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86|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望乡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9 2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10 编辑 <br /><br />
望乡台


  七月的成都平原颇为凉爽,当飞机即将降落双流机场前二十分钟,空姐在例行播报结尾,外加当天气温二十一度的温馨备注。
  当人处在十八至二十二度的环境时,肌肤就会歌唱,感觉最为惬意。上飞机前冒着三十四五度的酷暑、满头大汗的我,此刻嵌入匍匐于四川盆地葱茏翠绿的成都,顿觉清凉舒适,亲切可人,这儿真可谓夏天里的春天,莲叶上托起的朝露。
  成都是个让人很容易亲近的城市。如果说东北人豪爽,那么四川人则憨直,从介绍工作经验毫无保留的“底朝天”,到麻辣火锅不分季节的大汗淋漓,以及业余爱好,比如闲暇偶尔搓麻、半夜不忘小吃、周末晨起过迟等的快言快语,即可见一斑。
  按理像我们这类“不上不下”的公务人员住三星级宾馆本已心满意足,或者干净卫生即可,没成想走进房间打开服务指南浏览,发现竟多出一颗星来,对其热情好客让人心存不安,甚至觉得受之有愧,毕竟我们是来向人家学习请教的。
  经过几天马不停蹄的紧张忙碌,既定公务料理齐全,为减轻对方接待压力,我们马上提出订隔日回程机票,不想再耽误他们休息时间,添更多麻烦;再说了,若要游览,我们自己也不是摸不到门,找不着地点。可他们决意不肯,申明已安排好参观三星堆、金沙和北川遗址的行程,理由是距市区近、耗时少,短、平、快,以既来之则安之反复劝慰,以不去不给面子为平衡木,并以受灾时我们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他们感激不尽为藉口。总之要你去,请你看。其实去年赈灾分两次我才捐了肆佰元,微不足道,让他们一提,反倒很不是滋味,觉得心里老大的过意不去。
  说实话,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并不能突破我的心理防线,上网瞧瞧就可以了;让我动心的是北川地震遗址,那儿寄托着太多人的牵挂。想来想去,最后只得客随主便,也算了桩心愿。
  成都的早晨醒来的迟,并不是阳光不给面子,而是雾气重、散的慢的缘故。商务车八点半准时启动,大街上呈现的好像还是清晨的景象。
  当车子越过成都平原,驶向丘陵和山地,雾锁徐开,太阳挠痒痒似的目光照降下来,弄得人昏昏欲睡。
  从出发的第一时间,我的心里就像压上块石头,车到前几天发生五点六级余震的绵阳停下来放松、小憩时,两个太阳穴已刺痛得厉害。行程是精心设计好的,这里恰好是成都到北川的中点。我赶紧下车活动身子,缓解愈来愈重的无形压力。同行人或走或立,或抽烟沉思或四下顾盼,说话的少了,笑声也不见了。
  车过绵阳驶离高速公路。北川来接车的同志微笑着介绍说,在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下,绵阳至北川的公路已重新加宽加固,崭新的柏油路像一条黑色的长龙,缠绕在崇山峻岭间,来往穿梭的车辆,像葱茏翠绿的山间一串串自由飞翔的鸟儿。七十多公里的路程,一转眼就到了。
  如果说这是一个悲伤透顶的故事,沿途被地震之手一块块无情地剥去皮肉,裸露着淡黄或橘红、深浅和形状各异的千万石坑的山脊、山背或山坡是剧情的铺垫,那么北川,我们熟悉名字的北川,就是这个并不遥远、令人悲痛欲绝的故事的极致,因为两大断裂带在此交汇,并同时呻吟。
  北川中学在哪?车近北川,我小声地询问接车人。
  他陷入痛苦和回忆之中,两眼干涩,努力克制自己,说还没到,待会儿指给我们看,并提示那可是座名校。回来我们才知道,车早过了北川中学旧址,他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给我们蒙上更重的阴影,因为他的儿子和儿子的一些同学永远留在教学楼坍塌的废墟里,再也找不着回家的路了。
  北川城已实行封闭管理,车停在两扇铁门前。铁门右侧是一座凸起的山峦,一条新修的水泥人行道蜿蜒而上,三三两两或形单影孤的人们背着各种包裹,或搀扶或拄杖或独行,一步步吃力的向上攀爬着。
  因接车人提前安排了特别通行证,经简短验证交涉,安保缓缓打开铁门,我们的车驶入北川老县城的腹地,走进这座昔日山清水秀、而今一片废墟、已作为地震博物馆的城市。
  去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强烈地震袭击了北川,给美丽的城市造成深重的灾难。我晕眩地行走在这座废弃的城市里,向滚落的岩石、向倾斜的楼房、向废墟中每一块砖瓦、向纪念碑、向那些无辜的生命表示沉痛悼念。我把这里沉寂的时间轻轻捧在手上,献花,鞠躬,再鞠躬。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更不想描述那令人肝胆寸断的场景。
  然而,当我无意回首来时的方向,突然发现左前方山顶上伫立着密集的人群,被坚实的栅栏围起。那么多双眼睛凝视着北川县城,盯着老家的方向,看着站在城中凭吊的人。他们在回望故乡,祭祀亲人。我想,他们一定能看到我,我要尽可能代表他们,向他们的亲人近距离地多祭拜、多鞠躬、多行注目礼,并以悲切的目光,向高台上的人们无声地转达那隔世的问候和沉痛的思念。
  返回途中,接车人告诉我们,那山顶上的高台叫望乡台,是政府专门为北川人民纪念亲人而建的。当想念在地震中遇难的亲人或朋友时,可随时登台凭吊,化纸为蝶,寄托哀思。
  我还想接着写一写旅途的见闻和感受,比如那奔落的巨大石块,当事人描述的地震时牛嚎般可怕的地声,倒塌的桥梁像野兽狂吞后剩下的残缺不全的骨架,那些不顾自己亲人死活拼命抢救他人的大德的勇士,经历大灾大难泪水暗涌却在人前乐观豁达、风趣幽默的北川人。
  可是现在,我已头痛欲裂,无力举笔。忽然又想起一个细节,在北川县城庞大的废墟旁下车时,我的背包带扣突然脱落,顿觉寒意彻骨,心像颗失落的石子沉沦而下,不得不夹着包、弓着腰瞻仰。这样的巧合虽是偶然,但属巧中之极,更使我迷惑不解,却点缀和加重了祭祀的悲情色彩,让我终生难忘那个心碎的瞬间。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楼主| 发表于 2009-7-9 22: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10 编辑 <br /><br />新帖不新,后面无new,为何?

3#
发表于 2009-7-9 22: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10 编辑 <br /><br />望乡台啊望乡台……疼痛的文字,令人不胜唏嘘。

4#
发表于 2009-7-10 07: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10 编辑 <br /><br />早上好!先记号。后欣赏。

5#
发表于 2009-7-10 08: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10 编辑 <br /><br />痛在心扉,无法释怀。

6#
发表于 2009-7-10 08: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10 编辑 <br /><br />再次欣赏先生的佳作。很多人像你一样,萦怀着那个地方,经受过死亡的人才会理解你的心痛。

7#
发表于 2009-7-10 08: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10 编辑 <br /><br />问好会林。充满悲悯意识的文字。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8#
发表于 2009-7-10 09: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10 编辑 <br /><br />望乡台,是政府专门为北川人民纪念亲人而建的。当想念在地震中遇难的亲人或朋友时,可随时登台凭吊,化纸为蝶,寄托哀思。作者此行,感受深刻。大灾难的阴影无法消弭,疼痛的感觉顿袭身心。望乡台,大灾难,沉淀在我们的疼痛的记忆之中,凝聚成穿透心灵的光束,让我们得到一种对地址遗址更痛楚的认识。文章有两个层面:一个轻快,一个疼痛。轻快的是此行的公务行程;疼痛的是在大地震的遗址凭吊。文字从灵魂深处淌出,由此心,及彼心。好文。精华支持!

9#
发表于 2009-7-10 09: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10 编辑 <br /><br />再次感觉那种沉重的伤痛。
触极心灵的文字,好文。学习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7-11 15: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10 编辑 <br /><br />望乡台啊望乡台……疼痛的文字,令人不胜唏嘘。 [/quote]
感谢你的阅读,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7-11 15: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10 编辑 <br /><br />痛在心扉,无法释怀。 [/quote]
问好,谢阅读!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7-11 15: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川媚 于 2009-7-10 08:37 发表
再次欣赏先生的佳作。很多人像你一样,萦怀着那个地方,经受过死亡的人才会理解你的心痛。


谢谢你的同感!您好像是四川人吧?
13#
发表于 2009-7-11 15:38 | 只看该作者
北川,这样一个地名,在多少人的心中早已成为一种痛楚的记忆。一段娓娓道来的文字,记叙了曾有的悲伤,同时也点燃新的希冀!不错的文字,问好,远握!
14#
发表于 2009-7-12 02:32 | 只看该作者
提读下。问好!
15#
发表于 2009-7-12 06:08 | 只看该作者
返回途中,接车人告诉我们,那山顶上的高台叫望乡台,是政府专门为北川人民纪念亲人而建的。当想念在地震中遇难的亲人或朋友时,可随时登台凭吊,化纸为蝶,寄托哀思。
此文曲径通幽,一个望乡台,打到了人心最敏感之处。支持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4 05:04 , Processed in 0.05558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