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37|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端午忆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9 1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29 编辑 <br /><br />
端午忆旧


苇叶·马蔺


  老家那一带,管端午节叫五月节。

  还不到农历四月底,就要搬出久已不用的大瓷盆来,放在洋井下冲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搬到锅台后去,泡上了米。米是大黄米,黍子去了皮就叫大黄米。黍子是上年秋新打下来的。新黍碾出的米,粒大而黄,黏性足,香味浓,隔年的就差多了。村里有碾米的机器,就在碾道旁边,独占了一间房。但很多人还是习惯于用碾子推黍子。都说碾子推出来的米是味儿,用机器,好玩意儿弄白瞎了。

  过三天或五天,看看泡米水上浮了一层白醭,用手捞起一把,凑到鼻下一闻,已有了甜甜的米香。于是,女人举着一柄长杆,从房檐的铁钩子上摘下了一只柳条筐,拿出里面的粽子叶和马蔺,放到锅里煮。

  粽子叶就是苇叶。苇叶就出自村子北边的下湾子苇塘。下湾子是一片湿地,面积大概十几亩,生长着一片茂盛的芦苇。方圆百里内,这是唯一的一片苇塘。都说这片苇塘里打出的苇叶包出来的粽子有特殊的香味儿,比集市上买来的要好上几倍。因此,每年都有许多人惦记着苇塘里的苇叶。但苇塘面积太小,出产有限,本村人打苇叶尚且要和看苇塘的人不断地斗智斗勇,外村人则只好靠亲求友。无亲无友的,就只能到集上去买了。集上的苇叶都是从外地贩来的,据有经验的女人们比较后说,和下湾子苇叶差老鼻子了。

  在北方,五月的苇塘才刚刚被绿色覆盖,不是打苇叶的时候。打苇叶要等到六七月间,当年打,下年用。用时要用开水煮。煮过的苇叶柔软而有韧性,且有浓浓的粽香散发出来。

  捆扎粽子用的是马蔺。马蔺家家有,井台旁、屋檐下或菜园的某个角落,常常就有那么一墩。没人去侍弄,从春到夏,再到秋,就让它自己去长。我家的马蔺在后院台阶下面。春夏之际,马蔺开出蓝紫色小花。折下一技,将茎含在嘴里,一嘬,就会发出像小鸡一样“啾啾”的声音。入秋后,马蔺长到两尺高,要用麻绳拢着,再插上一根木棒,才不至于倒伏。

  马蔺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特别发达。秋后割了,根就留在土里。第二年一开春,就又泼泼辣辣地生长起来,还是那么茂盛的一墩。

  包粽子是关于苇叶和马蔺的艺术。乡下女人的手是粗笨的。这样粗笨的手却能把几片苇叶几根马蔺演绎到极致。三五片叶子捋在一起,一弯,一折,再用连缀成绳的马蔺绕来绕去,一个小巧玲珑的艺术品就完成了。看着容易做着难。要想包得既好看又结实,还真不是容易的事。弄不好,还未下锅,先就散了板。也有的煮到开锅时,还没熟的米就挣脱出来,弄得满锅一塌糊涂。

  母亲包粽子称得上是一把好手。母亲包的粽子样式好看,口感也好,软硬适度,那种怡人口舌、悦人脾胃的香气,至今仍盘桓于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好多年了,五月节的粽子都要到超市里去买了。超市里的粽子品牌多,种类齐全,配料也讲究,但品来品去,还是不如用老家下湾子苇塘的苇叶和自家房檐下生长出来的马蔺,经母亲的手包出的粽子好吃。多少年没吃到那样的美味了,而且以后也不会再吃到。因为,下湾子苇塘早已变成了白菜地,母亲也已作古多年了。

五色线

  东汉《风俗通·佚文》有“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的记载。民俗以为,五月为恶月,五日为恶日。相传在这一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系五彩线则能驱鬼避邪,免毒虫之侵。各地风俗不同,其含义也略有损益。在我老家,称五彩线为“五色线”。有给小孩子系五色线“摔跟头吓不着”的说法。迷信说,小孩子突然摔了跟头,就会把他的魂儿跌出体外,又就不肯马上回归。结果孩子回了家,却把魂儿丢在了外面。丢了魂儿的孩子的表现是,呆滞、无端哭闹或昏然嗜睡。救治的方法是,孩子的母亲拿着干瓢到小孩儿跌跟头的地方,一边用手指“梆梆”地敲着干瓢,一边嘴里叫着孩子的小名,说“回家咧,回家喝粥咧”。这样一直走回来,再在孩子头顶敲一回,念叨一回,大抵就好了。

  五色线都哪五色,并没有明确界定,但红、黄、绿三种似乎是不能少的。其余两种,倘一时不能凑齐更好的颜色,也可用家常做针线活的黑线白线代替。五色线系在小孩儿的脖颈上、手腕和脚腕上,既能驱毒虫,固魂魄,还是很好看的节日装饰物。

  小时候,母亲把粽子米泡在了瓷盆里,便张罗着给我们做五色线。母亲做五色线的线都是母亲用颜料自己染的。那时候,每年夏天,村子里就会来一些小货郎,卖拢梳篦子,卖各种颜料,都是南方人,说话侉拉巴叽的。一根薄薄的竹扁担,挑一副方匣。打开匣子,里面是若干小格子,格子里放的就是各种不同的颜料。一个如掏耳勺大小的勺子,五分钱一勺。母亲哪年都要买一些,过年过节都用得着的。

  我最喜欢看母亲化颜料的情景。拿来一只小碟儿,放少许水,用火柴棍沾一点点颜料放上去。眨眼工夫,原本黑黢黢看不出模样的细面面,刷的一下子洇开,魔术似的变成桃红、杏黄、葱心绿、茄子紫等等诸般色彩。一种莫名的喜庆劲也就从小小的碟子里释放出来了。

  母亲用平时做活用的普通白线,放在小碟里染成几种彩线,晾干后,搓成五色线。五色线系在我们的脖子上、手腕上,让这些平日里灰土滥面的家伙们一下子就像戴了金项链似的浑身上下珠光宝气起来了。

葫芦·桃枝


  五月初一的早晨挂葫芦。折一束桃枝,插在房檐裸露的椽子头的裂隙里,葫芦就系在桃枝上。葫芦底下挂着长长的彩色穗子,风一吹就飘起来,很生动的样子。葫芦式样不一,通常是压腰葫芦,也有圆圆的像一个燃烧着的火球。颜色则以红色为主,杂以或黄或绿的条纹和小饰物,全凭制作者的心思,并无确定的规范。

  我家挂的葫芦都是母亲自己做的。裁一方纸,一正一反不断地对折,形成一个长条。再用线一匝接一匝细细地缠绕结实,置于水中浸泡。二十四小时后,取出,按自己的构思,弯成孤形,放在阳光下晾晒。将干时,用手指沾着颜料涂下去。掌握好火候,趁着一点潮气,涂下的颜料一贯到底,而绝不旁溢。完全晾干后,展开,对接,一个葫芦就制成了。

  小时候,母亲一边往桃枝上系葫芦,一边告诉我们说,葫芦是装仙药的,从五月初一到初五这几天,天上的神仙要下凡巡游,并把仙药投在葫芦里,谁家要是没挂葫芦,就捞不着仙药,这一年就请等着长病去吧。听了母亲的话,就觉得葫芦不单是一种节日象征,更是一种圣灵之物了。因此,在我们心里,五月节的葫芦要比吃粽子重要得多。头天晚上,我们都七手八脚的做着种种准备,生怕一不小心就错过了神仙的脚步。

  葫芦要和桃枝同挂,红红的葫芦映衬着碧绿的桃枝,搭配得当,煞是好看。但插桃枝不光是为葫芦作陪衬,而是有其自己的意义。民俗以桃木为驱鬼之物,插桃枝的作用自然是为了驱鬼祟避邪佞,是五月节不可少的物件。

  我家老宅院里有一棵桃树,主杆总有一搂粗,枝叶茂盛,差不多覆盖了半个院子。花开时节,一树锦缎,满院芳香,谁见了都要赞一声“好”。前后院左右邻居中,就我们家这一棵大桃树。初一头天晚上,刚吃过晚饭,就会有十来个孩子聚到我家院子里,等着要桃枝。有两个稍大一点的,甩了鞋子,光着脚,支支巴巴地就要往树上爬。母亲是不充许他们上树的,没个轻重,弄不好,指肚大的毛桃崽儿要整掉一地,心疼人。母亲让他们老老实实呆着,自己拿着镰刀,拣结桃少的枝杈,削一铺子下来,让这群孩子欢天喜地抱回家去。

  桃树砍去了许多枝杈,露出了许多白楂。白楂处有一颗一颗的水珠渗出来。先是晶莹透明的,渐渐地凝固后,就变成了淡黄色,再过一些时日,就形成了暗红色的硬痂,糊住了创口。这时,母亲似乎才放下心来,攀下枝头看看,说,不怕了,长严了……再往后可不给他们了,白瞎这树了。可是到了下一个五月节,又会有一帮孩子从我家抱走许多桃枝。

艾蒿

  艾蒿是一种药草,灰绿色,高可没膝,多生在河边、涝洼塘和较潮湿的田头地梗。

  薅艾蒿是初五早晨的事。天未明时,先是有“吱嘎”一声门响,很轻,但传得很远。紧接着,像受了传染似的,“吱嘎”声就一个连着一个地响起来,从村子这头向村子那头响过去。不知在什么地方停一停,顿一顿,拐个弯,又响到更远一点的地方去了。天还黑着,隔几丈远就看不清人。但凭着“踏踏踏”的布底鞋与石子路磨擦的声音和“咯嚷咯嚷”的说话声,知道人已经不少。天虽黑,但人的脚步方向都很明确。头两天就看好了,哪儿哪儿的艾蒿多,叶大而肥。都默默地记在心里,免得临时瞎摸乱撞。瞎摸乱撞的耽误工夫不说,要是错把火蒿当艾蒿薅回去,不但惹人笑话,自己心里也犯嘀咕。

  火蒿与艾蒿极相似。区别的方法,一是闻气味,二是看叶形。艾蒿有浓郁而温润的药香,火蒿虽也有类似的香,但内含辛辣味;艾蒿与火蒿叶子都分五瓣,又有一些细小的齿,不同的是,艾蒿叶齿转折处平缓圆润,火蒿则较生硬直接。

  艾蒿薅回来,门后,门楣,窗台,锅台,炕头,炕梢,各个屋角,都要放一把。摘几片干净的叶子抛在洗脸水里,掐下嫩尖来夹在大人孩子的耳丫子上。关于六七岁时的五月节,仅存的一点记忆是:朦胧中觉得两耳一阵凉,还有些痒,用手一抓,就抓下了一截艾蒿。抓下的一截艾蒿又被母亲麻溜地重新加到我的耳丫子上去了。并且嘱咐说,别动啊,管一年不招虫子。我是很怕虫子的,于是不敢再抓,甚至连头也不敢用力扭了,转动起来像睡觉睡落枕的样子。

  过几天,摆在各处的艾蒿蔫巴了,但还没有干枯。父亲就把它们归拢到一起,拧成火绳,镰刀把粗细,松松垮垮的。父亲把火绳放到一个破筐里,挂到西屋檐下的铁钩上去。

  过五月奔六月,蚊子就渐渐地多起来了。天一黑,蚊子倾巢而出,一团一团地聚在人家的窗外,撞得窗户纸“梆梆梆”一片响,像下了雨。耳边也有蚊子尖锐地叫着,盘绕着,伺机下口。每天晚上睡觉前,父亲就要点燃一根火绳,放在地上,慢慢地燃,一缕缕的青烟,很快就装满了整个屋子。烟一起,蚊子的叫声果然稀疏下来了,随后就渐渐地没有了。一根火绳大概能烧到半夜,我们常常是在艾蒿烟雾的熏蒸里睡去的。在这样的情景里睡觉,实在不是什么舒服的事情。我对付它的办法是蒙头而睡。虽然热得够戗,但感觉还是比眼睛鼻子都沤在烟雾里好受些。

  艾蒿是有贡献的。是它让我们逃脱了蚊虫之苦,要不然,真要让这长着尖嘴的家伙咬上一口,可不是好玩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09-6-9 11: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29 编辑 <br /><br />各位版主、朋友,大家好。原本端午前想写这篇文章,但因为事多而杂,一拖就过了节。又一想,反正也是过时之作了,又一拖,就到了现在。好在论坛本不是新闻网之类的讲究时效性,于是就发到这里,请大家指正。

3#
发表于 2009-6-9 11: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29 编辑 <br /><br />第一次坐沙发。不知道能不能坐到。这端午节的风俗,不是人人都知晓,并了解得这样清楚的实在很少。感谢文友细细的道来与我们分享。问好!

4#
发表于 2009-6-9 21: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29 编辑 <br /><br />五月初一的早晨挂葫芦。折一束桃枝,插在房檐裸露的椽子头的裂隙里,葫芦就系在桃枝上。葫芦底下挂着长长的彩色穗子,风一吹就飘起来,很生动的样子。葫芦式样不一,通常是压腰葫芦,也有圆圆的像一个燃烧着的火球。颜色则以红色为主,杂以或黄或绿的条纹和小饰物,全凭制作者的心思,并无确定的规范。
   乡风民俗,几个篇章独立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拜读,欣赏,挂葫芦的习俗是第一次听说,有趣。

5#
发表于 2009-6-10 07: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29 编辑 <br /><br />文笔越是质朴细腻,具象越是缜密翔实,倾注的情愫就越是真挚,这样的趋势和特征,在文章表现得十分清晰。以叙述为映衬烘托丰厚的人文风情和生活底蕴,是本文的亮点所在,散发出了原汁原味的自然清新气息,体现了传统散文的优美特征,精华鼓励!

6#
发表于 2009-6-10 07: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29 编辑 <br /><br />围绕着端午,作者用大量的记述,对这个节日以及这个节日里需要准备,需要践行的过程有了细腻细致的记述。文章的语言通俗流畅,有丰厚的风俗内涵,也呈现出了节日浓厚的氛围。正如敬老所说:以叙述为映衬烘托丰厚的人文风情和生活底蕴,是本文的亮点所在。支持精华!

7#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08: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29 编辑 <br /><br />第一次坐沙发。不知道能不能坐到。这端午节的风俗,不是人人都知晓,并了解得这样清楚的实在很少。感谢文友细细的道来与我们分享。问好! [/quote]感谢您的关注,希望多提保贵意见。问好朋友。

8#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08: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30 编辑 <br /><br />五月初一的早晨挂葫芦。折一束桃枝,插在房檐裸露的椽子头的裂隙里,葫芦就系在桃枝上。葫芦底下挂着长长的彩色穗子,风一吹就飘起来,很生动的样子。葫芦式样不一,通常是压腰葫芦,也有圆圆的像一个燃烧着的火球。 ... [/quote]于老师应该是西北人吧,我是东北人。我不知道东北和西北的风俗会有这样大的差异呢。有机会真想到处看看,领略一下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应该是很意思的。谢于老师关注。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09: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30 编辑 <br /><br />文笔越是质朴细腻,具象越是缜密翔实,倾注的情愫就越是真挚,这样的趋势和特征,在文章表现得十分清晰。以叙述为映衬烘托丰厚的人文风情和生活底蕴,是本文的亮点所在,散发出了原汁原味的自然清新气息,体现了传统 ... [/quote]承蒙敬版主错爱,感谢您加本文为精华。问好敬老师。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09: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30 编辑 <br /><br />围绕着端午,作者用大量的记述,对这个节日以及这个节日里需要准备,需要践行的过程有了细腻细致的记述。文章的语言通俗流畅,有丰厚的风俗内涵,也呈现出了节日浓厚的氛围。正如敬老所说:以叙述为映衬烘托丰厚的人 ... [/quote]感谢杜版关注与点评,我当继续努力,也希望得到您更多的指点。

11#
发表于 2009-6-12 10: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30 编辑 <br /><br />行文如流水,是一种毫无造作之嫌的自然之美。问好。

12#
发表于 2009-6-12 10:30 | 只看该作者
        

乡风民俗,几个篇章独立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拜读,欣赏,挂葫芦的习俗是第一次听说,有趣。
13#
发表于 2009-7-20 10:44 | 只看该作者
端午节的几样习俗写的生动质感,学习问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7-20 14:3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阅评。问好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6 02:59 , Processed in 0.15798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