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32 编辑 <br /><br />
去年,我大多数时间独居陋室,思前想后,患得患失,偶将心事诉诸文字,也是无病呻吟。我疏远了以前的知交,删除了网络的好友,将门窗关好,将心灵上锁,自称“何妨一下楼”主,品尝“墙角的花独自开放时,天地便也小了”的况味,在期期艾艾的孤芳自赏中,苟延残喘着。
人到中年,万事皆休,但日子还是要过下去,朋友劝我出去走走看看,重新设计剩下的岁月,我有些心动,却又怀疑起自己的能力,学过心理学的儿子说这是心智退化的典型表现,甚至危言耸听,说我需要立即调整生活状态,否则萎缩的不仅是身体,还有思想。
于是,我开始乱,心乱。
记忆力急剧衰退,记不清是谁说过“闲逸的生活不可能是整洁的”这样的话,但不久前一个朋友给我的短信,我却记得很清楚:人生的舞台上,我们都是主角,如果你与别人共舞,就会越演越精彩;如果一个人独白,就会不知所措地发呆。将自己关闭在囚牢里,只会哀声叹气,饱尝孤独和寂寞,拥抱忧郁和伤感。紧紧闭锁的心窗,关住的不仅是外面亮丽的世界,还有自己鲜活的灵魂……
这时,我接到一个朋友的邀请,希望我去他在江南的高速路工地上看看。
坐汽车,转火车,倒地铁,终于到了目的地,结识了一批充满活力的年轻人。
于是我开始忙,事忙。
新鲜的地方,新鲜的人,新鲜的事,很累,很充实,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灯大师的三个弟子问师傅怎样才能获得“人生之灯”,一灯大师说“世人可分为三品,时常损人利己者为下品,因其心灵已落满灰尘;偶尔损人利己者为中品,心儿红白相浸;终身不损人利己者为上品,性情心洁,为世人所敬。”
三个弟子都拿着一本“良知簿”分头下山化斋,记录下自己行走的足迹,相约十年后交给大师评定,希望能拿到“人生之灯”。
十年后三个弟子回来,互相传看“良知簿”都进而反思、自责。一日终顿领悟:人生之灯就挂在人之内心,无灰尘牵染,纯净无华,光彩夺目。
原来我曾熄灭了心灯。
原来我又点燃了心灯。
心灯熄灭,心窗不开,即使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也变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落寞;即使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情感,也只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忧伤;即使是“男儿老兮天下事,但有志兮不有止”的激昂斗志,也成为“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的失意。
很多时候,忧伤与快乐只是取决于我们是否打开心窗。心灵不可以尘封,它需要的是灿烂的阳光,是清新的空气,是斑斓的色彩。打开心窗,让心灵的窗棂无尘,于是,花儿向你展颜,草儿向你点头,鸟儿向你歌唱,虫儿向你低吟,亲情给你温馨,友情给你温暖,爱情给你温存……你就永远不会被这个世界抛弃。
古人有云:“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色彩。”心怀如来,万物皆著佛之光芒,心存撒旦,万物皆染魔之阴暗。揣一颗平常心,以出世的眼光看世界,以入世的心境好好生活,这样,和煦的春风就会拂面而来,催发生命的新绿,心变了,世界就变了。
打开心窗,赶走黑暗,心窗无尘,迎来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