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6:34 编辑
解读老子眼中的知足
老子眼中的知足是高级智慧,仅五千言的《道德经》就多次提到“知足”这个字眼,可见其分量。在第三十四章,他说:“知足者,富也。”我以为老子说的富,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在人们心目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一切烦恼的根源。知道满足,就是富有,因为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所谓“广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良田万顷,日食几何?”佛教称我们这个世界为欲界,不止是因为我们人类及其他动物,都是因为而或是凭借情欲而来,而且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工作,学习,生活、情感,每一样都离不开“欲望”二字。倘若不自醒,不满足,那无疑就是掉进无底的深渊,结果是物质越发达,精神越堕落。几千年前,老子早就敲我们的脑壳了,是应该清醒一下了。
老子在第四十五章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是说,懂得知足精神境界就高,所谓“有求皆苦,无欲则刚”,“事到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就是说的这个。把物欲、情欲踩在脚下,凡事有度,一切适可而止,谁又能羞辱你呢?试想如果一个人满脑子都是阴谋、贪欲,纵使他锦衣玉食,一掷千金,坐拥万顷,重权在握,又能得到谁的真心爱戴和尊重呢。
在第四十七章,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高,实在是高。历史上因欲望膨胀,造成杀身之祸的比比皆是,枚不胜举,有为女色的,有为财宝,有为名利,说也说不完。明代文征明,一首《知福歌》说的极好:
小小房,低低屋,粗粗衣,稀稀粥。命该咬菜根,莫想多食肉。惟适意,怕甚的,鬓斑斑,且开怀。为甚的,眉蹙蹙,看上虽不如,比下当知足。日食三餐,夜眠一宿。随意家常,平安是福。也不求荣,也不招辱。待时守分,知机寡欲。有大才必有大用,有余德必有余禄。乐善存心,不欺不惑。时时刻刻净灵台,莫教秽污来昏触。算甚么命,问甚么卜。欺人是祸,饶人是福。若依斯言,神钦鬼服。
文征明深得老子知足之味,不愧是大才子。知道懂得满足,不仅能赢得人们的尊重,而且可以使我们远离祸患,何乐而不为?
当然知足不是固步自封,封闭自我,逃避现实,而是一种超然,是超越名利物欲的一种精神。对物质、名利的追求,要知道满足,对自己拥有和他人给予的要知道满足,而对淡泊名利的思想,对利益他人的精神则应不断提升,永不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