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实施方案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局面,做语文学习的小主人。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是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主导,构建起发展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的新结构。通过近五年的教学实践,我初步总结出了这种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即:把课堂教学分为五个步骤,情景导入、学生探究新知、师生共同研讨、巩固练习与检测、回顾总结,构建引伸。在这个结构中,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过程。
(一)情景(或复习)导入
教师创设新奇、和谐、有趣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适当提供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激活原有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在研讨中,我们觉得导入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根据不同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
(二)学生探究新知
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提示学习目标,学生根据学习要求开展自主探索或合作探究,为全体学生,尤其是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培养群体意识和活动能力。
1、教师活动:
(1)根据教学重点、难点知识定好学习目标,自学题目或操作的内容,提出讨论问题与要求。
(2)组织学生自主探索或合作探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规律,大胆发言。
(3)及时巡视,对各层次学生进行指导鼓励。
2、学生活动:
(1)根据教师的要求,自学课本,认真观察操作并作尝试练习。
(2)积极参加同学间的合作探究。
(3)积极提出疑难的问题,深入倾听,并参与讨论。
这一环节的关键是教师跟据学生基础设计自学提纲,研讨中发现主要是提纲的设计,有的是提纲不切合实际,有的是放鸭式随便自学。另外自学的时间把握不住,有强制性。
(三)师生共同研讨
在学生合作探究后,对学生尚未理解、掌握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进行研讨。
1.教师的活动。(1)将学生尚未理解、掌握的疑难问题,让学生清楚(质疑)。(2)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不同想法、鼓励发散思维。(3)对学生没有涉及到,或讲的不完全的问题予以补充。(4)注意师生共同研讨中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不能降低学习要求。(5)搞好共同研讨的小结。
2.学生的活动。(1)积极参与师生的共同研讨,积极发言。(2)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3)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或疑问。(4)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小结,并能正确地、逻辑地表达出来。
这一环节均能体现出来,问题主要是教师与传统的讲授法区别不开,教师包办得多,把握不住关键,学生会的重复讲,不会的、易错、易混的不能突出出来。
(四)巩固练习与检测
在前三步的基础上,为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当堂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进行口头、书面或动脑、动手练习。
这一环节语文课大部分体现不出来,数学课还能体现出来,但练习题目无针对性、层次性、量力性、典型性,分层设计体现的不够明显,还存在时间比较仓促,不能及时反馈。课堂上没留作业时间。
(五)回顾总结,构建引伸
这一环节表现在不能让学生自主小结,深入理解知识,形成知识结构,教师代办,或者是流于形式,延伸迁移大部分体现不出来。
根据以上程序,我要求教师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做到:
(1)、分层备课
在备课的过程中,对不同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以求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留于形式。哪些内容对各个组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在有些组只是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问题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作到心中有数。
(2)、分层授课
分层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便是对学生实行分层授课。限于目前的客观条件,不可能将同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让不同组的学生在不同的课室上课,因此,课堂教学如何进行便是一个问题。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对各组同学的具体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便能根据自己的基础掌握不同的内容,学生便不会出现因听不懂例题的内容而在课堂上睡觉或讲话或作小动作的现象。
(3)分层提问。
为了保证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机会均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思考,我在设计问题时有意识地把它分成上、中、下三层,其中基础性问题以复习类、基本类的问题,面向学习暂困学生;中档题则面向中等生;难度大的问题,如通过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面向优等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司其问,各有所得。
(4)分层作业
作业的不同层次,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诸如知识的多少,思维成份的多少等),而且也包含在质的方面(诸如知识的深浅,思维水平的高低等)。在具体操作中,我采用两种做法,一种是用同一练习题提不同的要求;要求学习暂困生用一种方法解答,中等生用两种方法解答,优等生用三种方法解答。我不仅精心设计基本题,而且设计一定数量的探索性、开放性习题,全体学生在完成基本题的基础上,可自由选做探索性、开放性习题,同样予以加分鼓励。
5)、分类辅导
一是集体与个别相结合,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体辅导,个别性的问题单独指点。二是讲解与自学相结合,我在讲清知识关键要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围绕疑难问题读书,寻找有关知识,启发学生个人钻研,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三是课内与校外相结合,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的习题课内解决,如课内来不及解决的问题,可安排在课外补救,或通过第二课堂适当延伸补充,开阔知识视野。四是校内校外结合,实验教师与家长取得共识,相互配合,共同落实教学要求。
四.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教学方法的更新
1、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
根据学生的兴趣、个体差异、性格取向等方面教师能清晰地把握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自主学习的能力,记忆能力、合作力、自制力、领悟性等,极力地挖掘他们潜在的竞争意识,达到激发兴趣,主动参与的目的。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了解学生,与学生合作,帮助学生改正错误、遵守校规校纪,克服惰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一则可以随时给他们学习模仿的机会;二则能够拉近学生与老师的感情距离。
3、教师思想解放,观念转变,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的问题,改变传统教学中采用的“一刀切”、“满堂灌”、“齐步走”的教学行为。
4、解决学生个体差异和统一教学要求的矛盾,使每个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潜能,树立起信心,并使他们的知识、能力与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最大程度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从根本解决学生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得不到开发,学生的特长无法施展的问题。
5、解决教师“一刀切”、“一个模式”的教学方法,克服教师教学时的盲目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拓宽教学门路,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
6、通过有效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将教育机智融会在日常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极大地锻炼我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提升了我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7、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交往技能、体育技能、规范守纪等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宗旨:关注情商薄弱、自制力差的学生的成长和品学兼优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做到评价灵活性、系统性、综合性。
(二)学生学习意识的提高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学生的思想、作风、学习、纪律都有了明显改进,觉悟明显提高,学习意识学习习惯明显增强,班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真正达到了学习教育促工作的目的,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1.有些课流于形式,课例研讨时按模式做课,随堂课还存在自由式
2.有些环节是隐性的,如:学生分层,课堂上看不出来
3.个别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很差,因此自学探究还做得不够好。
鉴于问题,本期我继续以模式研讨为载体,研讨模式各环节如何实施,探讨符合学生特点的分层教学模式环节,与教科研课题结合,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09-8-29 18:0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