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77|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云天雾地话西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0 0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杂文写到今天,有些文章越来越难懂了。《杂文报》1349期《由“皮袍下的小”谈及“哲学医师”》(以下简称《由》文),读了几遍,才算榨出其中的味,似乎要每个人学会自省,“看到其他什么‘袍’之下的‘小’的同时,也看到自己藏着掖着的‘小’”。不过明白中还有糊涂:这自省的人中不论是否包括“臭老九”,若都“自觉不自觉地撩起‘皮袍’让人看‘小’,像公路边为讨好司机‘停车吃饭’而撩起短裙、露出迷你三角裤的拦车女”,岂不提倡一种更广泛的“自轻自贱”?

        《由》文从鲁迅《一件小事》谈起,接着讲“西方有一位经典作家说过:只有劳动才能产生价值。而且这位穷得叮当响的学者又把劳动单纯地界定为体力劳动,于是‘卓别林’统水线上拧螺丝帽是伟大的劳动,产品设计、生产管理、投资及资金运作者等,都有剥削者和‘寄生虫’之嫌,后者就是资本家,有被革掉命之虑。在这种背景下,即不是体力劳动者又富有自省精神的鲁迅便有了《一件小事》的创作。由于鲁迅名而文章也名,‘皮袍下的小’以后几乎成了知识分子的耻处,在某种专制威逼下,”知识分子的这种自省成了作者所嘲弄的拦车女那样的“自轻自贱”。

        读后如在云雾里。首先不知道经典作家是谁。西方经济学家很多,符合作者给定的四个条件:1经典作家、2穷得叮当响、3革剥削者命、4有对鲁迅一代知识分子产生影响的背景,大概只有马克思一个。但是第一,马克思没有说过只有劳动才能产生价值。相反,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针对德国工人党提出的“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马克思明确表态“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说过:流通和商品交换不会创造价值,只是为了说明价值增殖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再多的意思是没有的。第二,马克思没有把劳动单纯界定为体力劳动。为了考察资本社会主要支柱产业资本,他更多分析了卓别林式的体力劳动,但这里所谈的仅仅是商品的价值决定,而不是对劳动的界定。当年杜林先生企图在这里发现马克思犯了“只有小学生才会犯的很不象样的经济学上的错误”(反杜林论),遭到了恩格斯的驳斥。今天如果有人再把连小学生也不会再犯的低级错误强加给马克思,“要么是弱智,要么就是‘形而上学猖獗’者”(《由》文语),因为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已经明确有了“脑力劳动”的概念。第三,作为一位革命领袖,马克思倡导的是一种更为科学更为合理对整个社会生产的现代化管理,他不会也没有将产品设计、生产管理都视为剥削。当然,对于那些以“投资及资金运作者”自居羞羞答答掩饰其剥削本质的寄生虫,马克思是要革其命的;这种革命是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而言。

        如果《由》文提到的作家不是马克思,我们不必费神猜是谁了;但不管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先生《一件小事》也只是篇第一人称小说,他虽赞扬了劳动者高贵品质,同时也表达了“我”对车夫的尊敬及向劳动者学习的愿望;皮袍下的“小”是一种知识分子的自省。以后的专制和对知识分子的不公自有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任何归咎于先生或更早伟人的企图都是荒谬和毫无根据的。

        在谈了东西方两位名人后,作者又提到中国和巴西。文中说:“对于那些时时不忘念念有词曰‘XXX教导我们说’的人,目前没有什么药可救的,而对于唯心主义迷了心窍、形而上学猖獗的人,现在出现了一种医院,值得推荐介绍。报上载,巴西一些大中城市近年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哲学诊所’,里面坐堂的是哲学医师,由于生意红火,还引得失宠的心理医师的妒嫉和忌恨。”XXX名字对于从文革那段历史走过来的人都知道是谁,作者不说我们也且装糊涂。作者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还有所偏爱,认为有药可救,并郑重推荐了巴西的哲学诊所。就让我们随作者走进珍所看看洋医师的手段吧:“哲学医师会告诉你:世界上除了沙漠,凡是有人的地方,都分左中右。”

        这段话好熟悉,翻开书本,原来是毛泽东1957年讲的。原文是:“除了沙漠,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一万年以后还会是这样。”他是以批判态度讲这段话的,想不到巴西有人念念不忘。作者也真幽默,他把还可医治的病人荐到了个无药可救的哲学诊所。

        时代发展到今天,言必称马列显得迂腐了,很多人转而崇拜起孔方兄。信不信也好,提不提也罢,让这些伟人们在地下安息一会吧,别动不动就拿他们开涮,何况用来作涮的材料本身又是胡编乱造。
2#
发表于 2009-3-20 09:2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其实马克思更适合做诗人!
3#
 楼主| 发表于 2009-3-20 09:32 | 只看该作者
:)《共产党宣言》未尝不是一首诗
4#
发表于 2009-3-20 16:23 | 只看该作者
杂文之难,不在于人,而在开形势,这是当前写杂文者共同的感受
5#
发表于 2009-3-20 17:45 | 只看该作者
时代发展到今天,言必称马列显得迂腐了,很多人转而崇拜起孔方兄。信不信也好,提不提也罢,让这些伟人们在地下安息一会吧,别动不动就拿他们开涮,何况用来作涮的材料本身又是胡编乱造。——同感。孤陋寡闻,“哲学医师”还是第一次听到:)

仔细拜读。好文,欣赏学习。
6#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11: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本文的重点就是这些现象,现在有些人动不动就批判马克思主义,批判辩证法,装深沉,装底蕴,装文化。如果是真正的思想反思值得欢迎,怕的是无知无耻的无畏。
7#
发表于 2009-3-21 11:40 | 只看该作者
  不管是正确或错误的主义,被正确或错误的利用更重要。
8#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12:1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利用,要批判的是利用本身。
9#
发表于 2009-3-21 21:49 | 只看该作者
再读,提。

不能否认,这一年来,江天的文章在争鸣中有了质的飞跃!!!

在此学习各位,并感谢大家对论坛的支持。
10#
发表于 2009-3-21 23:08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杂文叫人读三遍才读出意思,那么,在今天这个时候,还有几个人会读三遍呢?那么,这样的杂文又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听一段张震鬼故事呢!
11#
发表于 2009-3-22 10:36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单纯”意义上的杂文不一定需要长篇大论。而一些百子杂文,说理透彻,读起来言简意赅。以随笔、小说或诗歌等形式见长的“杂文”或可冗长,情理交融,能读出“故事”性。
12#
发表于 2009-3-22 10:51 | 只看该作者
拨去玉德老师笔下的云雾,我们对西东的东西有了渐清的透析,原来西方引经据典、大力倡导的不过是“拿来主义”的版本。
13#
发表于 2009-3-22 16:36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继续当观众。从中学习长见识。
14#
发表于 2009-3-26 08:16 | 只看该作者
  被批判的那篇杂文没有看过,看了这篇文章,知道了个大概。不过,各种观点充分能表达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那篇文章也一定有它的“道理”。
  应该欢迎各种思想观点的交流与争论。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09:42 | 只看该作者
那篇文章也一定有它的“道理”。

它的“道理”是对被批评者随意歪曲。无知无畏不可怕,可怕的是无耻无畏。在“解放思想”的旗帜下,有些人是很不实事求是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9 04:45 , Processed in 0.04884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