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一篇介绍张中行的文章,其中这样一句话跳入了我的心中:大凡青年时代,一颗敏感的心,为底层弱者的困苦所感动,常常会有些左倾的。细想想,的确有道理。而这些人往往又比较富于激情,也容易热血沸腾起来。故而在特定的时候,也容易被人利用。不过,成熟总得有个过程,想想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有过热血沸腾的时候,也有过不切实际的对社会人生的理想追求。
多年后的景象并不像当初自己预期的那样美好,理想虽没有彻底消弥,但也基本上走了样。如果把理想比作一个美好的梦,从梦中醒来应当是理性的有序的现实存在。可是,激情没有走向理性,理想也成为一种无奈的笑柄。
张中行先生与杨沫女士就是两个很典型的例子。他们两人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没有对与错,个性不同而已。女作家走上了一条追求真理的道路,她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了理想放弃舒适的生活。而张中行先生始终坚守自己的学术阵地,用知识和文化充实自己的人生。不能兼善天下,那就独善其身!张中行先生在反右和文革中“少说话,多做事”的经历正是这一形象的写照。我以为张中行先生的行事做人风格是中庸的,这种中庸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也是一种处世的美。极左不好,极右也不好,真没有中间道路可走?诗歌中有个流派叫第三条道路,那么,社会生活中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吗?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乐而不淫、怨而不怒、怒而不激、哀而不伤”
不也体现了一种艺术上的中庸之美吗?
中庸的核心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毕淑敏有一次在北大演讲说,这么多年我都在寻找人生的意义,后来,我发现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台下的大学生听众热烈鼓掌。也许,仅仅思考到这一步,我并不认为毕淑敏高明多少。最后,毕淑敏的一句话让我很受感动,她说:人生的意义,是要靠我们自己创造的。
现在的时尚是物质主义,物质主义成为人们做事的出发点。利益最大化、丛林法则成为许多人的人生法则。只要我一个人进入天堂,哪怕他人都沦陷在地狱。把对利益的追求推向极致,以至于突破道德的底线,甚至于突破法律的底线。这样的人生让人怀疑,让人绝望。极端的利己主义最终会走到尽头。因为,若是人人都极端自私,那么必然会互相伤害最终自取灭亡。这样的结果是不成立的,无论是做为生物的人还是作为社会的人都有自我救赎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因此,真善美的力量是任何的恶也无法消解的,社会的发展也必然会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运动过程。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生的确不是毫无意义的,人生的意义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面向自己的内心,完善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中庸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