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于文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借物还物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09-9-4 08:24 | 只看该作者
我固执地认为:守住乡村的根脉,保持传统的习俗,不是落伍,不是退步,而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的共同记忆,延续我们每一个凡人的梦想与希翼!

非常赞同,问好文华。
17#
发表于 2009-9-4 08:29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继续体现出了作者一贯的行文风格,以小见大的特点十分突出,好文章。是交流文章吗?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09:21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敬一兵 于 2009-9-4 08:29 发表
文章继续体现出了作者一贯的行文风格,以小见大的特点十分突出,好文章。是交流文章吗? [/quote]

   衷心感谢一兵先生的赞赏与厚爱。由于最近准备送女儿上学,有些心神不定,忘记了加声明。对不起,添麻烦了,现在重新加上声明。问好先生!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09:40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章烨zhangye 于 2009-9-3 22:33 发表
语言是随心所欲的熟络,驾驭的从容与服帖令人佩服。方言的提取和巧用,使语言闪烁着地域化的独特光泽,读之新鲜、生动、传神,从而很好地服务了文本的主题表达。借物还物的乡间习俗,投射的是乡村古朴、醇厚的民风, ... [/quote]

     文友的评阅意见具备专业水准了,谢谢支持与精彩细致的点评。谢谢了,问好朋友!

2327798057397775198.jpg (271.24 KB, 下载次数: 882)

2327798057397775198.jpg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09: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秦时明月 于 2009-9-3 22:46 发表
读了好文,再祝贺千金考上大学。好久没有来这里了。问个好!


   谢谢了,考了个不好不赖的学校。谢谢支持,问好朋友!

3111705867537242698.jpg (151.08 KB, 下载次数: 890)

3111705867537242698.jpg
21#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09:43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9-4 07:58 发表
先记号。一会欣赏。问好! [/quote]

    谢谢永生先生的欣赏与支持,问好朋友!6号早上坐火车去重庆。问好!

5143955199387535994.gif (24.44 KB, 下载次数: 910)

5143955199387535994.gif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09: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清风盈袖 于 2009-9-4 08:24 发表
我固执地认为:守住乡村的根脉,保持传统的习俗,不是落伍,不是退步,而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的共同记忆,延续我们每一个凡人的梦想与希翼!




非常赞同,问好文华。


    谢谢斑竹的支持与欣赏,问好朋友!

849772954689907320.gif (161.88 KB, 下载次数: 878)

849772954689907320.gif
23#
发表于 2009-9-4 09:49 | 只看该作者
祝贺,并欣赏动人的美文.问好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10:01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季大相 于 2009-9-4 09:49 发表
祝贺,并欣赏动人的美文.问好 [/quote]

   谢谢支持与欣赏,问好朋友!

4011018418127774361.jpg (213.83 KB, 下载次数: 873)

4011018418127774361.jpg
25#
发表于 2009-9-4 11:01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一会欣赏。问好!
26#
发表于 2009-9-4 11:17 | 只看该作者
        守住乡村的根脉,保持传统的习俗,不是落伍的表现,不是退步的举止,而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的共同记忆,延续我们每一个凡人的梦想与希翼!

        很欣赏作者这样的感悟,蕴含着朴素的情感,另在你淳厚的文字里也读到一种乡村习俗里的情趣,亲切、自然,欣赏,支持精华!
27#
发表于 2009-9-4 11:24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的文字总能引起我的思想共鸣。当然,这与写作的真实,记述的真诚有很大关系。有着这样的生活经历,那么,笔下的人或事,情与景就显豁起来,更鲜活起来。这是一种由内在的真切体识而引发的情感呈现,是与乡土生活息息相关,是畴昔与现实的检视和观照。乡村,永远都是我们心灵的根脉。文章中的借物我体会极深。所以,作者在详细记述中,使人感到亲切亲近,更有一股子乡土之气息氤氲开来。尤其是乡邻之间,那种谐和相处的关系总是那般叫人感动。如谁家要是做事了,首先是要请人帮忙,还要借做事用的大量的桌子,椅子,凳子还有碗筷。只要你张口,那么大家都非常乐意。还有,在归还这些物件时,也一定捎带一些表示感谢的东西。这就是乡村里纯朴厚道的风气。好文,精华支持!
28#
发表于 2009-9-4 11:57 | 只看该作者
  读文华流畅的文字和浓浓的深情是享受。字的颜色太浅,我这里看起来好蒙胧,如加深点,我晚上再好好读一下。
  问好!
29#
发表于 2009-9-4 14:5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固执地认为:守住乡村的根脉,保持传统的习俗,不是落伍的表现,不是退步的举止,而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的共同记忆,延续我们每一个凡人的梦想与希翼!”
   于老师总以最朴素的文字告诉我们生活中最淳朴的道理,祝快乐!
30#
 楼主| 发表于 2009-9-4 16:15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9-4 11:17 发表
        守住乡村的根脉,保持传统的习俗,不是落伍的表现,不是退步的举止,而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的共同记忆,延续我们每一个凡人的梦想与希翼!

        很欣赏作者这样的感悟,蕴含着朴素的情感,另在你淳厚 ... [/quote]


   特别感谢若雨版主的厚爱与支持。也感谢版主的精华鼓励。问好,祝福周末快乐开心!

3387551344713273783.gif (1.33 MB, 下载次数: 812)

3387551344713273783.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6 16:42 , Processed in 0.08384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