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杜永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看护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09: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若荷 于 2009-6-4 21:48 发表
看护现在也是一种职业了,女儿康复得很好,可以放心地工作和写作了,祝阖府大吉!


感谢你的关注。是啊。孩子康复了,我也就安心的写文章了。问好!
62#
 楼主| 发表于 2009-6-5 09: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6-4 22:32 发表
  通过作者对看护工作的亲眼目睹,翔实、细腻、真诚地描写了一群在医院以看护病人为生的看护工的生存境遇。在静态、质朴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作者思想情感的律动。表达了看护工的不易与艰辛,还有劳累与焦瘁,这体现 ...


感谢琴版主的鼓励。你在医院工作,实际对这个群体的工作性质以及生存状态,应该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文章写出后,就希望得到你的建议或意见呢。你的点评使我感动,而且,你的点评也越来越肯綮。问好!
63#
发表于 2009-6-5 09: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6-5 09:34 发表


感谢琴版主的鼓励。你在医院工作,实际对这个群体的工作性质以及生存状态,应该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文章写出后,就希望得到你的建议或意见呢。你的点评使我感动,而且,你的点评也越来越肯綮。问好!


谢谢永生版主的认可与鼓励,问好!

64#
发表于 2009-6-5 11:15 | 只看该作者
先提一下,后回复。
65#
发表于 2009-6-5 11:36 | 只看该作者
也曾有过深切的体会,读版主的文章,总能感悟到真实的生活。
许久不曾向你问好
读了这篇文章,更想祝愿大家都平安。
66#
发表于 2009-6-5 13:44 | 只看该作者
  再提一下。不好意思,有事,匆匆又走。晚上与一兵文一起读。问好!
67#
发表于 2009-6-5 14:38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严重赞!看护工,是值得关注的一个草根角落。
68#
发表于 2009-6-5 15:37 | 只看该作者
看得出杜版是个有心人。在女儿住院期间,也对看护这个特殊群体有了更多的了解。文字很细腻。学习了!
69#
发表于 2009-6-5 15:49 | 只看该作者
永生的女儿康复没有?关注中,祝福。
70#
发表于 2009-6-5 16:26 | 只看该作者
总能从普通生活中扑捉到文学元素,并用文学的笔触表现出来,这是真功夫!
71#
发表于 2009-6-5 16:36 | 只看该作者
杜版的这篇文章用平实但富有感情的语言,真切描述了百姓都能碰到的事情,住医院和在病床前陪护家人。也刻画了医院里的情形和护工的状况。生老病死,人人皆不能避免,但亲人的陪伴和得到良好的治疗,总是能帮助病人战胜疾患,回到从前正常的生活。欣赏,问好杜版!
72#
发表于 2009-6-5 16:52 | 只看该作者
文中看到杜版的人格魅力···
73#
发表于 2009-6-5 17:05 | 只看该作者
看护生命当是世间最神圣的职责,因为危重病人也有可能在你一次打盹的刹那失去生命,所以看护工作需要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隐在内心深处的善念,特别是看护的人与自己没任何血缘,而只把其看成一项工作,就更需要崇高的职业道德。

  认真学习,问候杜版!
74#
发表于 2009-6-5 20:28 | 只看该作者

读杜永生散文《看护》

  看护。这是一个可以深切抒写的题材。生活中不缺乏感人肺腑或令人深思的文学触点,正如不缺乏阳光和雨水一样,作者本期的新作《看护》,便是这样一个由切身感受和利益触发而来的生活考量与文学思考。由可爱的女儿住院之痛,引发了作者的大悲悯情怀,目光看到了平时不易感受的一个生活角落和群体的感情世界。作者将自己朴实、细腻、悯恤的情感率性写来,既是奉献给女儿未来的一些生活深层思考,同时也将这一思考与感情献给了那一群常年不懈生活与服务在医院里的“看护”群体,老陈、老李——尤其是文中提到的那个在外科病房长期照顾自己身患绝症妻子的男人,读来真的感同身受,令人感慨万端。作者没有将文章停留在目光所见的生活表层,而是十分清醒地透过这一些人群,深入、自然、真切、准确地表达着另外的本质与体验,延伸止她们不为人知的更为广阔的生活背后用艰辛“换”来的满足空间。这一笔,是真正感人至深的,也见出作者思想与文笔的成熟。写表层,是一种写法,一个层次,无论小说还是散文或其他,写深度,则又是一种不易认识更不易达到的写法。作者的这篇新作《看护》,篇幅有限,却深入进去了,将题材打散、审视、再凝聚在一起思考与挖掘来写,这时候,结构严谨而深入,一边写,一边冷静审视,使文字顺畅深刻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将感同身受的观察与体验放在一起,打量,深入,再深入,使他对这个群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由衷地表达了自己对这个群体的尊重。其描写叙述的那些生活场景及其背景所激起的个体情感涟漪,至此方显思想之光。不断地思考和感悟,不断地诉诸于笔端,这是作者生活之中理所当然应该获得的文学成果。

[ 本帖最后由 霍名夏 于 2009-6-5 20:30 编辑 ]
75#
发表于 2009-6-5 21:20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不同以前看到的,把生活中一类现象,一类人的生活状态提炼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酸辛。因为“我”的在场,所以显得更加真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5 20:38 , Processed in 0.06089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