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5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回眸季羡林先生---读《天意从来高难问---晚年季羡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4 2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是放着梵音《大悲咒》的曲子,拜读卞毓方老师的书稿《天意从来高难问---晚年季羡林》,是满怀悲痛的心情,又读被我作为行文范本的文章。今天读这部书稿与以往的感受不同,今天文章里的季羡林老人已仙逝。昨天我还从文章里向往过北京,想念过北京。那个遥远的北京,季羡林先生在城市的一处颐养天年。而如今,我无端的想听一些梵音,姑且当为纪念季先生在德国最初学习过梵文、巴利文,我想此时将自己的心,更靠近一些这位老人,更深切的感触这位老人还存在于宇宙中的一些精神。他似乎离去,而他却永远在我近旁,且越来越近,不再有时间空间的阻隔,他在我随时想念、相见的最近处。

  “泪飞顿作倾盆雨”,是谁在流泪?”是季羡林先生的弟子卞毓方老师的眼泪,是无数缅怀季羡林先生的中国人,乃至世界华人的眼泪,是众生为逝去而悲痛的眼泪,是老天爷怜惜中国“文化活佛”的眼泪。而卞毓方老师的眼泪凝结成为一些弥足珍贵的文字,这些文字具有“史料”价值,它们是了解、研究、理解,走近季羡林先生最好的方式。

  《天意从来高难问---晚年季羡林》这本书,卞毓方老师是于20068月动笔,写写停停,停停写写,直到20097月某一个庄严时刻才真正完成。在写作期间,卞老师奔波各地,忙碌的工作着,他像哺育、维护一棵生长的小树,始终心里牵连着一项工作,或者一个责任。他原来要在记录季羡林先生晚年生活的同时,想让作为季羡林研究院研究的活动,更具有实际意义,虽然这是一项艰苦、辛劳、费思量的艰巨工作,但他愿意此生都不要搁笔,停下,他盼望季先生长寿,好让他研究季羡林晚年的文字,能够无限延长到永久。

  记得98年卞毓方老师来天水,正值天水秋色浓郁时,而他却拒绝了去户外看风景和呼吸新鲜空气的轻松,他把心思全部用来写一部研究季先生晚年的书稿上。他借用我的电脑,让弟子传来书稿,临走时却把这样重要的书稿,当作我行文的指导,留给了我。卞毓方老师将研究季先生,传承文化当作自己的责任,他嘱咐我这个学生,书未成稿,暂勿传播,自己先学习。卞毓方老师是真正的学者风范,他一手牵着对老一辈文化人研究的责任,一手牵着对文学新人培养的责任。他的累在心里,却默默承受,随霹雳一声,合上书页的最后章节,为天下人走近季羡林先生搭起一座文字的桥梁。

  “人有命运,文章其实也有运命”。卞毓方老师为缅怀、纪念逝去老师而写的《天意从来高难问---晚年季羡林》,这本书的命运承载了无限量的历史伟大使命。

  我们跟着卞毓方老师的脚步,走进世纪老人季羡林先生的内心世界,用卞毓方老师深入实际感知、感受的第一手材料,我们找到了“破译季羡林先生内心世界的两把钥匙”,由此,详尽的让我们从了解季羡林先生的一些感人故事,去理解一位世纪老人的生存方式。

  季羡林先生告诫:“我个人觉得,人类在新世纪,新千年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处理好与大自然的关系。恩格斯已经警告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把猫、乌龟、甲鱼都看成是自己的伙伴,把大自然看成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征服的对象。”而一个老人与自然和谐相亲的另一个侧面,卞毓方老师充分揭示了“背后隐藏着形影相吊、茕茕孑立的大孤独大悲凉。”那么季羡林先生便是貌似旷达,诙谐,疏放,实则包含了蚀骨椎心悲酸的《世说新语》中之人。


  卞毓方老师在此书中将季先生生活中“不容回避的两件大事”按照季先生“在垂暮之年,仍葆有直面人生的大勇,我们作研究的后学,又何必畏首畏尾、顾虑重重。”因此,此书真实的反应了季先生生活中一些不为人知的生活、经历。

  在季先生生活无助、困顿时,那位“不是亲属,胜似亲属”的“打工者”义务助理李玉洁,及同事、朋友、学生等人,又使季先生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又将人间真情带到了季先生的生活。“天佑善人。天道酬善”是季先生对帮助照顾过自己的人们最高的评价。是的,对于一个耄耋老人,老天怎能忍心将他至于无人顾及的地步。而卞毓方老师对这段人间真情的书写,让人不仅时时想落泪,这是对人间“仁爱”“大爱”真实的书写。

  跟着卞毓方老师的脚步,感知世纪老人季羡林先生真实而又神秘的生活,我们一起从季先生“兼祧”与人的童年开始、在济南走进新育小学、济南一中、南关佛山街40号、在山东临清,走访季先生的亲友;揭秘季羡林先生被蒋介石接见;揭秘只剩下季羡林先生一个人的德文班;揭秘季羡林先生与吴组缃、李长之、林庚,被称为清华园“四剑客”的故事;揭秘季羡林先生与金庸谈武侠;揭秘2003年以来季先生住进301医院的生活等等!

  这些季羡林先生的生活秘史,卞毓方老师是通过脚步丈量、通过眼睛丈量、通过心的丈量而得知。并且他并不以自己感知的材料为依托去书写文字,而是在走访、查阅与季先生有关的人、物,并翻阅大量有关季先生资料书籍,如《清华园日记》、《病榻杂记》等,不仅如此,还在无数次探望季先生时,核实有疑问的地方,就连季先生同学“尤炳圻”“圻”字的发音“yín”,都要细致的查阅、探究正确的读音,这是如何的求实精神,从这里可见卞毓方老师唯实、唯理的精神,而此书真实的反应季先生的晚年生活,含金量也正在与此。

  季先生的老师、同学、朋友大多作古,回首往事,他最感谢的恩师是陈寅恪,汤用彤,胡适等。季羡林先生进北大,拿的是陈寅恪先生的推荐信,又为汤用彤先生的破格提拔。而卞毓方老师从这些季羡林先生人生机遇的点滴,研究得到季羡林先生的五大机遇:“离开老家到济南,一遇也;考中清华,二遇也;留学德国,三遇也;进北大,副教授一周转正,当上系主任,四遇也;古稀之年出任南亚所所长,北大副校长,五遇也。”这些机遇不得不让人深思,季羡林先生人格和精神上到底存在着什么,那些让人难以揣测的秘密,它们的答案又是什么?

  卞毓方老师的《天意从来高难问---晚年季羡林》告诉我们:“人的一生,顺或不顺,遇或不遇,成功或失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个性。”又从季羡林先生的回忆资料里,让人们不但了解了季先生的人格魅力,也了解了那个时代大师们的胸怀和惜才、爱才迫切的心理。1995年,季羡林先生《回忆陈寅恪先生》一文中写道:“一个是胡适之先生,一个是汤用彤先生,如果没有他们的提携的话,我根本来不到北大”而国外的几位大师吕德斯、西克,瓦尔德施米特,哈隆,又是海外培养和爱护季羡林先生成长的人。

  季羡林先生说“我不是儒家,也不是释家,我的思想,比较接近道家,我是顺其自然,遵循天人合一”。而卞毓方老师也说的好“我不是季先生的及门弟子、得意门生,我跟季先生的缘,仅仅在于散文,交往也是散文式的,若即若离,时紧时松。”

  “季先生爱静。1935年,他在济南省立高中教书时,校长宋还吾对他的评价就是‘羡林很安静’。季先生的静,是一种在追求学问过程中身心俱融的状态,宠辱皆忘,顺其自然。”而作为季先生学生的卞毓方老师,他继承的“静”则是泡在清华、北大图书馆,汗流浃背的翻阅《清华周刊》等大量与季羡林先生研究有关的资料,从研究季先生曾今的生活,来感知晚年的生活状态。人们常说“闻鸡起舞”,而在季羡林先生的生活中是,“鸡闻他起舞”。在季羡林先生译梵文印度古代大史诗《罗摩衍那》,到翻译敦煌经卷后写80万字的《糖史》,靠的就是勤奋精神。而卞毓方老师也继承了老师的勤奋,他的勤奋使我们有机会更加透彻的了解季羡林先生作为世纪老人的生活真谛。作为季先生的弟子,卞毓方老师也继承了对“热闹保持距离”。在燕园,季先生来了,卞毓方老师却后撤一步,他站在远处悄悄的看上一眼,他觉得这就是难得的奢侈。他就那样远远赶来,又远远的的真真切切看着季先生在众人簇拥中的“春风满面”,然后远远的祝福,悄悄的离去。这是季羡林先生的弟子卞毓方仁爱淳朴之心对老师的体现,在他的书中,这些被我们深深的感受到。

  人与人的缘分和交往,顺应的是天道,而一部好的文学传记,也是顺应了自然之道,才能激发人的情感。各人的出发点不同,阅读时的具体心境不同,其关注的方面和和经由审美体验而得出的判断,也就难免有不同的感受,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回眸世纪老人,慢慢咀嚼卞毓方老师的《天意从来高难问---晚年季羡林》,相信你会在一位将近走过一百年历史的世纪老人的生活中,品味出自己的人生哲学。




[/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汪彤 于 2009-8-14 22:13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8-15 10:15 | 只看该作者
坐下来认真学习了。问好楼主。
3#
发表于 2009-8-15 22:31 | 只看该作者
待细看后回帖。
4#
发表于 2009-8-16 20:42 | 只看该作者
祝福季先生老人一路走好,长眠。
5#
发表于 2009-8-18 08:5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书评文章,悦读
6#
发表于 2009-8-19 21:37 | 只看该作者
很独到的书评,从文章中了解了季羡林先生的伟大之处,更勾起阅读原作的欲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0 13:42 , Processed in 0.18833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