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清风拂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轻盈的,流动的——敬一兵散文印象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21: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6-13 02:20 发表
先记号。慢慢欣赏。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哈,问好你!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22: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09-6-13 04:58 发表
敬一兵的文字是厚重沉实的,不论是选材还是蕴于其中的思想,都让人感觉到开阔舒朗气势磅礴,他的文字绝对不是轻柔的和风,而是震撼心灵的轰雷。这一点,但凡读过他文字的人,都能感觉到。所以,我所说的轻盈,是指他 ...

谢谢高版的精华!
对于这篇文字,我实在是写得很不深刻,谢谢你一如继往地支持!鼓励!问候你好!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22: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吕永红 于 2009-6-13 07:06 发表
而他笔下写人的文章,让我欲罢不能的是其间澎湃着的真情。你看“补鞋匠”高尚的人格,本应该无所作为的他,却仅靠补鞋的一点微薄收入,贴补已故战友的家庭。他的崇高,让所有的人仰视!你再从“我的母亲我的爱”中感 ...

永红的点评写得真好!我的文浅薄得很,真是要羞红脸了。
问好你!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22: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榆子 于 2009-6-13 07:12 发表
我读过敬老师的文后,总要想上一段时间,那应该是震撼心灵的轰雷吧,欣赏问好!

那应该是吧。好在,这雷过后,不是刻刻都要下雨,时时被震撼一下也是好事。
问好朋友。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22: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祁连云烟 于 2009-6-13 07:35 发表
先记号,再慢慢品读,问好!

谢谢朋友留记号!希望能听到你的意见。远握下。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22: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苏醒1 于 2009-6-13 08:23 发表
拜读!问好!

谢谢朋友累眼!问好!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22: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韩开春 于 2009-6-13 08:44 发表
写的很棒。

兄就不会多夸两句,太节省笔墨了吧。哦,不对,不是笔墨。
兄就不能让你的手指多运动两下,可劲夸一夸我呀。
哈,问好你!你看,我不怕动手!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22: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琴语 于 2009-6-13 08:45 发表
这篇评论写的很不错,拜读了。

谢谢朋友鼓励我,问候你。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22: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09-6-13 21:43 发表
读敬老师的文章,配合你的这个文,更能令人加深理解。
很欣赏。

谢谢龙女斑斑的阅评。我的解读还浅近得很呢。脸红下吧。
问好你。
25#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22: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芳香碧丝草 于 2009-6-13 21:53 发表
他前期的文字,意识流的形态更加明显,比如《走出我的皮肤》、《躺在音符上》等等,近来,他的写作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可能是因为意识流里面穿插了白描手法的缘故,文字更趋于浅近,更趋于平实,读起来更容易理解。 ...

是呀,敬版最近的文字容易理解了。
难得草儿为我累手,狠狠问侯你。如果不介意,那就再抱一下。
26#
发表于 2009-6-13 22:33 | 只看该作者
同样以物喻人,“葡萄藤” 成了叶子的家长,它严正地指挥着叶子吸收阳光,“谁也没有先来后到霸占最佳位置的权力,大的叶子不能够因为自己身体的强壮,肆无忌惮与小的叶子争抢。互利互惠的友爱,让藤和叶子完全可以自豪地认为,倾轧和欺负,极有可能就发生在它们生活的周围,但绝不会出现在葡萄藤的世界里。”如果说《葡萄藤》阐述了群体生活的智慧,那么“三叶草”的与世无争,则凸显了个人的内心修养。“兰草”“花生”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娓娓诉说着。


有同感,先生的文字,平静的叙述中表达理性.
27#
发表于 2009-6-13 22:44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有这许多老师,真好!今天先读了评,回头细细欣赏文章去~~
写评文章,最难为楼台主却为了,而且写得这么好,小令学习受益不浅!!:handshake
28#
发表于 2009-6-13 23:09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敬版的文,我总是仔细地读,且不敢多言,深感自己的浅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越发喜欢这种风格的文了,也能品出点个中滋味.您的评真挚,感人,也使我对敬版其人其文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深受启发,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问好二位!
29#
发表于 2009-6-14 00:57 | 只看该作者
轻盈的,流动的,这是作者对敬一兵散文的主体印象,然而,他的文字更是思想的,包容的,深邃的。我自进中财以来,对于敬老的文章,我是每篇必认真学习。如果说,刚开始认为他写的就是意识流文字,那么,在一段时间内,我是由先表及里,先浅后深。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对这样的文字的思想内涵的把握还是不很明显。后来,渐渐地,我认为敬老的意识流文字实际上是需要你沉下心去读,去咀嚼。如此,你就会发现,你的思想是受着文字而牵曳,你的情感是因内涵而震动。我对敬老的每篇文章都抱着一种虔敬的心境去学。尽管我是有大段的点评,可是,我总认为自己所表达的还远远的不能概括其文的主旨。写敬老的文评,一直是我的一个夙愿,也曾多次动笔,可是实在不敢轻易往下写。为什么?主要还是自己对于文评的实质性,技术性,思想性的把握还是很没有把握。以至于一再欣赏着大家写的文评,如雨夜昙花,川媚,梁星钧,霍名夏。现在再来欣赏你写的文评。我同样是抱着一种虔敬的心境,一是对敬老的,二是对作者的。文章撷取敬老的几篇文章,加以深刻而独到的评说,其意义以及含盖量在语言的铺设中闪亮并凝集。作者从敬老的文章里读到文字的精魂,也体会出文字之外的思想形态。这是一种能力。实际上,作者在写文评的时候,一定是深思熟虑的,也一定是心怀诚笃的。为此,这篇文章不仅表现出作者驾御文字的深厚基础,同时,那种由衷的敬重之情,氤氲在字里行间。你的文字将敬老的文章内涵骤化了,深化了,也细化了,感化着读者。支持精华!
30#
发表于 2009-6-14 11:02 | 只看该作者
 他是一个思想者,他的目光是独特的。他用随处可见的事物,抒发着自己的感悟,或昂扬或压抑;或深情,或愤懑。这些意象,在他的文字中俯拾皆是。
     如果敬一兵的文字是一个开满了鲜花的大花园,那么,我很有幸欣赏了离我最近最静的那几瓣,她们暗香馥郁,风姿娉婷。可惜,由于我的浅薄和无知,我不是个合格的爱花人。

   赞同这样的观点,全文收藏,细细品味,更加了解了一兵老师的文章与为人,也加深了全面细致的捧读先生的文字。学习,拜读,问好朋友!真佩服这样的文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5 13:31 , Processed in 0.13733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