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3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中国人的子女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3 1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人的子女观。
  
                                                                  产品
  
  中国当下有一种时髦:凡是有能力的,尽可能的将子女送到重点中小学读书。学校也有一种时髦:重点中小学大多是全封闭式管理,除了周末放假回家,平日学生吃住睡都在学校。一些普通学校也随之跟风,号召学生尽可能的吃住睡在学校,美其名曰:为了节约时间,更有效率的学习。我周边有很多同事也加入了这个时髦,一个接一个的将孩子从小学开始就送入了远离家门的重点中小学。
  
  这种现象会造成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淡化。我们粗略计算一下,一个人一般高中毕业后便远离父母,在这之前的0-3岁是没有多少记忆的。也就是说,只有3-17岁这15年,是一个人对“父母”记忆最深刻的阶段。而这屈指可数的15年中,只有寒暑假和周末才是真正属于父母子女团聚的天伦之乐时间。其余的大部分时间,孩子们呆在如军营般的学校里刻苦学习。父母和子女培养感情的最关键年龄段是童年和少年,可我们很多家庭却将这段关键时间给了学校。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两者是不能互相取代的。学校教育培养团队精神,为融入社会做准备。家庭教育是情商教育的关键。被淡化的家庭教育导致当今青少年有普遍的情商退化现象,如“颓废”、“迷茫”、“寂寞”、“挫折感”、“对父母无感恩意识”等等……
  
  子女通过两个途径来遗传父母的优良品质:其一是生物学的基因遗传,即通过血缘关系的染色体遗传,人种、智力、体格等;其二是家庭环境的言传身教,家庭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子女进行一种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言传身教”,家庭教育是维系亲情的纽带,无形的塑造着子女的气质、性格、人格、谈吐……家庭教育是丰富多面的,即便默默的吃顿饭、静静的看场电影,这也是一种无声的交流,一种温馨的“家的气氛”,“家的气氛”才是家庭教育的本质。可孩子们几乎没有家,他们的家在学校。
  
  现代教育过度强调学校教育而弱化了家庭教育。于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老师、同一样千遍一律的作业和考试,炮制出一批又一批刻板的、呆板的、同质化的工业化产品。这些产品就是我们的教育机器教育出的下一代:目光呆滞、内心寂寞、备受挫折、前途渺茫的考试机器。当我们在抱怨新一代中国青少年缺乏感恩意识时,我们成年人应该多反问我们自己:我们大人有没有教会孩子们什么叫“感恩”?

  
                                                      血缘和低级进化过程。
  
  有一个现象,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而是整个东方、整个亚洲的问题。相比较西方国家,中国人很注重子女的血缘关系。除了自身不孕不育,中国人很少收养非血缘关系的养子女,即便没实行计划生育以前也是这样。即便是收养,也大多收养有近亲血缘关系的,这叫“过继”。实在没有近亲过继的,才会收养无血缘关系的外姓子女。相比较而言,西方国家没有东方人的顾忌,他们收养孩子无所谓血缘关系,甚至无所谓种族和国别。
  
  注重血缘关系,从达尔文进化论来看,这是进化最低级的阶段,也是社会文明最原始的阶段。物种为了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尽可能的保证自己的基因遗传,所有的竞争都是围绕遗传基因的竞争开展的。当社会进入一个比较文明的阶段,生存不再成为问题,遗传基因的竞争不再成为主要问题时,血缘关系的继承自然为之淡化。血缘关系、血统论是中国长久以来落后的农耕社会的小农经济所决定的,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导致血缘关系的封闭性。中国当下的经济形式上是资本经济,但是很多中国人,乃至整个亚洲人头脑中仍然还有封建的小农经济残余。
  
                                                               冷酷的离婚。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是一个冷酷的人,他和前妻有3个子女,离婚后,2个子女跟他。但是整整离婚20年,他拒绝会见跟妻子生活的孩子,也禁止妻子会见跟自己的孩子。这简直是灭绝人性的,如在西方国家,这样的政治家是无法得到选民支持的,但在日本,小泉的行为符合传统道德观:离异的夫妻一般老死不相往来。
  
  日本的离婚情况和中国类似,中国人的离婚也是不堪承受之重,离婚之所以对中国孩子伤害最大,便是离婚后的各自家庭基本老死不再来往,离婚后的子女常有一种被“遗弃感”。而在西方国家,离婚完全是大人的事,对孩子的影响极小,孩子们也会宽容对待父母的婚姻问题。而在中国,因离婚的艰难和伤痛,便导致了前一段媒体很火热的“父亲不如西门庆事件”,从这件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式离婚的冷酷,夫妻间的冷酷和孩子对父母的冷酷。
  
  曾经有人认为中国式离婚的艰难是受制于落后经济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对婚姻的态度可能更自由和人性,但是我们看看小泉纯一郎的婚姻,仍然是如此的冷酷,可日本却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看来,传统观念的“非人性”仍然是主要原因,不仅仅是经济因素制约。
  
                                                           爱心、孝心和私心。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容易触动众怒的伤害事件是两种--儿童和宠物。儿童和宠物是西方人的“心肝宝贝”,一些伤害儿童和宠物的事件常常引起媒体的轩然大波,成为刺激公众的敏感神经。一些看似荒唐的新闻就会常常上演,比如将亿万家产留给一条宠物狗或宠物猫。中国却很少有这类新闻,这和中国人没钱也没多大关系,即便日本、韩国、港澳这些有钱地方几乎都绝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新闻。儿童的保护成为西方法律的一个重中之重,父母对孩子的偶尔一次殴打,便有可能被法院剥夺监护权,这在东方国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按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子女的血肉是应该被父母吃的,这故事看似感人,实质令人觉得血淋淋的冷酷。
  
  西方人讲究爱心,爱动物,爱孩子,爱非血缘关系的孩子,爱残疾的孩子。中国一些福利院的残疾孩子常常被西方人收养,这些孩子却是被中国亲生父母给遗弃的,要么有残疾,要么是女孩。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有不孕不育的才会去考虑收养一个孩子,即便收养,还要收养一个健康的孩子,最好是男孩子。前年看到江苏快报的新闻,一个并不富裕的德国留学生收养了一个心脏残疾的孤儿,并为孩子募捐做手术,让人感动。好莱坞明星汤姆克鲁斯收养了2个孩子,一个还是个黑人孩子。汤姆克鲁斯自己还生了几个孩子,他喜欢孩子,这和中国人传宗接代的观念完全不同。汤姆克鲁斯收养的黑人孩子最近出演了威尔史密斯的新片《7磅》,成为一个小明星。这个黑人小孩的幸运让我想起一个中国黑小孩的伤痛,前段时间,上海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中有一个黑人小女孩被网友疯狂的谩骂,理由仅仅是她母亲是中国女人,而她父亲是黑人,并且是私生女。这伤害了某些人的自尊和道德观。相比较西方明星来说,中国明星如成龙和刘德华等,他们的孩子直到十多岁后,才“始见天日”,对他们来说,名利比子女重要得多。
  
  与西方人的爱心不同,中国人讲究子女的孝心,因对子女孝心的期望,便带着一种“私心”来将子女当作私有财产来看待,按照自己的愿望来塑造自己满意的产品:强迫孩子做很多的作业,武断的干涉孩子的高考志愿,包办子女的婚姻。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养儿防老”或“光宗耀祖”,让做父母的感到有面子,而不会过多顾及到子女是否活得快乐。

  
  随着国门开放,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体来说,社会更关注“人性”。随着经济发展,人们会发现,制约人生幸福的最大困惑不再仅仅是“经济”,而是“人性”,人性得到张扬,人性化的生活才是最快乐的。我们反思传统不是否定传统,而是释放被传统压抑或忽视的“人性”部分。只有我们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每一个人才能活得更像人样,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





[ 本帖最后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9-23 21:54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9-23 15:1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方观念\角色转换之思考,理性,富有哲理.其中,也饱含丰富的故事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好文.
3#
发表于 2009-9-23 20:14 | 只看该作者
  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观念也大不相同。现在,特别是在农村,没有个男娃娃就好像少了半边天。
  原来是养儿防老,现在虽然经济情况好点了,但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在这个观念方面,我们还是应该学习西方国家的。
4#
发表于 2009-9-23 20:1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不自觉地背负着传统的重担。
5#
发表于 2009-9-23 23:50 | 只看该作者
东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不同,所以对待子女的看法也不同,这是很自然的事。
6#
发表于 2009-9-24 12: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qm407 于 2009-9-23 20:14 发表
  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观念也大不相同。现在,特别是在农村,没有个男娃娃就好像少了半边天。
  原来是养儿防老,现在虽然经济情况好点了,但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在这个观念方面,我们还是应该学习西方国家的 ...

同感。
养儿防老不仅在经济上,即便有了养老保险也不是全部的保障,养儿防老也是在人力尤其是感情上的需要。
前不久见一个放弃国外移民回到国内的同学,她说受不了那里的人情淡漠,甚至亲兄弟住对面街居然半年也不相往来。当然我相信国外人情状态也不是全是这样。
父母辈的人常说,看到你们回来,我就高兴。这种高兴不在于金钱。

[ 本帖最后由 云端 于 2009-9-24 12:40 编辑 ]
7#
发表于 2009-9-24 12:45 | 只看该作者
国人的观念值得沉思.
8#
发表于 2009-9-25 08:43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传统已成了严重制约发展的绊脚石,但更多人却引为荣,一部分是不明白,一部分人装不明白,一部分人想让不明白的人永远不明白下去。
9#
发表于 2009-9-26 20:44 | 只看该作者
阐释全面而深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8 15:23 , Processed in 0.05069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