吉祥喜庆的鸟儿,全年成双成对,不知为田野消灭了多少害虫,即使在春天的繁殖期有点过失,也应该是功大于过了吧。

  而且我更感动于它们夫妻的和睦专一,不会象有的鸟那样朝三暮四。它们的团结、恩爱、勤劳、平淡更让我喜欢,每天辛勤劳作以养家糊口;每天相伴左右,恩爱有加;每天出入林间田野,更是功不可没啊!


  春天是多风的季节,好在风是干净的,一点也没有尘土飞扬的感觉。


  而有一年有一天的风却很大,夜半急骤而来,让人惊恐而醒,甚至能听到屋上瓦片的响动,还有被风折断的干树枝掉落屋顶的声音,不免心中惴惴。好在天亮不久风就停了。院子里被风刮得很是干净,而前面小屋旁边地上一些零乱的干树枝,却让我在片刻的懵懂后,下意识地抬头看头顶上那棵树,上面的喜鹊窝不见了!在更远一点的地方,发现了一团草和羽毛缠绕得很结实、温暖的小窝,里面有三个被摔裂开的蛋和两只刚刚孵出的小喜鹊,它们挣扎着却发不出声音。


  风停不久,两只喜鹊便登上梧桐树顶焦急地寻找,鸣叫,那情景那声音让人不忍多看不忍多听……直到两三天后,它们不叫了,不找了。然后又开始衔枝、衍泥,修建另一个家,渐浓渐密的树叶会让它们的家更安全些的。


  今夜又有风袭来,不知房后杨树上的小家和三千里外椿树顶的喜鹊们都可还安好?




[ 本帖最后由 若谷 于 2009-3-24 10:37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3-20 08:12 | 只看该作者
正在欣赏中。问好!
3#
发表于 2009-3-20 08:14 | 只看该作者
细腻的观察,传神的描写,演绎了喜鹊在春天的生存状况,表现出了深刻的悲悯情怀。问好。
4#
发表于 2009-3-20 08:23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叙述的语言很鲜亮,有温软的情愫,也有多动物生存的慨叹。喜鹊是乡村里最为喜庆的鸟儿,过去,每一个乡村,都有数个大小一致的喜鹊窝,这似乎就是一种标志,标志出乡村真实的底蕴。可是,这些鲜活生动的景致也正在逐渐消失中,为什么?你看现在的乡村哪还有多少的喜鹊叫或喜鹊窝呢?这里的原因是多种的,但喜鹊的叫声依然回荡在我们的心间。文章的第九段:“看到地边被“斩首示众”的喜鹊......”来的有些突兀,没有任何前期铺陈的迹象,是否考虑添加以至连贯呢?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08: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3-20 08:23 发表
文章叙述的语言很鲜亮,有温软的情愫,也有多动物生存的慨叹。喜鹊是乡村里最为喜庆的鸟儿,过去,每一个乡村,都有数个大小一致的喜鹊窝,这似乎就是一种标志,标志出乡村真实的底蕴。可是,这些鲜活生动的景致也正 ...

谢谢杜老师提示,我好好修改下。问好!
6#
发表于 2009-3-20 08:37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样文章的叙述层次就井然了,读起来就很顺畅。好文,精华鼓励!
7#
发表于 2009-3-20 08:39 | 只看该作者
对喜鹊的钟爱可见一斑,再深入下去些···有些空隙!问好朋友,浅见!

[ 本帖最后由 曹国魂 于 2009-3-20 08:40 编辑 ]
8#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08: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薛暮冬 于 2009-3-20 08:14 发表
细腻的观察,传神的描写,演绎了喜鹊在春天的生存状况,表现出了深刻的悲悯情怀。问好。

感谢薛老师的点评及鼓励,问好薛老师!
9#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08: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09-3-20 08:39 发表
对喜鹊的钟爱可见一斑,再深入下去些···有些空隙!问好朋友,浅见!

谢谢国魂朋友的意见,昨天写得有些匆忙了,我现在正在修改。问好!
10#
发表于 2009-3-20 08: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若谷 于 2009-3-20 08:42 发表

谢谢国魂朋友的意见,昨天写得有些匆忙了,我现在正在修改。问好!



这回好像好了,刚才字体都比一样呢!
11#
发表于 2009-3-20 08:55 | 只看该作者
生活气息浓郁的文字,写出了自己的悲悯情怀,大自然中的生物为了各自的生存就是这样弱肉强食的繁衍生息,一代代,一年年,直到永远......

问候妹妹。:)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11: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09-3-20 08:47 发表



这回好像好了,刚才字体都比一样呢!

呵呵,当然,你看得时候肯定我还在修改呢。谢谢朋友关注,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11: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海怡 于 2009-3-20 08:55 发表
生活气息浓郁的文字,写出了自己的悲悯情怀,大自然中的生物为了各自的生存就是这样弱肉强食的繁衍生息,一代代,一年年,直到永远......

问候妹妹。:)

是啊,有好多自然现象是让人心痛的。问好海怡姐!
14#
发表于 2009-3-20 12:05 | 只看该作者

读若谷散文《春天的喜鹊》

  来自生活的文字与感受,很真切,很传神,也喜兴,仿佛注目着一群报春的花喜鹊。
15#
发表于 2009-3-20 13:23 | 只看该作者
看完若谷的文章,让我想起一句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欣赏若谷的美文!问好!祝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01:56 , Processed in 0.20731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