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南阳公民王清向全市181个政府部门申请信息公开,要求获知“三公”消费——公款吃喝招待、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的有关信息,想搞清楚政府把纳税人的钱都花到哪去了。应该说,这是一种公民自我权利意识的觉醒,其积极参与政府公共事务监督和管理的行为,是一种公民自发履行公共权利的行为,是非常值得肯定,并应该大力提倡和发扬的。此时,如果当地政府部门能用一积极的态度,按着王清的要求,对自己的“三公”消费情况进行逐一公开,这无疑会得到当地人们甚至是全国人民的一致称赞和好评。退一步讲,就算当地政府部门不积极配合王清的要求,而是挖空心思找一些理由来搪塞王清这样的“刁民”,这也完全说得过去。因为在目前国家机关各部委都不能满足公民的要求,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带头公开其开支的情况下,一个地市级政府机关当然也没有“带头”执行国家政策的必要。但千不该万不该的是,当地政府不仅不积极配合王清的要求,相反还公开发表言论,指责和怀疑自己的“主人”是在搞“间谍”。这种积极维护国家“机密”的态度,还不如消极一点好,在这个问题上,消极也是一种进步。
前段时间,也是在河南,灵宝市青年王帅因为身怀一腔热血,看不惯当地政府的一些“为民着想”的事,于是斗胆把这些事贴在了网上,却让自己美美地“享受”了一把免费用公车回家的“待遇”,而且还是专车,并配有专门的“保镖”。这让他这个涉世未深的初生牛犊,终于偿到了给“一腔热血”的滋味。很多时候,我总是在怀疑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可通过这件事发现,我真是大错特错了,当地政府反应之快,掌握信息之准确,令我等小民大开眼界,也更让我诚惶诚恐。笔者认为,在这件事上,就算政府部门不积极面对公民举报的问题,去认真核查问题是不是存在,也不应该用这种积极的态度来维护当地政府的“面子”。在这个问题上,当地政府应该消极一些更好,消极也是一种进步。
近段时间,网上暴光的因为发展当地经济而污染环境的事件越来越多,这都是前些年一些政府部门“积极招商引进”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宏观政策指导下,各级政府都在下大力追求当地的GDP,甚至有些不择手段,不惜牺牲当地的环境和百姓的利益。最关键因素就是GDP上去了,政绩就有了,有了政绩,领导就可以提升了,就可以当更大的官。还有就是,经济发展了,政府口袋里就有钱了,官员们花钱就方便了,“三公”就可以更大方了。去年,笔者曾去当地几十家煤矿的开采地进行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煤矿附近的村庄都已不得不搬迁,大多数煤矿附近原来的小河流水都已干涸,而且据当地人反应地下水位也都下降了很多很多,甚至也现了断流。在外地被禁止的不达标企业,到一些地方却成了香饽饽,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只为钱,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破环,甚至还有领导搬出了“宁可让毒死,也不能让饿死”的理论,现在一切都应验了,百姓没有被饿死,但因“毒”致病致残致死正在成为很多地方一个非常严峻而又残酷的现实。在这个问题上,如果当地政府部门不是积极过热的去招商引进,而是创造大环境,理智面对,把经商办企业的事交由百姓来办,政府只负责监管,那才是一种真正的明智之举。虽然从表面上看,政府这样做消极了一些,但这种消极本身也是一种进步。
当前,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政府部门的职权将不是越来越大,而是越来越小,越来越受限制,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是越来越少,而不应是越来越多,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应该是越来越轻闲,而不是越来越忙。小政府,大社会,应该成为人们的一种共同理念,特别是政府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不应该什么事都向前冲,而应该主动退下来,“消极”的面对,只要百姓不违法,只要企业经营合法,就任由他们去好了,不必再去管这管那,怕他们这怕他们那,这也不放心,那也不安心,其实真正是政府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心理在作怪,是放心不下自己的既得利益被合理合法的“剥夺”。如果政府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真能做到如此“消极”面对,这种消极也是一种进步,是一种政府管理职能上的最大进步。
[ 本帖最后由 心静如水 于 2009-8-20 08:17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