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68|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中国的世袭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8 0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距今2218年前(即公元前209年)的一天,一群农民工被征往渔阳戍边。可天下大雨,误了日期,而秦法有误期当死的规定。这群被逼上绝路的人中叫陈胜和吴广的,耍了点小手脚,便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场农民起义。他俩动员民众最直接的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是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确实是被压迫剥削到已无出路时,中国百姓心底最大胆最彻底的呐喊。我不知道,在随后的农民起义中,这一宣言是否被沿用,但从有限的历史记录看,历来的改朝换代运动却似乎并不以此作为号召民众的有力宣传。稍对历史加以考察便会明白,因为不管是李唐推翻杨隋,还是赵宋接了柴周,他们玩的不过是权臣夺得君位的把戏。其间宋元明清的次第更替,似乎不遵守这一规则,但他们的轮番登台,乃是不同民族之间政权的接管;而从汉民族政权的变更看,历来就是这样。


  那么,如果除去王朝更替(即如鲁迅先生说的“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下同)时期,从相对统一稳定(“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时期看中国社会现状,若给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个客观真实的答复,那便是:王侯将相岂无种乎?


  封建王朝中的皇权世袭,我们中国人是最熟悉不过了,可除此之外,涵盖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内的官爵财产、地位声望等,哪一样不存在着明显的世袭痕迹?孔老先生虽然老早就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陈规,但占大多数人口的普通百姓又能有多少通过学习文化走入上层的机会?而因诸多因素已处于社会上层的卿士大夫,显要豪门,他们又有多少跌入社会下层的机会?因而,从中国古代整体现状看,充满着“世袭”的潜规则,而中国人也习以为常,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不平等的现状。虽然自隋唐后,科举取士,可让一些较底层的读书人跻身上流,可在那个文化传播不能普及的时代,有机会读书,且有那么多的时日与经济能力读书的人又有多少呢!


  古时如此,如今又何尝不是如此?


  高干子弟大多从政,且总能一路高升。其间虽有一些弃政从商者,但他们不会是真正的弃政,从更真实的情况看,他们可能是看到从政不如从商利头大,于是便借政从商。


  再诸如将军的子女多从戎,三五年内能扛星;企业家的儿女多经商,财大气粗,公司要害部门做经理;工人的子女读书不成进工厂,甚而是全家工厂献热情;医术也大多自家相传成世家;农民子女多务农,祖辈不离黄土地……


  当然,以上所举的行业世袭现象,别的国家肯定也存在,只不过我国尤甚。追究其形成原因,我们便会发现,这既不是父母给了子女喜欢父母所从事行业的遗传因子,也不是父母对子女在该方面的有意栽培(将相医商可除外),而是由社会能给予这不同家庭背景的子女的生活空间造成。从身于将相医商等领域内的父母,在自己熟悉的行业内有熟悉的关系网络,他们会有意无意地为子女在该行业铺设下平坦的人生之路,而子女呢,在好逸恶劳的人性驱使下,也不愿费力劳神地去闯自己的人生之路。于是,大多子女,在父辈的安排下,便走进了父辈们从事的领域。


  要说最不愿让子女干父辈这一行的,恐怕就是务农种地的农民了。做了农民的父辈,他们深知与土地打交道,靠天吃饭的艰辛,他们没有有力的人际关系和能力挣脱土地的束缚,于是,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子女好好读书,考个学,谋份工作,离开土地。农家子弟们也深知,他们不可能有“将相医商”等的子女从父辈那儿获得“照顾”,只能靠自己打拼。一些农家子弟通过努力,从事了与父辈不同的行业,可以实际情况来说,仍跳不出“世袭”的大状况。因为一个百十户人家的村子里,通过考学,能走出七八个,在村人心中就算是“占了地脉,出了人了”。大多数还得回村种地。虽然时下经济搞活了,可去外面闯荡,但终不免“农民工”的身份与处境。这其实也并未脱离行业上的“世袭”潜规则。


  我们若对此现象详加考察便会发现,这种“潜规则”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深入了国人的心里,并左右着国人的言谈举止。在中国,它还将会长期存在下去。




[ 本帖最后由 随缘堂主 于 2009-4-18 08:22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4-18 11:43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有一种“变态”心理,凡是看到有高官高管的我都会特别注意他的姓氏。

比如姓王、姓李、姓朱、姓习、姓薄等等,我都会从以前的老首长的姓氏里找一找,看看有无类同的。但是几乎都能找到。

李小鹏

江绵恒

等等。。。。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4-22 00:14 编辑 ]
3#
 楼主| 发表于 2009-4-18 1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微风轻拂 的帖子

谢谢江版关注
看来世袭也更集中于家族之中
4#
发表于 2009-4-18 17:02 | 只看该作者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比喻真好!
  鱼儿离不水,瓜儿离不秧,革命群众离不开GCD,这比喻也很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09-4-18 17: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心静如水 于 2009-4-18 17:02 发表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比喻真好!
  鱼儿离不水,瓜儿离不秧,革命群众离不开GCD,这比喻也很好!


不过,更真实的情况恐怕是“GCD离不开革命群众”吧
你说呢?
6#
发表于 2009-4-19 11:39 | 只看该作者
  曾经科举取仕,没听讲科举坐天下。科举自己考,坐天下既没自己考,也没由人选,自然避免不了龙生龙,凤生凤,来个世袭交接班。
7#
发表于 2009-4-19 11:46 | 只看该作者
世袭制难以破除在于现代家庭成为……经济单位。
8#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0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李凤宝 的帖子

曾经科举取仕,没听讲科举坐天下

你如此,那叫唯才是举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09-4-20 0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玉德 的帖子

文化心里不能根除,则这种世袭恐怕很难根除
谢谢玉德师点评
10#
发表于 2009-4-20 21:43 | 只看该作者
高干子弟大多从政,且总能一路高升。其间虽有一些弃政从商者,但他们不会是真正的弃政,从更真实的情况看,他们可能是看到从政不如从商利头大,于是便借政从商。——有时候想起来这些来就犯堵。
11#
发表于 2009-4-20 21:48 | 只看该作者
无话可说。
12#
发表于 2009-4-21 07:38 | 只看该作者
这也是中国特色,看似的民主有时一想其实是假民主.
13#
发表于 2009-4-21 23:06 | 只看该作者

我强烈建议我国官员推行世袭治制以反腐!

  一个官员提拔之初,组织上一考察,很好,五讲四美三热爱,D性也强的不得了。群众自然也拥护。可是,最终,出事了,贪污腐败什么事都出来了。为什么,考察任命提拔这个事情,客观性不强,上级领导有时候容易被蒙蔽,被欺骗。怎么办,这个难题怎么解决,我 建议推行世袭制。

  以现任领导为准,书记的儿子以后还做书记,县长儿子也后还做县长,人大政协一例推行。这样下去的好处很多:1、首先,其他人都死了心了,买官卖官都杜绝了。他总不会不给自己儿子干,而卖给外人吧。

  有人说有个别例外的怎么办,有的县长就不喜欢自己儿子,怀疑老婆跟别人生的怎么办?好办,这个规划,操作性非常强,以DNA测试为准。夫妻2个的DNA都检测,当然以结婚证上那个为准,2奶3奶什么的不包括,没权益,不受保护,这样就体现了第二个好处:杜绝了包二奶。

  还有人说有的官员不能生,怎么办?好办,试管婴儿嘛,你们不要忘了,我国科学是很发达的。这就体现了第三个好处:促进了生物科学的发展。

  有人说不行,有的官员坏事做多了,生小孩没屁眼,怎么办?这个好办,不能歧视,残疾人也要就业,改变观念就好了。时间长了,很多新任县长书记都没屁眼,大家也都习惯了。这就体现了第四个好处:改变了群众观念。

  也有人说不行,很多官员都违反计划生育生好几个小孩,怎么办?只有长子或长女享有世袭权,跟古代一样。职位只有一个,让他们争吧,自相残杀吧。关我们老百姓吊事啊。古代那些皇帝子女不都自相残杀,最后绝种了么。这样就体现出第五个好处:最终官员数量有所减少,减轻了百姓负担。

  这样的制度实行起来,就形成了强大的体制力量,以DNA为准的统治体统形成了。大家各安天命,官员的特权可以传至万代,他生下来就该享受,你就该统治老百姓,那就用不着贪污受贿啦。最终就杜绝了腐败。

  最后肯定还有人不服,说:那我们老百姓怎么办?我们公民怎么办?我们纳税人怎么办?我们难道永世受罪?

  这个我管不着,我还想找人问问呢?反正我在本国活了几十年,只知道有官员,不知道有纳税人。

  不过,其实 年轻人还是有出路的,凡是顶贴的青年,我建议你们去们去报考医学院,将来去给官员们做DNA鉴定,在世袭制里,那可是肥缺啊!
  
  转帖自http://www.xcar.com.cn/bbs/viewthread.php?tid=7778935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4-23 0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一水 的帖子

能犯堵的人正是有民主意识,且爱思考的人,可惜,中国这样的人太少了,若大家都如此思考,我想,我国的政体当为之一变
谢谢点评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4-23 0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西夏楼兰 的帖子

是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吧
谢谢西夏师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9 01:28 , Processed in 0.09907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