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501|回复: 10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印象碎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31 1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03 编辑 <br /><br />         印象碎片

            ■
敬一兵

             弹性

  蔡琴说,爱是窗玻璃,你从中看我,我从中看你,大家愈看愈觉分不出距离。因为这句话,我喜欢上了她的专辑《此情可待》。音符感冒了,发生了一场持续不断的低烧,在灵魂深处,让无性的爱制造的距离,被温度了无痕迹地弥合。《此情可待》就是一张褶皱的纸,无论我怎么小心翼翼地抚平褶皱,每一个褶皱,都会趁我不注意,在我的眼皮底下,偷偷地往回收缩,即便它们明明知道,它们不可能再回复到最初的状态,但它们依旧做着在我看来是毫无希望的努力。

  褶皱最先沉沦在我感官里的元素,就是弹性。之后,对应这个弹性的元素,才是大量涌入我视觉里的攀缘植物螺纹一样的卷须,橡皮筋,还有弹簧和一切柔软韧性的物质。

  生命的物质在膨胀,感官从来不会敷衍这个过程。敷衍这个过程的,是我们的思想,还有我们的躯壳。躯壳很自私,也很顽固,除了允许思想和空气自由出入外,骨骼、经脉、血肉和器官,都被牢牢封闭在躯壳里,不让眼睛看,不让鼻子闻,不让舌头尝,不让耳朵听。我们看不见自己的内脏在躯壳里是怎样而不舍地劳动,只能够感觉到它们团结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精密的弹簧,帮助我们的身体抵御外界的侵略和迫害。躯壳里的内脏,用对弹簧属性的理解和敏感,诠释着我们的生命。生命与自然,观念与实际,就像两个人相处,就是两个躯壳里的内脏在缩短彼此的距离,这距离,如果串个门,也许用不到三分钟,可它们要想真正相拥在一起,只有跨越生与死的隔阂,这大概需要一生的时间。

  我的视线,总是情不自禁被老年人吸引。老年人的脸上,有类似刀刃使劲划下的褶皱纹路,既弯曲又深刻,像一条条干枯的河床。他们的眼睛,大多是迷糊的,有高烧病中的那种孤介和痛苦的意思。他们的手上爬满了筋络,关节向外突出,让动作显得笨拙而又无法协调。这样的情形,与那些从跨国公司写字楼里走出来的年轻人丰满的轮廓,圆润的线条和光滑的肌肤比较,相去甚远。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内脏是一样的,遗传的秉性也惯性地保持着同样的动作和机能,可他们之间的思想,就像他们之间的轮廓一样,有了本质的差异。心到心,内脏到内脏的距离其实很近,但因为认识,特别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认识,拒绝了弹簧本能的收缩性质,让两颗本来就应该靠近的心,被思想的外力拉远了。

  强调差别,是人为的故意。回归自然的原本状态,才是天意,如同弹簧,在拉伸与收缩之间表现出来的属性。

  有风吹来,欲把葡萄藤扭曲,然后折断,这个时候,我看见了它的卷须,弹簧一样拉伸和收缩,抵御风的外力。一截树枝从树上断落下来,它感觉到了加速度,也知道触地后碰撞的疼痛,可它没有惊慌——树的四周铺满了的落叶,能够成为它的减震弹簧。本来是卷须和落叶,在我游荡的视线里,因了弹性的缘故,便成了我的神经和器官。我的思想不能够离自然太远,就像我的身体,不能够离开空气太久一样,无论身体还是思想,只要走到了极端,冥冥之中,都会有一种力量,弹簧般把它拉回来。

  落叶归根,日出日落。这些简单至极的情形,见多之后,弹性的质地,就在积累中,变得越来越质感,也更为纯粹,如人步入开阔之境,对弹性的内核理解,自然就不一般了。河水东流,夕阳归山,出殡送葬,尘埃飘落。我坐在这样的情形里,就发现自己沉淀在了世界的底部,成了一粒沙砾。这样的发现,本身就属于回归的实质,有弹性的元素——天地人间就是这样气象大方百川归海,不需要证明。

            接纳

  可以确信,梁家辉在《情人》电影里裸露出来的湿漉漉的胸膛和性感的臀部,让他在英国的购物商场里,陷入了众多佳丽的合围之中,也让接纳这个词汇上所有的铅灰色彩,变得越来越沉重,然后向我的感官倾斜过来,使我陷落,沉沦。接纳就是沉沦的过程,深不可测,没有底部。如果有底部,那一定就是到了地狱。

  在我的记忆或者感觉里,地狱并非是诅咒和贬义的符号,它仅仅就是接纳的一个彻底的结果,带有泥泞的粘稠性。这个印象,来自洪水退却后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撞进我眼帘的淤泥。小草,鞋子,衣物,树叶,动物尸体,还有曾经飘荡在街上的歌谣和我的脚背,都被淤泥覆盖,或者准确说,是被淤泥接纳了。失去了欲望的惨白色的天光,制造了淤泥的轮廓,让我怀疑淤泥不是覆盖了我的脚背,而是让我的脚背,住在了它柔软的内心里。是说淤泥总是沉默,原来它的心里,容纳了颜色,歌声,时间,湿漉漉的胸膛,性感的臀部,少女的乳房,凋落的红叶和我全部的忧郁。丰厚的内容,让它在忙碌的陶醉和自我的砥砺中,无暇言语,无暇张扬。

  淤泥掏走了外部世界的时间和光线,吸收了它周围的声音和运动的核质,容纳了事物的形状和概念,情形就像一只巨大的口袋。我怎么看,这只口袋,都仿佛是人的精神世界,没有疆域,没有形状,没有声音,没有手感。如果一定要我来感觉的话,我只能够说,接纳这个运动符号,它的实质就是包容——被一切包容,又包容一切,如同我在熟睡之中没有形式的飘渺情形。当我轻脚轻手走进包容这个特定的世界里,我一下子就发现我好像是多了什么体会。原来多出来的体会,就是在平静之中咀嚼橄榄的味道——不断追来的甘甜中,尽是大象无形,大音稀声,虚怀若谷和内敛的包容韵味。

  我的许多动作习惯在延续。吃饭,行走,说话,注视,瞌睡,咳嗽甚至做爱中的急促,都没有因为生活场景的改变而改变,顽固的情形,就像生生磨厚的茧。我刻意坚守我的遗传秉性,却轻易就丢失了我的内涵物质,与自然彼此相融的物质。此消彼长,这是一种代价。不能够与自然相融,即便我在被窝里做爱,爱也不再是夏天的爱,滋润的色泽已经褪尽,肌肤和线条都干枯了。说到底,包容就是爱的生命,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纽带。我的生命,我眼睛里所有景象的存在,我看不见但却能够想到的所有抽象,都是这条巨大而又扭曲的纽带上的一个个点。这些点没有一刻是安静的,梭织般往来,相互渗透,混沌一片,象河流。河流就是宇宙的缩影。它摈弃了是非的区别,虚心接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没有欲望,恬淡从容。


  夏天的雨水,没完没了,覆盖一切,包容一切,在我的眼睛里,它就是世界。凭借湿漉漉的张力泛出的幽光,我看见了包容的本质,弯曲,柔软,中庸,颗粒一样分布在无形的尺度上,成了丈量我的生命质量和精神世界的清凉对照物。

  地狱里住着死亡。天堂里充满了幸福。它们被水连接,像两个长满了不同植物的花园,相互毗邻,没有天壤之别,天壤之别仅仅是一个可笑的概念,也仅仅只存在于行走在天堂或者地狱边缘上的我的头脑里的一种认识。这个认识,不是我的臆断,而是我从一个久远的陵墓被打开后,黄、晦暗和霉味包裹的一段隐秘的腐朽过程中,若隐若现的斧锯加工痕迹的棺木,总是与潮湿交融在一起的情形中得来的。潮湿是通往一泓水的道路。它的尽头,应该就是天堂。这样,我就敢大胆地说,天堂就是水,就是具有接纳属性的水。人的一生,就是从水里来,又回到水里去的过程。

  生与死,这两个看起来极端到不能够融合在一起的事物,都能够彼此被水交融,连成一体,我们活着的人,为什么就不能够把哪怕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恩怨、是非、观点、意见和争议,静静地包容下来呢?





2#
发表于 2009-7-31 16: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03 编辑 <br /><br />敬老这两天事务多,我先记号。慢慢学习着......问好!

3#
发表于 2009-7-31 16: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03 编辑 <br /><br />学习并提读!!!!!!!!!!

4#
发表于 2009-7-31 16: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03 编辑 <br /><br />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发人深思,是好文章,问好。

5#
发表于 2009-7-31 16: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03 编辑 <br /><br />敬版的文字,缓缓地、娓娓地道来,乃至一世间一首感悟大爱之歌,乃是生命的积淀升华。人生在世的音符,在敬版的这篇调色板文字中一节一节地跳跃出来,富有张力和哲理,让阅者从中体验生命真谛的奥秘。阅读此文,让我有一种超脱之感,轻灵,也就能淡看自己的得与失。学习敬版好文,问好!

6#
发表于 2009-7-31 16: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03 编辑 <br /><br />  弹性,是可以伸缩的,是可以自由弯曲,是一种坚韧的禀性。弹性,如果与现实生活的某些境遇相提,则有着惬当的地方。比如情感,比如生命,比如际遇。这些都有弹性的质性与共性。尽管,弹性的范围有些狭小,但心灵的空间却在弹性中发挥出极致敬。文章是以一种深邃的目光,以触动心灵的深切来思量,来颖悟。《弹性》其文本意蕴的延伸与深化,既体现了作者创作的个性化,又体现了其创作上的思想化与寄寓性。在鲜见的题材中寄寓深刻的思想,在深沉的思想里营造出更高层次的意蕴来。
  接纳,就是接受思想之外,生活之外的可能的一切的东西,包括情感,包括曾经不被认知或接受的。作者以接纳为文,其寓意我知。这不是情感的宣泄,是对来自于身心之外的一种抵触,或呐喊。这是一种内在的与外在的情感碰撞后的释放。如同奔泻着的岩浆,激烈而通彻。《接纳》,作者给予了定性,那就是包容——被一切包容,又包容一切。
  文字要表现生活,更要表现人的精神质地和心灵渴望。作者的《弹性》、《接纳》里呈现的是让“精神”成为美学的尺度,有打动人心的魅力,深深熔铸着一种隐忍,不屈,坚强的“精神的力量”。 语言通俗犀利,暗喻生动形象,托物寓感,冷峭尖刻。好文。精华支持!
是怎样契而不舍(锲而不舍)地劳动。。。我的许多动作习惯在沿续(延续或沿袭)。。。焉(蔫)黄、晦暗和霉味包裹的一段。。。

7#
发表于 2009-7-31 17: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03 编辑 <br /><br />富有哲理的两章,读完让人心里豁亮!永生点评的好,支持精华。

8#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17: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03 编辑 <br /><br />敬老这两天事务多,我先记号。慢慢学习着......问好! [/quote]是的,这几天比较忙。先感谢你指出了文章里的别字,我已经修改了,呵呵,真是忙昏了头呀~~

9#
发表于 2009-7-31 17: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03 编辑 <br /><br />先点,细读之后明天补评。问好。

10#
发表于 2009-7-31 18: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03 编辑 <br /><br />“弹性”应该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不由得想到了人的肌肤,从感官感知后的悸动,而后上升至大脑的思考。“接纳”应该是社会相处的必然要素,从细微沙砾的障眼,到兴风作浪的颠覆,我们可以做出的应对的只有包容与接纳!
深邃而又睿智的文字,学生拙评了,好了还是不多说了,还是好好学习吧!
问好敬老师,远握!

11#
发表于 2009-7-31 18: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03 编辑 <br /><br />从容而理性的文字,学习并问好敬老师。

12#
发表于 2009-7-31 19:51 | 只看该作者
思想的花束渐次开放在橡皮筋,葡萄滕这些柔韧而富有弹性的物质上,当他在人的心里扎下了根,实际上,就回归了原始的状态.人性就是这样,可以随便意地被扭曲或者拉直.
接纳,正是包容的结果,人们看待世界的眼光不同,角度不同以及判断价值观的属性不同,但虚怀若谷的胸禁不可遗失,如对与错,生与死,它们在哲学的领域里被分解和包容着.
问好敬老师,忙时注重身体健康.
13#
发表于 2009-7-31 21:2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敬老师的文章,杜版的评。从容又理性。
14#
发表于 2009-7-31 22:00 | 只看该作者
“文字要表现生活,更要表现人的精神质地和心灵渴望。作者的《弹性》、《接纳》里呈现的是让“精神”成为美学的尺度,有打动人心的魅力,深深熔铸着一种隐忍,不屈,坚强的“精神的力量”。 语言通俗犀利,暗喻生动形象,托物寓感,冷峭尖刻。”
借用杜版的点评,欣赏敬老深度哲理美文,问候!
15#
发表于 2009-7-31 22:02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文章不好写,若非过硬的笔力,恐是不敢问津的。敬文却写得如此厚重、深刻而有力度,语言表达极其精准而简练,哲思和文学并茂,真乃大家手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5 11:05 , Processed in 0.05580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