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50 编辑 <br /><br />
立秋一过,几场绵绵的秋雨就来了。“一场秋雨一场寒”早晚的天气骤然变凉了,天一日日的高起来,云一日日的淡起来。
而红缨子的玉米就在这个时候熟了,说是熟了其实并不完全是。他们只是能让农人掰回家里煮着或是烤着吃了。这个时候的玉米颗粒是饱满的,个个珠肤玉肌,鲜嫩的了不得。他们静静的藏在玉米妈妈的怀抱里懒懒的打盹,而一旦有人剥开了皮皮,金黄的玉米就“哗”的一声笑出声来,好象是等不急了似的抖落了一身的红缨子。光滑的,温润的在阳光下灿烂的望着你,让你也不由得和他们一起笑出声来。
农人们的手是小心的,他们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爱抚着每一个玉米棒棒。他们熟悉玉米棒棒的性格,懂得他们的脾气。那些歪着头斜倾着身子向远处张望的就是那些有一些早熟的孩子,在妈妈的身边待了一个春天、一个夏天他们都腻了、厌了,早就想离开妈妈的唠叨向往新生活了。尽管妈妈还在尽力的拉着他们想给他们再给一些叮咛、再给一些嘱咐,但他们还是一声娇笑就跳进了农人手臂里的篮子里,由农人提着离开了妈妈,留下妈妈独自伤感的收拾孩子们穿过的那一些衣服。他们或是坐上长途车走到了城里人的餐桌上,或是在农家热气腾腾的灶火上被嘴馋了一夏的孩子们一抢而空了。
玉米妈妈恋恋不舍的张望着被农人带走的孩子们,一声沉重的叹息之后,她就更爱惜身边的孩子了。她要教给他们谦虚、内敛,诚实、稳重,因为再过一个多月,这些孩子们就真正的长大了,成熟了,就要彻底的离开妈妈了。他们会成群结队的堆放在农人宽敞的院落里,藏在农人阴凉的库房里,被加工成饲料喂养农人的牲畜。或是走进某一城市的食品加工车间变成香喷喷的食品,甚至干脆就跳进小商人的爆玉花机里,“嘣”的开出一朵大的微笑。而妈妈呢,叶子逐渐的枯萎,或被踩踏的七零八落,最后被割回家里变成了牛羊一冬的贮备饲料。
红缨子的玉米有时也回想自己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
每年春天谷雨一过,布谷鸟儿“布谷、布谷”欢叫的时候,玉米就下种了。他们被勤劳的农人一粒一粒的种在了铺好了地膜的土壤里,这土壤是早已贮足了水份的,玉米一埋进去,就吸足了土壤里的养分,头顶上暖洋洋的太阳烤晒着,不几日玉米就发芽了。两瓣单薄的叶子,悄悄的从土里爬出来,欣喜地看着这一个阳光明媚的世界,然后他们就欢快的生长,不出一月就长的比旁边地里的麦子还要高了。
麦收时节,毒辣辣的太阳烤的大地都要冒油了。玉米们渴的蔫耷耷的低下了头,农人每天都要到地上去看上一眼,回来就不停心疼的叹息,愁的紧紧的锁着眉头。有时从自家的水缸里挑上一两桶水去浇一下。一些弱小的就枯萎的死去了,剩下的还顽强地活着。他们的心里有梦想呀:秋天、金色的、成熟、诱人的。这块土地上的生命个个都有一股顽强的闯劲,只要是播下了种子,再困难的年景也要挣扎着发芽、拨节、抽穗。他们鹰爪一样的根紧紧的攫住脚下的土地,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把他们和土地分离。偶逢一场暴雨,他们就立刻挺直了腰杆子往上窜上一大截子,甚至有一些已经在叶片的深处悄悄的藏着一个小小的玉米棒棒了。
玉米在结了棒棒之后,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每一个玉米棒棒的头顶上就会抽出一把缨缨来,开始是黄的后来转成了绿的最后就成了红的了,很有趣。如同山羊下巴上的一撮胡须,小时候,我们玩打仗的游戏,挨上谁装老八路就用水给他在脸上贴上一把玉米缨缨,但是等不到打仗结束,那些缨缨就自己掉了。也有时我们把那些红缨缨拴到自己两根瘦里叭叽的小辫上,跳来跳去炫耀一阵子臭美的不行,还说自己成了一个洋妞,因为红缨缨还是卷着的象城里的女人们烫染了的头发。等到玉米缨缨发红之后,嘴馋的我们就会偷偷的掰上一两个棒棒剥了皮嚼着吃,乳汁一样甜甜的、香香的,还有生面糊糊的味道,但不能多吃会拉肚子的。玉米的杆子也被我们踩下来,当甘蔗一样的嚼着吃了。乡里的孩子在生活困难的年月里,几乎吃遍了土地里一切能吃的东西。
玉米高大伟岸哨兵似的,玉米高大伟岸哨兵似的,风一吹笑的爽爽朗朗,宽宽大大的叶子激荡着豪放。有时我们会在玉米地里藏猫猫,但又总等不到别人找到就自己跑出来因为他们高大浓密象青纱帐总让人想起神仙鬼怪或是大灰狼之类吓唬人的东西;或是睡着了,或者被蚊子叮醒了或者被大人一巴掌裹醒了,就没命的往家里跑。
大雁南飞,红缨子玉米在日渐丰满的秋天里站成最理直气壮的山野汉子,怀抱丰收、怀抱希望放飞了一生最美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