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8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体育、文化及其他:商业化改革还是现状下毁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27 1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久前举办的斯诺克温布利大师赛,奥沙利文折断了代表他辉煌历史的旧球杆。他对媒体说,斯诺克运动在逐渐走进死胡同:“如果不是为了几万英镑的奖金,我才不会去爱尔兰、中国参加什么巡回赛。”为什么折断旧球杆——他对斯诺克的现状出离愤怒了。

  这一届大师赛结束了,新的施主尚不见踪影,稍后将举行的威尔士公开赛、斯诺克世界锦标赛同样没有商业赞助。没有赞助,运动本身陷入困境,球员的“钱”景极为惨淡。协会表示,赛事运作费用很少,全年比赛总奖金只有400万英镑,因此大师赛的冠军奖金15万英镑、世锦赛冠军的奖金25万英镑,和高尔夫、足球、网球的奖金相比寒碜得简直拿不出手。奥沙利文至今已拿了40多个冠军,奖金总额才区区579.99万英镑,同样是天才中的天才,看到英超球星C罗一年就挣624万英镑,他如何不折断球杆?

  找不到赞助商的体育比赛远不止发生在斯诺克,它甚至可以追溯到如今风光无限的奥运会。最近看到一本饶有趣味的书——《向奥运学经营》,其中涉及了很多奥运的历史,尤其奥运由濒临毁灭到成为世界最知名运动品牌的历史。奥运初创时,顾拜旦有意忽视了商业化在体育运动方面的重要性,以致每届奥运会的举办,都因巨大的经济亏损而使各国避之唯恐不及,甚至一度濒临倒闭。1980年,萨马兰奇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上台伊始即提出了一个清晰的设想:在保持奥运理想的同时,进行商业化转变。经过多年的精心维护,如今的奥运组织,凭借明确的文化理念,200多人却聚拢了来自全世界数以亿美元计的品牌资产。萨马兰奇的“奥运商业大逆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斯诺克的现状如今是一年不如一年,为了防止这项高雅的运动灭亡,斯诺克大师奥沙利文提出了他的娱乐化建议。奥沙利文直言斯诺克的最大问题在于忽视了市场,以至于形成捉襟见肘、观众流失严重、市场开发不够的恶性循环。他说:“斯诺克需要巴里•赫恩、西蒙•考维尔这些具有企业家思路、市场推广能力的人才来帮助它增加活力,适应现代社会。”但巴里•赫恩并不以为他有能力改革今天的斯诺克,他认为,虽然超级联赛和联盟杯赛表现很好,但斯诺克已是明日黄花,辉煌不再。他指出,现在的台球只靠一批忠实的球迷支持,绝非流行的运动和赛事,“市场变了,娱乐方式变了,斯诺克没变,还是那么端庄正派”,言外之意,斯诺克落伍了。

  其实远不止斯诺克,很多经典的体育形式也都有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甚至往大了发掘,我们发现我们的很多经典文化也在逐渐失去生命力,失去生命力的原因,不是文化本身腐朽了,而是因为人们没有很好地呵护她。尤其是在商业化分外不成熟的中国,经典文化的商业经营向来难以取得公众的普遍认同。释永信以“先进的管理体系”商业化运作禅宗少林的“中兴”雄心,被指责为“利用少林名声的粗俗之举”,“有悖于佛教精神”,招致了各方的猛烈抨击。但毫无争议的事实是,商业经营不是经典文化的必杀锏。《向奥运学经营》一书更富启发价值的东西也正在于此——它阐明了奥运组织独特的运营模式,使其即便在层层商业外衣的包裹之下,也依然能宣扬古希腊的高贵人文精神。

  从萨马兰奇和他团队的努力方向看,“虚拟经营”是他们成功的最大法宝。虚拟经营作为一种全新的经营形式,功能性地整合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实现了空间的无限跨越。它所实现的经营扩张,不是资产的扩张,也不是组织规模的扩张,而是经营功能与经营业绩的扩张。顾拜旦以他毕生的坚守所建构的奥运核心价值体系,无疑是开展“虚拟经营”的绝佳资源。除此之外,奥运组织通过“奥林匹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计划”所搭建的全面营销平台同样令人刮目相看。这一计划的成功实施,为商业公司介入奥林匹克舞台提供了便利。而这些具有“高尚品质和良好形象,在营销领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品牌公司,在将自己的产品送达各国消费者的同时,无疑也将奥运组织所倡导、符合人们精神需求的奥林匹克理念传遍了世界。如今,正如顾拜旦曾经想往的,奥林匹克运动确实成为了“一个伟大的象征”:奥运五环、奥运圣火、奥运格言……其独特而鲜明的文化标志与生活哲学经由这些超级企业的传播均获得了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同。

  英国《独立报》体育评论员评论说,斯诺克之所以还有价值,恰恰因为奥沙利文还在台子边打球,他是比赛的绝对票房保证。但因为缺少商业化,我们的体育、文化及其他,无疑将把那些仅有的奥沙利文式的天才人物统统赶走。对此我们必须向各方面、各领域求教,而商业运营极为成功的奥运会显然不能被忽视。
2#
发表于 2009-3-29 14:59 | 只看该作者
很有见地,商业化的手段类似玩股票,股票有股道,商业化模式的手段也及其重要,有它的有运行机制和运作手段,商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单一模式到复合模式的转变,靠的是致奇的手段,比如奥运会,就是靠的中国的文化内涵出奇招来吸引而制胜。商业化运作下的体育及文化也应遵循此原则进行才能取胜。

欢迎多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2 14:46 , Processed in 0.04718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