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46|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大师是滥称不得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1 0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与文学圈朋友接触时,有好多人把一些年龄大一些、名气相对大一些、发表文章易一些的人称为“大家”;进而,把名气特别大的,又称之为“大师”了。我听了,很不以为然。

  记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在《中国青年报》上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大家是滥称不得的》。看来,乱称大家的情形,早在那个时候便有了。什么都发展,什么都与时俱进,现在则是滥称大师了。

  随便地称别人大家、大师,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称者的自甘低级、自甘没有本事;也许,就真的是低级、真的没有本事。

  一个于丹出来,在百家讲坛上随意的开合嘴巴,严重到一分钟一个硬伤,可偏偏有人听得入迷;进而,又去买她的书,放在桌子上,时不时地看一眼,装装十分愿意学习古代文化的模样。逢人,便说人家于丹讲得如何如何好,真有口才,真有本事——其实,这除了证明自己无知与盲从外,还能证明什么呢?若说有的话,那就是于丹能够让这样的人夸奖,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夸奖于丹的人近乎《论语》盲。

  中国人群体文化水平的偏低,造就出于丹。进而,一个一个的大师出就很容易的出现了。与其说“大师”的水平高,还不如说“大师”之外的人们的水平低。水平低,就不能直接接受古典作品,就需要接受别人半通不通地讲解。就像是一个小孩,要不然依赖别人把食物嚼碎了,才张开那牙齿不全的嘴。

  水平低的情况,就不多说了。对“高”则必要说说。

  那就说说余秋雨“大师”吧。

  我的阅读,有一个习惯,就是从来不从众。余秋雨的《文化苦旅》1992年出来,褒的多贬的少,作者赢得了极大名声。但是,我没有立即去看。好像是过了七、八年吧,我从一个学生那里借来一本,在一个十分寂静的地方慢慢地看。一共有近30篇吧,当我看到二十一二篇时,看不下去了。因为,这个时候,我已基本摸清了他的文章路数:去了一个名胜之处,查查有关的资料——或写写地方,或写写人物,最后发发感慨;于正统的散文要素之外,有时候加点小说的东西,易为大众所接受。他这样的文章,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众多散文大家相比,水平要差不少。只是,因为读者们对于三十年代的大家相对不熟悉,刚一见余的散文时,便觉得新鲜得不得了,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

  《文化苦旅》中的文章出版前,有一部分发表于《收获》,余当时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无论是出版界与文学界,他都有一批朋友。于是,宣传与吹嘘的声势便十分浩大。

  话再重复一下,如果读者看了周作人的文章,就不会对余那样心存崇拜了。

  接下来,必须正面地说说大师了。

  真正的大师,一是开山立派,二是嘎嘎独造。前者,可以举出明代王守仁的例子。他被贬到龙场驿后,没有书可读,于是他便天天冥思苦想,终于悟到“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这样的大悟,使得好多人信服,于是便自然地形成“心学”学派。后者,可举周氏兄弟为例。大家对鲁迅相对熟悉,他的小说问世之后,挖掘出的思想,几十年后的作家仍在他的笼罩之下。周作人的文章,从博大精深的知识中提升出卓越的见识,具有佛家所说的“定加慧”的美。在我的印象里,好像鲁迅也并不十分欣赏“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但他没有说出具体原因。这一点,周作人说出了。他并且还指出韩愈是八股文的源头——无论是古代的八股,还是党八股。这样的宏论卓识,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如果对当代的官场文章熟悉的话,
与周作人的文章一对照,你将会恍然大悟:古今竟然这样的一样!

  所以说,于丹不是大师,余秋雨也算不上;所以说,当我们想称谁为大师时,千万要小心一些。


[ 本帖最后由 武俊岭 于 2009-4-11 21:23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4-11 12:12 | 只看该作者
真正能称得上是“大师”的人很少。
3#
发表于 2009-4-11 18:19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赞同观点,一个人动辄对人大师,就是自甘卑下,恶俗、媚俗之风!
4#
发表于 2009-4-11 18:20 | 只看该作者
惭愧,《文化苦旅》没看过。

[ 本帖最后由 玉德 于 2009-4-11 18:25 编辑 ]
5#
发表于 2009-4-11 18:21 | 只看该作者
余秋雨的文章比如文化苦旅,咋看惊艳,但是后面的《千年一叹》等等都是一种套路式样的故作深沉之作了。

我现在看偶尔翻翻,也只是增加点文史知识,但确实是非常审美疲劳了
6#
发表于 2009-4-11 18:21 | 只看该作者
“大师”也如“美女”称呼,较真不得,还有“帅哥”……

[ 本帖最后由 玉德 于 2009-4-11 18:22 编辑 ]
7#
发表于 2009-4-11 18:21 | 只看该作者
总的感觉,他的文章抒情过分了点。比如《道士塔》

但很容易让一些年轻人感动。“哦!多么伟大的爱国情怀啊!”“为什么我常眼含热泪,因为我在大发爱国的抒情议论。”
呵呵!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4-11 18:23 编辑 ]
8#
 楼主| 发表于 2009-4-13 09:21 | 只看该作者
一并谢谢大家,今天较忙,明天再来看大家的文章!
9#
发表于 2009-4-13 11:58 | 只看该作者
自诩的大师也不在少数
10#
发表于 2009-4-13 22:38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大师是顶廉价的帽子,给谁都是个人情。
11#
发表于 2009-4-13 23:01 | 只看该作者
大师不是自称的,如果是那样的话,我现在也可称自己为大师了,呵呵.
12#
发表于 2009-4-13 23:41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都被糟蹋光了,现在又糟蹋“大师”,呵呵,这就是现实!
13#
发表于 2009-4-14 11:03 | 只看该作者
是啊,大师多了,难免令人生疑。有真正的大师吗?
14#
发表于 2009-4-14 11:37 | 只看该作者
大师,最好用象棋大师那样比赛较量之后来评定,尺度很难找,不像下棋可以见分晓:)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14: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的跟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8 23:27 , Processed in 0.09487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