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529|回复: 1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孵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26 0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孵 化

        ——高迎春散文集札记



           ■
敬一兵


  当高迎春把他的散文集《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寄给我的时候,还飘漫着墨香的封面上,金色的阳光,还有满地金色的树叶,让我感到了宁谧与温馨。一颗心在羽毛和温度的孵化里,振翅欲飞。

  一直以来,高迎春作为一个散文写作者,总是在不声不响地写作。内敛、祥和以及低调的姿势,无论我怎么看,都像是在用他的体温、生命的情愫、思想的营养、仁厚细致的博爱、悲悯的忍耐力和不失优美之态的虔诚,对文字进行孵化,直到阳光乍泄,羽毛丰满,整个鸟巢都被柔软的、真挚的、朴素的情愫浸润。

  我确信,正是这样的孵化,才让他的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能够像鸟儿那样,飞向最悠远的地方,抵达最深刻的深处。高迎春散文最深刻的深处,就是纯粹的情愫深处。泛化的情愫,是思想的一个质量标志,也是检验一篇散文质量的丈量依据,这是我从高迎春散文里通过他把握情景,把握事物,把握生命而呈现出来的文字,不仅优美,而且热烈、明亮、质感,当然也更忧郁的情形中得到的体会。热爱生命的完整意义,不单体现在对生命的尊严上,同时也体现在自己细微的情愫变化和行为之上的:“第二天一早,我去医院做了骨髓捐献。回到家,我把那些化验单,捐献证书,用寒雪邮来的青丝,扎成一朵朵精致的白花,而后来到和她曾经散过步的小花园,把那些白花系在松墙上(散文“特别祭奠”)”。正是基于这样的情愫,人类的爱心,还有散文优美的核质,才得以延绵不绝。对人如此,对物亦如此,这不仅是情愫的泛化,也是悲悯的最直接的呈现:“鸟笼空空,是成功逃脱的鹦鹉们的大幸,是所有自由飞翔蓝天、自在林间欢唱的鸟儿们的大幸(散文“空空的鸟笼”)”。热爱身边的事物,精深、细致、克制但却敏锐,如是的情愫把握,比抵达激情顶点的宣泄,更加深远辽阔,是高迎春泛化情愫的一个主要色彩,也是他的植物系列散文的突出特点所在:“昙花的生命,短得这样凄美,这样让人惋惜。但昙花或许正是以这样的方式告诉人们,生命的意义绝不以长短来衡量,重要的是活出深度,而不是虚有其表的广度(散文“养得香昙今宵开”)”。

  应该说,散文集《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里的每一篇文章,都体现出了高迎春的泛化情愫特征。这条线索很重要。一篇散文有没有思想性,决定了一篇散文有没有生命力。所谓的思想性,其实就是文章的意境,就是情到深处的自然体现,就是他在书中所说“生命的意义绝不以长短来衡量,重要的是活出深度,而不是虚有其表的广度”之真谛所在。情愫的泛化,是情愫聚集的极端形式,是思想一针见血、刻骨铭心的极端表达。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作者在《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一书中采用的豪放、简练、淡远、朴素、想象、推断、诗情画意的映衬、纵横交贯的穿插和甚至是臆想的艺术手法,本质上都是棣属在情愫泛化的范畴之内,自觉或不自觉地突出了情愫泛化的结果。比如在“却将密绿护深红”这一章节里,对石榴的具象描述,如果没有情愫泛化的漫溢而体现出来的外引内联、形神兼备的造势烘托,还有横桥锁溪所包裹的明断暗续、散中见整的辨证统一写作艺术手法,对石榴树的具象,就极有可能流于空乏苍白的形式,我们就更是不可能从中体会和玩味到作者把自己的世界观,与一棵石榴树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传递出来的,具有与尼采主张的价值转换,奥古斯丁“植物追求被人发现”的悲悯情愫,哲学家三木清倡导凭借爱摈弃区别的见解异曲同工的思想了,也就无法完整地感悟到作者“只有敬畏大地上的生命,人类和植物才会互惠双赢,和谐共存在同一片蓝天下”这段文字里的情愫饱满度和张力的侵略性。又譬如在“碧叶风来别有情”的章节中,作者在樱桃树这条物象主线条上,通过生活细节、历史背景和人物勾勒的横贯式艺术手法,把我们的感官世界,带进了类似电影特写镜头的情形里,触摸到了用物象的交织、渗透、穿插、铺垫、烘托等元素复合出来的意象,让我们清晰地看见,一棵樱桃树,就是人的一生,就是人的精神所在。是博爱和信念,让一棵樱桃树,有了精神的意义,这就是文章的思想性的质感表征。

  读高迎春的散文集《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对散文的认识观,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晰。散文的骨骼就是思想的核质,就是深刻性的外在表现,也是情愫是否栖居其中的根本甄别,与散文的结构或者艺术形式的种类、演绎的深浅没有正相关的联系。鸟儿的孵化过程,从外表上看,不动声色,也没有行为动作上的跌宕起伏,一切烦琐与累赘,都简约成了一个静止不动的姿势,那就是孵,孵,孵!有谁敢否认,正是这样一个简约的动作,包含了精细仁厚的爱,包含了复杂的生命传承机制?问题的实质再次出现了——散文的思想性或者深刻性,不在乎传递的形式,而在乎情愫。阅读《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常常会感到诸如“丹尽江枫昨夜霜”,“风中摇曳茅草花”,“薄荷花开蝶翅翻”,“又是柔丝弄碧时”以及“银杏!银杏!”等文章,几乎都具有纵横交贯、情愫抒发和随笔感悟的相同结构特征,但相同的结构特征,并没有给我带来相同的审美感受。究其原因,这些文章趋同的结构,并不等同于数学上局部之和就是整体之和的概念,文学上带有规律性的结构重叠,给人以形式倍增的冲击效果,突出的是情愫和随了情愫而衍生的审美力量。趋同的文章结构,却反映了不同的对象和由不同的对象而生发出来的感悟,这就是散文背后人的个性与差异的体现,就是个性的稳定性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动摇的灵感元素,也是原本思想的接触线发生分叉,或者多重解性质的套叠和汇聚的结果。散文就是一只灵性的小鸟,不必为自己生出了看似机械而又不太优美的羽毛感到害臊,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包括思想,包括深刻性,包括艺术手法,这就是高迎春的散文集《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用趋同的文章结构反映不同思想内涵的魅力给我留下的印象,值得借鉴,值得欣赏。

  无论是写景(“秋天印象”),写人(“致母亲”),写物(“贝壳随想”)还是写读后感(“散文语言及回归古典”),《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这部散文集里的几乎每一篇文章,都具有内情与外物高度融合的特点。并且,在文章里,作者情感依托的具象物,并不是僵死的、呆板的、无血肉之感的,它们在作者感情色彩的驱使之下,不断地变换着形态、角度和时空位置,从而让文章的轮廓和线条,有了栩栩如生的阳光和水分的原生态味道。以形式和效果构建出来的轮廓线条,对文章形成了合围的姿势。凡是合围在文章框架之中的文字,都能够触动我的感官,比如“表象入世的散文,一旦脱离真情投入,文笔就迟钝,就难以表述出对世界对人生的我思我感”(“要约写真 为情造文”)这段文字描述,就像一个物体,或者一个移动的轮廓,其形象突然间就恢复了它原本的现实情形。我想,这样的效果和印象,正是高迎春行文的风格所在,也是他的为人所在,更是他的个性和思想的特征所在。如是的特征,决定了高迎春在文章里传递出来的情愫泛化的特征,本质就是悲悯。悲悯这个词汇,往更深的层次上说,应该就是在一篇文章里,在一个视觉中,在一个思维的逻辑系统内,物与人,有着同等的价值——“动物多有恋群怕孤独的习性,形影孤单时无疑于让它们坐牢”(“母亲的宠物”),“真愿意把自己也站成一棵高挺拔的香椿树”(“香椿树”),“在如梭的岁月中,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脚下那片深厚的黄土中,就有了全部的营养”(“追‘根’诉缘”),高迎春就是用这样的文字,反反复复地孵化着他的悲悯情愫,进而决定了他的思想的厚实与丰满。

  书写散文就是思想的一次尊严的孵化,因为每一位真正的散文写作者都知道,拥有一颗自己的心,拥有自己真实的思想(哪怕思想还不成熟,或者还比较偏激),远比拥有无垠的疆域和宏伟的城堡更重要。泛化情愫的喜悦、痛楚、酸涩、潜在的波纹和只有在安静的写作中才能听见的呼啸的声音,都是像高迎春这样的散文写作者,对思想的一次凝聚,一次渴望,一次像落叶那样最大限度贴近泥土内心律动的感慨。我相信,有了如是的感慨,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才是亲切而可信的,一如他的散文集《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

  读高迎春的散文集,我又想到了具象问题。大家知道,具象就是散文创作过程中活跃在作者头脑中的基本形象,比如在生活中多次接触、多次感受、多次为之调动了情愫的既丰富多彩又高度凝缩了的形象。在散文里,这类形象,主要是指映衬主题的物象,它不仅仅是感知、记忆的结果,而且打上了写作者的情感烙印,受到他们的思维加工。换句话说,它是综合了生活中无数单一表象(客观的存在现象)以后,又经过抉择取舍而形成的。从心理学意义上说,散文的创作过程就是具象的运动过程。具象的运动过程主要是激发、强化情感,并与情感相互作用的过程。具象不是抽象思维的起点,而是在抽象思维的作用下,选取、综合表象的结果。散文集《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中,高迎春的具象是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这一点,在他的以植物为背景的散文里,表现更是突出。无论是散文“香椿树”,“傲霜秋菊迎寒香”,“故乡采采珍蔬香”,“清芬幽兰王者香”,“带雨梨花素玉妆”还是“如羞如喜含笑花”,其具象都是整体性的,远距离的,细节淡化和粗犷而质感的。如是的具象特点,让高迎春的感官,高出了物象的具体轮廓,也高出了他自己的文字范畴,与广阔的人文、人性、人情和自然融合在了一起,以至他凭借散文传递出来的思想,更加质感,更加清晰,更加立体。我说他的散文集很感性,有大向度的思想内涵,原因就在于他能够在行文中,突破常规地调整自己的观察角度和观察距离,让自己从事物的跟前,后退到了辽阔的、历史的位置上,实现了有效地从大尺度、大距离上整体性地观察物象,以及物象嵌入的背景深度的目的。于是,我才清晰地看见了他从背景的深处,将物象,将自己的思想和盘托出的结果——与其说高迎春是从具象描述中发现了一个时代,不如说是那些具象描述的对象,使我从思想和精神的每一个角度,发现了高迎春,还有他与一个更大的世界,无论是精神还是客观的世界,密切融合的情形。这样的情形,符合散文的韵致和初旨,是可取的。

  最不可言传的,是散文的味道。散文集《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中的文章,有草的味道,有树的味道,有花的味道,有人的味道,有泥土的味道,有铁的味道,有水的味道,有太阳的味道,还有杂物的味道。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感官捕捉这些味道,物质性的味道。然而,当这些味道纠集在了文字里,具有了精神的性质,那些物质性的判断和区别的标准就一点都用不上了。许多时候,我明明闻到了高迎春散文集里的味道,却很难用一个准确的词汇说清楚这些味道是什么,我只能够笼统地把这些味道,归结为思想的味道。我想,好的散文大概好就好在这里,难写也正是难写在这里。好与难,这两个字,说来简单,其实不然,它的背后,是一个漫长的孵化过程,思想的孵化过程,有痛苦,有欢乐,当然,也有希望,一如高迎春的散文集《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泛化情愫的,孵化。





[ 本帖最后由 琴若雨 于 2009-6-26 12:35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6-26 07:19 | 只看该作者
先做沙发细细读!!!!!
3#
发表于 2009-6-26 07:26 | 只看该作者
散文的骨骼就是思想的核质,就是深刻性的外在表现,也是情愫是否栖居其中的根本甄别,与散文的结构或者艺术形式的种类、演绎的深浅没有正相关的联系。
散文贵在其情,在文的内容,情真意切 ,方能成文。高老师的文字内敛  犹如他的性格,就像我读过的一篇散文里说的“低一点调门,并不影响你所要表达的高度”。高老师的文字就只这样的! 敬老师的评深刻  细致,而且不乏对于散文写作的个人见解  很有指导意义!
学习  并问好!
4#
发表于 2009-6-26 07:36 | 只看该作者
敬版主,拜读大作,就很想看你说的 高迎春  同志的书。不知我可有资格得到 作者的签名赠书。感谢,等候佳音。
5#
发表于 2009-6-26 08:18 | 只看该作者
一直以来,高迎春作为一个散文写作者,总是在不声不响地写作。内敛、祥和以及低调的姿势,无论我怎么看,都像是在用他的体温、生命的情愫、思想的营养、仁厚细致的博爱、悲悯的忍耐力和不失优美之态的虔诚,对文字进行孵化,直到阳光乍泄,羽毛丰满,整个鸟巢都被柔软的、真挚的、朴素的情愫浸润。

多么贴切的比喻,多么鲜活的文字,质感细腻如水一样流淌的文字里可以触摸到作者一颗丰盈的心,这样的文字也更能折射出作者思想的光芒,真好!

一并祝福两位版主幸福安康!
6#
发表于 2009-6-26 08:40 | 只看该作者
最不可言传的,是散文的味道。散文集《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中的文章,有草的味道,有树的味道,有花的味道,有人的味道,有泥土的味道,有铁的味道,有水的味道,有太阳的味道,还有杂物的味道。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感官捕捉这些味道,物质性的味道。

敬版概括极是,学习敬版札记写法。问好。
7#
发表于 2009-6-26 09:18 | 只看该作者
最不可言传的,是散文的味道。散文集《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中的文章,有草的味道,有树的味道,有花的味道,有人的味道,有泥土的味道,有铁的味道,有水的味道,有太阳的味道,还有杂物的味道。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感官捕捉这些味道,物质性的味道。然而,当这些味道纠集在了文字里,具有了精神的性质,那些物质性的判断和区别的标准就一点都用不上了。许多时候,我明明闻到了高迎春散文集里的味道,却很难用一个准确的词汇说清楚这些味道是什么,我只能够笼统地把这些味道,归结为思想的味道。我想,好的散文大概好就好在这里,难写也正是难写在这里。好与难,这两个字,说来简单,其实不然,它的背后,是一个漫长的孵化过程,思想的孵化过程,有痛苦,有欢乐,当然,也有希望,一如高迎春的散文集《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泛化情愫的,孵化。

敬老师的此篇散文,我读后感受到:第二段文字是对高版人格的诠释。最后一段是经过文中中间部分的解析后,得出了结论,也就是高版的行文风格。通篇文字,对照着高版的文章,对散文的写作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使我在阅读时,加深了对高版散文特点的理解,也学到了对于散文写作的知识。好文,欣赏、学习,一并问好敬老师和高版!
8#
发表于 2009-6-26 09:25 | 只看该作者
迎春的文章好,评论也到位.学习!
9#
发表于 2009-6-26 09:25 | 只看该作者
书评写得到位.学习!
10#
发表于 2009-6-26 09:26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当收到高版主邮寄来的他的散文集《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打开之时,首先就是封面上,那金色的阳光,还有满地金色的树叶,让我也感到了宁谧与温馨。作为高版主心血之作,我是始终坚持着并诚笃的欣赏着每一篇文章。如今,欣赏已过大半,心头总有一种冲动,那就是等欣赏完了是否真的要写一篇读后感?
而敬老用“孵化”作为欣赏文集的读后感,确实在我的意料之中。
意料之一,用词。孵化,是一定温度,一定程度,一定条件下的作用或结果;
意料之二,对孵化的深层次剖析,也就是对高版主文章的思想,意境的再次回望。
意料之三,对散文的认识观,对散文创作的指引性。
我更在乎的就是之三。“书写散文就是思想的一次尊严的孵化,因为每一位真正的散文写作者都知道,拥有一颗自己的心,拥有自己真实的思想(哪怕思想还不成熟,或者还比较偏激),远比拥有无垠的疆域和宏伟的城堡更重要。”这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直截了当的诠释。
作者书写的文评很多,这是需要一种热诚,一种耐心,一种功夫。显然,这些,敬老做了很好的表率。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学造诣,而且,所有的文评都契合其自身写作的特点。这种特点,是经验的积累,是一次尊严的孵化。令人叹服。令人敬仰。
此篇,不落窠臼,浑厚大气。笔力之沉厚,脉络之条鬯,情趣之瀰满,不仅加重了文字的感情色彩,也使其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在当下,任何文学元素都曾有过水与火的淘汰与冶炼,如此泛化情愫的,孵化下的写作,当然更加可靠。在以时尚情感为主要具象特征的写作氛围里,也有出自灵魂的新颖,也有如同山水的发现,毕竟还是有更多的对浮华的极度夸张,对矫情的恣意想象。在当下生活,在当下写作,要识破并跨越这类呻吟的或伪审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时候内情与外物高度融合的写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好文。精华支持!
11#
发表于 2009-6-26 1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敬一兵 的帖子

诗意的品评和解读!收藏了!问好敬版!
12#
发表于 2009-6-26 12:03 | 只看该作者
  对自然与植物的崇尚与热爱,使迎春版主写出了系列充满清新、唯美的植物文章。文字里的思想与情愫如山涧清溪,汩汩流淌。在那片黑油油的沃土上,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传达出人在世上生存行走,对自然对生活深深的眷恋和热爱。

  如果说上周西溪对迎春版主的散文集《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的评论是基于自然植物的造化,从人和植物情感相融的角度去诠释了作者对自然的崇尚,对植物热爱的的心性角度去解读,那么敬一兵版主的此篇鉴赏文章,则是通过作者文字所蕴含的真纯情愫与辽远情怀的思想去诠释、正如文章题目所传达出的内涵,生动形象地表达了高迎春版主关于植物虔诚的文字是用情感、用体温、用生命的情愫及思想的营养,还有仁厚细致的博爱、悲悯的情怀这一孵化过程与执着的精神,让我们感到了文字里的花香的味道 、花开花落的情怀及树的青葱拔节与苍劲。

  此文从文字现象到精神,表达了人与植物的精神实质。感悟真切,所闪现的思想灵光,进一步明晰了文字内情与外物的有机统一,表达了作者赋予植物生命情感的本真过程,伸延了文字的思想内涵,由此,文章获得了质感与厚度。欣赏,支持精华!




http://lv1211.16789.net/domName/lv1211/200822713481799926.swf

[ 本帖最后由 琴若雨 于 2009-6-26 12:35 编辑 ]
13#
发表于 2009-6-26 12:44 | 只看该作者
分析得很精辟。仔细学习!
14#
发表于 2009-6-26 16:21 | 只看该作者
“散文集《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中的文章,有草的味道,有树的味道,有花的味道,有人的味道,有泥土的味道,有铁的味道,有水的味道,有太阳的味道,还有杂物的味道。”其实,就是生命的本真的味道,这就是散文的真、实、诚,是发自肺腑的情,这样的散文才能感染读者,才是散文的境界。
敬版对高版的散文的点睛——孵化,思想的孵化,意在指出,散文不仅是真的描摹,是提升,升华到需要仰视的高度,文章才有意义,才能洗濯自己,才能陶冶读者。
问好敬版!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6-26 17: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刘敬胜 于 2009-6-26 07:19 发表
先做沙发细细读!!!!!
感谢老朋友第一时间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6 00:05 , Processed in 0.10527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