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杜永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还原:三十年前的村庄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8: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炬焰炯炯 于 2009-4-9 08:28 发表
童年,实在是一个美丽的词。
人的记忆很难走出童年的美好。
一些童年的事,当年是甜的、酸的、苦的,可是一旦放在我们的身后,
一样都是美妙的。。。。。
早上好,好温暖的文字!欣赏!!


感谢你的关注与热情的鼓励。刚欣赏了你的新文章。原来你到北京旅游了呀。问好!
17#
发表于 2009-4-9 08:59 | 只看该作者
情感美文,学习!!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9: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4-9 08:44 发表
本文采用全息式的具象手法,细腻而又生动地描绘和勾勒了三十年前的村庄概貌,层次分明,线条轻快,栩栩如生。文章的亮点之一,就体现在了具象的细腻笔触之上。作者越是细腻地刻画勾勒景象,对人物情愫发掘的侧面映衬 ...


非常感谢敬老的点评意见。您的每次点评都给了我极大的鼓舞。也是在鞭策、指导着我。所以,我有必要将您每次的点评收藏着,时不时的也要再认真体会下,因为这样,对于我再写文章确实具有醍醐灌顶的指导意义。写乡村,尽管文字的表达还比较生疏,我因为十分熟悉,因为曾经的生活经历,在行文时,我尽量尽力的去反映自己的真实思想,也剀切的反映这里的真实现状。像这篇文章,可以说也是酝酿许久了,因为多少次的梦境,多少次的临场,总是感慨万千。今天,我写出来,就是一次心境的释放,就是一次生活的回望。再次感谢您的不吝指教!敬礼!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9: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丁 于 2009-4-9 08:59 发表
情感美文,学习!!


感谢你的关注与鼓励。问好!
20#
发表于 2009-4-9 09:14 | 只看该作者
令人想到一个词:沧海桑田!欣赏永生扎实淳朴的好文!
21#
发表于 2009-4-9 09:27 | 只看该作者
活的是未来,回忆的是现在,生命的过往,无不令人怀念。扎实厚重的文字,耐读耐看,较之以前的文章,这篇当属上好的文章佳作。近日读《散文》杂志,有些文章也不及这篇。
22#
发表于 2009-4-9 09:36 | 只看该作者
三十年前的村庄永远定格在我记忆的胶片上,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景,那些物,全部像沉沙一样一层层地沉淀在我情感的容器里。它们静闭内敛,不事张扬。可是,一旦真实的面对梦境,又一次次地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时,便会触景生情,不管过往的经历消失了多久,仿佛就有一双纤纤的细手,在容器里轻轻一搅,一切的沉淀物都浮动起来,鲜活起来,并通过内心的回访,变成了这个春天里轻盈飞扬的柳絮,洋溢着一种令人叹息的真情和感伤。

童年的记忆和情愫,还原了散发着椁朴气息的村庄。这些事物和景象永远留存在了鲜活的记忆里。欣赏,问好杜版!
23#
发表于 2009-4-9 10:22 | 只看该作者
尽管更多的时候不是被记忆虐待的一声叹息,便是温暖的会心一笑。我一直以为活的是未来,其实拥有的只有回忆。
尽管人们都在说不要老是回忆,但童年少年的记忆真是的刻骨铭心的,不需刻意去回忆,房屋可以老得垮掉,人可以老得死去,只有记忆永远是鲜活的。欣赏杜老师饱含真情的文章!问好!
24#
发表于 2009-4-9 11:33 | 只看该作者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常常会回望与追溯。回望过去,追溯淳朴。
可是,有多少会停留在原初?
读永生的这篇字,心底,微漾感动。堂屋,是一个熟悉的名词。可是,我离堂屋,已经很遥远,因为,城市,是没有堂屋这个概念的,他们惯与了一个美丽但世俗的名词:客厅。
定格的胶片,是黑与白的单纯。只能在记忆中还原或者怀想。
很难想象,当故土的原初,连根拔起。对于我们而言,会有多少疼痛绵延?然,这是必然,伤感而无奈的必然。

[ 本帖最后由 冷晰子 于 2009-4-9 15:16 编辑 ]
25#
发表于 2009-4-9 12: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4-9 08:55 发表


感谢你第一时间的关注。报纸收到了吗?收到请来个短信吧。问好!

杜老师好  收到我会给你发短消息的 !!!!!
26#
发表于 2009-4-9 12:21 | 只看该作者
  提一下。再读。
27#
发表于 2009-4-9 15:20 | 只看该作者
再次读杜版的乡村美文,依然感动其中。三十年前的乡村旧屋,和有关旧屋周围的菜园、水塘、老井、花草树木,如今都不再见。随之而去的还有童年的欢乐。
细腻的文笔,将旧时的人和物描写得栩栩如生,也从中隐隐地体会到了作者的疼。
学习!问好杜版!
28#
发表于 2009-4-9 16:00 | 只看该作者
  
  从三个小的方面谈该文的特点:
  一是氛围。文有一种引人入胜和氛围。我们读一些日常的司空见惯的人事,能不能入胜,卒读,引人入胜的氛围是其关键。该文有。
  二是从容。文章写得从容不迫,娓娓道来。这是一种沉静练达的功夫和功力。
  三是结尾精彩。无论前面的几桩事--老屋、几户人家、童趣、水井,这些静态的陈旧物,经结尾的抒情段落一点染(作者说的一搅),便立体和飞扬起来,全篇便浑然一体和有了鲜活生命的质感了。
29#
发表于 2009-4-9 16:33 | 只看该作者
熟悉的生活,淡定的文字。欣赏问好!
30#
发表于 2009-4-9 16:58 | 只看该作者
三十年前的村庄永远定格在我记忆的胶片上,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景,那些物,全部像沉沙一样一层层地沉淀在我情感的容器里。它们静闭内敛,不事张扬。可是,一旦真实的面对梦境,又一次次地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时,便会触景生情,不管过往的经历消失了多久,仿佛就有一双纤纤的细手,在容器里轻轻一搅,一切的沉淀物都浮动起来,鲜活起来,并通过内心的回访,变成了这个春天里轻盈飞扬的柳絮,洋溢着一种令人叹息的真情和感伤。
童年的村庄,真切静谧。童年的记忆,清晰如昨。尽管现在的改变,已经将童年的村庄覆盖的面目全非,但过去旧村庄依然鲜活在记忆里。支持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4 04:35 , Processed in 0.04890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