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原帖由 百合梦月 于 2009-4-13 16:15 发表 感动于您的认真与智慧,我们都应该有您的这种精神,真的对大家是一种帮助和鼓励!学习了!问好前辈!
原帖由 戈眉 于 2009-4-13 21:49 发表 由此,中国当代诗歌的盲目、狭隘和迟钝可见一斑;中国当代诗人的麻木、自私和卑微可见一斑。 确实如此,问好,财智斑斑, 欣赏财智解读.
原帖由 古月灵秋 于 2009-4-13 21:59 发表 如此解读评析,对深透全面地理解一首诗,无疑是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帮助;也对诗歌写作有着更为广远的指导意义,抱小板凳学习!
原帖由 柳叶飞飞 于 2009-4-13 23:12 发表 非常感谢财智天下朋友!看到你的这个评,非常感动!自我写诗歌以来,我还没有一首诗受到过这样的礼遇,真是受宠若惊啊! 说实在话,“安”这个字,闯入我的笔下,完全是一种偶然。因为它既不是某个人的名字,也 ...
原帖由 万里山水 于 2009-4-13 23:28 发表 精短的文字中,可以看到对于作品情感脉络的追寻和探究,视野开阔,目光敏锐,不乏真知灼见和个性的展现。和所评点作品作者回帖中叙述的创作过程一起对照阅读,感知两个方面的心态,可以更加明晰一个作品产生的过程以 ...
原帖由 寻找文字 于 2009-4-14 07:27 发表 解读的很好,学习。 我想说的是,在这个系列里(前三首),柳叶飞飞运用了一种独特的文体,就是以一个字词为主体扩展思维,句子间毫无联系却又相互呼应,使诗歌有了一种灵活跳跃,不拘泥本身的特殊魅力。很值得学习 ...
原帖由 曹国魂 于 2009-4-15 06:39 发表 解读诗歌的深刻性和理论上的把握性十分到位,这样的文章应该大力倡导,以便共同提高诗歌欣赏和写作水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5 00:09 , Processed in 0.19920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