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798|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花前琴韵逸清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1 0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高迎春先生散文集《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有感

  结识高迎春先生异彩缤纷的文字,是缘于一个文友的博客链接,而欣赏他精美的文字,则是从《风中摇曳茅草花》开始,“茅草耐贫瘠,耐干旱,即使在存不住水的斜坡上,也照样生长得蓬蓬勃勃。”寥寥几句,便将我带回到童年的时光中去了:孩子们在那春天塇软的原野上、沟渠边烧荒后留下的黑乎乎的土地上,在春风的吹拂下,不消几日又是满目的郁郁葱葱了。就是这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遍野茅草,让我对先生的文字由衷地多了许许多多的好感。

  追随着高先生的脚步,我来到了中财论坛,来到了我们的精神家园——春夜听雨。那林林总总、目不暇接的精品文章,那格调高雅,别具情趣的诗意点评,让我对春夜听雨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尤其是高先生由于深入生活,细致观察,酝酿胸中,对乡情、友情、亲情和自然天籁的感悟妙得,使我经常在乡土上徜徉、花树间流连,酿就了我对鲁北平原的浓郁情愫,品评他的文章,竟觉得身上浊气渐无,一种晴朗透肤而入,一时间仿佛整个世界洁净如玉。白水照茅屋,清风生稻花。细径依原僻,茅蓬四五家。那些挖茅根、提茅芯的童年画面,至今定格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成为挥之不去的经典,而先生幼年博学强记,无所不览,中年广采博取,勤奋耕耘的精神更令人钦佩有加。从他的《呵护母亲》、《致母亲》、《经历两次婚姻的母亲》等蕴情含泪的感人文字中,我真切感受到了先生反哺慈母的那份真情,这是我们常说的人品高于文品的具体体现。“呵护母亲,是儿子的一份孝心和责任。把这份浓浓的亲情化作力量,或许就能护送八十二岁的母亲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这种缘自于心底的力量,是孝敬母亲的全身心地投入,也是使先生文章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根源之所在。这本散文集中所写到的世间的故事,生活的感知,意趣盎然,言近旨远,让我们在窗前明月中看到了先生笔下的梅花,于暗香浮动处观照了先生心中的明月。

  每次读到先生的新作,我的眼前就仿佛呈现出了夏日里的一阵细雨,秋日里的一片落叶,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傍晚的一丝霞彩,田野里的一个身影,父母的一个微笑。他写平原、写故乡、写乡情,写童年、写感悟,作品朴厚诚挚,真情袒露,天趣横生,豪情奔放,产生优美的韵律感,清幽静谧的图景唤起了人们丰富的遐想,含蓄巧妙孕育不尽之趣,构思、造境、新颖可喜。他在《走出平原》一文中深情地写到:“经历了海水浴的咸,饱尝了山路崎岖的苦,忽然醒悟,坦坦荡荡的大平原自有它的美。夏秋时节,风吹麦浪金波荡漾,绿树拱围的村庄,炊烟袅袅,六畜欢唱。十月金秋,平原上大豆摇铃,棉花吐絮,谷子弯腰,玉米含笑。果园里成熟的苹果、鸭梨、山楂、葡萄压弯了枝头,真是处处有摄不完画不尽的丰收图。”斜风细雨,杏花烟润,我们司空见惯了的天地间的普通风景,经过先生心境艺术化的反映与处理,显得那样空灵美丽。从他的真情文字里,我们体会到的依旧是纯澈的诗意,沉静的智慧;在他汩汩流淌的缱绻情思中,我们透过了时空的烟云,一览无余地看到了村舍相望之中的田园风光,褐红色的瓦顶上炊烟袅袅,白杨林直刺天空,群群小鸟振翅飞翔,质朴的农家小院、清洌的河塘,浓荫丛树,仿佛吸到空气湿润,嗅到泥土芳香。通过他清澈透明的文字,我就能断定,先生必然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不然的话,为什么他的胸中总是熊熊燃烧着那么多的生活激情呢?

  元朝刘开在他的《与阮云台官保论文书》中曾说到:“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非取法至高之境,不能开独创之域。”先生论创作、评作品,谈感悟,作品高雅脱俗,别具韵味,没有矜持与虚伪,没有拘谨与萎靡,更没有模式化的约束,有的甚至看不到有多少技巧。例如他的《陶铸风清骨峻好散文》、例如他的《散文语言及回归古典》、例如他的《个性风格与艺术真实》等论点新颖的文章中,引经据典,淡定清润,他独特的理论观点总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意到笔随,妙语天成,将“艺术推崇天性,思想崇尚理性”最终诠释为“最大的艺术,是转换生命力量的艺术。”他善于在云月花影,香草暖风的季节里,用自己真诚而美好的文字,去滋润心田,充盈生命。因为他早已深深懂得“功到阔深处,天教勤苦成”的道理,所以他在驱策星月、寒窗苦读的同时,“不知不觉间,心扉中多了一份澄明;循序渐进中,目光里多了一份清澈。”并且“嗅出了书页的芬芳:一页如荷,圣洁葱茏,素娥拥雪;一页如梅,破腊警春,冰枝贮香;一页如兰,清醇高雅,婷玉可人;一页如菊,傲霜含笑,飘洒俊逸……”疏中摇月彩,繁处杂星忙的夜晚,我们与亲朋好友在灯红酒绿、觥筹交错中,相信先生是在枯灯青影里沉思默想,感受自然,激发灵感,领悟文理,中得心源,精心梳理他的宏篇巨制或抒情小品。

  记得书法家魏启后先生说,书道贵为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不是随心所欲,更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不唯传统而传统,是在通晓传统的基础上,在更高境界上的一种把握,是从无法到有法的一种质的飞跃。万物一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文学创作活动。先生的花事文章系列,题材广阔,意韵深远,已成蔚然大观,有很多的作品,这次虽然没有收入书中,但丝毫也不妨碍我们到先生所构建的芬芳美丽的园圃中,惬意地欣赏着这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裁花剪叶,清雅明丽。你看那“雨中黄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的桃花;你看那“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的绿篱;你看那“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东冰肌”的水仙;你看那“芳丛密蕾缀珠光,散作飞蛾弄粉香”的茉莉;你看那“眼看芳实如珠迸,莫道花开不及春”的石榴;你看那“意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的牡丹;你看那“拥护天阙高且坚,迥于春风碧万里”的松树;你看那“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的梅花……这些花事美文,清真高逸,穆如清风,构画细密,多用典故,铺排扬厉,别开生面,给人的是以雄阔朴茂沉郁苍秀之感,一气呵成,在密密麻麻的点线交织中,这些草木华滋而丰茂,充满了大自然生命的骨本与灵秀。先生让春天的暖阳照亮了我们的眼睛,想到这里,我们就已经陶醉在春光里,哪怕只有短短的一瞬,我想,这何尝不是一件乐莫乐兮的好事?

  先生命书为《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源自于先生的剪报,他爱好广泛,情趣高雅,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有着非常扎实的文字基础和丰富的科普、历史、人文知识。读高先生的文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重要收获:一是美感愉悦;二是丰富知识;三是坚持情操。通过和先生在春夜听雨版近两年的文字交流,发现他首先是贵在花事系列文章的毅力坚持上,他和于文华先生的怀旧系列,已经成为春夜听雨版的两道不可或缺的艺术景观。在论坛上,我多次建议先生将作品尽快结集出版,以飨诸位“粉丝”或者如我般的“铁丝”,而先生也真的如我所愿,推出了这厚厚的散文集。这既是先生的重大收获,也是春夜听雨版的一件幸事。先生的多数文章抒写闲适胸襟,描摹自然景物,体物入微,多苍茫扑野之气,颇具泥土之馨香与蓬勃之意,且常有神来之笔;并且状物清丽,音韵和畅,红霞粉雾,美不胜收,在我读到的当今作家文章中并不多见。细细品读起来,高先生总是以诗意的语言和笔法,野溪奔流般地去写散文,而又独辟蹊径,那谋篇布局的造化自然,玲珑精巧,那视角与切入点的独到新颖,那语言的绮丽多姿、丰饶多趣,那感情的投入与才情的荡漾,整体行文风格的一致与浑然一体、运笔自如,那创作之路上的驾轻就熟、自然多致等特点,让你立马生出阅读的快意,感觉到纯美的艺术享受!可能是由于出版周期较短的原因,我不自量力地对先生的作品集妄加评论一下,自己觉得此书有以下三个不足之处:一、目录未分类,不便于读者阅读;二、引用稍嫌过多;三、形式变化不太明显。冒昧地说了这些不尊不敬的话,相信先生是有着很好涵养与雅量的,也相信他在以后的作品中,会有所改进的。

  我与先生至今素未晤面,据来自于德州宁津县的几位朋友介绍,先生是一位品格高尚、有抱负、有学识、有追求的作家,为人忠厚耿直。虽然文采斐然,才华横溢,但他敬业好学,谦虚谨慎,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上下求索多年,勇于创新,勤奋写作,从不满足自己已经取得的文学成就。为此呢,我真诚地送给已含饴弄孙的先生小诗一首:早年卓然立鸿志,寻源探流更不息。放眼未来从头学,不待扬鞭自奋蹄。先生正处在创作盛年时期,我们衷心祝愿他登高望远,笔耕不辍,源源不断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来。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09-6-14 19:49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5-21 00:32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快就读到并作评了。问好!
3#
发表于 2009-5-21 08:1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书评文章.问好
4#
 楼主| 发表于 2009-5-21 11: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09-5-21 00:32 发表
  这么快就读到并作评了。问好!

读了两个中午,加个一个通宵。为些这篇文章加班加了一个晚上。自己觉得写得很流畅,这应该是得益于对高老师文章的喜爱吧。谢谢您的阅读。问好!
5#
发表于 2009-5-21 12: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章烨zhangye 于 2009-5-21 08:24 发表
抓住了高版散文创作的艺术规律和艺术特色,极为精到地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在行文中不乏对高版生活背景和人格品行的挖掘,从而使该篇书评显得意蕴丰厚,文采斐然,气势阔大,一如高版的为人为文。问候范老师。



真是这样,高老师的文章是我学习的榜样。廷伟解读全面到位,一并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09-5-21 13: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09-5-21 08:10 发表
很好的书评文章.问好

感谢您的阅读。握手!
7#
发表于 2009-5-21 13:50 | 只看该作者
范老师综合了高版的文字艺术特点和写作风格,透视其文章中包含的品德和精神内涵,层层展开,层层分析,层层品味,把高版丰厚,瑰丽的文学意韵呈现给大家!
问候范老师!
8#
 楼主| 发表于 2009-5-21 16: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吕永红 于 2009-5-21 12:01 发表
真是这样,高老师的文章是我学习的榜样。廷伟解读全面到位,一并问好!

感谢吕老师鼓励。握手!
9#
 楼主| 发表于 2009-5-21 20: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溪 于 2009-5-21 13:50 发表
范老师综合了高版的文字艺术特点和写作风格,透视其文章中包含的品德和精神内涵,层层展开,层层分析,层层品味,把高版丰厚,瑰丽的文学意韵呈现给大家!
问候范老师!

谢谢您的关注与阅评!欣赏您的好文!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5-21 21: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章烨zhangye 于 2009-5-21 08:24 发表
抓住了高版散文创作的艺术规律和艺术特色,极为精到地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在行文中不乏对高版生活背景和人格品行的挖掘,从而使该篇书评显得意蕴丰厚,文采斐然,气势阔大,一如高版的为人为文。问候范老师。

您的评虽然简短,但对高老师的散文集解析的很是恰如其分呢!谢谢您的鼓励!
11#
发表于 2009-5-21 21:48 | 只看该作者
范哥,描写高老师作品,层次分明,结构紧凑.评述作品是虚,表达高老师品格\追求是实.好的文章,得益于高尚的情操及良好的修养。支持!
12#
发表于 2009-5-22 04: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09-5-21 00:32 发表
  这么快就读到并作评了。问好!
是啊,连我也没想到。辛苦廷伟了。
13#
发表于 2009-5-22 08:10 | 只看该作者
为文为人,是一个人的素质折射,也是我经常用以检点我自己的一个准则。这样一个重要点,能够被范廷伟朋友紧紧抓住,成为本文的切点和中心,这一方面说明了范廷伟阅读高版的文章读出了其中的核质与关键,另外一方面也就映衬出了作者认识的高度,这点我十分欣赏,也有共鸣感。作者在这篇读书感悟中,采用粗犷的素描笔触,勾勒出了高版的轮廓,并清晰地呈现了高迎春行文的与人为本的内涵,从人性认识的角度,概括了高版的文章和人品,我很认同。确实,高迎春版主与我在论坛里共事多年,其做人低调,谦虚内敛,不事张扬,行文严谨以及恬淡随和的品性,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认为这篇读书感悟是真挚的,率性的,辨证的,原因就在于作者能够在赞赏的同时,袒诚地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这点十分难得,也非常可贵,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探讨,精神可佳。散文版一直大力提倡和鼓励会员朋友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文章发表,有鉴于此,精华支持!

我本人原本打算读完高版的书后写点自己的感悟,考虑到范廷伟朋友已经走在了我的前面,并且写得不错,我就先放一放自己写的评论了。
14#
发表于 2009-5-22 08:24 | 只看该作者
你已经一睹为快了,还写出了评论文字。读你的评价文字,我也等着看这本书了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09: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有旺 于 2009-5-22 08:24 发表
你已经一睹为快了,还写出了评论文字。读你的评价文字,我也等着看这本书了

谢谢您的阅评。还要多多向您学习。握手问您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8 06:13 , Processed in 0.09939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