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93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近亲繁殖效应与近亲共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1 1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亲繁殖效应与近亲共事

  “血缘相近的种、属结合生育后代,导致出现退化或畸变的现象。”,这是被业界称之为近亲繁殖效应的管理定律。究竟它对企业管理有何关系和作用?我们来看看近亲结合的情况就知道了。

  一些偏僻落后的地区,直到今天近亲结婚还是一个难以绝种的旧习俗。表哥跟表妹结婚可以“亲上加亲”,甚至堂兄与堂妹结婚可以“不断亲缘”,依此类推,直系亲属以及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如:堂兄弟姐妹、舅、姨、姑、叔等……凡带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在那些几乎被法律和文明遗忘的山沟地角,由于新的现代理念很难传递到位,近亲结婚的旧习俗就不会轻易退步。专家医生调查的结果显示:那些落后地方近亲结婚不仅后代呆傻、畸形、怪胎或患有一些奇怪的基因疾病,也增加了他们下一代遗传性疾病的继续发生。

  通常,人体难免携带某些遗传病基因,一般它是隐性的,如与相同血缘也带有这种遗传病基因的近亲结合,那么,隐性遗传病就可能加倍的被遗传扩散,而跟非近亲结合,则遵循了取长补短、优胜劣汰的互补规律,在生理的自然选汰中,大部分基因遗传疾病将在精卵交合中被过滤掉。有关的死亡调查报告还记录了近亲结合的新生儿童死亡率要比正常者高出3倍,而近亲结合的遗传性疾病发病率要比正常者高出150倍。这是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据!无怪乎新的《婚姻法》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血缘相近的种、属结合生育后代,导致出现退化或畸变的现象。——这一近亲繁殖效应告诉我们一个卫生常识的同时,也给了我们这样的思考:如果在企业招聘和工作岗位分配的时候,将一些来自同一个家族血统、同一个地域范围,乃至来自同一所大学院校的员工分配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让他们彼此协作共事的话,也可能出现互相掩盖、互相包容、互相迁就的“隐性毛病传染”。虽然,他们之间可能产生一种亲和力,同时也可能产生一种掩藏缺点毛病的“近亲繁殖效应”,所以,国外一些老板拒绝同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在公司相同岗位工作,明智的老总也不会把自家的姑舅叔姨拉到身边来谋职。

  一个老板真的有才华能力,未必要倚靠亲戚来完成事业,靠这种天赐的血缘关系来维持一种家族式的稳固,其实恰恰暴露了这个老板的无能与弱点,不然,如果你有能力驾驭那些无血缘关系的人,为什么还要搞裙带关系呢。也许,从初衷上考虑是有一定道理的,肥水不流他人田,万一出现贪污啦挪用啦侵吞啦,毕竟是自家人,吃了用了,心可能没有来得那么痛,好歹是自己亲属花了那些财产。但是细想就会知道,与其担忧出现这种败家子式的腐化作最坏的打算,不如严加堵塞漏洞,未雨绸缪,任用一些品学兼优,积极能干的人来谋事,把企业公司引向健康的正规。我们见过听过不少这样的故事,儿子在父亲的手下身居要职,结果把父亲几十年辛辛苦苦的家业给败得债台高垒,儿子还蛮有一套理论振振有辞的说,谁叫他是我爹呢。好像儿子花父亲的心血财产是天经地义的,从小就这个这么宠惯了,仿佛父亲生育养育自己,这是父辈的本性和天职,谁叫他要生自己的。儿子们或多或少带有这种靠山思想的现实中为数不少,有的父亲还是普通工人和干部,儿子们也带有这种心理,甚至连父母都退休了,还出现了一个队伍庞大的“啃老族”,就吃父母的,不吃白不吃,父母都老了,留那么多钱干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当然,我们不否认父子共事中不乏儿子孝敬、勤奋、子承父业的例子,但是,近亲相处的弊端毕竟客观存在,那种依赖亲人的心理也会让被依赖方累垮,成为一个摔不掉的包袱。

  可以说,近亲繁殖效应从遗传科学的角度,对业界用人问题具有一针见血、针砭时弊暗示力,当然,我们还可以对近亲共事从历史角度加以分析出一些病根。首先,近亲存在一种“给予和索取”的不合理关系,反正自家人,要什么东西拿去就是了,这样的世俗思想相当普遍。白拿的结果是愈演愈烈,最后拿得你倾家荡产也说不定,还得来个“亲兄弟明算帐”。直系亲属还存在一种抚养与被抚养的依赖关系,这是法律明文规定的,父母有对孩子抚养的义务。从小养啊养,养了十几二十年,在成人的初始阶段这种依赖性是不会很快断奶断根的,扩散到工作中去就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其次,近亲之间在过去的日子里,都有很多共同生活史,连对方穿着裤衩在院子里纳凉,喜欢穿什么颜色款式的内裤都一清二楚,甚至连对方身上什么位置有个胎记和黑痣都很熟悉,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你的底细脾气被了解得一览无余,他一点不怕你了。这样的近亲共同生活史却并不等于就是感情,更多的是亲情和爱。而爱是一种痛,对于付出方而言是需要放血的剧痛。爱得起,爱有善果也罢了,但往往是爱出一个个好吃懒做的家伙,未必你爱不起,而是害得被爱的人成为饭囊草包,结果还是不得不收敛放弃,让他自食其力,磨练成长,乃至自生自灭。

  回头再来看看老板任用四面八方的陌生人才,显然,不存在这种底细脾气被了解得一清二楚,失去敬畏的情况,由于大家都彼此存在一定的生分而谨小慎微,礼貌礼节相待,事情反而好办。应该说,保持适度的间隙也是个体生存的起码需要,所以,有人倡议家人、夫妻需要有一定的离别、疏远,反而可以体会到真情。距离,可以产生美感、神秘感和新鲜感。

  通过近亲结婚的危害看近亲共事的利弊。虽然,近亲结婚与近亲共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近亲共事那种包庇、掩盖、迁就对方缺点和错误与近亲结婚扩散遗传病却存在一些共性。看到一个人吸烟、赌博、随地吐痰之类不文明行为,本来是应该制止反对的,但他是你的爹、老公和什么亲人,你就可能睁只眼闭只眼或者看不到。法庭上亲属法官回避出庭也是一样道理,就是考虑近亲可能偏袒、作弊,公司用人避免近亲共事,更多的是考虑他们之间可因近亲而产生的眼光局限性,看不到对方的不足,任其恶性膨胀。

  尽管近亲共事的好处可以省去摸底调查、建立感情基础的环节,但近亲之外是一个海阔天空的大世界,人才济济,百花争艳,大有人才资源可挖。档案、履历、学历、犯罪前科记录等等身份材料,同样可以提供了解一个人的有力证据,而感情的培养,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修养、人格魅力和处世态度,而不单是血缘关系。不难看出近亲繁殖效应对管理所具有的参考价值:它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恰如近亲繁殖一样,那些素质不高的近亲共事,所导致的可能是工作上的懈怠、推诿、散漫、攀比、单调的另一种畸变。倘若你是老板,你的亲人不能在你面前表现出好素质,还是让他到其他公司去锻炼发展,把各有个性美的人才吸收进来,让你的公司色彩丰富一点。




[ 本帖最后由 许也 于 2009-3-21 20:09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2 14:56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更多的朋友们参与到本版中来探讨、交流。
3#
发表于 2009-3-22 16:37 | 只看该作者
近亲繁殖是民营企业的大敌,也是民营企业的通病。许版谈得很深刻独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09-3-22 21:10 | 只看该作者
“近亲繁殖”的结果可能是出现家族的暂时壮大,由于无法克服自身的一些致命弱点,最后还是要掉下来。混血儿据说身体智商都优于一般的后代,说明了一个反方面的问题,越远的结合越可以互补优点:)

[ 本帖最后由 许也 于 2009-3-24 10:27 编辑 ]
5#
发表于 2009-3-23 10:19 | 只看该作者
著名歌星费翔为同时拥有美国和中国血统而自豪……呵呵。越具有差异性的结合,越能够获得优化。
6#
发表于 2009-3-23 18:07 | 只看该作者
靠制度管理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只靠血缘来维系生存这是人人能做到的。
恰如近亲繁殖一样,那些素质不高的近亲共事,所导致的可能是工作上的懈怠、推诿、散漫、攀比、单调的另一种畸变。
7#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9: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逆水行舟 于 2009-3-23 10:19 发表
著名歌星费翔为同时拥有美国和中国血统而自豪……呵呵。越具有差异性的结合,越能够获得优化。


结合了两个大国的优点,中西合璧,交际、合作也是这样的,需要互补,就不能老是自己近亲混在一块做事。
8#
 楼主| 发表于 2009-3-23 19: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跃农 于 2009-3-23 18:07 发表
靠制度管理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只靠血缘来维系生存这是人人能做到的。
恰如近亲繁殖一样,那些素质不高的近亲共事,所导致的可能是工作上的懈怠、推诿、散漫、攀比、单调的另一种畸变。


共事合作者,限制在过于狭隘的地域范围内,不仅缺少全面的代表性,而且容易画地为牢,作茧自缚。
9#
发表于 2009-3-23 21:07 | 只看该作者
观点好,论证严密,有现实意义。学习,问好!
10#
发表于 2009-3-24 09:4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可谈了很久,仍不见改变,可见世袭的浸润与影响是多么的顽固,也可见裙带关系的根深蒂固。归根结底,这就是人性的一种丑陋,也是认识的一种狭隘与落后。欣赏许版深刻的文章!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10: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邓绍卫 于 2009-3-23 21:07 发表
观点好,论证严密,有现实意义。学习,问好!


欢迎新朋友光临,还望再来,并参与。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10: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3-24 09:44 发表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可谈了很久,仍不见改变,可见世袭的浸润与影响是多么的顽固,也可见裙带关系的根深蒂固。归根结底,这就是人性的一种丑陋,也是认识的一种狭隘与落后。欣赏许版深刻的文章!


说明各地都有类似情况,轻重不同而已。看来需要开阔视野,学习一些跨国公司的经验:)怎样广招贤才。
13#
发表于 2009-3-24 11: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许也 于 2009-3-23 19:39 发表


共事合作者,限制在过于狭隘的地域范围内,不仅缺少全面的代表性,而且容易画地为牢,作茧自缚。
的确是这样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13: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跃农 于 2009-3-24 11:37 发表
的确是这样



的确这样的啊“宜于事,不拘内外;得其人,无论亲疏。”,只要是人才,非亲友关系的异地他乡的也可以一视同仁的任用,大胆用,不应该拘泥于“近亲”和地方范围
15#
发表于 2009-4-13 13:06 | 只看该作者
深刻,来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21:48 , Processed in 0.05332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